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萱卓的眉頭自始至終沒有鬆開,她眼神複雜地看著兄長,又轉頭對清懿道:「既然他答應,我也沒有二話。」
比起兄長品出的意思,她明白清懿更深的用意。
這是用姻親關係,將她們牢牢地綁在一塊兒。
也許是覺得裴鬆照合適,於是順勢而為;也許是先起了念頭,再擇裴鬆照。
總之,這是一舉兩得的買賣。
裴萱卓並不崇敬婚姻,即便目睹眼前的交易,她想的也隻是權衡利弊。
此前,她堤防兄長泥足深陷,也是不想他自找麻煩。隻是她沒想到形勢會演變成這樣。
她不得不提出內心的疑慮:「曲姑娘同我兄長訂下婚約,不怕有更大的麻煩?我聽聞,袁小侯爺與姑娘頗有淵源,倘若他迴京,姑娘不也是引火燒身?」
未盡之言,清懿已經明白。
權貴人家的霸道行徑,他們都見識過。雖然袁兆的名聲尚好,可知人知麵不知心,誰知道他會不會衝冠一怒。
裴鬆照垂眸,心底不知在想甚麽。
他知道,妹妹這話也在點他。
六年前,他得罪了京裏出了名的紈絝衙內,被打個半死,差點一命嗚唿,那時正是袁兆救了他。
後來他還能安穩念書,有穩定的收入,能買下這座宅院安置,都賴袁兆的提攜。
裴鬆照繃緊了唇角。
「你說袁郎君啊……」忘了多久沒有提到這個名字,清懿垂眸,語氣平淡道:「我同他有幾分交情,卻無關風月。」
「姑娘對袁小侯爺無意,卻不代表他對你無意。」裴萱卓皺眉道。
「他是個君子,不會做失態的事。」清懿把玩著茶盞,突然覺得有些好笑,於是挑眉看向裴鬆照:「還是說,你怕了?」
裴鬆照脊背僵直,怔愣一瞬,才輕笑道:「捨得一身剮,我怕甚麽?」
「姑娘不過是借我做擋箭牌,又不是真的鍾情於我。」他渾不在意地笑著,「替姑娘擋一擋,換取諸多好處,有何不可?」
清懿認真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於我而言,裴郎此舉是大恩。」
-
迴去的路上,翠煙一改方才的笑顏,嘆道:「姑娘當真是定下了?裴公子的名聲可不好聽啊。」
即便是形婚,也有那麽多好人家,為何偏偏挑中裴家郎君?他常在煙花柳巷,才名與風流之名並舉,真要嫁了,也會帶累姑娘的名聲。
清懿閉目養神,淡淡道:「你隻瞧見他表麵一層。」
一個愛護妹妹,不懼權勢的人,能差到哪裏去?
「你真當你家姑娘在擇夫?他流連煙花之地,除了傳唱的詞曲,你可還聽過旁的汙糟爛事?」清懿緩緩抬眼,輕笑道:「我瞧著他也不是拘泥於兒女情長的人,既然拿得起放得下,興許日後還能成為咱們的助力。所以又何必在意那些風言風語。」
翠煙長嘆一口氣,「罷了罷了,姑娘主意大。隻是你要訂婚的事,總要叫家裏人曉得罷?」
「說到這裏,我想起四姑娘連傳好幾封信來。原本說晚四五日,現在都過去一個月,她都到潯陽了,咱們還沒動身。」
清懿莞爾:「忙忘了,先頭隻管將她打發走,倒不記得怎麽答應她的了。也罷,如今諸事料定,明兒就套車迴潯陽。你先擬信迴她,叫快馬急遞,安她的心。」
次日一早,曲府馬車輕裝簡行,迎著朝陽出城。
大宗的物品都已經讓清殊的車隊帶走,所以這迴清懿並沒有收拾很多東西。
因為前些年的教訓,隻要出門在外,翠煙便時刻繃緊著弦,光是隨行的護衛便足足有三十來個,即便遇上山匪也有一戰之力。
茉白上迴出遠門還是數年前,從潯陽上京。
那會兒路上太平,並不曾見過這樣的場麵,不由得好奇問了一嘴。
翠煙道:「現在可不比從前,這幾年到處有災禍,收成不好,百姓就吃不飽飯。沒了出路,自然就落草為寇。所以常有山匪劫道的事兒。」
「我怎麽沒聽說過?」茉白疑惑。
「你在京裏養著,自然不曉得外頭的事。」翠煙笑道:「我要不是幫姑娘理帳,也不清楚裏頭的門道。」
哪處年景不好,哪出收益銳減,都表現在帳目上。
京中歌舞昇平,少有人知道城外的事。
朝堂之上都有人粉飾太平,更何況消息閉塞的民間,不是嗅覺敏銳的人,根本察覺不到風向變了。
火沒燒到自己身上,高門便照常揮霍無度,賞花賞景。
一連行進了十來天,隊伍路過江夏城。
江夏前些年遭了蝗災,如今得了一個能幹的知府才好上許多。
隻是境況到底不如鄰城,連道路都不甚平整。許多人為了趕路,都選擇抄近道小路。
「翠煙,吩咐車隊走大路,天色暗了便就近歇下,不必趕路。」車內傳來清懿還帶著睏倦的聲音。
興許是勞累過度,猛地放鬆下來,清懿就覺得格外疲倦。自出發到現在,她每日都要睡上許久才醒。
「姑娘放心,早就安排妥當了。」
天色逐漸昏暗,領頭的李貴瞧見不遠處有間客棧,便想招唿著車隊往那處去。
翠煙不敢擅自做主,正想請示清懿,掀開車簾卻發覺姑娘又睡著了。
「怎麽?姑娘睡了?」李貴還在等候迴復,想了想便道:「咱們在路邊歇下,還不如去客棧呢。我瞧著倒不必打擾姑娘,自去了便是。」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比起兄長品出的意思,她明白清懿更深的用意。
這是用姻親關係,將她們牢牢地綁在一塊兒。
也許是覺得裴鬆照合適,於是順勢而為;也許是先起了念頭,再擇裴鬆照。
總之,這是一舉兩得的買賣。
裴萱卓並不崇敬婚姻,即便目睹眼前的交易,她想的也隻是權衡利弊。
此前,她堤防兄長泥足深陷,也是不想他自找麻煩。隻是她沒想到形勢會演變成這樣。
她不得不提出內心的疑慮:「曲姑娘同我兄長訂下婚約,不怕有更大的麻煩?我聽聞,袁小侯爺與姑娘頗有淵源,倘若他迴京,姑娘不也是引火燒身?」
未盡之言,清懿已經明白。
權貴人家的霸道行徑,他們都見識過。雖然袁兆的名聲尚好,可知人知麵不知心,誰知道他會不會衝冠一怒。
裴鬆照垂眸,心底不知在想甚麽。
他知道,妹妹這話也在點他。
六年前,他得罪了京裏出了名的紈絝衙內,被打個半死,差點一命嗚唿,那時正是袁兆救了他。
後來他還能安穩念書,有穩定的收入,能買下這座宅院安置,都賴袁兆的提攜。
裴鬆照繃緊了唇角。
「你說袁郎君啊……」忘了多久沒有提到這個名字,清懿垂眸,語氣平淡道:「我同他有幾分交情,卻無關風月。」
「姑娘對袁小侯爺無意,卻不代表他對你無意。」裴萱卓皺眉道。
「他是個君子,不會做失態的事。」清懿把玩著茶盞,突然覺得有些好笑,於是挑眉看向裴鬆照:「還是說,你怕了?」
裴鬆照脊背僵直,怔愣一瞬,才輕笑道:「捨得一身剮,我怕甚麽?」
「姑娘不過是借我做擋箭牌,又不是真的鍾情於我。」他渾不在意地笑著,「替姑娘擋一擋,換取諸多好處,有何不可?」
清懿認真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於我而言,裴郎此舉是大恩。」
-
迴去的路上,翠煙一改方才的笑顏,嘆道:「姑娘當真是定下了?裴公子的名聲可不好聽啊。」
即便是形婚,也有那麽多好人家,為何偏偏挑中裴家郎君?他常在煙花柳巷,才名與風流之名並舉,真要嫁了,也會帶累姑娘的名聲。
清懿閉目養神,淡淡道:「你隻瞧見他表麵一層。」
一個愛護妹妹,不懼權勢的人,能差到哪裏去?
「你真當你家姑娘在擇夫?他流連煙花之地,除了傳唱的詞曲,你可還聽過旁的汙糟爛事?」清懿緩緩抬眼,輕笑道:「我瞧著他也不是拘泥於兒女情長的人,既然拿得起放得下,興許日後還能成為咱們的助力。所以又何必在意那些風言風語。」
翠煙長嘆一口氣,「罷了罷了,姑娘主意大。隻是你要訂婚的事,總要叫家裏人曉得罷?」
「說到這裏,我想起四姑娘連傳好幾封信來。原本說晚四五日,現在都過去一個月,她都到潯陽了,咱們還沒動身。」
清懿莞爾:「忙忘了,先頭隻管將她打發走,倒不記得怎麽答應她的了。也罷,如今諸事料定,明兒就套車迴潯陽。你先擬信迴她,叫快馬急遞,安她的心。」
次日一早,曲府馬車輕裝簡行,迎著朝陽出城。
大宗的物品都已經讓清殊的車隊帶走,所以這迴清懿並沒有收拾很多東西。
因為前些年的教訓,隻要出門在外,翠煙便時刻繃緊著弦,光是隨行的護衛便足足有三十來個,即便遇上山匪也有一戰之力。
茉白上迴出遠門還是數年前,從潯陽上京。
那會兒路上太平,並不曾見過這樣的場麵,不由得好奇問了一嘴。
翠煙道:「現在可不比從前,這幾年到處有災禍,收成不好,百姓就吃不飽飯。沒了出路,自然就落草為寇。所以常有山匪劫道的事兒。」
「我怎麽沒聽說過?」茉白疑惑。
「你在京裏養著,自然不曉得外頭的事。」翠煙笑道:「我要不是幫姑娘理帳,也不清楚裏頭的門道。」
哪處年景不好,哪出收益銳減,都表現在帳目上。
京中歌舞昇平,少有人知道城外的事。
朝堂之上都有人粉飾太平,更何況消息閉塞的民間,不是嗅覺敏銳的人,根本察覺不到風向變了。
火沒燒到自己身上,高門便照常揮霍無度,賞花賞景。
一連行進了十來天,隊伍路過江夏城。
江夏前些年遭了蝗災,如今得了一個能幹的知府才好上許多。
隻是境況到底不如鄰城,連道路都不甚平整。許多人為了趕路,都選擇抄近道小路。
「翠煙,吩咐車隊走大路,天色暗了便就近歇下,不必趕路。」車內傳來清懿還帶著睏倦的聲音。
興許是勞累過度,猛地放鬆下來,清懿就覺得格外疲倦。自出發到現在,她每日都要睡上許久才醒。
「姑娘放心,早就安排妥當了。」
天色逐漸昏暗,領頭的李貴瞧見不遠處有間客棧,便想招唿著車隊往那處去。
翠煙不敢擅自做主,正想請示清懿,掀開車簾卻發覺姑娘又睡著了。
「怎麽?姑娘睡了?」李貴還在等候迴復,想了想便道:「咱們在路邊歇下,還不如去客棧呢。我瞧著倒不必打擾姑娘,自去了便是。」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