桂省無戰事,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裏,陳德良和第十旅過了一個安生的年。
過年這天陳德良殺豬宰羊,在張燈結彩的氛圍下,給部隊的士兵們過了個很久沒有過的節。
年後又投入了緊鑼密鼓的訓練當中,此時正是發育的最好時機,把部隊練出來,比什麽都強。
雖然偏安於桂省,可陳德良不認為以後的戰場還一直會在西南這幾個省,廣袤的中原大地,從幾十年前,到幾十年後,都會是主戰場。
所以他一直有留意湘省和粵省的兩地的格局變化。
北洋軍閥控製下的地盤也是動蕩不安,直、奉戰爭後,吳佩孚實力大不如前。直係在長江流域的勢力大打折扣,加上孫傳芳早就對吳大帥不滿,對其指令是陽奉陰違。
吳大帥身兼兩湖巡閱使,可目前的局麵是有其名而無其實。表麵的最高執政者吳大帥,但其對湘省的控製力微乎其微。
自從譚延凱、陳潛被湘省省長趙恆錫驅逐出境後,湘省就成了趙恆錫的天下。
吳大帥自然不可能看著趙恆錫一家獨大,遂玩弄手段,分化瓦解湘省內部。
湘省防軍有四個師,控製著湘省最富裕水口山鋅礦的是唐生誌第四師。
吳大帥暗中接濟唐軍武器裝備,所以第四師就成了湘省防軍中訓練最佳、武器最精良的一支部隊。
唐生誌本就桀驁不馴,得到吳大帥的支持後,對趙恆錫的管製更是不滿,兩者的矛盾已經半公開化。
眼看唐生誌坐大,吳大帥開始下一步的動作,慫恿趙恆錫收迴唐的水山口礦務,以提高省長行政權。
接著又暗示唐生誌,趙錫恆有心要除掉他,為了自保。唐生誌便起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而吳大帥又態度曖昧,一副完全不理湘省內部的姿態。
唐生誌既然有了囊括湘省,驅逐趙恆錫的野心,就想著試探一下吳大帥的意思。
為保險起見,唐生誌請軍界老前輩蔣百裏代為說項,希望到驅趙的時候,不會受到吳大帥的阻梗。
唐生誌想霸占湘省,可他不知吳大帥圖謀更大。
吳大帥在等唐生誌攻打完趙恆錫後,正好可以用以下犯上,謀叛的罪名討伐唐軍。
用此一石二鳥之計,屆時想要收複湘省就如探囊取物。所以哪怕唐生誌有侵犯趙恆錫的行徑後,吳大帥當即暗示唐生誌自己保持中立,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吳大帥的態度,極大的助長了唐生誌稱霸湘省的野心。為了增大成功的幾率,唐生誌想要多找幾個幫手,就發了一封電報給李中仁。
李中仁接到電報後,召開桂係高層探討事情的利弊。
自古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參加會議的都是統領重兵的將領,無腦之輩少之又少。
湘省的現狀一目了然,吳大帥的用意很難瞞得住李、白等人的。
陳德良對湘省的政務不算了解,可他對曆史的發展了如指掌,對吳佩孚的做法也能推測一二。
李中仁疑惑道:“唐生誌不是那麽糊塗的人,為什麽還要傻乎乎的任由吳佩孚的擺布,甘心受吳的驅逐。”
白崇喜輕聲淺笑道:“唐生誌或許明白吳大帥的用心,可他沒辦法,趙恆錫容不下他,他不動手,趙就要對他動手了。”
“其實還有一層原因,唐生誌隻是想取代趙恆錫而已,隻要吳佩孚默許他,他是甘心比趙恆錫更聽話,成為北洋軍閥的附庸。”陳德良補充道。
李中仁等人認為不無道理,點頭稱是。
陳德良繼續說:“所以唐生誌認為到時候吳佩孚不一定會討伐他,隻要他能足夠聽話。甚至可以說,吳佩孚也有心無力。”
白崇禧不解道:“何出此言,直係雖然被張作霖打敗,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對付一個小小的唐生誌,動動手指就能捏死他。”
“實力上吳佩孚可以輕鬆拿捏唐生誌,可他們現在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討伐直係叛徒馮煥章身上。”陳德良提醒道,“當然這些都是唐生誌的一廂情願罷了,他不願相信吳佩孚對湘省那是誌在必得。”
對比起唐生誌,馮煥章能拉的仇恨就大多了。直奉經曆了兩次大戰,第一次戰爭後將奉係趕迴關內。
第二次原本也是穩據上風,馮煥章的臨時倒戈,立馬葬送直係的大好局麵,這才會被張作霖大敗。
“所以麵對唐生誌的求援,我們該如何處置。”李中仁在聽取了大家的分析後,迴歸了這次會議的主題。
大部分人的意見都是袖手旁觀,理由是局勢太不明朗,貿然參戰的結局實在不好說。
唯有白崇喜和陳德良主張入湘援助唐生誌。
沒有人的戰略眼光會比陳德良更長遠,因為他實實在在看到了曆史的走向。
這個國家,亟需統一,哪怕隻是形式上的。所以陳德良渴望北伐戰爭能正常進行,以保證曆史能走向正確的軌跡,這是以後麵對倭寇侵華能奮力抗爭的基礎。
陳德良提高聲音道:“唐生誌一旦開啟戰端,就是暴風雨來臨之際。吳佩孚的縱容下,甚至暗中幫助,趙恆錫是必敗無疑。”
原本吵鬧的會議安靜下來,陳德良的發言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趙恆錫被驅逐後,唐生誌將會直麵吳佩孚的兵鋒,他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若是讓直係輕易地控製住湘省,那幾近垮台的勢力會得到恢複。”
陳德良見大家都停住了在聽自己說,索性站了起來,用響徹全場的聲音繼續分析著。
“直係勢力複振之後,掌握湘省的他們必然會窺伺粵、桂兩省。大家捫心自問,哪一家有實力抵擋得住吳佩孚。更何況他的野心,可不是我們兩個省就能滿足的。”
“吳佩孚的畢生追求是要武力統一中國,不單是湘省,整個南方都是他想要拿下的。唯有西南數省都在他的版圖之內,他才有可能實現其武力統一中國的美夢。”
過年這天陳德良殺豬宰羊,在張燈結彩的氛圍下,給部隊的士兵們過了個很久沒有過的節。
年後又投入了緊鑼密鼓的訓練當中,此時正是發育的最好時機,把部隊練出來,比什麽都強。
雖然偏安於桂省,可陳德良不認為以後的戰場還一直會在西南這幾個省,廣袤的中原大地,從幾十年前,到幾十年後,都會是主戰場。
所以他一直有留意湘省和粵省的兩地的格局變化。
北洋軍閥控製下的地盤也是動蕩不安,直、奉戰爭後,吳佩孚實力大不如前。直係在長江流域的勢力大打折扣,加上孫傳芳早就對吳大帥不滿,對其指令是陽奉陰違。
吳大帥身兼兩湖巡閱使,可目前的局麵是有其名而無其實。表麵的最高執政者吳大帥,但其對湘省的控製力微乎其微。
自從譚延凱、陳潛被湘省省長趙恆錫驅逐出境後,湘省就成了趙恆錫的天下。
吳大帥自然不可能看著趙恆錫一家獨大,遂玩弄手段,分化瓦解湘省內部。
湘省防軍有四個師,控製著湘省最富裕水口山鋅礦的是唐生誌第四師。
吳大帥暗中接濟唐軍武器裝備,所以第四師就成了湘省防軍中訓練最佳、武器最精良的一支部隊。
唐生誌本就桀驁不馴,得到吳大帥的支持後,對趙恆錫的管製更是不滿,兩者的矛盾已經半公開化。
眼看唐生誌坐大,吳大帥開始下一步的動作,慫恿趙恆錫收迴唐的水山口礦務,以提高省長行政權。
接著又暗示唐生誌,趙錫恆有心要除掉他,為了自保。唐生誌便起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而吳大帥又態度曖昧,一副完全不理湘省內部的姿態。
唐生誌既然有了囊括湘省,驅逐趙恆錫的野心,就想著試探一下吳大帥的意思。
為保險起見,唐生誌請軍界老前輩蔣百裏代為說項,希望到驅趙的時候,不會受到吳大帥的阻梗。
唐生誌想霸占湘省,可他不知吳大帥圖謀更大。
吳大帥在等唐生誌攻打完趙恆錫後,正好可以用以下犯上,謀叛的罪名討伐唐軍。
用此一石二鳥之計,屆時想要收複湘省就如探囊取物。所以哪怕唐生誌有侵犯趙恆錫的行徑後,吳大帥當即暗示唐生誌自己保持中立,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吳大帥的態度,極大的助長了唐生誌稱霸湘省的野心。為了增大成功的幾率,唐生誌想要多找幾個幫手,就發了一封電報給李中仁。
李中仁接到電報後,召開桂係高層探討事情的利弊。
自古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參加會議的都是統領重兵的將領,無腦之輩少之又少。
湘省的現狀一目了然,吳大帥的用意很難瞞得住李、白等人的。
陳德良對湘省的政務不算了解,可他對曆史的發展了如指掌,對吳佩孚的做法也能推測一二。
李中仁疑惑道:“唐生誌不是那麽糊塗的人,為什麽還要傻乎乎的任由吳佩孚的擺布,甘心受吳的驅逐。”
白崇喜輕聲淺笑道:“唐生誌或許明白吳大帥的用心,可他沒辦法,趙恆錫容不下他,他不動手,趙就要對他動手了。”
“其實還有一層原因,唐生誌隻是想取代趙恆錫而已,隻要吳佩孚默許他,他是甘心比趙恆錫更聽話,成為北洋軍閥的附庸。”陳德良補充道。
李中仁等人認為不無道理,點頭稱是。
陳德良繼續說:“所以唐生誌認為到時候吳佩孚不一定會討伐他,隻要他能足夠聽話。甚至可以說,吳佩孚也有心無力。”
白崇禧不解道:“何出此言,直係雖然被張作霖打敗,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對付一個小小的唐生誌,動動手指就能捏死他。”
“實力上吳佩孚可以輕鬆拿捏唐生誌,可他們現在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討伐直係叛徒馮煥章身上。”陳德良提醒道,“當然這些都是唐生誌的一廂情願罷了,他不願相信吳佩孚對湘省那是誌在必得。”
對比起唐生誌,馮煥章能拉的仇恨就大多了。直奉經曆了兩次大戰,第一次戰爭後將奉係趕迴關內。
第二次原本也是穩據上風,馮煥章的臨時倒戈,立馬葬送直係的大好局麵,這才會被張作霖大敗。
“所以麵對唐生誌的求援,我們該如何處置。”李中仁在聽取了大家的分析後,迴歸了這次會議的主題。
大部分人的意見都是袖手旁觀,理由是局勢太不明朗,貿然參戰的結局實在不好說。
唯有白崇喜和陳德良主張入湘援助唐生誌。
沒有人的戰略眼光會比陳德良更長遠,因為他實實在在看到了曆史的走向。
這個國家,亟需統一,哪怕隻是形式上的。所以陳德良渴望北伐戰爭能正常進行,以保證曆史能走向正確的軌跡,這是以後麵對倭寇侵華能奮力抗爭的基礎。
陳德良提高聲音道:“唐生誌一旦開啟戰端,就是暴風雨來臨之際。吳佩孚的縱容下,甚至暗中幫助,趙恆錫是必敗無疑。”
原本吵鬧的會議安靜下來,陳德良的發言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趙恆錫被驅逐後,唐生誌將會直麵吳佩孚的兵鋒,他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若是讓直係輕易地控製住湘省,那幾近垮台的勢力會得到恢複。”
陳德良見大家都停住了在聽自己說,索性站了起來,用響徹全場的聲音繼續分析著。
“直係勢力複振之後,掌握湘省的他們必然會窺伺粵、桂兩省。大家捫心自問,哪一家有實力抵擋得住吳佩孚。更何況他的野心,可不是我們兩個省就能滿足的。”
“吳佩孚的畢生追求是要武力統一中國,不單是湘省,整個南方都是他想要拿下的。唯有西南數省都在他的版圖之內,他才有可能實現其武力統一中國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