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封賞
三國:本想做忠臣,為何逼我造反 作者:不要虛盤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帝劉辯心中萬千思緒不表,呂布已經請少帝過關,然後去洛陽重登大寶。
“慢。”
袁紹立刻阻止了少帝:“陛下,事態不明,臣願替陛下先入關,查看情況。”
差點就把項戰和呂布不可信寫臉上了。
袁術終於迴過神,他到現在都不願意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陛下,臣願隨本初一起入關,鑒別真偽。”
他滿臉的義正言辭,和袁紹一模一樣。
少帝迴頭盯著袁術。
這混蛋,打仗自己從來不上,找茬總是有他。
人家剛在興頭上,這家夥就出來潑涼水。
不當人子。
“袁紹,袁術,不必了。朕信二位將軍。”
沒有微笑,隻有淡淡的疏遠。
讓二袁的心,一陣陣刺痛。
少帝扭頭衝左右二將微微一笑:“隨朕入關。”
三人沿著黃土大道,邁著悠然的步伐,緩緩向虎牢關走去。
少帝暗道…
如果是做夢的話,那走路過去,是不是可以讓夢多延續一會?
各路諸侯見少帝下馬,也都各自下馬,把韁繩丟給親衛,趕將上去,亦步亦趨,跟在少帝與二將身後。
無人搭理臉色慘白的袁家兄弟。
他們隻是呆呆的騎在馬上,感覺陛下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明明隻有不足百步的距離,卻如天涯海角,遙不可及。
大軍踏過虎牢,前往洛陽。
一路上暢通無阻。
遙望洛陽城,無數記憶自少帝腦海突然浮現。
有兒時與父皇的天倫之樂,有用功讀書的情景,有十常侍跪在何後身前訴說,有自己坐在朝堂上、舅舅在一旁指點江山的情景,有董卓入京無所顧忌,母後和自己困守寒宮的悲慘,更有唐妃死於三尺白綾的哀傷。
一想到唐妃年輕的模樣,少帝的心就猛然間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揪了一下,痛的他靈魂發顫。
陽光自天空中的陰霾中探出,落在洛陽城高大雄偉的城牆上,整個陰暗的世界,驟然間有了光彩。
前方無數彩旗飄揚,身穿鮮麗鎧甲的京師禁衛沿著道路排開,來到洛陽二十裏之外。
滿朝公卿,商賈富戶,平頭百姓,在道路兩側跪了一路。
恭迎他們的皇帝劉辯迴京。
少帝騎在馬背上,左項戰,右呂布,從人群中穿過。
朝中老臣如同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般圍了上來,哭哭啼啼,少帝也下了馬,與眾臣一起痛哭流涕。
這是個久別重逢的日子,也是個悲傷與幸福融合的時間。
在場眾人無不落淚,就連袁紹袁術也不停的用手擦去眼角的淚水。
項戰騎在馬上,注視著感人的場景,心中毫無波瀾。
見過戰場死傷無數的慘狀之後,他感覺自己的淚點提高了許多。
而他,也不是一個有演技的演員。
“陛下,迴宮吧!千頭萬緒,還需要你親自打理!
你要堅強。”
項戰在馬上提醒。
親自打理兩個字,更是直接挑明了少帝的位置。
他是做一言九鼎的皇帝,而不是某些人的傀儡。
劉辯似乎聽懂了項戰的意思,迴頭給了他一個堅定的眼神,重重的點點頭,然後宣布迴宮。
眾大臣跟著他走進了洛陽城。
那一夜,洛陽沒有宵禁,燈火通明,鑼鼓喧天,無數人點上香火,為他們的皇帝陛下祈福。
聯軍兵馬則駐紮在城外,拱衛皇都。
翌日朝會,免不了一陣唏噓感慨。
少帝正式冊封袁紹為平東將軍,關內侯;
呂布正式確定為溫侯,管理中軍;
袁術為偏將軍;
曹操為偏將軍;
其他人各有封賞。
大漢遵秦製,無軍功不得封侯。
作為聯軍盟主,又有四世三公的家世,袁紹封侯在意料之中。
至於其他人的官職,大部分都是起兵時自己給自己封的,少帝便將這些職位正式冊封,算是正式進入了大漢官場體係。
至於侯爵爵位,由高到低分別為縣侯、鄉侯、亭侯和關內侯。
侯爵更多的是一種榮耀,與實力關係不大。
比如漢末,曹操、劉備、關羽都是亭侯,他們三做一起挖坑。
擁有江東三十六郡的孫權,在偷襲關羽之後沒有得到曹操冊封之前,腦門上隻頂著徐州牧的頭銜。
所以曹操等三人坐著愉快打牌的時候,孫權隻能在一旁站著湊熱鬧。
呂布的溫侯屬於縣侯,他隻要進了門,其餘四人都得站一邊。
(以上僅為爵位評價,與含金量無關)
“宣項戰進殿!”
隨著內侍的公鴨嗓在殿內響起,一襲滾金邊錦繡大袍的項戰大步邁入宮闕,在滿朝文武好奇的目光中,他目不斜視,一路來到丹犀之前,朝少帝行拜禮。
第一次正兒八經的來到這裏,他垂著頭,兩隻眼睛偷偷打量周圍的諸公。
文武大臣們並不像電視中演的那樣,站在兩側,而是跪坐。
到了這個級別,見皇帝是不用跪的,不過要是平頭百姓見了皇帝不跪,皇帝很可能讓人輕輕摘取他的腦袋。
“項將軍,當年你不顧龍潭虎穴,將朕與母後救出洛陽,身受重傷差點死去,朕一直心中不安。
董卓麾下十餘萬,進攻並州,你千裏馳援,斬將奪旗,殺散賊眾,救百姓於危難;
聯軍攻城,你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城頭,奪汜水關,又深謀遠慮,暗中派呂將軍投誠董卓,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奠定勝局。
朕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重臣們紛紛望著動情的少帝,心中感慨萬千。
董卓入京橫行無忌時他們有多絕望,項戰三十騎入京救少帝時,就有多亢奮。
雖是一介武夫,但大義所向,置生死於度外的品德令他們敬佩。
更難得的是,竟然還成功了。
不少老臣晚上迴家,弄來一壺好酒,鎖上書房的門。
一邊喝一邊哭,謝蒼天有眼。
這樣的少年英雄,正是天賜大漢,來輔助陛下,匡扶漢室的。
少帝目光堅定,身著黑色龍袍的他,已有了幾分帝王的威嚴。
“項戰,聽封…”
“臣在。”
“封項戰為車騎將軍,晉陽侯,節製並司雍涼四州兵馬,假節,賞洛陽侯府一座,入朝不拜。”
前麵是軍權爵位,假節則代表項戰在四州對軍隊任何人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而入朝不拜在諸公眼中,才是最震驚的。
董卓那種亂臣賊子除外,入朝不拜幾乎是皇帝本人最高的禮遇。
一個將軍,在十九歲就達到這樣的高度,未來的成就,不敢想象!
不少大臣已經動起了小心思,琢磨自己家族有沒有合適的待字閨中的姑娘。
少帝目光灼灼的望著項戰,笑道:“項將軍,你還想要什麽?”
考考考考考考考!
袁紹都呆了。
自己的驃騎將軍變成了四品的平東將軍,本來就很不爽利。
現在少帝對項戰又是縣侯又是假節又是賞賜府邸,現在還開口問他要什麽,恩寵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羨慕要原地爆炸。
太傅楊彪想著少帝畢竟年少,重情義。
可你現在這般重賞,以後項戰有了功勞,又該如何封賞。
於是出列勸道:“陛下恩賜,前無古人,已是垂天之幸。
車騎將軍功勞卓著,不如陛下與眾臣商量之後,再選個合適的機會宣布。”
既阻止了少帝無休止的獎賞,又給項戰留了麵子。
楊彪之言,深得眾人之心。
少帝慨然道:“若無項將軍,便沒有朕的今天,想要克服洛陽,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爾等再勿阻礙,退下。”
這句話說的嚴厲,卻也是事實。
救命之恩,比天還大。
楊彪歎口氣,無奈的退迴去。
隻希望項戰能恪守本心,不要有太過出格的要求。
項戰望著滿臉微笑的少帝,自己也笑了起來。
“陛下,我是個武將,對權勢什麽的無所謂,就喜歡戰馬,盔甲,兵器。
要是可以,請陛下賞我些天外玄鐵,我想打造幾件兵器。
陛下你也看到了,我那杆大戟用了太長時間,上麵有好多豁口,盔甲也不夠堅固…”
他如數家珍,對自己的武器鎧甲一一品評,一臉的哀怨,仿佛這才是他最關心的事。
重臣們在下麵互相用眼神交流,對項戰的要求,長鬆了口氣。
覺得此人知進退,是個可造之材。
少帝豎起耳朵,認真聽了半天,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天神,竟然對這種稀碎的事情說個沒完,不覺大跌眼鏡。
原來,項將軍也隻是個普通人!
“晉陽侯,朕知道了,隨後你去少府,就說是朕說的,讓他們按照晉陽侯的要求,打造最好的武器鎧甲。”
項戰深深的拜了下去:“謝陛下。”
哼…經曆知乎網絡熏陶的我,怎會不懂以退為進的道理?
而且步伐跨的太大,容易扯到淡。
“慢。”
袁紹立刻阻止了少帝:“陛下,事態不明,臣願替陛下先入關,查看情況。”
差點就把項戰和呂布不可信寫臉上了。
袁術終於迴過神,他到現在都不願意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陛下,臣願隨本初一起入關,鑒別真偽。”
他滿臉的義正言辭,和袁紹一模一樣。
少帝迴頭盯著袁術。
這混蛋,打仗自己從來不上,找茬總是有他。
人家剛在興頭上,這家夥就出來潑涼水。
不當人子。
“袁紹,袁術,不必了。朕信二位將軍。”
沒有微笑,隻有淡淡的疏遠。
讓二袁的心,一陣陣刺痛。
少帝扭頭衝左右二將微微一笑:“隨朕入關。”
三人沿著黃土大道,邁著悠然的步伐,緩緩向虎牢關走去。
少帝暗道…
如果是做夢的話,那走路過去,是不是可以讓夢多延續一會?
各路諸侯見少帝下馬,也都各自下馬,把韁繩丟給親衛,趕將上去,亦步亦趨,跟在少帝與二將身後。
無人搭理臉色慘白的袁家兄弟。
他們隻是呆呆的騎在馬上,感覺陛下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明明隻有不足百步的距離,卻如天涯海角,遙不可及。
大軍踏過虎牢,前往洛陽。
一路上暢通無阻。
遙望洛陽城,無數記憶自少帝腦海突然浮現。
有兒時與父皇的天倫之樂,有用功讀書的情景,有十常侍跪在何後身前訴說,有自己坐在朝堂上、舅舅在一旁指點江山的情景,有董卓入京無所顧忌,母後和自己困守寒宮的悲慘,更有唐妃死於三尺白綾的哀傷。
一想到唐妃年輕的模樣,少帝的心就猛然間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揪了一下,痛的他靈魂發顫。
陽光自天空中的陰霾中探出,落在洛陽城高大雄偉的城牆上,整個陰暗的世界,驟然間有了光彩。
前方無數彩旗飄揚,身穿鮮麗鎧甲的京師禁衛沿著道路排開,來到洛陽二十裏之外。
滿朝公卿,商賈富戶,平頭百姓,在道路兩側跪了一路。
恭迎他們的皇帝劉辯迴京。
少帝騎在馬背上,左項戰,右呂布,從人群中穿過。
朝中老臣如同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般圍了上來,哭哭啼啼,少帝也下了馬,與眾臣一起痛哭流涕。
這是個久別重逢的日子,也是個悲傷與幸福融合的時間。
在場眾人無不落淚,就連袁紹袁術也不停的用手擦去眼角的淚水。
項戰騎在馬上,注視著感人的場景,心中毫無波瀾。
見過戰場死傷無數的慘狀之後,他感覺自己的淚點提高了許多。
而他,也不是一個有演技的演員。
“陛下,迴宮吧!千頭萬緒,還需要你親自打理!
你要堅強。”
項戰在馬上提醒。
親自打理兩個字,更是直接挑明了少帝的位置。
他是做一言九鼎的皇帝,而不是某些人的傀儡。
劉辯似乎聽懂了項戰的意思,迴頭給了他一個堅定的眼神,重重的點點頭,然後宣布迴宮。
眾大臣跟著他走進了洛陽城。
那一夜,洛陽沒有宵禁,燈火通明,鑼鼓喧天,無數人點上香火,為他們的皇帝陛下祈福。
聯軍兵馬則駐紮在城外,拱衛皇都。
翌日朝會,免不了一陣唏噓感慨。
少帝正式冊封袁紹為平東將軍,關內侯;
呂布正式確定為溫侯,管理中軍;
袁術為偏將軍;
曹操為偏將軍;
其他人各有封賞。
大漢遵秦製,無軍功不得封侯。
作為聯軍盟主,又有四世三公的家世,袁紹封侯在意料之中。
至於其他人的官職,大部分都是起兵時自己給自己封的,少帝便將這些職位正式冊封,算是正式進入了大漢官場體係。
至於侯爵爵位,由高到低分別為縣侯、鄉侯、亭侯和關內侯。
侯爵更多的是一種榮耀,與實力關係不大。
比如漢末,曹操、劉備、關羽都是亭侯,他們三做一起挖坑。
擁有江東三十六郡的孫權,在偷襲關羽之後沒有得到曹操冊封之前,腦門上隻頂著徐州牧的頭銜。
所以曹操等三人坐著愉快打牌的時候,孫權隻能在一旁站著湊熱鬧。
呂布的溫侯屬於縣侯,他隻要進了門,其餘四人都得站一邊。
(以上僅為爵位評價,與含金量無關)
“宣項戰進殿!”
隨著內侍的公鴨嗓在殿內響起,一襲滾金邊錦繡大袍的項戰大步邁入宮闕,在滿朝文武好奇的目光中,他目不斜視,一路來到丹犀之前,朝少帝行拜禮。
第一次正兒八經的來到這裏,他垂著頭,兩隻眼睛偷偷打量周圍的諸公。
文武大臣們並不像電視中演的那樣,站在兩側,而是跪坐。
到了這個級別,見皇帝是不用跪的,不過要是平頭百姓見了皇帝不跪,皇帝很可能讓人輕輕摘取他的腦袋。
“項將軍,當年你不顧龍潭虎穴,將朕與母後救出洛陽,身受重傷差點死去,朕一直心中不安。
董卓麾下十餘萬,進攻並州,你千裏馳援,斬將奪旗,殺散賊眾,救百姓於危難;
聯軍攻城,你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城頭,奪汜水關,又深謀遠慮,暗中派呂將軍投誠董卓,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奠定勝局。
朕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重臣們紛紛望著動情的少帝,心中感慨萬千。
董卓入京橫行無忌時他們有多絕望,項戰三十騎入京救少帝時,就有多亢奮。
雖是一介武夫,但大義所向,置生死於度外的品德令他們敬佩。
更難得的是,竟然還成功了。
不少老臣晚上迴家,弄來一壺好酒,鎖上書房的門。
一邊喝一邊哭,謝蒼天有眼。
這樣的少年英雄,正是天賜大漢,來輔助陛下,匡扶漢室的。
少帝目光堅定,身著黑色龍袍的他,已有了幾分帝王的威嚴。
“項戰,聽封…”
“臣在。”
“封項戰為車騎將軍,晉陽侯,節製並司雍涼四州兵馬,假節,賞洛陽侯府一座,入朝不拜。”
前麵是軍權爵位,假節則代表項戰在四州對軍隊任何人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而入朝不拜在諸公眼中,才是最震驚的。
董卓那種亂臣賊子除外,入朝不拜幾乎是皇帝本人最高的禮遇。
一個將軍,在十九歲就達到這樣的高度,未來的成就,不敢想象!
不少大臣已經動起了小心思,琢磨自己家族有沒有合適的待字閨中的姑娘。
少帝目光灼灼的望著項戰,笑道:“項將軍,你還想要什麽?”
考考考考考考考!
袁紹都呆了。
自己的驃騎將軍變成了四品的平東將軍,本來就很不爽利。
現在少帝對項戰又是縣侯又是假節又是賞賜府邸,現在還開口問他要什麽,恩寵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羨慕要原地爆炸。
太傅楊彪想著少帝畢竟年少,重情義。
可你現在這般重賞,以後項戰有了功勞,又該如何封賞。
於是出列勸道:“陛下恩賜,前無古人,已是垂天之幸。
車騎將軍功勞卓著,不如陛下與眾臣商量之後,再選個合適的機會宣布。”
既阻止了少帝無休止的獎賞,又給項戰留了麵子。
楊彪之言,深得眾人之心。
少帝慨然道:“若無項將軍,便沒有朕的今天,想要克服洛陽,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爾等再勿阻礙,退下。”
這句話說的嚴厲,卻也是事實。
救命之恩,比天還大。
楊彪歎口氣,無奈的退迴去。
隻希望項戰能恪守本心,不要有太過出格的要求。
項戰望著滿臉微笑的少帝,自己也笑了起來。
“陛下,我是個武將,對權勢什麽的無所謂,就喜歡戰馬,盔甲,兵器。
要是可以,請陛下賞我些天外玄鐵,我想打造幾件兵器。
陛下你也看到了,我那杆大戟用了太長時間,上麵有好多豁口,盔甲也不夠堅固…”
他如數家珍,對自己的武器鎧甲一一品評,一臉的哀怨,仿佛這才是他最關心的事。
重臣們在下麵互相用眼神交流,對項戰的要求,長鬆了口氣。
覺得此人知進退,是個可造之材。
少帝豎起耳朵,認真聽了半天,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天神,竟然對這種稀碎的事情說個沒完,不覺大跌眼鏡。
原來,項將軍也隻是個普通人!
“晉陽侯,朕知道了,隨後你去少府,就說是朕說的,讓他們按照晉陽侯的要求,打造最好的武器鎧甲。”
項戰深深的拜了下去:“謝陛下。”
哼…經曆知乎網絡熏陶的我,怎會不懂以退為進的道理?
而且步伐跨的太大,容易扯到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