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走路都帶著風,看得幾位愁眉苦臉從領導辦公室出來的部門主任分外眼紅。


    幾個人相互看了一眼,很有默契地圍成一個圈,要把黃勇誆騙進去。


    可惜黃勇吃一塹長一智,早就對他們這些圍追堵截的手段了如指掌,趕在被徹底包圍以前朝著尚未合攏的方向奮力衝刺,成功突突破。


    幾位主任悻悻地看著他奔跑的背影,“瞧他得意那樣。”


    隨後找他們談話的領導從辦公室出來,看見他們站在原地一臉失落,故意咳嗽幾聲,沉下聲音,“還不迴去做事?整天渾渾噩噩的,難怪做不出來成績。”


    好紮心。


    幾位主任不敢逗留,趕緊往自己辦公室跑。


    紡織廠和服裝廠各自出了人員和資金,成立了一個臨時項目小組,目的是製作能銷往外地的高價成衣。


    紡織廠寧廠長跟江年討論過後,顧及到服裝廠的職責範圍,也想有其他兄弟企業可以幫忙分擔風險,於是和江年一起拜訪了服裝廠,討論過後把這個合作定了下來。


    兩個廠子都把這次合作擬出文件上報給縣裏,很快,縣裏就下來了批複,同意本次合作項目及模式。


    由於涉及兩個廠子,因此江年和黃勇各自帶著一個小組分別協助。


    黃勇負責的就是服裝廠,這些天他泡在服裝廠那邊,守著設計人員出稿定稿等事務,同時要及時和紡織廠溝通。


    服裝定稿後,江年聯係了杜廣明,說明了來電的目的。


    杜廣明二話不說答應下來,“行,我後天就過來。”


    銷往港島的那批糕點受到一致好評,杜廣明本來就打算盡快過來繼續下單。聽到江年來電的內容後,他再一次感歎這位年輕人的執行力。


    思路太廣,效率太高。這樣的人才留在一個縣裏,有點憋屈了。


    他準備過去時試探試探江年的想法,如果江年願意過來幫忙,他願意給她一個合夥人的頭銜。


    倉促是有點倉促了,但杜廣明十分無奈。打通了港島的銷路後,很久以前就提出過想養老的合夥人又一次提出不想把攤子鋪得太大了。


    如果其他合夥人是支持杜廣明,那麽一切都可以照舊。


    但是這一次,以往站在杜廣明這邊的合夥人們,不是直接讚同,就是搖擺不定。


    看著不願意跟他對上視線的老夥計們,杜廣明突然覺得,散了就散了吧,觀念南轅北轍,勉強在一起繼續合作沒有意義。


    他最不想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無法挽迴的事情上。


    在緊急召開的董事會上,杜廣明提出一個要求,由內部收購他的股份,結算這些年來股東未分配利潤,拿到一個差不多的數字,他就退出,不會帶走公司的人脈和渠道。


    幾個合夥人相互對視,三票讚同一票反對一票棄權,通過了杜廣明的提議。


    他正在想著另起爐灶後的思路,江年的電話就來了。


    對於成衣在港島等人均收入較高的地區的銷售情況,即使未曾涉足過,杜廣明也知道遠遠高於一款糕點。


    他剛下了火車,接待他的車輛就等在站外了。


    車輛是紡織廠的,寧廠長親自跟著江年一起來接財神爺。


    這時候接近飯點,司機直接把車開到了飯店門口,許明德和宋華清已經在裏邊等著了。


    兩次交道以後,幾個人都稱得上熟人了,何況合作過程非常愉快,都不是事兒精。


    許明德走過去跟杜廣明握手,“杜總,哈哈,又見麵了。”


    宋華清也走過來,“上一次我正好不在,沒和杜總見著麵。感謝杜總為食品廠做出的貢獻。”


    杜廣明笑著說,“貢獻這詞過獎了,雙贏,咱們兩邊都贏了。”


    熱菜陸續上桌,一群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這一次從食品廠采購的商品數量再次翻倍,許明德和宋華清眉開眼笑,隻是杜廣明說,


    “兩位廠長,這是我最後一次過來了,這邊的業務我已經交接給了其他人,以後會有別的人跟你們聯係的。”


    許明德驚訝地問,“杜總,怎麽個情況?”


    杜廣明說,“我從公司退出了,以後自己單幹。以前的業務和渠道我都沒帶出來,你們放心,我的那些老夥計人都不錯,我是怎麽樣的,他們就是怎麽樣的。”


    許明德聽出杜廣明話語裏隱含的無奈,沒有追問,“來,杜總,咱們幹一杯,說不定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呢。”


    杜廣明是個能幹人,雖說他再次白手起家,但是絕對能闖出一番名堂。和他把關係維護下去,對於食品廠來說等於多了一條人脈,左右都不會虧。


    江年若有所思,沒有吭聲,仔仔細細地品嚐著飯菜。


    食品廠的項目,雙方合作起來輕車熟路。許明德已經安排專門的小組專門負責和杜廣明原公司的交易,務必保證質量、數量和時間。


    而成衣的成品,才是這次杜廣明過來的主要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等滅霸打響手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等滅霸打響手指並收藏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