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考一個不吱聲
穿書:我養的暴君幼崽又奶又乖 作者:熬夜一枝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學堂內,穆先生已經帶著自己的學生進入新學期的學習。
顯然,新學期的第一課,穆先生並不準備立刻就進入高強度模式,而是進行了一場“輕鬆”、“有趣”的課業鞏固遊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周頡,列舉出《論語》中所提的溫習課業之法。”
學堂內的氣氛瞬間一滯,片刻後,被提問了個措手不及的周頡略帶慌亂的聲音響起: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何意?”
“作何解?”
“時、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並從中獲得新的知識,便可以為人師。”
“為何?”
“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其病也庸,不溫故而欲知新者,其病也妄【注1】,唯有溫故知新,方為上。”
“大善,看來農忙的數月並沒有鬆懈。”穆先生那略帶啞意的嗓音帶著些許滿意,而後……
“周固,‘謹而信,泛愛眾’前二句是何?速答!”
“泛愛——啊!不是不是……”不過十來歲的孩童,哪裏領會過這般狡猾的提問,慌得額頭都冒汗了,“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確定乎?”
“確定!”
“善,再問,此句作何解?”
“此句……”
至此,學堂內原本還因為入泮儀式而莊重肅穆的氛圍一掃而空。
誰也不知道夫子下一個會提問誰,更加不知道他會提問《論語》的哪一篇、哪一則、哪一段。
短短數秒,眾人便已坐立不安,頭一次對自己學了近一年的課業感到陌生。
那感覺……
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時,有人拿著一根竹竿,死命地往那漏雨的窟窿捅,一邊捅還一邊問你:
我捅得準吧?雨大不大?你怕不怕?
學堂裏的學子皆驚恐且無助。
講道理,穆先生這般考法,你且考去吧,一考一個不吱聲!
不止他們,默默站在村塾外聽著的村長等人亦滿頭的問號。
他們周家旁支窮困潦倒的這些年,外麵的學堂考校模式都演變成這般了麽?
簡直大開眼界!
等迴過神後,眾人對穆先生的欽佩之情卻是越發深了。
顯然,這般考核下,若是想要順利通過,光是能熟讀和背誦是行不通的。
不僅要倒背如流,還要懂得其中意思,並且做到舉一反三方可。
穆先生這番用意,一眾家中落敗卻還是讀過幾年書的幾人如何能不懂?
幾人對視一眼,對自家兒孫之後的路,已然有了些底。
“走罷。”良久,周大成揮揮手,帶著其餘十四人離開。
直到進了村長家,眾人在院中落座,周大成方才清了清嗓子道:
“秋收前與你們說的事,考慮得如何?”
“成哥,我們都聽你的。”
“那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周大成從懷中掏出一袋銀錢,“這是全村湊出來的,共五兩又八百六十五文。”
沉甸甸的一袋銀子,若是放在以往,誰看了都得眼熱,可眼下,眾人卻隻覺得心也沉甸甸的,全村幾百戶,也隻湊出了這一袋銀錢。
“自今日起,將舉全村之力,供村塾學子考取功名。
往後每月,各家都要將家中的一成收入交上來。
咱們十五家,每月要在這一成的基礎上,再給出兩成。
三年後,縣試得中童生者繼續學,府試再下場。
不論朝縣試、還是府試,未中者可再學一年,再考,依舊不中,便去縣裏尋個好的營生。
每個月的銀錢上繳一半做村塾的開支,繳夠自己所學年份,家中方可再送一名孩子入學,如此往複。”
隨著最後一句話落下,屋內已經靜得連秋風之聲都聽得清了。
無疑,這是一個十分冒險的決定,
可隻要這些孩子中有一人考中,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村中的境況,若是中了秀才,就可免去田畝賦稅。
而隻要有一個中了秀才,即便仕途之路走不下去,迴來當個村塾先生也可啊!隻要他們村有了自己的先生,那以後……
光是想到這個可能性,眾人便忍不住心潮澎湃。
“當然,若是有爭氣的,考中了,那他名可以免去的田畝賦稅數量,半數歸村中,屆時優先考慮家中無人進村塾卻出資最多的。”
眾人點點頭,如此分配很是合理,誰也挑不出紕漏,但——
“若是有目光短淺不願的,要如何?”
周大成冷哼一聲,作為周家旁支的領頭羊,他這點威信還是有的,說出的話自是帶了些威嚴:
“關鍵時刻分不清輕重,那就早點搬出丹平村吧。”
要麽跟大家夥力往一處使,要麽就死遠點。
如此,丹平村近二十年的重要決策,終於拍案。
顯然,新學期的第一課,穆先生並不準備立刻就進入高強度模式,而是進行了一場“輕鬆”、“有趣”的課業鞏固遊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周頡,列舉出《論語》中所提的溫習課業之法。”
學堂內的氣氛瞬間一滯,片刻後,被提問了個措手不及的周頡略帶慌亂的聲音響起: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何意?”
“作何解?”
“時、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並從中獲得新的知識,便可以為人師。”
“為何?”
“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其病也庸,不溫故而欲知新者,其病也妄【注1】,唯有溫故知新,方為上。”
“大善,看來農忙的數月並沒有鬆懈。”穆先生那略帶啞意的嗓音帶著些許滿意,而後……
“周固,‘謹而信,泛愛眾’前二句是何?速答!”
“泛愛——啊!不是不是……”不過十來歲的孩童,哪裏領會過這般狡猾的提問,慌得額頭都冒汗了,“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確定乎?”
“確定!”
“善,再問,此句作何解?”
“此句……”
至此,學堂內原本還因為入泮儀式而莊重肅穆的氛圍一掃而空。
誰也不知道夫子下一個會提問誰,更加不知道他會提問《論語》的哪一篇、哪一則、哪一段。
短短數秒,眾人便已坐立不安,頭一次對自己學了近一年的課業感到陌生。
那感覺……
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時,有人拿著一根竹竿,死命地往那漏雨的窟窿捅,一邊捅還一邊問你:
我捅得準吧?雨大不大?你怕不怕?
學堂裏的學子皆驚恐且無助。
講道理,穆先生這般考法,你且考去吧,一考一個不吱聲!
不止他們,默默站在村塾外聽著的村長等人亦滿頭的問號。
他們周家旁支窮困潦倒的這些年,外麵的學堂考校模式都演變成這般了麽?
簡直大開眼界!
等迴過神後,眾人對穆先生的欽佩之情卻是越發深了。
顯然,這般考核下,若是想要順利通過,光是能熟讀和背誦是行不通的。
不僅要倒背如流,還要懂得其中意思,並且做到舉一反三方可。
穆先生這番用意,一眾家中落敗卻還是讀過幾年書的幾人如何能不懂?
幾人對視一眼,對自家兒孫之後的路,已然有了些底。
“走罷。”良久,周大成揮揮手,帶著其餘十四人離開。
直到進了村長家,眾人在院中落座,周大成方才清了清嗓子道:
“秋收前與你們說的事,考慮得如何?”
“成哥,我們都聽你的。”
“那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周大成從懷中掏出一袋銀錢,“這是全村湊出來的,共五兩又八百六十五文。”
沉甸甸的一袋銀子,若是放在以往,誰看了都得眼熱,可眼下,眾人卻隻覺得心也沉甸甸的,全村幾百戶,也隻湊出了這一袋銀錢。
“自今日起,將舉全村之力,供村塾學子考取功名。
往後每月,各家都要將家中的一成收入交上來。
咱們十五家,每月要在這一成的基礎上,再給出兩成。
三年後,縣試得中童生者繼續學,府試再下場。
不論朝縣試、還是府試,未中者可再學一年,再考,依舊不中,便去縣裏尋個好的營生。
每個月的銀錢上繳一半做村塾的開支,繳夠自己所學年份,家中方可再送一名孩子入學,如此往複。”
隨著最後一句話落下,屋內已經靜得連秋風之聲都聽得清了。
無疑,這是一個十分冒險的決定,
可隻要這些孩子中有一人考中,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村中的境況,若是中了秀才,就可免去田畝賦稅。
而隻要有一個中了秀才,即便仕途之路走不下去,迴來當個村塾先生也可啊!隻要他們村有了自己的先生,那以後……
光是想到這個可能性,眾人便忍不住心潮澎湃。
“當然,若是有爭氣的,考中了,那他名可以免去的田畝賦稅數量,半數歸村中,屆時優先考慮家中無人進村塾卻出資最多的。”
眾人點點頭,如此分配很是合理,誰也挑不出紕漏,但——
“若是有目光短淺不願的,要如何?”
周大成冷哼一聲,作為周家旁支的領頭羊,他這點威信還是有的,說出的話自是帶了些威嚴:
“關鍵時刻分不清輕重,那就早點搬出丹平村吧。”
要麽跟大家夥力往一處使,要麽就死遠點。
如此,丹平村近二十年的重要決策,終於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