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呢,二奶奶忒小氣,藏著自己家的侄女兒不給外人見,是甚麽心思?」先頭熱情的太太是承襄伯爵府大奶奶,她娘家有幾分來頭,又因性情潑辣精明,很敢說話,故而夫家門第雖不十分高,可在太太圈子裏也算頗有臉麵。


    這會子,她話裏一麵兒是開玩笑,一麵兒是試探曲雁華,是否真的有留清懿當兒媳婦的心思。


    曲雁華同為人精,眨眼兒便笑道:「怪我怪我,她家主母近日身子不好,於交際一途未免疏忽了。如今姑娘漸漸大了,我這個做姑母的自然是要帶她見見世麵的。」


    耿大奶奶一聽這話,笑容越發真心了,看向清懿的眼神透著明晃晃的中意,「好孩子,好孩子,我家有個不成器的今年正好十七,喏,就在那頭兒的亭子裏呢,你剛來京裏,有甚麽不懂的隻管問你這哥哥。」


    她手指指向不遠處,透過窗欞,正好能看見朔風亭裏坐著一個身穿寶藍色衫子的斯文年輕人,這人也並不陌生,正是雅集上極為殷勤的耿三郎。


    清懿的目光並未看向耿三郎,而是看到了屏風隔開的涼亭一角,穿著月白色長袍的男子極為紮眼,他正和旁人對弈,漫不經心地抬頭,好像朝這裏看了一眼。


    清懿不動聲色地收迴目光,仍然低眉斂首,臉頰泛紅。正是一派小女兒害羞的姿態。當她不經意抬眼,與曲雁華的目光對上,後者立刻便明白了她的意思——演戲可以終止了。


    「得耿大奶奶的喜歡,是我們懿姐兒的福氣。隻是姑娘家臉皮兒薄,旁的事還是咱們大人聊,別叫小人兒家聽了害臊。」曲雁華拉過清懿,順勢將她推到窗邊,「懿兒,來。這個位置正正好賞梅的。」


    姑娘俏生生立在窗邊,連嬌艷盛開的梅花都被好顏色壓得黯淡了幾分。


    清懿清楚地察覺有無數道目光匯集在她臉上,有朔風亭那頭的,也有小花廳那頭的。


    無意探究這些目光背後的深意,她伸手探出窗外,接住了一片雪花。冰涼涼的觸感,讓潔白纖長的手指染上薄紅。


    朔風亭那頭,有好事者瞧見這一幕,立刻起鬧道:「耿三郎,你娘又為你相中一位美人啊,還不快作詩一首,給那美人瞧一瞧。」


    耿三郎自然也看到了清懿,臉上雖然掛了一抹紅,嘴上卻道:「去你的,休要亂嚷嚷,壞了人家姑娘的名聲。咱們風雅集會向來有之,到你嘴裏好像就是招蜂引蝶,吸引閨閣女兒的注意似的。」


    幾個油皮的公子又是嬉笑打趣了一番,他們嘴上雖調笑,心裏卻都像貓抓了似的,忍不住暖閣窗邊瞧——時下的名門集會,尤其是老少皆在的,大抵還有相親的功用。


    歷來有不成文的規矩,倘或家裏的太太領著適齡的姑娘見人,就是有相看的意思。如若有哪家看上了,便不拘用哪個名目,領著與自家小子看上一眼,表明男方主母也有心思。


    如今的京裏適齡男女眾多,每每宴席結束不久,便能聽到哪家的公子小姐喜結連理了,一打聽,都猜得到是哪次宴會上看對眼兒的。


    這會子,不少公子都有些艷羨耿三郎,一麵詫異這是哪裏冒出來的美人,一麵暗恨自家主母下手太慢,叫耿大奶奶先看上了。


    不過,這倒也不一定就是說準了,婚姻的事,變動多著呢,不到下聘禮,哪裏就能定下。


    有幾個公子心中憋足了勁兒,想在後麵的雅集上壓過耿三郎。


    「耿三哥哥,咱們不如攢個雅集,邀對麵的女學生一同過來,以梅為題,不拘琴棋書畫,聊表才情,方不負主人家的美意啊,你說是不是?」


    耿三郎其實也有出出風頭的意思,但他不好意思提,現在瞌睡有人送枕頭,哪裏有不應的道理,立刻道:「甚好甚好,我瞧項大姑娘也來了,我正好同她說一說,領著女學的同窗們過來。」


    有幾個小廝領命去了,那頭的姑娘們接了信,也不時往這頭兒好奇的探看。


    一時間,朔風亭的男子們理衣裳的理衣裳,裝深沉的裝深沉,舉止間俱是壓抑不住的高興。


    唯有月白色長袍的男子托腮坐在亭子一角,有一搭沒一搭地撥弄手裏的棋子,直到對麵的人不滿催促,才百無聊賴地落下一子。


    「我說你是怎麽了?姑娘家們要過來,你心思也亂了不成?」對弈者打趣道。


    「唔。」袁兆摸了摸下巴,淡淡道,「比不得已有嬌妻的人,我們這種打光棍的苦楚,皇兄不懂也是有的。」


    對弈者棋子久久沒落下,顯然被袁兆的話噎住了,半晌才嘲弄道:「那敢情好,我這就給姑母遞話,說你求娶心切,從今兒起每天安排十台相親宴,必要為我們袁郎找到稱心如意的良配。」


    袁兆點頭道:「唉,那想必我就沒空參與皇兄的農桑改良新政了,屆時還望另請高明,最好請個已婚的。」


    對麵的晏徽揚再次被噎住,半是生氣半是好笑,搖頭道:「真是占不得你半點便宜。」


    「不過,話說迴來,你也到了適婚的年紀,前兒我聽人說起,姑母有意為你聘項家女,人品才情我倒不提……」晏徽揚頓了頓,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道,「倘或你做了項家的女婿,權臣那一派的阻力就煙消雲散,屆時你想入朝堂有作為,自然輕而易舉。」


    袁兆垂著眸,自顧自落子,並未答話。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釵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鮮肉豆沙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鮮肉豆沙粽並收藏雙釵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