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遠有心呲這倆厚臉皮的幾句,可是時間不等人,他自己都要爭分奪秒去找著那幾個客商,生怕遲了人都離開了。


    許明德和宋華清當然知道他們提出的要求著實無恥了些,可誰讓他們的處境是火燒眉毛,一丁點機會都不能放過。


    彭磊把車開過來,謝遠對江年說,“小同誌,你坐前麵去,我和他們倆坐後座去。”


    江年沒推脫,麻溜地開門上車。


    吳立剛跟她揮了揮手,讓她下次來縣裏他請她吃飯。


    車一溜煙地跑遠了。


    何向東沒能繼續吃瓜,遺憾得很,“你這位妹子,忒厲害了。”


    就吃個飯的功夫,還能聽一耳朵商機,並且把商機給聯係起來了。這本事,配得上一個大拇指。


    起碼何向東自認他就做不到。那麽多肉在麵前,除了幹飯,他毫無別的想法。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麽誇張。


    至於吳立剛,早在江年學駕駛那會兒他就領教到江年的能力。不過在程旭東的隱瞞下,吳立剛是不知道江年拿推土機又培訓出了幾個駕駛員。


    要是他知道了,感慨會更深刻。


    吳立剛忙著趕迴去上班,“兄弟,我先迴去了,下次一塊兒吃飯。”


    何向東惦記著剛才的瓜,“叫上那位妹子唄。”


    大瓜誰不想吃完,吳立剛說,“有機會的話一定叫上她。走了啊。”


    何向東擺手,“我也迴去了。”


    縣城離東風公社距離一般,不遠也不近。上次江年在公社坐客車到縣裏,用了一個多小時,因為路上時不時停下來上車下車。


    這次是專車到達,彭磊的駕駛技術不錯,又快又穩,用了四十多分鍾,就到了東風公社。


    謝遠問江年,“小江同誌,咱們去哪兒找那幾個客商?”


    江年讓彭磊把車開到公社唯一的招待所,“如果人沒走的話,應該住在這兒。”


    也是巧了,彭磊剛把車停下,車上的人下了車,昨兒江年在飯館裏見到的幾個客商就從招待所樓梯上下來。


    順著江年的視線看去,幾位廠長還有啥不懂的。


    謝遠示意江年打頭陣,江年走過去,“幾位同誌,你們好。”


    杜廣明、陳啟、江坤麵麵相覷,杜廣明疑惑地說,“你好,你是?”


    江年說,“不好意思,是這樣的。昨兒我在飯館裏吃飯,無意中聽到幾位的談話,知道幾位急需車輛運輸貨物。這幾位,”她指著後麵站著的三位廠長,“他們願意提供車輛。”


    杜廣明眼神微微閃爍,“那,進屋裏談吧。”


    謝遠先一步上前,“好的,請。”


    迴到房間,謝遠自我介紹,“你們好,我是縣裏材料廠的謝遠。原本我們調配了一組車隊,要趕在年前送一批貨物,現在那批貨物暫時用不著車隊了,但是車隊是現成的。”


    “這不是年關了嘛,我想著要是能把車隊給用起來,也是為廠裏創收了。所以聽了小江同誌的消息,我就厚著臉皮請她帶我上門來拜訪,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不得不說,無論在什麽時候,正規單位的身份都是天然的保障。


    很明顯地,最初聽完江年說話後抱持懷疑態度的杜廣明等人,聽到謝遠亮出的身份後,神情和緩了許多。


    作為天南地北到處跑的生意人,他們當然有自己驗證合作方身份的辦法。


    杜廣明顯然是三人裏的領頭人,“謝廠長,我們確實需要車輛。不瞞你們說,你們要是晚上十來分鍾,我們都上車迴去了。”


    “那批貨能在年關前運過去,是最好的結果。可惜一直都聯係不到車輛,我們都想著放棄了。”


    “這樣,大家的時間都很緊。我們馬上找個地方把合同擬好,你看如何?”


    謝遠馬上點頭,“沒問題!”


    他本來是想把三人接迴廠裏簽訂合同,但是一來一迴耽誤時間。


    江年建議,“去公社吧,那兒什麽都是齊全的。正好我也跟於幹事匯報一下情況。”


    三位廠長這才反應過來,說了一路的話,他們都忘記問江年的身份了,就知道這位小同誌思維敏捷,要不怎麽能把完全不認識的幾方人馬聯係在一起呢。


    到了公社裏,謝遠等三位廠長和於大年是打過交道的。在江年說明情況後,於大年顧不得驚訝,給他們安排了一間辦公室以及必要的紙和筆。


    他和江年把空間留給那幾個人,從外麵關上門。


    於大年領著江年迴到辦公室,這才感概上了,“小江,你是一會兒搞定一堆事啊。擱別人身上,好幾年如一日,擱你身上,是一波接一波啊。”


    “這事兒要是真能解決,肯定少不了你的份。對了,你的材料我已經上報給縣裏了,聽說你選上的概率很大,縣裏都專門有人找我去問你的事,要核實真實性。”


    “也就是說,你的業績都把人給鎮住了,一樁樁一件件地,我都開始佩服你了。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都想不起來在幹啥了。”


    他們倆在外麵嘮嗑,屋子裏的幾方人馬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終於達成了協議。


    不僅是材料廠的車隊費用有了下文,連食品廠的特產也銷出去了。


    杜廣明等人來自南邊,這幾年南邊那兒的人賺錢的路子多了,荷包也鼓了起來。有了錢,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就擴大了,尤其是對於北邊的商品,更是抱有極大的興趣。


    如果驗完貨沒問題,杜廣明幾人願意吃下這批貨。


    為了表示誠意,許明德和宋華清在價格方麵打了折,還願意補貼車隊費用。


    雖然讓出了一些利潤,但是比起一批貨都浪費在倉庫裏強上太多倍了。


    無論對縣裏的領導,還是對廠裏的員工,他們總算有了過得去的交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等滅霸打響手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等滅霸打響手指並收藏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