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慘敗
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 作者:等滅霸打響手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嘯他們瞄準的是港島那邊的建築行業。港島經濟騰飛,人均收入猛增。有了錢,人們自然會對物質有更高要求,吃穿住行,樣樣都要提升才是。
港島居住麵積小,開發率不高。大量荒地白白放在那裏,也沒有掛出來招標。
建築行業涉及的業務多半是就地重建和外觀改造。
之所以有心涉足建築行業,也是因為蔣嘯結識的一個港島人。最初雙方就做點貿易買賣,把南北的商品換個地方銷售,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耗在路上,結算的時候發覺也就賺個辛苦錢。
有一次生意談成,那人請蔣嘯他們吃飯,為他們餞行。
酒過三巡,氣氛徹底熱烈起來。梁家華搭著蔣嘯的肩膀,舌頭都有點捋不直,“蔣生,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
蔣嘯沒啥感覺,不過梁家華也不用聽他迴答,自顧自訴苦,“不知道從哪裏跑出來的二五仔,個個搶我生意,價格定在那裏都當睜眼瞎,一個比著一個降價,把行情都給攪亂了。”
“我到手的錢一年不如一年。也怪這個行業門檻太低,是個人就能進來。要是能去到門檻高的行業,賺錢就在再容易不過了。”
當時蔣嘯沒當迴事,認為這就是梁家華喝醉了發幾句牢騷。他本來不是個耐煩的性子,不過梁家華這人和他合作好幾年了,有小心思沒壞心眼,還算是能維持下去的合作夥伴。
做生意久了,蔣嘯遇到的事情多了,教訓多了,相對的經驗也多了。他知道一個湊合的合作夥伴有多難得,起碼他對對方的來頭、做事風格和底線有一定了解。
如果換一個,相當於又要賭一次大的,所有的教訓又要重來一遍。
蔣嘯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而且跟梁家華的處境不同,蔣嘯的渠道和銷售群體在穩健增長,即使梁家華這邊提高些價格,他也能賺得足足的。
所以蔣嘯雖然不耐煩梁家華翻來覆去地訴苦,卻也沒有甩臉色。
孰輕孰重,他是清楚的。
後來有一次,梁家華神神秘秘地說請他吃飯,想跟他商量一件事。
在酒桌上,梁家華拋出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話題,“蔣生,你記不記得我說過有些門檻高的行業,賺錢容易,就是進去不容易?”
對於商場的事,不論真假大小,蔣嘯都會聽上一耳朵,他點頭,“記得。怎麽?梁生找到門路了?”
梁家華給他倒上紅酒,“老弟的腦子就是夠用。沒錯,眼前就有一個現成的機會。”
蔣嘯來了興趣,麵上卻不顯,免得被梁家華獅子大開口,“那就先祝梁生發財了。”
梁家華看自己的半截話沒讓蔣嘯上鉤,語氣未免悻悻,“蔣生真是沉得住氣。我要是跟別人講,早就被追著問幹淨了。”
蔣嘯笑笑,不說話,等著梁家華繼續表演。
梁家華調整情緒,不再下鉤子,“有個老友介紹我認識了一家建築公司的老板,那家建築公司剛承接了一項外觀改造工程,在公告欄都可以看到中標公式書。不過問題就出在這裏。”
“投標過程太過漫長,又恰逢海外期貨行情波動頻繁。那個老板聽信了金融經紀的話,把項目資金挪去炒期貨,結果很慘,虧了大半。偏偏這個時候中標通知又下來了,除了保證金,要求在一個月內轉入一定比例的項目資金,過期沒有轉入就當作撤標處理。”
“所以那個老板焦頭爛額,跟銀行周旋許久,才得到了一部分貸款,剩下的一部分,需要他自己想辦法搞定。”
梁家華正說得起勁,突然他注意到蔣嘯的神情。
蔣嘯是越聽越覺得像是天方夜譚,這一環扣一環的,也太巧合了吧。
梁家華解釋道,“蔣生,我知道這聽起來像是騙局,但我敢保證,無論是建築公司還是項目都是真的。你可以找另外的人打聽。你換位想想,如果不是火燒眉毛,那個老板怎麽舍得把利潤讓出來?而且跟著做一次項目,把所有流程和渠道都打通,以後想自己另起爐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機會稍縱即逝,就看各人的選擇了。”
不得不說,梁家華還是把準了蔣嘯的脈。多次合作後,他隱約知道對方家世不凡,性格桀驁,不願意拘泥於一方天地,永遠都在追求更大的成就。
這種人一生遇到的風浪不會小,見到的風景也不會少。
跟梁家華告辭後,蔣嘯抽了一晚上的煙,終於忍不住,跟幾個哥們說起這件事。
田振興和何偉相比起其他人,行事作風偏向穩健,主要是蔣嘯轉述的項目情況,離譜程度有點超標,“蔣哥,要不咱們再考慮考慮?”
馮越和沈城跟蔣嘯性格差不多,聽完後躍躍欲試,“我看可行。天天倒騰這點玩意,我早就煩了。”
“有機會就要上。至於是機會還是陷阱,進去了才知道。咱們小心提防就是了。”
最後投票三比二,田振興和何偉惜敗。
他們無奈地對視一眼,看著興衝衝商量對策的另外三人。
結果就是乘興去敗興歸。
哦,都不不隻是敗興了,完全是耗盡積攢起來的資本才堪堪全身而退。
港島居住麵積小,開發率不高。大量荒地白白放在那裏,也沒有掛出來招標。
建築行業涉及的業務多半是就地重建和外觀改造。
之所以有心涉足建築行業,也是因為蔣嘯結識的一個港島人。最初雙方就做點貿易買賣,把南北的商品換個地方銷售,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耗在路上,結算的時候發覺也就賺個辛苦錢。
有一次生意談成,那人請蔣嘯他們吃飯,為他們餞行。
酒過三巡,氣氛徹底熱烈起來。梁家華搭著蔣嘯的肩膀,舌頭都有點捋不直,“蔣生,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
蔣嘯沒啥感覺,不過梁家華也不用聽他迴答,自顧自訴苦,“不知道從哪裏跑出來的二五仔,個個搶我生意,價格定在那裏都當睜眼瞎,一個比著一個降價,把行情都給攪亂了。”
“我到手的錢一年不如一年。也怪這個行業門檻太低,是個人就能進來。要是能去到門檻高的行業,賺錢就在再容易不過了。”
當時蔣嘯沒當迴事,認為這就是梁家華喝醉了發幾句牢騷。他本來不是個耐煩的性子,不過梁家華這人和他合作好幾年了,有小心思沒壞心眼,還算是能維持下去的合作夥伴。
做生意久了,蔣嘯遇到的事情多了,教訓多了,相對的經驗也多了。他知道一個湊合的合作夥伴有多難得,起碼他對對方的來頭、做事風格和底線有一定了解。
如果換一個,相當於又要賭一次大的,所有的教訓又要重來一遍。
蔣嘯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而且跟梁家華的處境不同,蔣嘯的渠道和銷售群體在穩健增長,即使梁家華這邊提高些價格,他也能賺得足足的。
所以蔣嘯雖然不耐煩梁家華翻來覆去地訴苦,卻也沒有甩臉色。
孰輕孰重,他是清楚的。
後來有一次,梁家華神神秘秘地說請他吃飯,想跟他商量一件事。
在酒桌上,梁家華拋出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話題,“蔣生,你記不記得我說過有些門檻高的行業,賺錢容易,就是進去不容易?”
對於商場的事,不論真假大小,蔣嘯都會聽上一耳朵,他點頭,“記得。怎麽?梁生找到門路了?”
梁家華給他倒上紅酒,“老弟的腦子就是夠用。沒錯,眼前就有一個現成的機會。”
蔣嘯來了興趣,麵上卻不顯,免得被梁家華獅子大開口,“那就先祝梁生發財了。”
梁家華看自己的半截話沒讓蔣嘯上鉤,語氣未免悻悻,“蔣生真是沉得住氣。我要是跟別人講,早就被追著問幹淨了。”
蔣嘯笑笑,不說話,等著梁家華繼續表演。
梁家華調整情緒,不再下鉤子,“有個老友介紹我認識了一家建築公司的老板,那家建築公司剛承接了一項外觀改造工程,在公告欄都可以看到中標公式書。不過問題就出在這裏。”
“投標過程太過漫長,又恰逢海外期貨行情波動頻繁。那個老板聽信了金融經紀的話,把項目資金挪去炒期貨,結果很慘,虧了大半。偏偏這個時候中標通知又下來了,除了保證金,要求在一個月內轉入一定比例的項目資金,過期沒有轉入就當作撤標處理。”
“所以那個老板焦頭爛額,跟銀行周旋許久,才得到了一部分貸款,剩下的一部分,需要他自己想辦法搞定。”
梁家華正說得起勁,突然他注意到蔣嘯的神情。
蔣嘯是越聽越覺得像是天方夜譚,這一環扣一環的,也太巧合了吧。
梁家華解釋道,“蔣生,我知道這聽起來像是騙局,但我敢保證,無論是建築公司還是項目都是真的。你可以找另外的人打聽。你換位想想,如果不是火燒眉毛,那個老板怎麽舍得把利潤讓出來?而且跟著做一次項目,把所有流程和渠道都打通,以後想自己另起爐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機會稍縱即逝,就看各人的選擇了。”
不得不說,梁家華還是把準了蔣嘯的脈。多次合作後,他隱約知道對方家世不凡,性格桀驁,不願意拘泥於一方天地,永遠都在追求更大的成就。
這種人一生遇到的風浪不會小,見到的風景也不會少。
跟梁家華告辭後,蔣嘯抽了一晚上的煙,終於忍不住,跟幾個哥們說起這件事。
田振興和何偉相比起其他人,行事作風偏向穩健,主要是蔣嘯轉述的項目情況,離譜程度有點超標,“蔣哥,要不咱們再考慮考慮?”
馮越和沈城跟蔣嘯性格差不多,聽完後躍躍欲試,“我看可行。天天倒騰這點玩意,我早就煩了。”
“有機會就要上。至於是機會還是陷阱,進去了才知道。咱們小心提防就是了。”
最後投票三比二,田振興和何偉惜敗。
他們無奈地對視一眼,看著興衝衝商量對策的另外三人。
結果就是乘興去敗興歸。
哦,都不不隻是敗興了,完全是耗盡積攢起來的資本才堪堪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