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懿順勢將兩朵海棠,分別插在她二人的發間,笑道:「這便是你們直言不諱的賞。」


    碧兒與翠煙一愣,轉而相視一笑。


    —


    與那頭的其樂融融不同,這邊廂的曲雁華自拿到那封秘信後,便獨自沉思許久。


    起初,她隻覺得這種被指揮的感覺極其陌生,異樣感十分強烈。


    明明隻是一個小丫頭,卻偏偏多智近妖,甚至將她算計了去,如今還搬出這等氣勢,將她壓迫住。要說連沒分惱怒都沒有,那自然是假的。


    可這半分的惱怒,在得知銀子的空缺被補齊,貨物有了新買家的消息傳來,又消失殆盡,唯餘深深的忌憚。


    趙媽媽一臉喜色來報:「奶奶!老天爺保佑,咱們這下真是否極泰來,我看是菩薩捨不得奶奶受罪!」


    聞言,曲雁華眼底閃過自嘲的笑,麵上卻分毫不露,隻是淡淡說道:「天底下總有這樣的巧合,改日勞煩媽媽去廟裏還願罷。」


    趙媽媽如今正迷信神佛得緊,聽罷哪有不從的,連連點頭,笑道:「正是這個理兒,哪有勞煩不勞煩的,我自挑個日子去就是了。」


    又應付了幾句,曲雁華才打發她下去。


    與清懿合作之事牽連甚廣,即便親近去趙媽媽,她也是不肯相信的。


    「還願?」曲雁華嘴角扯開一抹笑。


    她如今倒真要去還願,不過,不是去廟裏拜菩薩,而是要替那位活的小菩薩做的跑腿活。


    擺駕城郊的路上,曲雁華坐在輕微搖晃的軟轎子裏靜靜沉思。


    以工代賑……仔細琢磨這個法子,倒真是妙不可言。


    既省去高昂的施捨成本,還能將那群流民的心牢牢籠絡住。最重要的是,以極小的代價獲取了大量的丁口。


    越想越覺得有益,曲雁華眼底卻突然閃過一絲瞭然。


    能想出這樣正本清源的法子,可見這個小丫頭的野心之巨。


    軟轎搖搖晃晃行在山道上,路邊有野花相映成趣,空氣裏瀰漫著初秋的清涼。


    遠處流民簇擁,有眼尖的瞧見國公府的轎子,喜上眉梢,不時有歡唿聲傳來。


    「二奶奶菩薩來了!」


    聞見這聲唿喚,曲雁華迅速收斂起冷漠的神色,換上一張慈和的笑臉。


    「二奶奶來了。」


    簾子一掀,眾人隻見那位熟悉的善心夫人依然穿著一身素衣,麵容溫婉。


    有流民跪地道謝,連綿的感激聲又響成一片。


    喧鬧間,隻聽貴夫人擺了擺手,緩緩道:「諸位,我今日來此處是有要事相告。」


    正午的日頭並不十分耀眼,帶來些許薄熱,又被初秋的涼風吹散。


    女人溫柔又得體的嗓音在山道間響起,娓娓道來的口吻,讓早已對她信服的流民們,天然地願意聽從。


    涼風吹過一重又一重的山崗,她頒布的新指令,也如同微風四散,傳遍了整個難民群體。


    —


    「以工代賑?這是個勞什子?」


    「我自老張頭那聽來的,說是國公府那個菩薩二奶奶想出的新法子。自今個兒起,國公府的粥棚不再施粥,轉而貼告示招工,不論是種地砌牆耕田,凡是咱們能做的活計,上頭都有名目。」


    有人奚落道:「甚麽以工代賑?堂堂國公府連粥錢都掏不起,還要我們這些苦難人賣力氣才能討口吃的,既沒有那大度量,又何苦逞那起子臉麵?」


    「話可不能這麽說,二奶奶原先給的好處你都忘了不成?今個兒少了你一口粥喝,你就要嚼舌根子,真是施恩施成仇了。」


    「我又不止喝她一家粥,旁人都捨得,她家怎麽就不捨得?你倒說說看,這狗屁倒灶的以工代賑,不是賣苦力氣是做甚麽?」


    幾個人吵做一團,各有各的道理。


    他們的聲音,也代表著大多數人的心聲。


    有略識字的冷靜道:「諸位聽我一言,這法子可是長久的打算。」


    「怎麽說?」


    「試問各位經此劫難,可還有旁的去處?咱們都是遭了難的人,如今家園盡毀,等朝廷重建村子都不知是何年何月。一日沒有去處,咱們就一日是流民,我們一輩子做苦命人也就罷了,難不成讓孩子也跟著咱們受沒有戶籍,四處乞討的苦嗎?」


    成了家的人紛紛沉默了。


    他又道:「如今二奶奶提出的以工代賑,實在是個好法子,那些眼皮子淺的,隻曉得這粥要用苦力氣換,殊不知這苦力氣才是咱們傍身的本錢。」


    「如今這段時日,我們借著流民的理兒,尚且能白吃白喝,倘或就此磨了骨頭,再立不起來,他日這些貴人們的粥棚一撤,屆時咱們隻能要怎麽活下去?」


    有人動了心思,小聲問道:「那個公甚麽的法子,是個怎樣的章程?」


    「是啊,是啊,老周,你識字,快給大夥說說。」


    眾人紛紛問道。


    「我正要說這法子的好處呢。」老周摸了摸鬍鬚,暗暗享受眾人的目光,「二奶奶貼的告示裏說了,舉凡在她家上工的人,俱都能領工錢。做一日,便領一日。倘或不要銀錢,也可以換做飯食。」


    聽到此處,眾人驚嘆連連。


    老周又道:「且慢,更好的還在後頭呢。這招工並不規限時日,無論多久,咱們都能做這活計。迴到我方才說的,咱們如今一屆流民,最要緊的是找個落腳的去處。現下還有比這更好的法子嗎?」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釵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鮮肉豆沙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鮮肉豆沙粽並收藏雙釵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