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將軍咳出的鮮血染紅了張瑤的手,那抹刺目猩紅如同警鍾,震懾著在場的所有人。


    恐懼,的確,那確實是恐懼,在王將軍渾濁的眼底翻湧,蔓延。


    “水……水……”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吐出這兩個字,便頹然倒下。


    魯昊眼疾手快地扶住他,探了探鼻息,臉色驟變,“脈搏……很微弱!”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本就緊張的氛圍更加凝重。


    張瑤迅速組織醫療隊進行搶救,同時穩定軍心,指揮隊伍維持秩序。


    搶救持續了整整三個小時,最終,王將軍還是沒能挺過來。


    他彌留之際,緊緊握著張瑤的手,眼神中充滿了囑托和擔憂。


    他最終也沒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隻是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緊緊地盯著張瑤,那眼神仿佛在說:重建……


    交給你了……


    王將軍的去世,無疑給本就沉重的重建工作雪上加霜。


    戰爭的創傷還未撫平,城市滿目瘡痍,資源匱乏,人心惶惶。


    各個重建區域為了爭奪有限的建築材料、能源和人力,爭吵聲此起彼伏,重建工作陷入僵局。


    資源分配會議上,氣氛劍拔弩張。


    陳工程師指著投影上滿目瘡痍的居民區,語氣焦急而堅定:“民生為重!我們必須優先保障居民住房的重建!現在天氣轉冷,那麽多人流離失所,我們不能讓他們在寒冬中瑟瑟發抖!”


    劉企業家則不以為然,他扶了扶金絲眼鏡,精明世故地說:“陳工,我知道你心係百姓,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商業區是城市的經濟命脈,隻有商業區盡快恢複運作,才能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複蘇,才能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民生建設中。這是一盤棋,要顧全大局。”


    “大局?難道百姓的安危不是大局嗎?!”陳工程師拍案而起,怒目圓睜。


    林規劃師連忙出來打圓場:“兩位都冷靜一下,重建工作千頭萬緒,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周誌願者也積極地發表意見:“我們可以組織更多誌願者參與到居民區的重建中,加快進度!”


    吳心理學家則在一旁默默觀察著眾人的情緒,不時地給出一些安撫性的建議。


    張瑤坐在主位上,一言不發,隻是靜靜地聽著,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桌麵,發出清脆的響聲。


    會議室裏的爭吵聲越來越大,幾乎要掀翻屋頂。


    終於,張瑤抬起手,示意眾人安靜。


    她緩緩開口,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我有一個新的方案……”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一個……非常規的方案。”


    張瑤環視了一圈眾人,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我理解各位的焦急,民生重要,經濟發展也重要。但與其爭論誰先誰後,不如換個思路。” 她纖長的手指輕點桌麵,語氣沉穩有力,“我的方案是,以資源的投入產出比為依據進行分配。優先重建那些能夠快速恢複城市基本功能,並且帶來長期效益的項目。”


    會議室裏瞬間安靜下來,眾人麵麵相覷,顯然沒料到張瑤會提出這樣一個“非常規”的方案。


    陳工程師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劉企業家則眯起了眼睛,鏡片後的目光閃爍不定,似乎在盤算著什麽。


    “我知道,這個方案聽起來有些……抽象。” 張瑤起身走到投影屏幕前,調出一張城市規劃圖,“我們先來看這張圖。城市中心區域的能源樞紐站,如果優先修複它,就能為周圍的醫院、學校、居民區提供能源保障,同時也能為商業區的恢複提供動力。它的投入產出比,遠高於單獨重建任何一個區域。”


    張瑤頓了頓,繼續說道:“同樣的道理,交通樞紐的修複也能快速提升城市的運輸效率,方便物資調配和人員流動,這對於民生和經濟發展都至關重要。”


    林規劃師眼前一亮,讚同地點了點頭:“張指揮的這個方案確實高瞻遠矚,既能解決燃眉之急,又能為長遠發展打下基礎。”他迅速進行了一番計算,並將結果投影到屏幕上,“根據我的測算,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執行,在同樣的資源投入下,城市的恢複速度可以提升至少30%!”


    這個數據一出,會議室裏頓時響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就連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劉企業家,也不禁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他原本以為張瑤會偏袒民生,沒想到她提出的方案竟然如此精妙,既兼顧了民生,又沒有犧牲經濟效益。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仔細的評估,各個區域的負責人都被數據和事實說服,紛紛表示讚同張瑤的方案。


    原本劍拔弩張的會議室,氣氛逐漸緩和下來,一股團結協作的力量在空氣中彌漫。


    張瑤看著眾人,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她知道,這隻是重建的第一步,未來還有無數的挑戰在等待著他們。


    但她相信,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克服所有困難,重建家園。


    會議結束後,張瑤獨自一人站在窗邊,眺望著窗外滿目瘡痍的城市,心中思緒萬千。


    這時,一個聲音在她身後響起……


    “張指揮……”


    周誌願者看著張瑤的背影,眼中充滿了欽佩,他走到她身邊,語氣中帶著毫不掩飾的讚歎:“張指揮,您真是太厲害了!這個方案簡直是神來之筆!我一開始還擔心大家會吵個沒完沒了,沒想到您幾句話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您真是我們所有人的希望啊!”


    張瑤轉過身,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她並沒有居功,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窗外那片正在逐漸恢複生機的廢墟,語氣堅定而充滿希望:“這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的共同努力。重建家園,需要我們所有人團結一心,共同奮鬥。”她感受到肩上的責任,也感受到了大家對她的信任,這讓她更加堅定了帶領大家重建家園的決心。


    資源分配問題解決後,陳工程師帶領著他的團隊,迅速投入到簡易居民住房的重建工作中。


    他們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廢墟上開始出現了一座座新的建築框架。


    這些拔地而起的鋼筋水泥,不僅是未來的家園,更是希望的象征。


    看到這些新生的建築,原本絕望的民眾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們開始相信,這座城市,終將浴火重生。


    然而,好景不長,新的問題出現了。


    在建築過程中,陳工程師的團隊遇到了一係列技術難題。


    地基的穩定性、新型建築材料的應用、能源供應的保障……


    每一個問題都如同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橫亙在重建的道路上。


    陳工程師眉頭緊鎖,站在未完工的建築框架前,手裏拿著圖紙,一遍又一遍地核對著數據,卻始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抬頭望向遠方,喃喃自語道:“這……這可怎麽辦……” 這時,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匆匆跑了過來,臉色焦急,“陳工,不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基因危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庚星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庚星飛並收藏基因危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