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何山
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 作者:等滅霸打響手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晚最後巡視了一遍新收拾出來的副廠長辦公室,長長籲了一口氣。
從下鄉起,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她的經曆相當於別人好幾年、甚至十來年的經曆。
有時候馮晚自己迴想起來,都跟做夢一樣。
不過比她的經曆更豐富多彩的,還得是江年。
短短一年裏,破格晉升兩次,做出了一堆成績,在最炙手可熱的時候,陡然被下派。
猝不及防的大轉彎,任誰都看得出來不對勁。
也是那麽巧,下派的單位就是馮晚所在的紡織廠。
之前紡織廠剛在協調辦的指導下,和一家公司簽訂了利潤可觀的訂單,並且有長期合作的意向。
紡織廠鄭萬年鄭廠長嘴上是不住地誇讚江年,就差把江年給供起來了。
轉眼就收到一份文件,江年即將在紡織廠擔任分管銷售的副廠長。
想到這裏,馮晚就想歎氣。
如果說在和杜總的公司開始合作前,負責銷售的副廠長何止算不上一個香餑餑,完全就是一個燙手山芋。
因為這個銷售,是計劃外銷售。負責計劃內銷售的副廠長,那才是一個大肥差,人人都爭著要的。
誰不想坐著就能把指標全部完成呢?
可是計劃外銷售,那可就頭痛了。
本地的規模是擠不出來一點的,計劃內銷售就給包圓了。
外地呢?要麽有人脈,要麽產品質量過硬。
有那麽強的人脈,誰都會用在刀口上,為了一個職位消耗掉,不大值當。
那就隻剩下拚產品了,可惜產品哪有那麽好拚的?哪兒沒有一個紡織廠,要買人也優先選擇本地的產品,哪裏輪得到外地產品?
可是在和杜總的公司進行合作後,紡織廠的幾位成衣製作師傅像是開了掛,一天一個新花樣,天天抱著幾本國外時裝雜誌不鬆手,每個款式每個花紋都不放過。
看多了,用熟了,借鑒夠了,慢慢地就衍生出了融入自我風格的設計。
這幾個月出來的成品,有幾件都把馮晚給看直了眼,心裏想著要是市麵上有絕對要買一件。
銷售科科長是個人精,嗅覺敏銳得很,他看了幾件成衣後,當即報告給廠裏,專門趕製了一批,讓銷售科長帶去省城推銷。
以往紡織廠的產品在省城的推銷大多數時候以失敗告終,少數幾次都是咬牙同意了低價,才勉強出了貨。
這一次,那批成衣直接就被經銷商拿下,鋪完貨兩天就售罄,更多客戶找上門要下定金。
經銷商趕緊讓紡織廠加工趕製,破天荒地轉了全款,跟以前三催四求才一次擠出一點打發人的態度截然不同了。
可以說這筆生意,是紡織廠做得最揚眉吐氣的一筆生意,買方跟賣方的地位完全顛倒,充分享受到了甲方的快樂。
項目做成了,幾位廠領導一商量,從銷售科到設計科,凡是參與了項目的人通通都發了一筆可觀的獎金。
一時間,無人問津的對外銷售科的空缺名額變得炙手可熱。
廠裏的廠外的關係戶們為了爭取名額打得頭破血流,一些資曆老的退休人員還專門出麵堵住了幾位廠領導,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訴說自己對紡織廠的貢獻,繞了一大圈子,最後圖窮匕見,要求廠領導考慮自己的家裏人去對外銷售科。
“一輩子為了廠子鞠躬盡瘁。”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就圖有個工作,家裏人和和睦睦。”
廠領導被堵得正常工作都無法開展了,罵又罵不得,說幾句重話對方都想躺地上打滾,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了,誰沒有個高血壓心髒病啊。
萬一惹翻了,那就說不清了。
幾位廠領導連續開了幾次會,為了解決目前的困境,一個頭比兩個大。
鄭萬年狠狠地在煙灰缸裏摁滅了煙頭,嗓子都幹啞了,“說說吧,總這麽擱置不是事兒,這問題不解決,咱們要不要繼續做事了?”
葛文讚同,“幹脆來了公開選拔,誰有真本事誰上。這下他們可沒話說了吧。”
楊遠方搖頭,“我看難。公開選拔,怎麽公開,什麽程度才算公開?而且範圍呢?就廠裏,還是包括廠外?”
分管計劃銷售的副廠長何山慢悠悠地開口,“要是幾位領導覺得麻煩,我倒是可以攬過這檔子事。”
鄭萬年看著何山閃著精光的小眼鏡,馬上就意識到這人沒憋好屁。他早知道何山的小心思了,不就是想趁機把對外銷售一起納入管理?
這孫子,想得美。當初讓他一起管,他推三阻四地,非得把對外銷售劃分出去才肯接手。
現在看著對外銷售有眉目了,而且明顯有潛力,他輕飄飄一句話就想把事情攬迴去?
做夢。
沒等鄭萬年想出辦法反擊,縣裏的文件先一步下達了。
這下好了,他們都不用糾結了。
縣裏指定了江年作為紡織廠分管銷售的副廠長,這麽說,不僅是對外銷售歸了江年,計劃銷售也歸了江年。
這完全是把何山無視得徹徹底底,讓他自覺臉都快被扇腫了。
縣裏何山是記恨不了的,可一個年輕的、沒有根基的、被下派的副廠長,他有的是辦法對付。
於是縣裏的下派指定,在江年都沒有上任時,就給江年招來一個大麻煩。
從下鄉起,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她的經曆相當於別人好幾年、甚至十來年的經曆。
有時候馮晚自己迴想起來,都跟做夢一樣。
不過比她的經曆更豐富多彩的,還得是江年。
短短一年裏,破格晉升兩次,做出了一堆成績,在最炙手可熱的時候,陡然被下派。
猝不及防的大轉彎,任誰都看得出來不對勁。
也是那麽巧,下派的單位就是馮晚所在的紡織廠。
之前紡織廠剛在協調辦的指導下,和一家公司簽訂了利潤可觀的訂單,並且有長期合作的意向。
紡織廠鄭萬年鄭廠長嘴上是不住地誇讚江年,就差把江年給供起來了。
轉眼就收到一份文件,江年即將在紡織廠擔任分管銷售的副廠長。
想到這裏,馮晚就想歎氣。
如果說在和杜總的公司開始合作前,負責銷售的副廠長何止算不上一個香餑餑,完全就是一個燙手山芋。
因為這個銷售,是計劃外銷售。負責計劃內銷售的副廠長,那才是一個大肥差,人人都爭著要的。
誰不想坐著就能把指標全部完成呢?
可是計劃外銷售,那可就頭痛了。
本地的規模是擠不出來一點的,計劃內銷售就給包圓了。
外地呢?要麽有人脈,要麽產品質量過硬。
有那麽強的人脈,誰都會用在刀口上,為了一個職位消耗掉,不大值當。
那就隻剩下拚產品了,可惜產品哪有那麽好拚的?哪兒沒有一個紡織廠,要買人也優先選擇本地的產品,哪裏輪得到外地產品?
可是在和杜總的公司進行合作後,紡織廠的幾位成衣製作師傅像是開了掛,一天一個新花樣,天天抱著幾本國外時裝雜誌不鬆手,每個款式每個花紋都不放過。
看多了,用熟了,借鑒夠了,慢慢地就衍生出了融入自我風格的設計。
這幾個月出來的成品,有幾件都把馮晚給看直了眼,心裏想著要是市麵上有絕對要買一件。
銷售科科長是個人精,嗅覺敏銳得很,他看了幾件成衣後,當即報告給廠裏,專門趕製了一批,讓銷售科長帶去省城推銷。
以往紡織廠的產品在省城的推銷大多數時候以失敗告終,少數幾次都是咬牙同意了低價,才勉強出了貨。
這一次,那批成衣直接就被經銷商拿下,鋪完貨兩天就售罄,更多客戶找上門要下定金。
經銷商趕緊讓紡織廠加工趕製,破天荒地轉了全款,跟以前三催四求才一次擠出一點打發人的態度截然不同了。
可以說這筆生意,是紡織廠做得最揚眉吐氣的一筆生意,買方跟賣方的地位完全顛倒,充分享受到了甲方的快樂。
項目做成了,幾位廠領導一商量,從銷售科到設計科,凡是參與了項目的人通通都發了一筆可觀的獎金。
一時間,無人問津的對外銷售科的空缺名額變得炙手可熱。
廠裏的廠外的關係戶們為了爭取名額打得頭破血流,一些資曆老的退休人員還專門出麵堵住了幾位廠領導,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訴說自己對紡織廠的貢獻,繞了一大圈子,最後圖窮匕見,要求廠領導考慮自己的家裏人去對外銷售科。
“一輩子為了廠子鞠躬盡瘁。”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就圖有個工作,家裏人和和睦睦。”
廠領導被堵得正常工作都無法開展了,罵又罵不得,說幾句重話對方都想躺地上打滾,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了,誰沒有個高血壓心髒病啊。
萬一惹翻了,那就說不清了。
幾位廠領導連續開了幾次會,為了解決目前的困境,一個頭比兩個大。
鄭萬年狠狠地在煙灰缸裏摁滅了煙頭,嗓子都幹啞了,“說說吧,總這麽擱置不是事兒,這問題不解決,咱們要不要繼續做事了?”
葛文讚同,“幹脆來了公開選拔,誰有真本事誰上。這下他們可沒話說了吧。”
楊遠方搖頭,“我看難。公開選拔,怎麽公開,什麽程度才算公開?而且範圍呢?就廠裏,還是包括廠外?”
分管計劃銷售的副廠長何山慢悠悠地開口,“要是幾位領導覺得麻煩,我倒是可以攬過這檔子事。”
鄭萬年看著何山閃著精光的小眼鏡,馬上就意識到這人沒憋好屁。他早知道何山的小心思了,不就是想趁機把對外銷售一起納入管理?
這孫子,想得美。當初讓他一起管,他推三阻四地,非得把對外銷售劃分出去才肯接手。
現在看著對外銷售有眉目了,而且明顯有潛力,他輕飄飄一句話就想把事情攬迴去?
做夢。
沒等鄭萬年想出辦法反擊,縣裏的文件先一步下達了。
這下好了,他們都不用糾結了。
縣裏指定了江年作為紡織廠分管銷售的副廠長,這麽說,不僅是對外銷售歸了江年,計劃銷售也歸了江年。
這完全是把何山無視得徹徹底底,讓他自覺臉都快被扇腫了。
縣裏何山是記恨不了的,可一個年輕的、沒有根基的、被下派的副廠長,他有的是辦法對付。
於是縣裏的下派指定,在江年都沒有上任時,就給江年招來一個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