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嫌苦!我根本不在乎這些!」
「那你是生陛下的氣?」薑守故意問。
薑宣下巴枕在錦被上,翻了個白眼:「我才懶得生他的氣呢!」
薑守哈哈大笑:「這就對了!既來之則安之,咱們還能讓他拿捏了不成?」
薑宣一愣。
薑守解釋道:「照你所說,他把咱們禁在此處,是為了發泄怒火,折咱們的心氣,若是咱們的確因此難過憤怒,豈不正中他的下懷?讓他得意、舒服了?」
薑宣的大眼睛機警地一轉。
「不過話說迴來,你也的確太自作主張了。你想想,當真用你的自由換了哥哥的自由,哥哥難道真會沒心沒肺地接受,然後和你嫂子無憂無慮地過日子?」
薑宣自責地和錦被抱在一起。
薑守走過去輕輕捏了下他的臉蛋:「傻宣兒,咱們兄弟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一邊想對對方好一邊又十分見外了,有事得商量著來。」
薑宣聽得感動,望著薑守的眼裏露出釋懷的笑意:「嗯!你說得對!既來之則安之,住這裏就住這裏,我照樣開開心心!我更加開開心心!因為離季恪遠了!」
「正是如此!」薑守爽朗道,「咱們從前聚少離多,如今正好過過一家人的生活!」
「嗯!」薑宣頓時充滿了力量,抱著棉被跳起來往內殿跑,「我去鋪床!明天睡到日上三竿!再也不守他的破規矩!」
-
薑氏兄弟天性樂觀,當即說到做到,把在長安宮圈禁的日子過成了遠離世俗的閑適隱逸。
每天早晨,薑守早早醒來,先在院裏練武,然後絞井水洗去一身汗,換上幹淨衣裳,給弟弟備好洗漱用的淨水,接著打掃庭院歸置各處,等看管的侍衛送來早膳,便先挑出好的留給弟弟。
他修好了長安宮的鍋灶,宮苑甚大,雜木眾多,正好就地伐柴,燒水熱飯不必求人。
薑宣睡飽起來,洗漱完畢吃過東西,兄弟倆就一起聊天,說這些年來分別兩處發生的事情,一起清理宮苑中淩亂的花草。
時將入夏,經過修整,遍地野花極具風韻,深宮內苑宛如野外莊園。
吃罷午飯,薑守小憩,薑宣歪在榻上看從明華宮帶來的書,等薑守醒來教他隨意打拳活絡筋骨,然後就地一蹲或一坐,用樹枝在地上畫格子下棋。過了幾日嫌畫得麻煩,便撿來木頭削成不同的樣式,模擬行兵列陣。
薑宣讀過不少兵書,薑守則實戰經驗豐富,二人往往一對決就是大半日,到了黃昏仍然意猶未盡,連前來送飯的侍衛都會被吸引。
薑宣還在長安宮深處發現了一方舊琴,大略拾掇一番,放在膝頭隨意撥弄,曲調古樸並帶著些許滯悶——
他生於民間長於山野,活潑隨意任性自然,這琴正好配他。
於是,深山野泉般的曲子常在長安宮中響起,然後飛出宮牆,飛入皇宮內苑的角角落落。
看守的侍衛聽來,望著宮中巷道,望著長天闊月,一瞬之間恍惚;
亦有太監宮女們靠近這裏時駐足——
哦,原來是君上在彈琴。
原來君上竟會彈琴,好像跟宮裏樂師彈的不一樣,好像有點快樂。
所以君上並沒有因為被圈禁就鬱鬱寡歡?
也是,君上年少活潑,性情好,最愛笑,這番磋磨定然打不倒他。
小荷沒被關押前就同大夥說,堂堂君上根本不屑與白玉弓那等人置氣。
眼下看來果然,這麽久了,即便鬧了許多事情,即便陛下不得不處罰,但君上依舊是鐵穩的君上。
那白玉弓使出渾身解數,雖日日伴駕,卻也隻是明威殿內一個登不上檯麵,連正經名分都沒有的影子。
都說君上是白玉弓的替身,如今看來,誰是誰的替身還不說定呢。
……
太監宮女們一麵聽琴曲,一麵私下議論,季恪也聽說了。
並非無意間聽說,而是自打把薑宣兄弟倆圈禁,他就讓人每日事無巨細地報消息。
預想中的事一件也沒發生,甚至連一句對他的不滿都無。
薑宣和薑守居然真地優哉遊哉、兄弟情深地過起了日子,像把他忘了似的。
季恪氣憤地捏緊了拳頭。
更加可氣的是,他有時也會下意識地像那些宮女太監一樣,在心中驚訝地想:喔,原來薑宣會下棋,還會下行兵棋,更會彈琴,而且彈的是高山流水般的雅樂……
他甚至還鬼使神差地想去長安宮走一走。
站在廊下,他在晚風月色中迴過神來,心中驚嘆好險,差點兒就落入了薑宣的圈套。
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憋悶的氣。
「秦中。」
「老奴在。」
「傳旨,就說朕已臨幸了阿玉,不日將晉封君妃,先傳諭各宮賀喜。」
傳諭各宮?
眼下不就隻有一個長安宮嗎?
這……
「快去。」季恪不耐煩道。
秦中連忙應「是」,小跑著去了。
不久後。
季恪在原地喊住辦差歸來的秦中。
「長安宮怎麽迴話的?」
按規矩,這樣的旨意到了,後宮君秀都會道幾句賀詞,關係好或禮數周全的還會送賀禮。
季恪知道薑宣不可能按規矩,他也不是要他按規矩,而是希望他……
「那你是生陛下的氣?」薑守故意問。
薑宣下巴枕在錦被上,翻了個白眼:「我才懶得生他的氣呢!」
薑守哈哈大笑:「這就對了!既來之則安之,咱們還能讓他拿捏了不成?」
薑宣一愣。
薑守解釋道:「照你所說,他把咱們禁在此處,是為了發泄怒火,折咱們的心氣,若是咱們的確因此難過憤怒,豈不正中他的下懷?讓他得意、舒服了?」
薑宣的大眼睛機警地一轉。
「不過話說迴來,你也的確太自作主張了。你想想,當真用你的自由換了哥哥的自由,哥哥難道真會沒心沒肺地接受,然後和你嫂子無憂無慮地過日子?」
薑宣自責地和錦被抱在一起。
薑守走過去輕輕捏了下他的臉蛋:「傻宣兒,咱們兄弟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一邊想對對方好一邊又十分見外了,有事得商量著來。」
薑宣聽得感動,望著薑守的眼裏露出釋懷的笑意:「嗯!你說得對!既來之則安之,住這裏就住這裏,我照樣開開心心!我更加開開心心!因為離季恪遠了!」
「正是如此!」薑守爽朗道,「咱們從前聚少離多,如今正好過過一家人的生活!」
「嗯!」薑宣頓時充滿了力量,抱著棉被跳起來往內殿跑,「我去鋪床!明天睡到日上三竿!再也不守他的破規矩!」
-
薑氏兄弟天性樂觀,當即說到做到,把在長安宮圈禁的日子過成了遠離世俗的閑適隱逸。
每天早晨,薑守早早醒來,先在院裏練武,然後絞井水洗去一身汗,換上幹淨衣裳,給弟弟備好洗漱用的淨水,接著打掃庭院歸置各處,等看管的侍衛送來早膳,便先挑出好的留給弟弟。
他修好了長安宮的鍋灶,宮苑甚大,雜木眾多,正好就地伐柴,燒水熱飯不必求人。
薑宣睡飽起來,洗漱完畢吃過東西,兄弟倆就一起聊天,說這些年來分別兩處發生的事情,一起清理宮苑中淩亂的花草。
時將入夏,經過修整,遍地野花極具風韻,深宮內苑宛如野外莊園。
吃罷午飯,薑守小憩,薑宣歪在榻上看從明華宮帶來的書,等薑守醒來教他隨意打拳活絡筋骨,然後就地一蹲或一坐,用樹枝在地上畫格子下棋。過了幾日嫌畫得麻煩,便撿來木頭削成不同的樣式,模擬行兵列陣。
薑宣讀過不少兵書,薑守則實戰經驗豐富,二人往往一對決就是大半日,到了黃昏仍然意猶未盡,連前來送飯的侍衛都會被吸引。
薑宣還在長安宮深處發現了一方舊琴,大略拾掇一番,放在膝頭隨意撥弄,曲調古樸並帶著些許滯悶——
他生於民間長於山野,活潑隨意任性自然,這琴正好配他。
於是,深山野泉般的曲子常在長安宮中響起,然後飛出宮牆,飛入皇宮內苑的角角落落。
看守的侍衛聽來,望著宮中巷道,望著長天闊月,一瞬之間恍惚;
亦有太監宮女們靠近這裏時駐足——
哦,原來是君上在彈琴。
原來君上竟會彈琴,好像跟宮裏樂師彈的不一樣,好像有點快樂。
所以君上並沒有因為被圈禁就鬱鬱寡歡?
也是,君上年少活潑,性情好,最愛笑,這番磋磨定然打不倒他。
小荷沒被關押前就同大夥說,堂堂君上根本不屑與白玉弓那等人置氣。
眼下看來果然,這麽久了,即便鬧了許多事情,即便陛下不得不處罰,但君上依舊是鐵穩的君上。
那白玉弓使出渾身解數,雖日日伴駕,卻也隻是明威殿內一個登不上檯麵,連正經名分都沒有的影子。
都說君上是白玉弓的替身,如今看來,誰是誰的替身還不說定呢。
……
太監宮女們一麵聽琴曲,一麵私下議論,季恪也聽說了。
並非無意間聽說,而是自打把薑宣兄弟倆圈禁,他就讓人每日事無巨細地報消息。
預想中的事一件也沒發生,甚至連一句對他的不滿都無。
薑宣和薑守居然真地優哉遊哉、兄弟情深地過起了日子,像把他忘了似的。
季恪氣憤地捏緊了拳頭。
更加可氣的是,他有時也會下意識地像那些宮女太監一樣,在心中驚訝地想:喔,原來薑宣會下棋,還會下行兵棋,更會彈琴,而且彈的是高山流水般的雅樂……
他甚至還鬼使神差地想去長安宮走一走。
站在廊下,他在晚風月色中迴過神來,心中驚嘆好險,差點兒就落入了薑宣的圈套。
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憋悶的氣。
「秦中。」
「老奴在。」
「傳旨,就說朕已臨幸了阿玉,不日將晉封君妃,先傳諭各宮賀喜。」
傳諭各宮?
眼下不就隻有一個長安宮嗎?
這……
「快去。」季恪不耐煩道。
秦中連忙應「是」,小跑著去了。
不久後。
季恪在原地喊住辦差歸來的秦中。
「長安宮怎麽迴話的?」
按規矩,這樣的旨意到了,後宮君秀都會道幾句賀詞,關係好或禮數周全的還會送賀禮。
季恪知道薑宣不可能按規矩,他也不是要他按規矩,而是希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