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解釋
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 作者:等滅霸打響手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石頭下去,江年的任命全員通過,跳得最高的程明在接下來幹活時恨不得離江年八丈遠。
江年懶得搭理他,悶頭做事,一塊又一塊深陷在板結的泥土裏的大石頭被她輕鬆拔起,運上推車,再由其他人弄走。
一個上午過去,顯眼的大石頭弄走了七七八八。
程旭東等不及程大誌跟他匯報,下工前過來看了一眼,這進度著實震驚到他了,笑得見牙不見眼,“小江,我想誇你都沒詞了。”
他斜眼睨著程明,“怎麽樣,服氣沒?”
程明心裏直叫苦,他好不容易讓自己在那位小姑奶奶眼裏成了隱形的,大隊長怎麽又把他給拎出來了?
服氣沒?敢不服氣嗎?那麽大塊石頭落自己麵前,受了這麽一個巨大的下馬威,大隊長居然問服氣沒?
差點嚇尿了好嗎?
一點牢騷不敢發,程明不著痕跡地瞅了江年一眼,好在江年壓根就沒留意到他,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悶聲悶氣,“服得很。”
程旭東的表情比江年還得意。
他迴憶起當初去公社領人時的不情不願,這才幾天啊,江年就成了從天而降的餡餅。關鍵是人不僅農活一流,還能立功。
不管怎麽樣,因為江年,雙成大隊肯定在公社那邊掛上了號。
等墾荒一完成,不出大的岔子,雙成大隊絕對能夠一雪前恥,消除掉去年鬧出的漏子。
程旭東從鼻子裏哼氣,“服了就老實做事,別整那些配不配的幺蛾子。”
程明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江年倒是很喜歡大隊裏的氛圍,在這裏,甭管你是本地人還是異鄉人,評價一個人的唯一標準就是幹活厲不厲害。
像是江年這樣的,哪怕她不怎麽吱聲,也沒人覺得她是個好捏的軟柿子。
偶爾會有人跳出來唱反調,都用不著大隊長出手,江年一個小指頭就能把對方的威風給摁在地上摩擦。
唯一沒能當場撅迴去的,就是昨晚程三關那事。
江年把這個梁子默默地記在心上,等找到合適的機會,她一定要把程三關收拾幹淨。
程旭東招唿江年,“小江,隊裏商量了一下,覺得對你的立功事跡要給全隊宣布,起到一個帶領的作用。”
“你抽空準備上台講話。”
江年想說沒必要,可程旭東熱情高漲得很,“小江,年輕人就該有活力,別整那啥低調之類的。也就是你,要換了一個人,早就嚷嚷得全大隊都知道了。”
程旭東一錘定音,江年不想駁了他的好意,“知道了,大隊長,我盡快準備好。”
迴到知青院子,宋長青和楊秀蘭等在門口,“小江,我們有話跟你說。”
今早上江年情緒不高,兩人一商量,覺得江年再明白事理,有些話都要及時說開才好。不然拖著拖著,矛盾會越積越深。
三人走出院子,找了一處角落方便說話。
楊秀蘭直截了當,“昨晚的處理方式,小江你可能不太習慣。其實我們哪裏不窩火?隻是依照當時的情況,即使鬧到大隊長麵前,對程三關多半是口頭訓斥,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江年沒有附和她的話的意思。
楊秀蘭笑容苦澀,“小江你剛到這裏,表現得又那麽好,已經避免了很多麻煩。我們早來幾年,對裏麵的門路是清楚的。”
“也是大隊長管理得好,知青在隊裏才沒有受到過分的排擠。但是大隊長再正直,他終歸是本地人,不可能明顯偏向外地人。”
“像程三關那樣的人不多,平時接觸得少,所以我們也就習慣了妥協一下。”
宋長青說出了解決辦法,“我們打算去村裏買迴幾條小狗養著,下次再有人闖院子裏,起碼它們能發出個響動。”
每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同,江年不強求一致。
比如她,就喜歡正麵對抗,前提是她有一把子力氣作為底氣。可是更多的人是宋長青和楊秀蘭這樣的,他們更習慣麵對衝突先退一步。
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
江年說,“知道了。不過程三關~”
她想了想,把後半截話咽了迴去。
收拾程三關的事,她就自己來吧,誰都不告訴。就算過後有人猜測是她動的手,也不會有任何證據。
下午江年沒閑逛,悶頭繼續清理土裏的石塊。
程大誌清理完一片野草,直起身準備去邊上喝點水。在地邊上,他能直觀地看到清理進度,第一次覺得墾荒可能是一件挺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江年的帶動下,沒有一個人磨洋工,都在一心一意幹活。
他們這邊清理迅速,公社那邊的辦事效率也高。胡幹事蹬著自行車通知程旭東,明天早上挖土機就要開到隊裏,讓他做好接待工作。
程旭東滿口答應,要留胡幹事吃完飯再走,胡幹事婉拒了,天黑了騎自行車不太安全。
送走胡幹事,程旭東囑咐記分員給推土機司機準備好接待的東西。這會兒能夠握上方向盤的人基本上都有點脾氣,他們得好好接待,免得對方不高興。
程旭東讓狗子叫來程大誌,讓程大誌通知江年明早跟他一起去村口接推土機。
自從跟江年一起去公社領迴公安的獎勵,程旭東潛意識裏已經把江年當成自己人,有啥重要的事都要知會江年一聲,完全不記得江年才十七歲,到隊裏不到一個星期。
不過就算程旭東意識到,他會自動找到理由。
天賦異稟的人嘛,要出頭就是這麽容易。
次日,江年打著哈欠,站在程旭東和程大誌一群人後邊,等著尊貴的推土機到來。
江年懶得搭理他,悶頭做事,一塊又一塊深陷在板結的泥土裏的大石頭被她輕鬆拔起,運上推車,再由其他人弄走。
一個上午過去,顯眼的大石頭弄走了七七八八。
程旭東等不及程大誌跟他匯報,下工前過來看了一眼,這進度著實震驚到他了,笑得見牙不見眼,“小江,我想誇你都沒詞了。”
他斜眼睨著程明,“怎麽樣,服氣沒?”
程明心裏直叫苦,他好不容易讓自己在那位小姑奶奶眼裏成了隱形的,大隊長怎麽又把他給拎出來了?
服氣沒?敢不服氣嗎?那麽大塊石頭落自己麵前,受了這麽一個巨大的下馬威,大隊長居然問服氣沒?
差點嚇尿了好嗎?
一點牢騷不敢發,程明不著痕跡地瞅了江年一眼,好在江年壓根就沒留意到他,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悶聲悶氣,“服得很。”
程旭東的表情比江年還得意。
他迴憶起當初去公社領人時的不情不願,這才幾天啊,江年就成了從天而降的餡餅。關鍵是人不僅農活一流,還能立功。
不管怎麽樣,因為江年,雙成大隊肯定在公社那邊掛上了號。
等墾荒一完成,不出大的岔子,雙成大隊絕對能夠一雪前恥,消除掉去年鬧出的漏子。
程旭東從鼻子裏哼氣,“服了就老實做事,別整那些配不配的幺蛾子。”
程明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江年倒是很喜歡大隊裏的氛圍,在這裏,甭管你是本地人還是異鄉人,評價一個人的唯一標準就是幹活厲不厲害。
像是江年這樣的,哪怕她不怎麽吱聲,也沒人覺得她是個好捏的軟柿子。
偶爾會有人跳出來唱反調,都用不著大隊長出手,江年一個小指頭就能把對方的威風給摁在地上摩擦。
唯一沒能當場撅迴去的,就是昨晚程三關那事。
江年把這個梁子默默地記在心上,等找到合適的機會,她一定要把程三關收拾幹淨。
程旭東招唿江年,“小江,隊裏商量了一下,覺得對你的立功事跡要給全隊宣布,起到一個帶領的作用。”
“你抽空準備上台講話。”
江年想說沒必要,可程旭東熱情高漲得很,“小江,年輕人就該有活力,別整那啥低調之類的。也就是你,要換了一個人,早就嚷嚷得全大隊都知道了。”
程旭東一錘定音,江年不想駁了他的好意,“知道了,大隊長,我盡快準備好。”
迴到知青院子,宋長青和楊秀蘭等在門口,“小江,我們有話跟你說。”
今早上江年情緒不高,兩人一商量,覺得江年再明白事理,有些話都要及時說開才好。不然拖著拖著,矛盾會越積越深。
三人走出院子,找了一處角落方便說話。
楊秀蘭直截了當,“昨晚的處理方式,小江你可能不太習慣。其實我們哪裏不窩火?隻是依照當時的情況,即使鬧到大隊長麵前,對程三關多半是口頭訓斥,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江年沒有附和她的話的意思。
楊秀蘭笑容苦澀,“小江你剛到這裏,表現得又那麽好,已經避免了很多麻煩。我們早來幾年,對裏麵的門路是清楚的。”
“也是大隊長管理得好,知青在隊裏才沒有受到過分的排擠。但是大隊長再正直,他終歸是本地人,不可能明顯偏向外地人。”
“像程三關那樣的人不多,平時接觸得少,所以我們也就習慣了妥協一下。”
宋長青說出了解決辦法,“我們打算去村裏買迴幾條小狗養著,下次再有人闖院子裏,起碼它們能發出個響動。”
每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同,江年不強求一致。
比如她,就喜歡正麵對抗,前提是她有一把子力氣作為底氣。可是更多的人是宋長青和楊秀蘭這樣的,他們更習慣麵對衝突先退一步。
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
江年說,“知道了。不過程三關~”
她想了想,把後半截話咽了迴去。
收拾程三關的事,她就自己來吧,誰都不告訴。就算過後有人猜測是她動的手,也不會有任何證據。
下午江年沒閑逛,悶頭繼續清理土裏的石塊。
程大誌清理完一片野草,直起身準備去邊上喝點水。在地邊上,他能直觀地看到清理進度,第一次覺得墾荒可能是一件挺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江年的帶動下,沒有一個人磨洋工,都在一心一意幹活。
他們這邊清理迅速,公社那邊的辦事效率也高。胡幹事蹬著自行車通知程旭東,明天早上挖土機就要開到隊裏,讓他做好接待工作。
程旭東滿口答應,要留胡幹事吃完飯再走,胡幹事婉拒了,天黑了騎自行車不太安全。
送走胡幹事,程旭東囑咐記分員給推土機司機準備好接待的東西。這會兒能夠握上方向盤的人基本上都有點脾氣,他們得好好接待,免得對方不高興。
程旭東讓狗子叫來程大誌,讓程大誌通知江年明早跟他一起去村口接推土機。
自從跟江年一起去公社領迴公安的獎勵,程旭東潛意識裏已經把江年當成自己人,有啥重要的事都要知會江年一聲,完全不記得江年才十七歲,到隊裏不到一個星期。
不過就算程旭東意識到,他會自動找到理由。
天賦異稟的人嘛,要出頭就是這麽容易。
次日,江年打著哈欠,站在程旭東和程大誌一群人後邊,等著尊貴的推土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