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屬於政治,不算是軍事,所以很多地方將領不理解也沒辦法。
江邊的積雪已經沒有太多的積雪,江上麵被士兵們建造了一座橫跨兩岸的長橋,橋麵很高下麵可以通過大船。
這算是一個收費站,來往的船隻需要檢查,並且繳費。這個費用是固定的,多大的船收多少費用。
這些錢屬於河道清淤的費用,需要統一交到郡守府做統一規劃,以後馬拉鐵路修好之後也需要收費。
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有著一排非常大的木刻楞房屋,其中二十幾間中還冒出嫋嫋炊煙。
“主公,那邊是咱們的住所,一伍住一個房子,郡府允許咱們隨意砍伐,這邊的木材實在是充裕。
咱們也不缺鋼刀,這麽多漢子一起用力,一個月就搭建好了!隻不過瀝青布不夠,目前還是木製的屋頂,下雪還好,下雨可能會漏。
屬下打算來年收集一些稻草席子鋪上再刷幾層水泥!”
來到其中一個小屋子裏,秦瀾看了一下設計的還算是合理,他們秦家售賣的高低床在這邊也在使用。
不過這邊的用料更加紮實,那一根根手臂粗細的床檔在東陽那邊都可以做支柱了。
這些床可不是用榫卯,而是鐵釘,這時候的鐵釘非常粗,都是使用筷子做模具的,鑿進去估計很多年都不會壞!
伍長單獨有一個單人小隔間,院子中還有一個深坑儲存糞便,一個巨大的水缸。
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廚房,隻不過沒啥好吃的,就是一些獵物的下腳料!
看著那些腸子被掛在木杆上麵凍成了坨坨,秦瀾感覺需要將香腸弄出來了,不然有些浪費!
“明年你們去軍事學院進修帶著夥頭,學習一下新食物的製作之法,另外開春之後主要工作還是以疏通河道為主。
河沙都要送到工業區,這邊開春沼澤燒荒需要抓緊時間,你們燒出來一片就是一片優質水田。
百姓們租完之後郡府也需要租自己的公田,不然受災你們隻能眼巴巴的等著其他地方救濟........”
秦瀾正在這邊說了很多,郡司馬讓人細細的記載下來奉若圭臬。
吃晚飯的時候,除了那些輪值駐守了望台的伍,剩下外出公幹的士兵都迴來了。
所有士兵都很積極,因為吃完晚飯就要開始學習。
秦瀾和賈詡等人坐在一個二層小樓上,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句話,並且用拚音標注。
“感謝主公給予我們衣食,我們也為您賞賜的一切,感謝您。願神明永遠庇護大秦,庇護主公及子,及父,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這種洗腦教育需要從識字就開始,清朝時期傳教士為了傳教才教老百姓識字,秦瀾也有這一方麵的打算。
道家那些名聲赫赫的大佬如今都在玄州那邊奮筆疾書,秦瀾將王陽明的心學理念和道家思想結合,準備弄一本類似聖經之類的宗教書籍《道經》。
其實黃老學和心學有些東西還是相輔相成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心生萬物。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心學的理念,而黃老學說更加注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所謂的無為而治是給君王看的,那個時期的書都是為了勸誡君王和為政者,其實並不適合百姓學習。
秦瀾要做的就是將這一部分給剔除,主要教導百姓互相尊重,知行合一,積極的探索世界。
除此之外三皇五帝,嫘祖倉頡還有很多遠古大神的英勇事跡被他們分成了九章八十一節來寫。
所說所寫都是使用白話敘述,秦瀾在這邊發現其實正常百姓和學子交流說的也是白話,書上寫的文縐縐的很可能是因為白話字太多了,寫著麻煩。
而且華夏人主張含蓄,所以這些優美華麗意義深遠的語句才會出現在書上。
但是你和百姓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根本聽不懂,你要是和他說有誌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讓人很愉快嗎?他們就懂了!
華夏百姓後麵兩千多年其實都深受儒家的毒害,特別是那句被曲解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是被改了十幾遍。
所有的這些先賢書籍秦瀾都會做成鉛書好好保存,但是並不是所有書籍都會被他放出去,什麽層次的人讀什麽書,那些亂七八糟的雜書都需要被收藏起來。
將軍讀掄語,官員讀新論語,所有的解釋權都在當權者手中!
新書道經沒有雜七雜八的言論,就是引導百姓感恩、進取、忠誠,將君權神授上升到了華夏民族先祖授權。
將三皇五帝封為各種神位引導百姓祭祀,君王可以給大臣封神,將宗教和皇權緊緊結合。
但是道家隻是國教,不允許涉足朝堂,而且很多道士都是閑雲野鶴,隻要不是國家動亂民不聊生,估計他們都不會出山。
曆史上真正道家造反的不是沒有,但是每一個都是民不聊生的時期,若是秦瀾未來的勢力真的不行了,造反就造反吧!
而且吸取西方教的經驗,他們這邊永遠都不會允許有神明能夠淩駕於皇帝之上,皇帝能封神這個理念必須牢牢的釘在百姓心中。
在這個全民識字率不足一成的時期,這種大規模的教育絕對是對以前學識的降維打擊。
當然了,普通百姓想要學完全本,估計得幾十年,隻有那些有天賦的才能脫穎而出。
第二日一早,起床的哨聲響起,秦瀾推開身上的兩具柔軟滑膩的身子,掙紮著起身。
郡工兵一天依舊隻能吃兩餐,但是抵不住量大啊!秦瀾吃了一大碗三鮮湯泡飯,帶著親衛軍朝著七台河縣狂奔而去。
相比較於軍隊的建設,民間建設才是最難的!
由於北方的平原眾多,土地非常集中,所以這邊最低的行政單位是鎮,人口一千到幾千不等。
這種職位在這時候就叫三老,縣下麵的官員!一般都是具備正直、剛克、柔克三種德行的長者擔任。
現在也是這樣,隻不過秦瀾將他設置成鎮長,正式列入國家公務員序列,可以建城立衙。
北崗鎮是一個全部由流民組建的新鎮,人口繁雜,天南地北都有。
起來等人來的時候鎮長、鎮兵長、鎮夫子三個主要官員帶著所有百姓在道路兩旁迎接。
“屬下王林、孟春、秦十三見過主公、夫人!”
秦瀾翻身下馬將三人扶起來“諸位辛苦了!”
“不苦不苦,若不是主公收留並且賑濟,我等早就死在中原了,哪裏能安置在這邊。”
鎮長王林是南陽人,跟著流民一路過來到這邊,這人上過幾天學為人也算公正所以被這些人推舉為鎮長。
至於孟春,這家夥是南匈奴人,敢打敢拚箭術非常好,分配到這邊的時候就帶著三十青壯射殺了一頭不知從哪裏鑽出來的熊瞎子,所以被大家推舉為兵長。
手下五十民兵,農閑沒事的時候大家一起打打獵,出現危險的時候他們會聚集起來保護百姓。
這些人隻會登記到縣裏,不會上報,算是地方城管、保安、警察的結合體,以後征兵也都優先挑選他們!
江邊的積雪已經沒有太多的積雪,江上麵被士兵們建造了一座橫跨兩岸的長橋,橋麵很高下麵可以通過大船。
這算是一個收費站,來往的船隻需要檢查,並且繳費。這個費用是固定的,多大的船收多少費用。
這些錢屬於河道清淤的費用,需要統一交到郡守府做統一規劃,以後馬拉鐵路修好之後也需要收費。
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有著一排非常大的木刻楞房屋,其中二十幾間中還冒出嫋嫋炊煙。
“主公,那邊是咱們的住所,一伍住一個房子,郡府允許咱們隨意砍伐,這邊的木材實在是充裕。
咱們也不缺鋼刀,這麽多漢子一起用力,一個月就搭建好了!隻不過瀝青布不夠,目前還是木製的屋頂,下雪還好,下雨可能會漏。
屬下打算來年收集一些稻草席子鋪上再刷幾層水泥!”
來到其中一個小屋子裏,秦瀾看了一下設計的還算是合理,他們秦家售賣的高低床在這邊也在使用。
不過這邊的用料更加紮實,那一根根手臂粗細的床檔在東陽那邊都可以做支柱了。
這些床可不是用榫卯,而是鐵釘,這時候的鐵釘非常粗,都是使用筷子做模具的,鑿進去估計很多年都不會壞!
伍長單獨有一個單人小隔間,院子中還有一個深坑儲存糞便,一個巨大的水缸。
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廚房,隻不過沒啥好吃的,就是一些獵物的下腳料!
看著那些腸子被掛在木杆上麵凍成了坨坨,秦瀾感覺需要將香腸弄出來了,不然有些浪費!
“明年你們去軍事學院進修帶著夥頭,學習一下新食物的製作之法,另外開春之後主要工作還是以疏通河道為主。
河沙都要送到工業區,這邊開春沼澤燒荒需要抓緊時間,你們燒出來一片就是一片優質水田。
百姓們租完之後郡府也需要租自己的公田,不然受災你們隻能眼巴巴的等著其他地方救濟........”
秦瀾正在這邊說了很多,郡司馬讓人細細的記載下來奉若圭臬。
吃晚飯的時候,除了那些輪值駐守了望台的伍,剩下外出公幹的士兵都迴來了。
所有士兵都很積極,因為吃完晚飯就要開始學習。
秦瀾和賈詡等人坐在一個二層小樓上,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句話,並且用拚音標注。
“感謝主公給予我們衣食,我們也為您賞賜的一切,感謝您。願神明永遠庇護大秦,庇護主公及子,及父,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這種洗腦教育需要從識字就開始,清朝時期傳教士為了傳教才教老百姓識字,秦瀾也有這一方麵的打算。
道家那些名聲赫赫的大佬如今都在玄州那邊奮筆疾書,秦瀾將王陽明的心學理念和道家思想結合,準備弄一本類似聖經之類的宗教書籍《道經》。
其實黃老學和心學有些東西還是相輔相成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心生萬物。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心學的理念,而黃老學說更加注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所謂的無為而治是給君王看的,那個時期的書都是為了勸誡君王和為政者,其實並不適合百姓學習。
秦瀾要做的就是將這一部分給剔除,主要教導百姓互相尊重,知行合一,積極的探索世界。
除此之外三皇五帝,嫘祖倉頡還有很多遠古大神的英勇事跡被他們分成了九章八十一節來寫。
所說所寫都是使用白話敘述,秦瀾在這邊發現其實正常百姓和學子交流說的也是白話,書上寫的文縐縐的很可能是因為白話字太多了,寫著麻煩。
而且華夏人主張含蓄,所以這些優美華麗意義深遠的語句才會出現在書上。
但是你和百姓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根本聽不懂,你要是和他說有誌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讓人很愉快嗎?他們就懂了!
華夏百姓後麵兩千多年其實都深受儒家的毒害,特別是那句被曲解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是被改了十幾遍。
所有的這些先賢書籍秦瀾都會做成鉛書好好保存,但是並不是所有書籍都會被他放出去,什麽層次的人讀什麽書,那些亂七八糟的雜書都需要被收藏起來。
將軍讀掄語,官員讀新論語,所有的解釋權都在當權者手中!
新書道經沒有雜七雜八的言論,就是引導百姓感恩、進取、忠誠,將君權神授上升到了華夏民族先祖授權。
將三皇五帝封為各種神位引導百姓祭祀,君王可以給大臣封神,將宗教和皇權緊緊結合。
但是道家隻是國教,不允許涉足朝堂,而且很多道士都是閑雲野鶴,隻要不是國家動亂民不聊生,估計他們都不會出山。
曆史上真正道家造反的不是沒有,但是每一個都是民不聊生的時期,若是秦瀾未來的勢力真的不行了,造反就造反吧!
而且吸取西方教的經驗,他們這邊永遠都不會允許有神明能夠淩駕於皇帝之上,皇帝能封神這個理念必須牢牢的釘在百姓心中。
在這個全民識字率不足一成的時期,這種大規模的教育絕對是對以前學識的降維打擊。
當然了,普通百姓想要學完全本,估計得幾十年,隻有那些有天賦的才能脫穎而出。
第二日一早,起床的哨聲響起,秦瀾推開身上的兩具柔軟滑膩的身子,掙紮著起身。
郡工兵一天依舊隻能吃兩餐,但是抵不住量大啊!秦瀾吃了一大碗三鮮湯泡飯,帶著親衛軍朝著七台河縣狂奔而去。
相比較於軍隊的建設,民間建設才是最難的!
由於北方的平原眾多,土地非常集中,所以這邊最低的行政單位是鎮,人口一千到幾千不等。
這種職位在這時候就叫三老,縣下麵的官員!一般都是具備正直、剛克、柔克三種德行的長者擔任。
現在也是這樣,隻不過秦瀾將他設置成鎮長,正式列入國家公務員序列,可以建城立衙。
北崗鎮是一個全部由流民組建的新鎮,人口繁雜,天南地北都有。
起來等人來的時候鎮長、鎮兵長、鎮夫子三個主要官員帶著所有百姓在道路兩旁迎接。
“屬下王林、孟春、秦十三見過主公、夫人!”
秦瀾翻身下馬將三人扶起來“諸位辛苦了!”
“不苦不苦,若不是主公收留並且賑濟,我等早就死在中原了,哪裏能安置在這邊。”
鎮長王林是南陽人,跟著流民一路過來到這邊,這人上過幾天學為人也算公正所以被這些人推舉為鎮長。
至於孟春,這家夥是南匈奴人,敢打敢拚箭術非常好,分配到這邊的時候就帶著三十青壯射殺了一頭不知從哪裏鑽出來的熊瞎子,所以被大家推舉為兵長。
手下五十民兵,農閑沒事的時候大家一起打打獵,出現危險的時候他們會聚集起來保護百姓。
這些人隻會登記到縣裏,不會上報,算是地方城管、保安、警察的結合體,以後征兵也都優先挑選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