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恭送黃太傅
三國:本想做忠臣,為何逼我造反 作者:不要虛盤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素真是自殺的嗎?
他又是為了保護誰而自殺?
曹操認為裏麵隱藏著不能公之於眾的真相。
楊素,曹操素有耳聞。
上任太傅楊彪義子。
楊彪自己的兒子,名叫楊修,字德祖,素有才名。
曹操仰頭望著堂上與諸君歡飲的項戰,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宴席結束,項戰直接命人送曹操和袁紹離開。
到一處府門前,門前有雄壯護衛守護,府中仆人往來,已打掃的十分幹淨。
見曹操狐疑的走了進來,負責護送的項戰親衛道:“此處是大將軍送與曹公的,夫人和公子在下已經送到府中。
大將軍說過了,以後由小人保護曹公,曹公若有需要,告訴小人便是。”
曹操瞅著那名親衛,眼神犀利:“哦?大將軍,這是要囚禁於我?”
那護衛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曹公在兗州大肆殺戮世族,而今兗州世族都歸順大將軍,洛陽城中有不少他們的人。
而且曹公兩次屠徐州,徐州百姓對曹公恨之入骨。
聽說劉備手下糜竺率領糜家歸順大將軍,他們又與曹公有大仇。”
說到這裏,曹操打一個激靈。
如此講來,洛陽城中到處都是他的仇人。
“你可多派護衛,跟隨我!”
曹操的要求十分從心。
那護衛道:“曹公莫驚,有小人在,定保曹公無憂。”
曹操想起項戰征伐各地:“想必大將軍的仇人也不少吧!”
“每個月都抬出去七八具刺客的屍體。”
護衛淡然一笑:“有時大將軍覺得無聊,還會讓護衛放那些刺客入府,等他將那些人殺死後,下人們隻負責丟屍體。”
曹操駭然:“大將軍膽氣過人,曹某欽佩。”
說話間,一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帶著幾個半大小子急匆匆趕了出來。
徑直在曹操麵前見禮。
“曹昂拜見父親!”
他們身後,是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汴夫人、劉夫人...
總之,一大堆,陣容豪華。
看到齊齊整整的一大家子,曹操喟然長歎。
“從此一生,受製於人也!”
項戰將他的家人搬到洛陽,意思很明顯。
小曹啊,跟著我好好幹,別打什麽歪主意。
要不然,活著,讓你們一家人齊齊整整的;
死,也讓你們一家人齊齊整整的。
曹操雖喜人妻,倒不似劉備那般視女人為衣服,視兒子為工具。
這一點,劉阿鬥很有發言權。
曹操與妻子丁氏感情深厚,雖然為奸雄,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濃濃老牛舐犢的情感流露。
與此同時,袁本初抱著妻子兒子痛哭。
“一別多年,賤妾還以為再也見不到夫君了。”
一家子嚶嚶嚶哭個不停,飽含劫後餘生的慶幸。
袁紹年老,已失去了當年雄心,在見到妻兒之後,長舒了一口氣,也算是認命了。
翌日。
朝堂。
“聽說沒有,昨日大將軍把袁紹與曹操,從大牢中提出來了!”
“此二人乃是大將軍勁敵,為何不斬了,以絕後患?”
“嗬嗬~他們也配勁敵二字?大將軍文韜武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區區袁紹曹操之流,何足道哉!”
兩人談話之時,旁邊有一中年人,麵容冷峻,狠狠瞪著二人。
“項戰,國賊也,你們食漢祿,不是忠君報國,卻對他大肆奉承,有什麽資格做人?”
兩名朝臣頓時臉色漲紅,瞪過去時,發現是劉馥劉元穎。
“劉元穎,你口口聲聲說忠君報國,為何不當麵指責大將軍,反而在我等麵前秀優越。
你若敢當麵說大將軍的不是,我們才服你是個忠臣。”
劉馥譏諷的瞥了二人一眼,表示不想和小人說話。
這時,殿外有人喊道:“大將軍到~”
項戰全身披甲,腰懸鐵劍,身後紅袍鼓蕩,大步走入殿中,沿著禦座前的丹犀邁步而上。
一迴頭,滿目雷霆,掃視群臣。
皆俯首叩拜。
“今日,本將軍宣布兩件事。
一,太傅黃婉年邁,不堪國事,現準其歸鄉養老。
昔日袁家忠心報國,滿門忠義,袁紹德才兼備,素有人望,舉國皆知。
現奉其為太傅。
二。奮武校尉曹操,執法嚴明,心係朝廷,多有建樹,現封其為征西將軍。”
一言既出,舉朝嘩然。
不少人對徐徐上殿的袁紹曹操羨慕不已。
昨天擺地攤,今天人上人。
太傅,三公之一。
朝廷輔佐大臣,帝師,掌管禮法製定與頒布。
在牢裏已覺人生無望的他,突然達到了家族先輩的頂級高度。
讓他一時有些茫然,還有些彷徨。
從今日起,袁氏便可稱為“四世四公”,古往今來,從未有之。
袁紹還以為項戰會隨便給自己分配個職務,以方便他監視。
沒想到一上來,就是帝國最高榮譽。
這一刻的袁紹,有那麽一瞬間,似乎迴到青春年少,雄姿英發,心潮澎湃,誌向高遠。
袁紹明白,項戰送這樣一個大禮給自己,是想借助袁家的聲望,提高自己的聲望。
若是以前的他,定然不肯屈居項戰之下。
但現在,見識過項戰麾下強兵與謀士之後,袁紹已經隱隱覺得,大漢離滅亡不遠了。
項戰將取而代之。
想要延續家族的榮耀,在項戰聲望受到嚴重質疑時,投靠到他的門下,無異於極大增強了項戰的民望。
這是一筆巨大的隱形財富,比直接送他數十萬大軍,還要貴重。
軍隊,可以讓一個人稱王稱霸。
但民望,才能讓一個人稱皇。
很顯然,項戰不想成為霸王,他的目光更加悠遠。
“臣,多謝陛下。”
少帝的座位空空蕩蕩。
袁紹還是撕不下臉來,感謝項戰。
便謝過陛下,行禮的方向,卻是對著項戰。
“或許,這就是豪門望族,最後的倔強吧!”
項戰對袁紹的無禮,並不是很在意。
謝不謝自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為我所用。
很顯然,袁紹很上道。
“你們全家的命,保住了!”
項戰淡笑著,用極其微弱的聲音,喃喃道。
至於曹操,現在還處於懵逼狀態。
他是閹宦之後,在朝堂民間的名聲並不好,甚至有過數次屠城的行為。
為世人所厭棄。
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
同袁紹一樣,對項戰突然的豐厚封賞,有些忐忑不安。
他年輕時曾立下宏願,死後在墓碑上刻“大漢征西將軍之墓”。
沒想到,坐了兩個月的牢房,目標實現了。
人生圓滿了。
不由心中暗歎,人生無常。
謝恩後,曹操與袁紹站在眾多公卿之前,雙手在胸前捧著象牙簡,麵皮如常。
而黃婉,麵色如土,身體顫巍巍的。
昨日楊素之死,已讓黃婉心有餘悸,沒想到項戰做事這麽快,如此霸道。
竟然未與眾臣商議,直接將他這位太傅罷免。
更令他心寒的事,項戰行此無道的事情,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人為他發聲。
昔日裏,那些跟隨在他身後的官員們,全都做起了縮頭烏龜。
那些忠君愛國、為社稷拋頭顱灑熱血的話,仿佛過眼雲煙,消弭無蹤。
一位垂垂老人,顫巍巍的轉過身,緩緩邁步,從滿朝公卿之中,走向大殿之外。
他努力的壓抑自己的情感,想要表現出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
可悲從中來,又有誰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奮鬥一生的大漢,即將煙消雲散。
“大漢將亡,大漢將亡啊...”
大殿之外,黃婉忽然就跪在了地上,伸出雙手朝天空唿喊出,無奈的歎息。
不少人心中共鳴,忍不住以袍袖抹淚。
大部分人,則抬起頭,眼睛亮晶晶的望著項戰。
那份崇敬、那份悸動、溢於言表。
“黃太傅一生為國操勞,賜良田百頃,奴仆三十人,黃金百溢,玉如意一對...
著甲士百人,送其歸鄉。”
高台上,項戰對忠君愛國的老太傅,心存敬仰。
道不同,不相為謀。
卻不影響對氣節、素養的推崇。
這種氣節、素養,是流淌在一個民族骨子裏的烙印。
“恭送黃太傅...”
項戰抱拳,彎腰九十度,恭敬行禮。
朝堂上,滿朝文武一起轉向殿外行禮。
“恭送黃太傅...”
群臣的聲音在大殿中沉悶響起,衝出殿門,飄蕩在洛陽上空。
仿佛在恭送...
即將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四百年大漢。
他又是為了保護誰而自殺?
曹操認為裏麵隱藏著不能公之於眾的真相。
楊素,曹操素有耳聞。
上任太傅楊彪義子。
楊彪自己的兒子,名叫楊修,字德祖,素有才名。
曹操仰頭望著堂上與諸君歡飲的項戰,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宴席結束,項戰直接命人送曹操和袁紹離開。
到一處府門前,門前有雄壯護衛守護,府中仆人往來,已打掃的十分幹淨。
見曹操狐疑的走了進來,負責護送的項戰親衛道:“此處是大將軍送與曹公的,夫人和公子在下已經送到府中。
大將軍說過了,以後由小人保護曹公,曹公若有需要,告訴小人便是。”
曹操瞅著那名親衛,眼神犀利:“哦?大將軍,這是要囚禁於我?”
那護衛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曹公在兗州大肆殺戮世族,而今兗州世族都歸順大將軍,洛陽城中有不少他們的人。
而且曹公兩次屠徐州,徐州百姓對曹公恨之入骨。
聽說劉備手下糜竺率領糜家歸順大將軍,他們又與曹公有大仇。”
說到這裏,曹操打一個激靈。
如此講來,洛陽城中到處都是他的仇人。
“你可多派護衛,跟隨我!”
曹操的要求十分從心。
那護衛道:“曹公莫驚,有小人在,定保曹公無憂。”
曹操想起項戰征伐各地:“想必大將軍的仇人也不少吧!”
“每個月都抬出去七八具刺客的屍體。”
護衛淡然一笑:“有時大將軍覺得無聊,還會讓護衛放那些刺客入府,等他將那些人殺死後,下人們隻負責丟屍體。”
曹操駭然:“大將軍膽氣過人,曹某欽佩。”
說話間,一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帶著幾個半大小子急匆匆趕了出來。
徑直在曹操麵前見禮。
“曹昂拜見父親!”
他們身後,是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汴夫人、劉夫人...
總之,一大堆,陣容豪華。
看到齊齊整整的一大家子,曹操喟然長歎。
“從此一生,受製於人也!”
項戰將他的家人搬到洛陽,意思很明顯。
小曹啊,跟著我好好幹,別打什麽歪主意。
要不然,活著,讓你們一家人齊齊整整的;
死,也讓你們一家人齊齊整整的。
曹操雖喜人妻,倒不似劉備那般視女人為衣服,視兒子為工具。
這一點,劉阿鬥很有發言權。
曹操與妻子丁氏感情深厚,雖然為奸雄,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濃濃老牛舐犢的情感流露。
與此同時,袁本初抱著妻子兒子痛哭。
“一別多年,賤妾還以為再也見不到夫君了。”
一家子嚶嚶嚶哭個不停,飽含劫後餘生的慶幸。
袁紹年老,已失去了當年雄心,在見到妻兒之後,長舒了一口氣,也算是認命了。
翌日。
朝堂。
“聽說沒有,昨日大將軍把袁紹與曹操,從大牢中提出來了!”
“此二人乃是大將軍勁敵,為何不斬了,以絕後患?”
“嗬嗬~他們也配勁敵二字?大將軍文韜武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區區袁紹曹操之流,何足道哉!”
兩人談話之時,旁邊有一中年人,麵容冷峻,狠狠瞪著二人。
“項戰,國賊也,你們食漢祿,不是忠君報國,卻對他大肆奉承,有什麽資格做人?”
兩名朝臣頓時臉色漲紅,瞪過去時,發現是劉馥劉元穎。
“劉元穎,你口口聲聲說忠君報國,為何不當麵指責大將軍,反而在我等麵前秀優越。
你若敢當麵說大將軍的不是,我們才服你是個忠臣。”
劉馥譏諷的瞥了二人一眼,表示不想和小人說話。
這時,殿外有人喊道:“大將軍到~”
項戰全身披甲,腰懸鐵劍,身後紅袍鼓蕩,大步走入殿中,沿著禦座前的丹犀邁步而上。
一迴頭,滿目雷霆,掃視群臣。
皆俯首叩拜。
“今日,本將軍宣布兩件事。
一,太傅黃婉年邁,不堪國事,現準其歸鄉養老。
昔日袁家忠心報國,滿門忠義,袁紹德才兼備,素有人望,舉國皆知。
現奉其為太傅。
二。奮武校尉曹操,執法嚴明,心係朝廷,多有建樹,現封其為征西將軍。”
一言既出,舉朝嘩然。
不少人對徐徐上殿的袁紹曹操羨慕不已。
昨天擺地攤,今天人上人。
太傅,三公之一。
朝廷輔佐大臣,帝師,掌管禮法製定與頒布。
在牢裏已覺人生無望的他,突然達到了家族先輩的頂級高度。
讓他一時有些茫然,還有些彷徨。
從今日起,袁氏便可稱為“四世四公”,古往今來,從未有之。
袁紹還以為項戰會隨便給自己分配個職務,以方便他監視。
沒想到一上來,就是帝國最高榮譽。
這一刻的袁紹,有那麽一瞬間,似乎迴到青春年少,雄姿英發,心潮澎湃,誌向高遠。
袁紹明白,項戰送這樣一個大禮給自己,是想借助袁家的聲望,提高自己的聲望。
若是以前的他,定然不肯屈居項戰之下。
但現在,見識過項戰麾下強兵與謀士之後,袁紹已經隱隱覺得,大漢離滅亡不遠了。
項戰將取而代之。
想要延續家族的榮耀,在項戰聲望受到嚴重質疑時,投靠到他的門下,無異於極大增強了項戰的民望。
這是一筆巨大的隱形財富,比直接送他數十萬大軍,還要貴重。
軍隊,可以讓一個人稱王稱霸。
但民望,才能讓一個人稱皇。
很顯然,項戰不想成為霸王,他的目光更加悠遠。
“臣,多謝陛下。”
少帝的座位空空蕩蕩。
袁紹還是撕不下臉來,感謝項戰。
便謝過陛下,行禮的方向,卻是對著項戰。
“或許,這就是豪門望族,最後的倔強吧!”
項戰對袁紹的無禮,並不是很在意。
謝不謝自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為我所用。
很顯然,袁紹很上道。
“你們全家的命,保住了!”
項戰淡笑著,用極其微弱的聲音,喃喃道。
至於曹操,現在還處於懵逼狀態。
他是閹宦之後,在朝堂民間的名聲並不好,甚至有過數次屠城的行為。
為世人所厭棄。
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
同袁紹一樣,對項戰突然的豐厚封賞,有些忐忑不安。
他年輕時曾立下宏願,死後在墓碑上刻“大漢征西將軍之墓”。
沒想到,坐了兩個月的牢房,目標實現了。
人生圓滿了。
不由心中暗歎,人生無常。
謝恩後,曹操與袁紹站在眾多公卿之前,雙手在胸前捧著象牙簡,麵皮如常。
而黃婉,麵色如土,身體顫巍巍的。
昨日楊素之死,已讓黃婉心有餘悸,沒想到項戰做事這麽快,如此霸道。
竟然未與眾臣商議,直接將他這位太傅罷免。
更令他心寒的事,項戰行此無道的事情,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人為他發聲。
昔日裏,那些跟隨在他身後的官員們,全都做起了縮頭烏龜。
那些忠君愛國、為社稷拋頭顱灑熱血的話,仿佛過眼雲煙,消弭無蹤。
一位垂垂老人,顫巍巍的轉過身,緩緩邁步,從滿朝公卿之中,走向大殿之外。
他努力的壓抑自己的情感,想要表現出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
可悲從中來,又有誰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奮鬥一生的大漢,即將煙消雲散。
“大漢將亡,大漢將亡啊...”
大殿之外,黃婉忽然就跪在了地上,伸出雙手朝天空唿喊出,無奈的歎息。
不少人心中共鳴,忍不住以袍袖抹淚。
大部分人,則抬起頭,眼睛亮晶晶的望著項戰。
那份崇敬、那份悸動、溢於言表。
“黃太傅一生為國操勞,賜良田百頃,奴仆三十人,黃金百溢,玉如意一對...
著甲士百人,送其歸鄉。”
高台上,項戰對忠君愛國的老太傅,心存敬仰。
道不同,不相為謀。
卻不影響對氣節、素養的推崇。
這種氣節、素養,是流淌在一個民族骨子裏的烙印。
“恭送黃太傅...”
項戰抱拳,彎腰九十度,恭敬行禮。
朝堂上,滿朝文武一起轉向殿外行禮。
“恭送黃太傅...”
群臣的聲音在大殿中沉悶響起,衝出殿門,飄蕩在洛陽上空。
仿佛在恭送...
即將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四百年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