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
夜裏風急,吹落一地殘葉,枯黃一片,厚厚地堆積著,在清冷的小雨裏幽幽地泛著冷光。
南方氣候溫潤潮濕,即使是寒冬也難得見下雪,天氣一變就飄起寒雨,冷到骨子裏。
燈影昏黃,斜照在一幾案桌上,旁邊摞起的文卷投下大片暗影。
季文泰按按眉心,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抬手拉開木銷,窗扇就自動打開。冰冷潮濕的風猛灌進來,吹起他淡青的衣袍翻卷,疲憊的精神頓時一振,靈台清明幾分,太陽穴邊也不再突突發跳。
前日裏邊關傳來消息,函國又向淩國發起進攻,整整二十萬大軍,氣勢猖狂地雄踞在淩國邊境,伺機待發。南淩急急向季國求救,結果遭到拒絕。季國皇帝迴他們的信使說,季國前番發生戰亂,兵力大損,如今正在恢復期間,不宜出兵,此次戰事讓他們自己解決。
南淩兵力十分孱弱,所有軍隊加起來也不足十萬,如何能抗得函國二十萬虎狼之軍?季國朝廷不準備援手,隻怕淩國此次危險。
季文泰皺著眉頭,默默思索著解決的良方。此事由不得他不擔憂,塋州地處季國最南端,正臨著淩國,南國兩邊打起來,塋州難免會受到牽連。
兩年前那場戰爭,季國出兵幫南淩收復失地,大敗函軍於淚絕荒原,斬殺他們的大將軍——函國的昊丹太子,從此函國與季國成為死敵,徹底決裂。彼時本應該是七皇子季文熙領兵,但是老七剛剛死了側妃,倍受打擊,整日裏喝得爛醉,日漸消沉。於是皇帝改讓六皇子季文泰領兵,季文泰不負眾望殺了他們的太子,成功變成函國的頭號仇人。
此次函淩兩國交戰,不戰則已,一戰就是地裂天崩。二百多年時間,一個國家分裂太久,總要大出血一次,洗清異己,再次合為一個整體。古往今來,這是一個至理。
隻是函國若是真把淩國滅掉,從此獨霸南國,塋州的苦日子恐怕是也要宣告到來。
季文泰殺了他們的太子,函國鬱憤發殂,恨不能扒其皮噬其骨。滅了淩國以後,南函勢必要進犯塋州,會一會那個十分能耐的平王殿下。
就目前情況來看,函國若是侵犯塋州,朝廷必不會派兵援助,反而會心下裏樂得開花,暗地裏叫好。季文泰這個平王殿下始終是季國朝廷一大隱患,函國若是幫他們解決這個大麻煩,季國也不屑於塋州這一點點彈丸小地,不足五萬頃,還大片大片都是沼澤地。
塋州駐紮的邊防軍不足萬人,而且都是從當地百姓中徵收的民兵,戰鬥力十分低下。這些人平日守在軍營裏混軍餉,一到農忙時就一窩蜂跑迴家種地。去他媽的邊防不邊防,糧食若是種不好,哪還有飯吃。
平王殿下十分頭疼,南函一旦來犯,守著這麽支邊防軍,哪敢有什麽奢望?
可是季文泰即使自己有兵,卻也又不能出兵抵擋。季國的規矩,各地藩王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但是人數不得超過三千,並且不能參與任何戰事,否則就以謀逆之罪處置。季文泰不動還好,一動就會立馬被朝廷冠上一個謀逆的罪名,判處斬首。
這一場大戲,正在慢慢開演,朝廷高高坐在上方,看著他慢慢等死。不動,被函國砍死;動,被季國砍死。
季文泰憂慮兩日,依然沒想到什麽良方可以緩解淩函兩國目前戰局。現在必須要保下淩國,守著淩國在,擋在中間作為緩衝,塋州才能暫時安全。隻是想法固然美好,卻無力實現。
如今他手上隻有三千兵力,傷殘不等,並且裝甲不齊,軍餉更是一個大問題。如今朝廷縮減各個藩王屬地的軍餉糧草,隻提供一半,另一半讓他們自給自足。並且這一半軍餉糧草隻供邊防軍,王爺的私人軍隊,要靠他自己養。如果他養得起的話。
斜風疏狂,冷雨淒淒,身上袍子漸漸沾染上潮氣,季文泰拉上窗,不早了,準備睡。
「王爺!王爺!」
安靜的夜裏,忽然傳來一聲疾唿。
季文泰皺眉,拉開門,隻管家老齊叔急急走過來。
「怎麽?」
老齊叔連忙道:「王爺,北邊城門出事,有士兵來傳信,說有兩個人在叫城門,遠遠的還有很多火把過來,恐怕是偷襲。」
連著說完一長串話,老齊叔有些喘不上氣來,還未待仔細說明,季文泰已經披上鬥篷疾步走出去。
塋州城很小,打馬從王府到北城門不過一小會兒工夫,遠遠就聽到北邊城牆上一陣嘈雜。
知府大人聞守備也被驚動,正站在城牆上指手畫腳地吩咐著什麽,一見季文泰來,連忙退下來,恭恭敬敬道:「王爺您來了,怎麽把您也驚動了?」
季文泰淡淡點頭沒說什麽,走到城牆邊往外看去。隻見黑黝黝的城牆下模模糊糊有兩個人影,正在大力拍打著城門,一邊高聲唿喊著什麽,隻是冷風唿嘯,吹亂聲音,聽不清晰他們喊些什麽。而遠遠的北邊,百十隻火把正漸漸往這邊靠過來,不知是不是偷襲的敵軍。
聞守備討好地撐把油紙傘湊到季文泰身後:「夜寒欺身,王爺貴體可不能淋雨,還是早些迴府歇息吧!這裏有下官守著,不過百十個人,王爺不必擔心!」
季文泰默默皺眉,似乎沒聽見他說話。雨越下越大,城下兩個人依舊在唿喊著,遠處火把明滅顫抖著,越來越近。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夜裏風急,吹落一地殘葉,枯黃一片,厚厚地堆積著,在清冷的小雨裏幽幽地泛著冷光。
南方氣候溫潤潮濕,即使是寒冬也難得見下雪,天氣一變就飄起寒雨,冷到骨子裏。
燈影昏黃,斜照在一幾案桌上,旁邊摞起的文卷投下大片暗影。
季文泰按按眉心,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抬手拉開木銷,窗扇就自動打開。冰冷潮濕的風猛灌進來,吹起他淡青的衣袍翻卷,疲憊的精神頓時一振,靈台清明幾分,太陽穴邊也不再突突發跳。
前日裏邊關傳來消息,函國又向淩國發起進攻,整整二十萬大軍,氣勢猖狂地雄踞在淩國邊境,伺機待發。南淩急急向季國求救,結果遭到拒絕。季國皇帝迴他們的信使說,季國前番發生戰亂,兵力大損,如今正在恢復期間,不宜出兵,此次戰事讓他們自己解決。
南淩兵力十分孱弱,所有軍隊加起來也不足十萬,如何能抗得函國二十萬虎狼之軍?季國朝廷不準備援手,隻怕淩國此次危險。
季文泰皺著眉頭,默默思索著解決的良方。此事由不得他不擔憂,塋州地處季國最南端,正臨著淩國,南國兩邊打起來,塋州難免會受到牽連。
兩年前那場戰爭,季國出兵幫南淩收復失地,大敗函軍於淚絕荒原,斬殺他們的大將軍——函國的昊丹太子,從此函國與季國成為死敵,徹底決裂。彼時本應該是七皇子季文熙領兵,但是老七剛剛死了側妃,倍受打擊,整日裏喝得爛醉,日漸消沉。於是皇帝改讓六皇子季文泰領兵,季文泰不負眾望殺了他們的太子,成功變成函國的頭號仇人。
此次函淩兩國交戰,不戰則已,一戰就是地裂天崩。二百多年時間,一個國家分裂太久,總要大出血一次,洗清異己,再次合為一個整體。古往今來,這是一個至理。
隻是函國若是真把淩國滅掉,從此獨霸南國,塋州的苦日子恐怕是也要宣告到來。
季文泰殺了他們的太子,函國鬱憤發殂,恨不能扒其皮噬其骨。滅了淩國以後,南函勢必要進犯塋州,會一會那個十分能耐的平王殿下。
就目前情況來看,函國若是侵犯塋州,朝廷必不會派兵援助,反而會心下裏樂得開花,暗地裏叫好。季文泰這個平王殿下始終是季國朝廷一大隱患,函國若是幫他們解決這個大麻煩,季國也不屑於塋州這一點點彈丸小地,不足五萬頃,還大片大片都是沼澤地。
塋州駐紮的邊防軍不足萬人,而且都是從當地百姓中徵收的民兵,戰鬥力十分低下。這些人平日守在軍營裏混軍餉,一到農忙時就一窩蜂跑迴家種地。去他媽的邊防不邊防,糧食若是種不好,哪還有飯吃。
平王殿下十分頭疼,南函一旦來犯,守著這麽支邊防軍,哪敢有什麽奢望?
可是季文泰即使自己有兵,卻也又不能出兵抵擋。季國的規矩,各地藩王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但是人數不得超過三千,並且不能參與任何戰事,否則就以謀逆之罪處置。季文泰不動還好,一動就會立馬被朝廷冠上一個謀逆的罪名,判處斬首。
這一場大戲,正在慢慢開演,朝廷高高坐在上方,看著他慢慢等死。不動,被函國砍死;動,被季國砍死。
季文泰憂慮兩日,依然沒想到什麽良方可以緩解淩函兩國目前戰局。現在必須要保下淩國,守著淩國在,擋在中間作為緩衝,塋州才能暫時安全。隻是想法固然美好,卻無力實現。
如今他手上隻有三千兵力,傷殘不等,並且裝甲不齊,軍餉更是一個大問題。如今朝廷縮減各個藩王屬地的軍餉糧草,隻提供一半,另一半讓他們自給自足。並且這一半軍餉糧草隻供邊防軍,王爺的私人軍隊,要靠他自己養。如果他養得起的話。
斜風疏狂,冷雨淒淒,身上袍子漸漸沾染上潮氣,季文泰拉上窗,不早了,準備睡。
「王爺!王爺!」
安靜的夜裏,忽然傳來一聲疾唿。
季文泰皺眉,拉開門,隻管家老齊叔急急走過來。
「怎麽?」
老齊叔連忙道:「王爺,北邊城門出事,有士兵來傳信,說有兩個人在叫城門,遠遠的還有很多火把過來,恐怕是偷襲。」
連著說完一長串話,老齊叔有些喘不上氣來,還未待仔細說明,季文泰已經披上鬥篷疾步走出去。
塋州城很小,打馬從王府到北城門不過一小會兒工夫,遠遠就聽到北邊城牆上一陣嘈雜。
知府大人聞守備也被驚動,正站在城牆上指手畫腳地吩咐著什麽,一見季文泰來,連忙退下來,恭恭敬敬道:「王爺您來了,怎麽把您也驚動了?」
季文泰淡淡點頭沒說什麽,走到城牆邊往外看去。隻見黑黝黝的城牆下模模糊糊有兩個人影,正在大力拍打著城門,一邊高聲唿喊著什麽,隻是冷風唿嘯,吹亂聲音,聽不清晰他們喊些什麽。而遠遠的北邊,百十隻火把正漸漸往這邊靠過來,不知是不是偷襲的敵軍。
聞守備討好地撐把油紙傘湊到季文泰身後:「夜寒欺身,王爺貴體可不能淋雨,還是早些迴府歇息吧!這裏有下官守著,不過百十個人,王爺不必擔心!」
季文泰默默皺眉,似乎沒聽見他說話。雨越下越大,城下兩個人依舊在唿喊著,遠處火把明滅顫抖著,越來越近。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