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樁新聞, 轉瞬便傳遍京城的宅門。
小丫鬟芬兒將外頭聽來的話,鸚鵡學舌似的說與清懿聽。
細雨紛紛, 清懿正在簷下做針線, 她停下動作,輕聲問:「救她的人, 是郎君?」
「正是。要奴婢說,這位小姐膽子也忒大,柳風哥親眼瞧見了, 咱們家公子立時便同她說, 自己已有妻室,誰知她竟也不怕,還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 有妻子又何妨,她願意當妾。」
「她一個丞相府千金……」清懿抬眸,難掩詫異。隻是想了想, 自己的立場也並不能質疑旁人的選擇, 轉而問道:「郎君怎麽說?」
「公子什麽也沒說, 直接找了項府的人帶那位小姐迴去。」芬兒有些得意,「我看公子的心隻在夫人身上,誰也搶不去。」
清懿扯開嘴角,心裏卻並沒有真切的歡喜。
這件事似乎是一個開端,此後數月,袁兆很少出現,外頭的傳聞卻一件接著一件。譬如,那位項大小姐在騎射比賽時差點落馬,又被袁兆所救。又譬如,項大小姐進了女學念書,卻文才不通,於是借著父親的關係央袁兆補習功課。再譬如,郡主芳辰宴上,她獻舞一曲,艷驚四座。跳完後,她在人群裏找到了那個白衣郎君,急急拉住他。
跳完舞的佳人香汗淋漓,眼角眉梢皆是風情。她抬頭看著袁兆,大膽而熱烈:「袁郎君,我打聽清楚了,你沒有妻子,隻有一個妾室。既然世子妃的位子空著,不知我可否勝任?」
眾人震驚於項家女的膽大,這消息長了腿似的鬧得沸沸揚揚。直到次日,聖人降下賜婚的旨意。
重重高牆裏,清懿像在聽話本裏的故事,總有種不真切的感覺。
與自己拜過堂的夫君,要娶另一個女子。
也許是政治考量,也許是有其他的不得已,她腦子亂糟糟,完全沒有思考的餘地。
直到深夜,她再次見到袁兆。
白衣郎君披著一身的疲憊,步伐緩緩,在進屋的第一時間便抱住她。
一向挺直如修竹的人,此刻卻垂著頭,靠在她的脖頸邊。像個累極的旅人,終於找到港灣。
清懿動了動唇,卻什麽也沒說。
她伸手拍了拍他的頭,「怎麽了?」
環在腰間的手緊了緊,他沉默著,不願抬頭。
「清懿。」他聲音帶著嘶啞,然後是長長的嘆息,「我好累啊。」
「因為要娶項姑娘嗎?」她垂眸,輕聲問。
袁兆緩緩抬頭,對上她清淩的視線。
有一瞬間,清懿覺得他的表情很複雜,很古怪,像是想說什麽話,卻被某種東西阻攔,最後隻能無奈地垂下頭。
他閉了閉眼,蓋住眼底的紅血絲,「我自命不凡,如今才知自己不過是棋盤上任人擺布的棋子。」
「清懿。」他又喊她的名字,「你信我。」
清懿眼眶泛紅,卻極力撐開一個笑:「我一直都信你。你娶她,也許是你的籌謀,也許是另有隱情,隻要你說,我都信。」
袁兆沉默很久,手指緊握成拳:「這隻是權宜之計,逢場作戲。你別當真。」
「嗯。」她點頭,「我信。」
袁兆睜開血絲密布的眼,再次抱緊她:「無論將來發生什麽,看見什麽,聽見什麽,請你信我,再等一等我,好不好?」
深冬的夜,寒意砭骨。
即便在他的懷裏,清懿也忍不住發抖。她睫毛微微顫動,輕聲道:「好。」
-
項連伊進門那日,闔府張燈結彩。
清懿這才知道,娶正妻的儀製是何等的煊赫。
起初,長公主礙於項連伊在外鬧出的動靜,並不滿意於她,以為這會是個沒有教養的鄉下丫頭。可自打入府以來,她待人接物很是妥帖,事事周到,並不驕矜。
因為印象的改變,侯府上下開始想起她的好。世子妃出身高門,對下人寬容大方,還討婆母喜歡。連一開始鬧出的事情,也歸因於姑娘家愛慕郎君心切,如今看來倒是一派赤忱,可憐可愛。
清懿從芬兒嘴裏知道了項連伊名聲的改變,不過,她一直不曾得見。
因為自他們大婚那天起,清懿就病倒了。
一整個冬日,她都纏綿病榻。
袁兆來看過幾次,每次都是悄悄來,悄悄走。如果不是看到他留下的許多補品,她會以為是夢。
「果然,男人都是薄情郎,有了新人笑,哪聞舊人哭?」芬兒憤憤。
冬日暖陽裏,清懿被芬兒攙扶著,在院子裏慢慢走動。
聞言,她隻是笑:「這話別叫旁人聽見了,我不打緊,隻是你少不得要受為難。」
芬兒同她相處數年,知道自家夫人麵冷心熱,是個真正的好人,心裏不免替她委屈:「奴婢明白,奴婢隻是心疼夫人,您不知這些時日外麵將您傳得多難聽。」
「閑話罷了,我不在意。」
高門大院裏免不了被長舌們嘀咕,從前府中隻有她一個,哪怕是妾室,下人們忌憚袁兆,不敢開罪她。如今有了正牌夫人,自然有拜高踩低的急於獻殷勤。
她因為生病,許久不曾露麵,本就是話柄。加之她向來是個清冷性子,在那邊妥帖周到的襯托下,越發像個清高驕矜的。
「夫人,我不信公子真的不疼您了,等他來了,我定要把這些委屈同他說,讓他替你出頭。」芬兒道。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小丫鬟芬兒將外頭聽來的話,鸚鵡學舌似的說與清懿聽。
細雨紛紛, 清懿正在簷下做針線, 她停下動作,輕聲問:「救她的人, 是郎君?」
「正是。要奴婢說,這位小姐膽子也忒大,柳風哥親眼瞧見了, 咱們家公子立時便同她說, 自己已有妻室,誰知她竟也不怕,還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 有妻子又何妨,她願意當妾。」
「她一個丞相府千金……」清懿抬眸,難掩詫異。隻是想了想, 自己的立場也並不能質疑旁人的選擇, 轉而問道:「郎君怎麽說?」
「公子什麽也沒說, 直接找了項府的人帶那位小姐迴去。」芬兒有些得意,「我看公子的心隻在夫人身上,誰也搶不去。」
清懿扯開嘴角,心裏卻並沒有真切的歡喜。
這件事似乎是一個開端,此後數月,袁兆很少出現,外頭的傳聞卻一件接著一件。譬如,那位項大小姐在騎射比賽時差點落馬,又被袁兆所救。又譬如,項大小姐進了女學念書,卻文才不通,於是借著父親的關係央袁兆補習功課。再譬如,郡主芳辰宴上,她獻舞一曲,艷驚四座。跳完後,她在人群裏找到了那個白衣郎君,急急拉住他。
跳完舞的佳人香汗淋漓,眼角眉梢皆是風情。她抬頭看著袁兆,大膽而熱烈:「袁郎君,我打聽清楚了,你沒有妻子,隻有一個妾室。既然世子妃的位子空著,不知我可否勝任?」
眾人震驚於項家女的膽大,這消息長了腿似的鬧得沸沸揚揚。直到次日,聖人降下賜婚的旨意。
重重高牆裏,清懿像在聽話本裏的故事,總有種不真切的感覺。
與自己拜過堂的夫君,要娶另一個女子。
也許是政治考量,也許是有其他的不得已,她腦子亂糟糟,完全沒有思考的餘地。
直到深夜,她再次見到袁兆。
白衣郎君披著一身的疲憊,步伐緩緩,在進屋的第一時間便抱住她。
一向挺直如修竹的人,此刻卻垂著頭,靠在她的脖頸邊。像個累極的旅人,終於找到港灣。
清懿動了動唇,卻什麽也沒說。
她伸手拍了拍他的頭,「怎麽了?」
環在腰間的手緊了緊,他沉默著,不願抬頭。
「清懿。」他聲音帶著嘶啞,然後是長長的嘆息,「我好累啊。」
「因為要娶項姑娘嗎?」她垂眸,輕聲問。
袁兆緩緩抬頭,對上她清淩的視線。
有一瞬間,清懿覺得他的表情很複雜,很古怪,像是想說什麽話,卻被某種東西阻攔,最後隻能無奈地垂下頭。
他閉了閉眼,蓋住眼底的紅血絲,「我自命不凡,如今才知自己不過是棋盤上任人擺布的棋子。」
「清懿。」他又喊她的名字,「你信我。」
清懿眼眶泛紅,卻極力撐開一個笑:「我一直都信你。你娶她,也許是你的籌謀,也許是另有隱情,隻要你說,我都信。」
袁兆沉默很久,手指緊握成拳:「這隻是權宜之計,逢場作戲。你別當真。」
「嗯。」她點頭,「我信。」
袁兆睜開血絲密布的眼,再次抱緊她:「無論將來發生什麽,看見什麽,聽見什麽,請你信我,再等一等我,好不好?」
深冬的夜,寒意砭骨。
即便在他的懷裏,清懿也忍不住發抖。她睫毛微微顫動,輕聲道:「好。」
-
項連伊進門那日,闔府張燈結彩。
清懿這才知道,娶正妻的儀製是何等的煊赫。
起初,長公主礙於項連伊在外鬧出的動靜,並不滿意於她,以為這會是個沒有教養的鄉下丫頭。可自打入府以來,她待人接物很是妥帖,事事周到,並不驕矜。
因為印象的改變,侯府上下開始想起她的好。世子妃出身高門,對下人寬容大方,還討婆母喜歡。連一開始鬧出的事情,也歸因於姑娘家愛慕郎君心切,如今看來倒是一派赤忱,可憐可愛。
清懿從芬兒嘴裏知道了項連伊名聲的改變,不過,她一直不曾得見。
因為自他們大婚那天起,清懿就病倒了。
一整個冬日,她都纏綿病榻。
袁兆來看過幾次,每次都是悄悄來,悄悄走。如果不是看到他留下的許多補品,她會以為是夢。
「果然,男人都是薄情郎,有了新人笑,哪聞舊人哭?」芬兒憤憤。
冬日暖陽裏,清懿被芬兒攙扶著,在院子裏慢慢走動。
聞言,她隻是笑:「這話別叫旁人聽見了,我不打緊,隻是你少不得要受為難。」
芬兒同她相處數年,知道自家夫人麵冷心熱,是個真正的好人,心裏不免替她委屈:「奴婢明白,奴婢隻是心疼夫人,您不知這些時日外麵將您傳得多難聽。」
「閑話罷了,我不在意。」
高門大院裏免不了被長舌們嘀咕,從前府中隻有她一個,哪怕是妾室,下人們忌憚袁兆,不敢開罪她。如今有了正牌夫人,自然有拜高踩低的急於獻殷勤。
她因為生病,許久不曾露麵,本就是話柄。加之她向來是個清冷性子,在那邊妥帖周到的襯托下,越發像個清高驕矜的。
「夫人,我不信公子真的不疼您了,等他來了,我定要把這些委屈同他說,讓他替你出頭。」芬兒道。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