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失業後我繼承了十萬大山 作者:蘭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因為假種子損失的一季收成,夏光輝死活不肯認帳,非說要等派出所破案之後,他們合作社再找那個騙子索賠。
好不容易才把村民們給安撫住了。
隻是,架子溝村剛成立不到半年的農業合作社,也就此歇火。
就連掛在村委的那塊合作社的牌子,都不知道什麽時候,被人偷偷摘了下來。
隻在牆上留下了幾個空蕩蕩的釘子眼。
架子溝的村民,堵在他們村長家?裏要錢的時候。
三石橋村村委門口,正在熱熱鬧鬧地收購紫蘇鮮葉。
他們村本?來人就不多,為了節約成本?,也沒?有單獨蓋房子搞合作社,幹脆就在村委門口的空地上,拿之前做普法活動的時候做的塑料棚,搭起來做了一個臨時收購點。
有章家?村農業合作社的指導,三石橋村的整個收購流程都非常的標準化。
紫蘇鮮葉開採之前,先由村裏組織種植戶,分批去章家?村培訓學?習。
然後按照各家?各戶的種植麵積,大概估算一下產量,分發紫蘇鮮葉採集的專用?包裝袋。
種植戶採收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要求,把採迴來的紫蘇鮮葉,一片片疊放起來,裝進專用?的保鮮袋,稱重後,貼上各家?各戶專屬的標籤。
這個標籤也是章啟慧專門找人設計的,貼在保鮮袋上,買到這批紫蘇鮮葉的客戶,隻要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立刻看到這袋紫蘇葉的原產地、種植戶信息、採摘日期等等。
據說高端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都會?搞一個這樣?的「溯源係統」,不明覺厲。
九姑婆雖然不太理解,畢竟這玩意兒造假也太容易了——標籤上寫的東西,就一定是真?的嗎?萬一有人把外地採摘的紫蘇,先用?冷鏈車運到章家?村,再在當地貼上標籤,冒充是本?地原產呢?
但沒?辦法,客戶們就吃這一套,而且最主要的吧,這裏麵有一大半,都是要賣給係統的。
係統的農產品檢測溯源程序,可比地球上的發達多了。
不過,村裏的種植戶們,並不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
他們隻知道,隻有跟合作社簽約,通過了培訓課程,才能拿到合作社定製的專用?包裝袋。
而合作社的收購點,也隻收這些用?定製保鮮袋包裝的紫蘇鮮葉。
因為有這個「溯源係統」,種植戶們也不敢在包裝的時候以次充好。
畢竟培訓的時候,老師已經反覆跟他們強調過了,每一個保鮮袋上麵的標籤二維碼,都是特別定製的,除非他們去偷別人家?的標籤紙,貼在自己?家?的袋子上麵,否則的話,一旦以次充好被發現了,合作社隻要掃一下袋子上的二維碼,就知道這袋紫蘇是誰家?賣給合作社的。
發現一次,警告罰款,外加通報批評。
發現兩次,直接取消下一年的種植資格。
如果恢復資格之後再犯,抓住一次,就會?被列入合作社的黑名單,以後合作社的任何經營活動,這戶人家?都沒?有資格再參加了。
雖然設計標籤紙和溯源係統花了點錢,但這筆錢花的並不冤,尤其是合作社現在的種植麵積越來越大,好幾個村子都有臨時收購點,有了這個溯源係統之後,收購點收上來的紫蘇鮮葉,品質和重量達標率都大大提高了。
大夥兒寧可往袋子裏多塞幾片葉子,也不想因為缺斤短兩,被合作社處罰。
罰點錢就算了,最要命的是還要在全村通報批評,還要錄道歉視頻,發到村民大群裏去。
到時候豈不是要在全村的熟人麵前社死?多丟人吶~
第131章
今年, 三石橋村的老百姓,可以說是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先是跟著章啟慧種紫蘇、種薄荷,光是秋季這一茬, 村裏?種的少?的, 掙了一兩萬,種的多的,光是賣鮮葉,就賺了五、六萬塊錢!
村長謝東望家種的是最多的。別的村民怕虧本,第一年隻用自己家閑置的土地, 種了一兩畝地試試水,但謝東望膽子大, 再加上他是村長, 知道?村裏?哪些人家的土地是拋荒閑置的, 打了幾?個電話,就找人家把老家拋荒的土地租了過來。
租金也便宜得令人髮指。
水田三百塊錢一年, 旱地才一百塊錢!
謝東望一口氣租了三十多畝地,再加上他自己家的四畝地,去掉成本, 秋季這一茬鮮葉,淨利潤就到手九萬多塊錢。
這還不算完呢, 紫蘇跟薄荷的鮮葉摘完之後,紫蘇跟薄荷整根砍下?來, 曬幹之後, 還能再賣一筆錢。
薄荷根上麵蓋一層稻草或者稻穀殼,等明年薄荷宿根發芽分?支了, 第二年就不用再單獨買種子了,下?麵宿根長出來的新苗, 不但夠他們家自己用,聽姚技術員說,多餘的種苗,還能賣給其他種植戶呢。
謝東望之所以大手筆租這麽多地,也是想?順便在種苗上再賺一筆。
他找章家村的種植戶們打聽過,基本上,去年種過紫蘇的,今年都沒再買種子。
這玩意兒?繁殖的太快的,成熟的紫蘇,在收割的時候,種子到處亂崩,種過紫蘇的那塊地,隻需要?在收割完之後,淺淺地耕一遍,撒上發酵過的農家肥,就這麽放著,第二年就能長出來很多紫蘇幼苗。
都是上一年迸出來的種子自己發芽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好不容易才把村民們給安撫住了。
隻是,架子溝村剛成立不到半年的農業合作社,也就此歇火。
就連掛在村委的那塊合作社的牌子,都不知道什麽時候,被人偷偷摘了下來。
隻在牆上留下了幾個空蕩蕩的釘子眼。
架子溝的村民,堵在他們村長家?裏要錢的時候。
三石橋村村委門口,正在熱熱鬧鬧地收購紫蘇鮮葉。
他們村本?來人就不多,為了節約成本?,也沒?有單獨蓋房子搞合作社,幹脆就在村委門口的空地上,拿之前做普法活動的時候做的塑料棚,搭起來做了一個臨時收購點。
有章家?村農業合作社的指導,三石橋村的整個收購流程都非常的標準化。
紫蘇鮮葉開採之前,先由村裏組織種植戶,分批去章家?村培訓學?習。
然後按照各家?各戶的種植麵積,大概估算一下產量,分發紫蘇鮮葉採集的專用?包裝袋。
種植戶採收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要求,把採迴來的紫蘇鮮葉,一片片疊放起來,裝進專用?的保鮮袋,稱重後,貼上各家?各戶專屬的標籤。
這個標籤也是章啟慧專門找人設計的,貼在保鮮袋上,買到這批紫蘇鮮葉的客戶,隻要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立刻看到這袋紫蘇葉的原產地、種植戶信息、採摘日期等等。
據說高端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都會?搞一個這樣?的「溯源係統」,不明覺厲。
九姑婆雖然不太理解,畢竟這玩意兒造假也太容易了——標籤上寫的東西,就一定是真?的嗎?萬一有人把外地採摘的紫蘇,先用?冷鏈車運到章家?村,再在當地貼上標籤,冒充是本?地原產呢?
但沒?辦法,客戶們就吃這一套,而且最主要的吧,這裏麵有一大半,都是要賣給係統的。
係統的農產品檢測溯源程序,可比地球上的發達多了。
不過,村裏的種植戶們,並不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
他們隻知道,隻有跟合作社簽約,通過了培訓課程,才能拿到合作社定製的專用?包裝袋。
而合作社的收購點,也隻收這些用?定製保鮮袋包裝的紫蘇鮮葉。
因為有這個「溯源係統」,種植戶們也不敢在包裝的時候以次充好。
畢竟培訓的時候,老師已經反覆跟他們強調過了,每一個保鮮袋上麵的標籤二維碼,都是特別定製的,除非他們去偷別人家?的標籤紙,貼在自己?家?的袋子上麵,否則的話,一旦以次充好被發現了,合作社隻要掃一下袋子上的二維碼,就知道這袋紫蘇是誰家?賣給合作社的。
發現一次,警告罰款,外加通報批評。
發現兩次,直接取消下一年的種植資格。
如果恢復資格之後再犯,抓住一次,就會?被列入合作社的黑名單,以後合作社的任何經營活動,這戶人家?都沒?有資格再參加了。
雖然設計標籤紙和溯源係統花了點錢,但這筆錢花的並不冤,尤其是合作社現在的種植麵積越來越大,好幾個村子都有臨時收購點,有了這個溯源係統之後,收購點收上來的紫蘇鮮葉,品質和重量達標率都大大提高了。
大夥兒寧可往袋子裏多塞幾片葉子,也不想因為缺斤短兩,被合作社處罰。
罰點錢就算了,最要命的是還要在全村通報批評,還要錄道歉視頻,發到村民大群裏去。
到時候豈不是要在全村的熟人麵前社死?多丟人吶~
第131章
今年, 三石橋村的老百姓,可以說是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先是跟著章啟慧種紫蘇、種薄荷,光是秋季這一茬, 村裏?種的少?的, 掙了一兩萬,種的多的,光是賣鮮葉,就賺了五、六萬塊錢!
村長謝東望家種的是最多的。別的村民怕虧本,第一年隻用自己家閑置的土地, 種了一兩畝地試試水,但謝東望膽子大, 再加上他是村長, 知道?村裏?哪些人家的土地是拋荒閑置的, 打了幾?個電話,就找人家把老家拋荒的土地租了過來。
租金也便宜得令人髮指。
水田三百塊錢一年, 旱地才一百塊錢!
謝東望一口氣租了三十多畝地,再加上他自己家的四畝地,去掉成本, 秋季這一茬鮮葉,淨利潤就到手九萬多塊錢。
這還不算完呢, 紫蘇跟薄荷的鮮葉摘完之後,紫蘇跟薄荷整根砍下?來, 曬幹之後, 還能再賣一筆錢。
薄荷根上麵蓋一層稻草或者稻穀殼,等明年薄荷宿根發芽分?支了, 第二年就不用再單獨買種子了,下?麵宿根長出來的新苗, 不但夠他們家自己用,聽姚技術員說,多餘的種苗,還能賣給其他種植戶呢。
謝東望之所以大手筆租這麽多地,也是想?順便在種苗上再賺一筆。
他找章家村的種植戶們打聽過,基本上,去年種過紫蘇的,今年都沒再買種子。
這玩意兒?繁殖的太快的,成熟的紫蘇,在收割的時候,種子到處亂崩,種過紫蘇的那塊地,隻需要?在收割完之後,淺淺地耕一遍,撒上發酵過的農家肥,就這麽放著,第二年就能長出來很多紫蘇幼苗。
都是上一年迸出來的種子自己發芽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