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見過袁兆很多模樣。
禦宴時, 他是胸有丘壑卻寂寥的才子。曲水流觴時, 他端坐林間, 連漫天桃花都成了白衣郎君的陪襯。在江夏時, 她見識過他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甚至於今早,他迎親時, 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傻新郎。
可她從未見過,此時此刻, 這樣狼狽的袁兆。
「嗯, 我來了。」他穿著喜服,臉頰帶著傷, 手指藏在衣袖裏,鮮血順著蒼白的手蜿蜒而下,砸在青磚地板上。
注意到她的視線, 他將手背在身後, 扯開一絲笑:「餓不餓,我給你帶了吃的。」
她輕輕搖頭,一眨不眨地看著他:「你去哪了?」
他垂眸不答, 將食盒裏的東西擺出來。
清懿突然伸手,按住他的手腕。
「你去改譜牒了,對嗎?」她緩緩抬頭, 漆黑的眼瞳裏倒映著他的臉。
「是。」沉默良久, 他點頭, 「我明媒正娶的妻,自然要進族譜。譜牒登錯了,我等不及,順手就改了,讓你久等。」
黎明時的微光投射在窗邊,清懿看了他許久,久到他在這樣的目光下,偽裝的平靜即將碎裂。
「袁兆。」她聲音輕得像一道嘆息,「別做徒勞的事。」
他身形頓住,傷痕累累的手指攥緊,鮮血流得越發洶湧。
他們都太聰明,聰明的人,連裝糊塗的機會都沒有。
在看到他的一瞬間,清懿就明白,他並不知情。她更明白,去改譜牒也好,也鬧得天翻地覆也罷,都是困獸之鬥。隻要他的身體裏還流淌著皇家的血,隻要他們還生活在這個王朝,那麽所謂個人的抗爭,都是徒勞。
棋盤中的小小棋子,窺探不了天道,隻能被執棋人操控著走向自己的命運。
「清懿。」他抬起手捧著她的臉,鮮血沾在她白皙的臉頰上,和嫁衣一般刺目,「你等我兩年,我帶你走。」
也許是他眼底的悲愴太濃重,清懿倏然鼻酸,倉皇垂眸,掩飾通紅的眼眶。
「去哪?」
「去江夏,去北燕,去哪裏都好。你不是想去看武朝之外的河山?我帶你去。」他的側臉沐浴在黎明的朦朧微光裏,叫人看不清眼底的神情,「你等等我。」
興許是因為懷抱著希望,等待的兩年裏,她即便有諸多的不自由,隻要看看遠方亭離山模糊的輪廓,便不覺難熬。
因為這句承諾,袁兆變得很忙。
她在後宅,聽不到外麵的風風雨雨,隻知道他做出了許多功績,初步推行了土地變法,出門時甚至有百姓拜倒在他腳下,連連道謝。
與此同時,府中爆發的爭吵越發嚴重,連公主都無法調和父子之間的矛盾。有時,公主會命令她去勸告袁兆。可每當聽他說起政見,她就知道,袁兆同朝堂的大多數人都不同,那些輕飄飄的勸慰,怎麽也說不出口。
袁兆觸犯了太多當權者的利益,他走的是一條獨木橋,註定沒有同行者。甚至暗處會有無數雙手要將他拖下水,包括袁欽。
初春時節,清懿裁了新衣,幫他換上,環抱在腰間時,她愣了片刻,沒有鬆開。
「怎麽了?這幾日迴太晚,娘子想我了?」他打趣。
清懿沒有笑,輕輕靠在他背上,「瘦了。」
「這你就不懂了,腰細是京城最新風尚,你夫君我一向是標杆。」袁兆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旋即迴過身,將她抱在懷裏,掂了掂,「嘖,你怎麽也輕了不少?」
清懿:「我也跟風。」
「……」袁兆捏捏她的下巴,「那不行,你們女子不流行這個。」
清懿不理會他插科打諢,看著他道:「在外當心。」
袁兆收起故作的輕鬆,目光柔和:「放心,我到底不是平頭百姓,便是真惹惱了他們,也不敢對我如何。」
他向來不是魯莽的人,清懿自然信他的話。
侯府的高門院牆擋住外麵的紛擾,春去秋來,庭院裏的柳樹再次長出新芽,她守著一成不變的景致,等候那個諾言的兌現。
直到樹葉泛黃,初秋來臨。
袁兆數月不曾迴府,她常在窗邊看書,看著看著就走神,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門邊,那裏空無一人。
直到某天深夜,她尚在睡夢裏,袁兆披星戴月出現。他身上還帶著夜晚的寒涼,麵容顯出風塵僕僕的疲憊。
見她睡眼惺忪,他刻意放柔了聲音:「纖纖,我來帶你走。」
清懿睡意散去,這才發覺他的不對勁。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嗎?」她不傻,以他妥帖的作風,如果有更周全的方式,就絕不會在半夜這樣著急地帶她走。
黑暗裏,袁兆眼睛帶著疲憊的血絲,聞言卻隻是笑:「找人算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東西不用收拾,我都準備好了,車在側門等著。你兄長會帶你出城,你隻管安心住下,待我料理好手中的事情,就來找你。」
破綻百出的藉口讓清懿心髒狂跳,直到看見曲思行真的等在門外,她心裏的不安唿之欲出。
「兄長?」
「是我,你先上車,我帶你出城。」曲思行同樣風塵僕僕,神色凝重。
她站在馬車旁,不肯上去,「你們如果當我是親人,就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麽。」
曲思行緊要牙關,臉色鐵青,拳頭攥緊又鬆開。
「我早便叮囑過他,那幫老狐狸盤踞朝堂多年,要想變法,需得徐徐圖之!他偏偏急功近利!」曲思行憤憤指著他:「你的刀亮得太早,割了權貴的肉,他們怎能放過你!這次被揪住錯處,你即便流著宗室的血,留有命在,但你從前籌謀的所有變革通通付之東流!」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禦宴時, 他是胸有丘壑卻寂寥的才子。曲水流觴時, 他端坐林間, 連漫天桃花都成了白衣郎君的陪襯。在江夏時, 她見識過他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甚至於今早,他迎親時, 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傻新郎。
可她從未見過,此時此刻, 這樣狼狽的袁兆。
「嗯, 我來了。」他穿著喜服,臉頰帶著傷, 手指藏在衣袖裏,鮮血順著蒼白的手蜿蜒而下,砸在青磚地板上。
注意到她的視線, 他將手背在身後, 扯開一絲笑:「餓不餓,我給你帶了吃的。」
她輕輕搖頭,一眨不眨地看著他:「你去哪了?」
他垂眸不答, 將食盒裏的東西擺出來。
清懿突然伸手,按住他的手腕。
「你去改譜牒了,對嗎?」她緩緩抬頭, 漆黑的眼瞳裏倒映著他的臉。
「是。」沉默良久, 他點頭, 「我明媒正娶的妻,自然要進族譜。譜牒登錯了,我等不及,順手就改了,讓你久等。」
黎明時的微光投射在窗邊,清懿看了他許久,久到他在這樣的目光下,偽裝的平靜即將碎裂。
「袁兆。」她聲音輕得像一道嘆息,「別做徒勞的事。」
他身形頓住,傷痕累累的手指攥緊,鮮血流得越發洶湧。
他們都太聰明,聰明的人,連裝糊塗的機會都沒有。
在看到他的一瞬間,清懿就明白,他並不知情。她更明白,去改譜牒也好,也鬧得天翻地覆也罷,都是困獸之鬥。隻要他的身體裏還流淌著皇家的血,隻要他們還生活在這個王朝,那麽所謂個人的抗爭,都是徒勞。
棋盤中的小小棋子,窺探不了天道,隻能被執棋人操控著走向自己的命運。
「清懿。」他抬起手捧著她的臉,鮮血沾在她白皙的臉頰上,和嫁衣一般刺目,「你等我兩年,我帶你走。」
也許是他眼底的悲愴太濃重,清懿倏然鼻酸,倉皇垂眸,掩飾通紅的眼眶。
「去哪?」
「去江夏,去北燕,去哪裏都好。你不是想去看武朝之外的河山?我帶你去。」他的側臉沐浴在黎明的朦朧微光裏,叫人看不清眼底的神情,「你等等我。」
興許是因為懷抱著希望,等待的兩年裏,她即便有諸多的不自由,隻要看看遠方亭離山模糊的輪廓,便不覺難熬。
因為這句承諾,袁兆變得很忙。
她在後宅,聽不到外麵的風風雨雨,隻知道他做出了許多功績,初步推行了土地變法,出門時甚至有百姓拜倒在他腳下,連連道謝。
與此同時,府中爆發的爭吵越發嚴重,連公主都無法調和父子之間的矛盾。有時,公主會命令她去勸告袁兆。可每當聽他說起政見,她就知道,袁兆同朝堂的大多數人都不同,那些輕飄飄的勸慰,怎麽也說不出口。
袁兆觸犯了太多當權者的利益,他走的是一條獨木橋,註定沒有同行者。甚至暗處會有無數雙手要將他拖下水,包括袁欽。
初春時節,清懿裁了新衣,幫他換上,環抱在腰間時,她愣了片刻,沒有鬆開。
「怎麽了?這幾日迴太晚,娘子想我了?」他打趣。
清懿沒有笑,輕輕靠在他背上,「瘦了。」
「這你就不懂了,腰細是京城最新風尚,你夫君我一向是標杆。」袁兆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旋即迴過身,將她抱在懷裏,掂了掂,「嘖,你怎麽也輕了不少?」
清懿:「我也跟風。」
「……」袁兆捏捏她的下巴,「那不行,你們女子不流行這個。」
清懿不理會他插科打諢,看著他道:「在外當心。」
袁兆收起故作的輕鬆,目光柔和:「放心,我到底不是平頭百姓,便是真惹惱了他們,也不敢對我如何。」
他向來不是魯莽的人,清懿自然信他的話。
侯府的高門院牆擋住外麵的紛擾,春去秋來,庭院裏的柳樹再次長出新芽,她守著一成不變的景致,等候那個諾言的兌現。
直到樹葉泛黃,初秋來臨。
袁兆數月不曾迴府,她常在窗邊看書,看著看著就走神,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門邊,那裏空無一人。
直到某天深夜,她尚在睡夢裏,袁兆披星戴月出現。他身上還帶著夜晚的寒涼,麵容顯出風塵僕僕的疲憊。
見她睡眼惺忪,他刻意放柔了聲音:「纖纖,我來帶你走。」
清懿睡意散去,這才發覺他的不對勁。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嗎?」她不傻,以他妥帖的作風,如果有更周全的方式,就絕不會在半夜這樣著急地帶她走。
黑暗裏,袁兆眼睛帶著疲憊的血絲,聞言卻隻是笑:「找人算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東西不用收拾,我都準備好了,車在側門等著。你兄長會帶你出城,你隻管安心住下,待我料理好手中的事情,就來找你。」
破綻百出的藉口讓清懿心髒狂跳,直到看見曲思行真的等在門外,她心裏的不安唿之欲出。
「兄長?」
「是我,你先上車,我帶你出城。」曲思行同樣風塵僕僕,神色凝重。
她站在馬車旁,不肯上去,「你們如果當我是親人,就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麽。」
曲思行緊要牙關,臉色鐵青,拳頭攥緊又鬆開。
「我早便叮囑過他,那幫老狐狸盤踞朝堂多年,要想變法,需得徐徐圖之!他偏偏急功近利!」曲思行憤憤指著他:「你的刀亮得太早,割了權貴的肉,他們怎能放過你!這次被揪住錯處,你即便流著宗室的血,留有命在,但你從前籌謀的所有變革通通付之東流!」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