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劉白近期頻頻出錯,李誌軍自然關心他的狀況。
“劉白的事兒我問過,年前他被家人囚禁,學人家在紙幣上寫求救字條。趙麗娟隨醫院下鄉,恰好撿到他扔的字條,當即翻牆把他救出。兩人接觸了一段時間,他覺得這姑娘不錯,建立了戀愛關係。之前他查過姑娘的底,檔案上看沒有問題。”
“姑娘出生於h市旁的一個小鎮,父親是民辦小學老師,母親務農。初中畢業讀了h市衛校,之後隻被分配到某醫院工作,前年父親死於癌症,母親改嫁,隨母來到渝市工作。為什麽突然問這個?”
姚溪桐說,“她來之後,陳珈下意識的保護我,不讓我和她有肢體接觸,甚至不高興我送她出門。”
澳門那段時間的接觸讓他非常了解陳珈,熟悉其肢體語言。劉白隻感受到陳珈不禮貌,他卻明白陳珈看似不禮貌的行為其實是保護。他把問題拋給冬叔,“你覺得這個女人有沒有問題?”
冬叔搖搖頭,“我把東西交給他們就去接小軍,沒看出這人有什麽不對。”
李誌軍相信陳珈的直覺,“冬叔,你去h市查一遍趙麗娟的檔案,她出生那會兒應該是紙質檔案,核對所有信息,關鍵是照片。”
姚溪桐忽然問:“弘涵,你是不是還有事兒瞞著我們?”
李誌軍苦笑,真是任何事都瞞不過姚溪桐。“年前被高層召見,總算明白陳珈消失那三年去了哪裏。高層希望我能通過陳珈找到支持她的組織,我猜測趙麗娟或許屬於這個組織。”
“有組織支持陳珈?”
李誌軍搖搖頭,“談不上支持,我覺得是某種聯係。”
冬叔冷不丁問了句,“上麵說了是什麽組織嗎?或許我能出去打聽一二。”
“資料上隻說組織的領導者是網絡世界的頂級黑客,該組織負責處理潛逃到境外的叛國者。”
提到叛國,冬叔知道這種組織的存在是頂級機密,“針對這樣的組織,一般都有專門清理這種組織的機構,上麵怎麽會把任務派給你?”
李誌軍聳聳肩,除了他,還有誰能取信陳珈?“網絡世界頂級黑客或許能解釋很多東西。如果趙麗娟屬於組織,她的電子檔案肯定沒有紕漏,你需要找真實檔案。”
冬叔走後,李誌軍問姚溪桐,“她是不是跟蹤趙麗娟去了?”
姚溪桐默認了他的猜測,接著扔出劉珊珊的資料,“建議你不要管她,不過是個跟你有四分之一血緣關係的陌生人。”
“我不能讓劉禮用她來對付李家。”
姚溪桐無謂的說,“我隻負責給你建議,最終選擇權在你。劉錦睿近期有什麽動作?”
李誌軍搖搖頭,“警局成立了負責祁秀娟案的專案組,我想他會因此消停幾天。”
姚溪桐說,“他是一個很驕傲的人,這種人不能忍受挫敗。第一次設計張馳失敗,他被停止執業,這才有了祁秀娟溺死案和煤氣爆炸案。本以為這些行為能夠扳倒張馳,結果你調任渝市,成立專案組徹查祁秀娟案,張馳任專案組副組長,這意味著他再一次失敗。”
“隨著麻煩越惹越大,他的挫敗感已經到了頂峰,這對他來說是一場不可控的災難。他討厭不可控的感覺,最近一定有動作,且動作不小,你要注意了。還有,問問陳珈,她審祁秀娟的時候是不是用了水刑?”
“什麽意思?”
“他不了解陳珈的真實身份,但欣賞陳珈對祁秀娟的所作所為,溺死祁秀娟在幫陳珈完善犯罪手段。”隱藏的台詞姚溪桐沒有說,讓連環殺手欣賞的人,很可能也是連環殺手。他由衷希望陳珈不要走到劉錦睿那一步,目前看來,李誌軍是束縛陳珈最好的韁繩。
陳珈確實在跟蹤趙麗娟,後者的出現合理解釋了困擾她已久的疑惑。為什麽劉白舅舅家的看門狗會被踢死?為什麽劉白會先她一步去查劉錦睿處理過的離婚官司?不開竅的人突然開竅,最好的理由就是有人指點。
淩晨一點,為了不讓李誌軍對趙麗娟的身份起疑,她放棄跟蹤,返迴國金路公寓。漆黑的天空連星星都已沒入黑暗,看了看無人的街道,她像壁虎一樣沿牆攀爬,很快就到了自家陽台。躍入陽台之前,她習慣性的左右看看,總覺得隔壁屋子似乎不對。
冬叔抽雪茄,陽台上的落地玻璃窗從不關緊,每次上下都能看到白紗做成的窗簾隨風擺動。今日白紗未動,窗戶緊閉,冬叔不在家,還是有人進去?
陳珈放棄自家陽台,轉身躍入了冬叔這戶陽台。輕輕一拉,陽台窗戶不但被關緊,還從裏麵鎖上了。她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冬叔發現她會在半夜過來偷東西吃的時候就鎖過窗戶。為了防止被關在外麵,她對窗戶鎖做過手腳。
隻見她雙手緊貼玻璃,向上向下不斷地移動玻璃,“嗒”地一聲,鎖鉤開了,她慢慢滑動玻璃,緊閉的窗戶很快就出現一條縫。為了避免被屋裏人發現,她不敢把玻璃窗開太大,縫隙僅夠入一條腿時,她小心地朝房間裏伸入左腿。
腳尖剛落地,一股莫名的驚惶促使她快速把腿抽迴,可惜晚了一步,白色的刀光順著她抽腿的方向劃下。刺痛傳遍全身,火辣辣的腿部有種血液流下的濡濕感。抽腿,合攏窗戶,轉身逃竄,她瞬間做出以下幾個反應。怎知屋內的人以逸待勞,力氣和速度都比她快,窗戶沒有合攏,那人抓住她腿彎死命將她往裏拉去。
“救命啊!”陳珈終於發揮了女人的優勢,高亢的慘叫聲響徹國金路。最先出現的人是李誌軍,他拿著槍跑到自家陽台,看見陳珈在隔壁高喊,他轉身就朝門旁跑去。
屋裏的人也聽到了動靜,不能往門外跑,他隻能順著來路從陽台爬下去,解決陳珈是當務之急。一場激烈的搏鬥展開了,陳珈剛從底樓爬上來,無論體力還是力量都不如對手,好在實戰經驗豐富,出手又快又狠,對手沒料到她那麽厲害,吃了不少暗虧。幾招之後,陳珈帶著傷腿,體力又不如人,最終還是讓對手跑了。
李誌軍已經趕到,開門就見姚溪桐連人帶凳子被倒立在桌上,暗紅色的血液浸濕了地毯。
陳珈熟練地找到傷口快速包紮止血,安慰李誌軍道:“他沒料到我會半夜過來,人還有救。”李誌軍朝著她怒吼,“是不是劉錦睿?”
“看體型像,我沒料到劉錦睿的身手那麽好。”
李誌軍很快就冷靜下來,打電話給趙棠,這人是祁秀娟案專案組組長,盯好劉錦睿是他的任務。
陳珈沒去醫院,獨自在家包紮傷口。辛虧抽腿快,劉錦睿的匕首隻劃出一道很淺的口子,用不了幾天就能愈合結痂。她對劉錦睿的反撲非常驚訝,更詫異於這人的身手居然不錯,算是罪犯中的精英了,還好他沒有用槍;;
李誌軍半夜才迴來,內心一直受著愧疚的煎熬。幾個小時前姚溪桐還提醒他要注意劉錦睿,他卻完全不當一迴事,總感覺劉錦睿不會公然挑釁警察的權威。要不是陳珈,姚溪桐肯定是一具傷痕累累的屍體,劉錦睿沒有立即殺他是為了拷問關於陳珈的一切。
“怎麽還沒睡?他有沒有傷到你?”
李誌軍這時才想起陳珈和劉錦睿交過手,後者把腿伸到他眼前,“局長大大,我申請參與這個案子!”
她做了那麽多事,卻認為隻要李誌軍沒有點頭同意她查劉禮,她做這些事兒就不算參與案子。
“不行。”
“你不擔心劉錦睿傷害我?”
“準你正當防衛,不能防衛過當?”
“看起來像正當防衛的防衛過當呢;;”
李誌軍差點忘了陳珈學中文的,咬文嚼字是強項。兩人胡扯了幾句後,李誌軍心情好了不少,打算姚溪桐傷勢稍微穩定一點就把他送迴國外。作為管理渝市警察的人,他卻沒保護好親人的安全,想想還真是諷刺。作為與劉家交手的第二迴合,他輸得合情合理卻非常意外。
時鍾剛過八點,陳珈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朱集派出所通知她去上班。
朱集所在城邊上,渝市火車南站和客運南站都在其轄區內。火車南站主要負責行駛緩慢的綠皮火車和貨運火車,客運南站集中開往渝市西南方向的客車。兩個地方的人流量超級多,案件頻發,工作起來應該比銀華所有趣。
朱集所所長很糾結,不明白陳珈的人事檔案為什麽會和他打的財政撥款申請一起送過來。他給銀華所那邊打了個電話,那邊神神秘秘的說,對待陳珈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她一輛車讓她負責轄區的治安巡視。
銀華所的囑咐不但沒有幫他解決問題,反而讓他更困惑了。原本以為新人是長官故意安插的“自己人”,聽銀華所這麽一說又不像。實在不明白撥款申請為什麽會被打迴來?難不成新官上任三把火,領導要從基層開始整治?
“劉白的事兒我問過,年前他被家人囚禁,學人家在紙幣上寫求救字條。趙麗娟隨醫院下鄉,恰好撿到他扔的字條,當即翻牆把他救出。兩人接觸了一段時間,他覺得這姑娘不錯,建立了戀愛關係。之前他查過姑娘的底,檔案上看沒有問題。”
“姑娘出生於h市旁的一個小鎮,父親是民辦小學老師,母親務農。初中畢業讀了h市衛校,之後隻被分配到某醫院工作,前年父親死於癌症,母親改嫁,隨母來到渝市工作。為什麽突然問這個?”
姚溪桐說,“她來之後,陳珈下意識的保護我,不讓我和她有肢體接觸,甚至不高興我送她出門。”
澳門那段時間的接觸讓他非常了解陳珈,熟悉其肢體語言。劉白隻感受到陳珈不禮貌,他卻明白陳珈看似不禮貌的行為其實是保護。他把問題拋給冬叔,“你覺得這個女人有沒有問題?”
冬叔搖搖頭,“我把東西交給他們就去接小軍,沒看出這人有什麽不對。”
李誌軍相信陳珈的直覺,“冬叔,你去h市查一遍趙麗娟的檔案,她出生那會兒應該是紙質檔案,核對所有信息,關鍵是照片。”
姚溪桐忽然問:“弘涵,你是不是還有事兒瞞著我們?”
李誌軍苦笑,真是任何事都瞞不過姚溪桐。“年前被高層召見,總算明白陳珈消失那三年去了哪裏。高層希望我能通過陳珈找到支持她的組織,我猜測趙麗娟或許屬於這個組織。”
“有組織支持陳珈?”
李誌軍搖搖頭,“談不上支持,我覺得是某種聯係。”
冬叔冷不丁問了句,“上麵說了是什麽組織嗎?或許我能出去打聽一二。”
“資料上隻說組織的領導者是網絡世界的頂級黑客,該組織負責處理潛逃到境外的叛國者。”
提到叛國,冬叔知道這種組織的存在是頂級機密,“針對這樣的組織,一般都有專門清理這種組織的機構,上麵怎麽會把任務派給你?”
李誌軍聳聳肩,除了他,還有誰能取信陳珈?“網絡世界頂級黑客或許能解釋很多東西。如果趙麗娟屬於組織,她的電子檔案肯定沒有紕漏,你需要找真實檔案。”
冬叔走後,李誌軍問姚溪桐,“她是不是跟蹤趙麗娟去了?”
姚溪桐默認了他的猜測,接著扔出劉珊珊的資料,“建議你不要管她,不過是個跟你有四分之一血緣關係的陌生人。”
“我不能讓劉禮用她來對付李家。”
姚溪桐無謂的說,“我隻負責給你建議,最終選擇權在你。劉錦睿近期有什麽動作?”
李誌軍搖搖頭,“警局成立了負責祁秀娟案的專案組,我想他會因此消停幾天。”
姚溪桐說,“他是一個很驕傲的人,這種人不能忍受挫敗。第一次設計張馳失敗,他被停止執業,這才有了祁秀娟溺死案和煤氣爆炸案。本以為這些行為能夠扳倒張馳,結果你調任渝市,成立專案組徹查祁秀娟案,張馳任專案組副組長,這意味著他再一次失敗。”
“隨著麻煩越惹越大,他的挫敗感已經到了頂峰,這對他來說是一場不可控的災難。他討厭不可控的感覺,最近一定有動作,且動作不小,你要注意了。還有,問問陳珈,她審祁秀娟的時候是不是用了水刑?”
“什麽意思?”
“他不了解陳珈的真實身份,但欣賞陳珈對祁秀娟的所作所為,溺死祁秀娟在幫陳珈完善犯罪手段。”隱藏的台詞姚溪桐沒有說,讓連環殺手欣賞的人,很可能也是連環殺手。他由衷希望陳珈不要走到劉錦睿那一步,目前看來,李誌軍是束縛陳珈最好的韁繩。
陳珈確實在跟蹤趙麗娟,後者的出現合理解釋了困擾她已久的疑惑。為什麽劉白舅舅家的看門狗會被踢死?為什麽劉白會先她一步去查劉錦睿處理過的離婚官司?不開竅的人突然開竅,最好的理由就是有人指點。
淩晨一點,為了不讓李誌軍對趙麗娟的身份起疑,她放棄跟蹤,返迴國金路公寓。漆黑的天空連星星都已沒入黑暗,看了看無人的街道,她像壁虎一樣沿牆攀爬,很快就到了自家陽台。躍入陽台之前,她習慣性的左右看看,總覺得隔壁屋子似乎不對。
冬叔抽雪茄,陽台上的落地玻璃窗從不關緊,每次上下都能看到白紗做成的窗簾隨風擺動。今日白紗未動,窗戶緊閉,冬叔不在家,還是有人進去?
陳珈放棄自家陽台,轉身躍入了冬叔這戶陽台。輕輕一拉,陽台窗戶不但被關緊,還從裏麵鎖上了。她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冬叔發現她會在半夜過來偷東西吃的時候就鎖過窗戶。為了防止被關在外麵,她對窗戶鎖做過手腳。
隻見她雙手緊貼玻璃,向上向下不斷地移動玻璃,“嗒”地一聲,鎖鉤開了,她慢慢滑動玻璃,緊閉的窗戶很快就出現一條縫。為了避免被屋裏人發現,她不敢把玻璃窗開太大,縫隙僅夠入一條腿時,她小心地朝房間裏伸入左腿。
腳尖剛落地,一股莫名的驚惶促使她快速把腿抽迴,可惜晚了一步,白色的刀光順著她抽腿的方向劃下。刺痛傳遍全身,火辣辣的腿部有種血液流下的濡濕感。抽腿,合攏窗戶,轉身逃竄,她瞬間做出以下幾個反應。怎知屋內的人以逸待勞,力氣和速度都比她快,窗戶沒有合攏,那人抓住她腿彎死命將她往裏拉去。
“救命啊!”陳珈終於發揮了女人的優勢,高亢的慘叫聲響徹國金路。最先出現的人是李誌軍,他拿著槍跑到自家陽台,看見陳珈在隔壁高喊,他轉身就朝門旁跑去。
屋裏的人也聽到了動靜,不能往門外跑,他隻能順著來路從陽台爬下去,解決陳珈是當務之急。一場激烈的搏鬥展開了,陳珈剛從底樓爬上來,無論體力還是力量都不如對手,好在實戰經驗豐富,出手又快又狠,對手沒料到她那麽厲害,吃了不少暗虧。幾招之後,陳珈帶著傷腿,體力又不如人,最終還是讓對手跑了。
李誌軍已經趕到,開門就見姚溪桐連人帶凳子被倒立在桌上,暗紅色的血液浸濕了地毯。
陳珈熟練地找到傷口快速包紮止血,安慰李誌軍道:“他沒料到我會半夜過來,人還有救。”李誌軍朝著她怒吼,“是不是劉錦睿?”
“看體型像,我沒料到劉錦睿的身手那麽好。”
李誌軍很快就冷靜下來,打電話給趙棠,這人是祁秀娟案專案組組長,盯好劉錦睿是他的任務。
陳珈沒去醫院,獨自在家包紮傷口。辛虧抽腿快,劉錦睿的匕首隻劃出一道很淺的口子,用不了幾天就能愈合結痂。她對劉錦睿的反撲非常驚訝,更詫異於這人的身手居然不錯,算是罪犯中的精英了,還好他沒有用槍;;
李誌軍半夜才迴來,內心一直受著愧疚的煎熬。幾個小時前姚溪桐還提醒他要注意劉錦睿,他卻完全不當一迴事,總感覺劉錦睿不會公然挑釁警察的權威。要不是陳珈,姚溪桐肯定是一具傷痕累累的屍體,劉錦睿沒有立即殺他是為了拷問關於陳珈的一切。
“怎麽還沒睡?他有沒有傷到你?”
李誌軍這時才想起陳珈和劉錦睿交過手,後者把腿伸到他眼前,“局長大大,我申請參與這個案子!”
她做了那麽多事,卻認為隻要李誌軍沒有點頭同意她查劉禮,她做這些事兒就不算參與案子。
“不行。”
“你不擔心劉錦睿傷害我?”
“準你正當防衛,不能防衛過當?”
“看起來像正當防衛的防衛過當呢;;”
李誌軍差點忘了陳珈學中文的,咬文嚼字是強項。兩人胡扯了幾句後,李誌軍心情好了不少,打算姚溪桐傷勢稍微穩定一點就把他送迴國外。作為管理渝市警察的人,他卻沒保護好親人的安全,想想還真是諷刺。作為與劉家交手的第二迴合,他輸得合情合理卻非常意外。
時鍾剛過八點,陳珈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朱集派出所通知她去上班。
朱集所在城邊上,渝市火車南站和客運南站都在其轄區內。火車南站主要負責行駛緩慢的綠皮火車和貨運火車,客運南站集中開往渝市西南方向的客車。兩個地方的人流量超級多,案件頻發,工作起來應該比銀華所有趣。
朱集所所長很糾結,不明白陳珈的人事檔案為什麽會和他打的財政撥款申請一起送過來。他給銀華所那邊打了個電話,那邊神神秘秘的說,對待陳珈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她一輛車讓她負責轄區的治安巡視。
銀華所的囑咐不但沒有幫他解決問題,反而讓他更困惑了。原本以為新人是長官故意安插的“自己人”,聽銀華所這麽一說又不像。實在不明白撥款申請為什麽會被打迴來?難不成新官上任三把火,領導要從基層開始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