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宋癢跟範仲淹是政敵,可宋癢也是十分欽佩範仲淹的人品。


    範仲淹曾經三次被貶謫出京,第一次是跟垂簾聽政的劉太後諫言還政皇帝,第二次是反對皇帝跟宰相廢黜曹皇後,第三次是直接彈劾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培植黨羽。


    這三次被貶,每一次範仲淹都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甚至是取死之道。


    若非本朝素來優待言官,甚至有不殺文官的傳統,範仲淹早就不知道拖出午門殺了幾百次了。換到曆史上哪一個朝代,範仲淹的下場都是堪憂。


    易地而處,宋癢如果是範仲淹,他是絕不可能這麽犯上諫言的。


    正因為知道其中的不易,才更能證明範仲淹的氣節。


    如範仲淹這樣的人,連他們這些政敵都不相信他會謀反,皇帝難道比他們蠢?


    “新黨沒有皇子,可我們有濮王,有高家,有曹皇後。”


    陳堯佐恨鐵不成鋼地瞪著宋癢,“小郡王縱然年紀還小,他生身父母,妻族都是舊黨,難道他還能是新黨?恐怕連官家也認為,小郡王是支持舊黨,反對變法的。


    “我們手上握著大宋大半的軍權,再有最有希望的儲君,本來就遭官家忌憚。


    “此時夏竦這個執掌軍權的樞密使,再有九省統製王子騰。”


    陳堯佐越說越臉色發沉,“對,還有包拯陷害王子騰的要命東西。


    “這些東西加起來,肯定是會坐實了舊黨要挾小郡王以令天下,直接謀朝篡位!”


    宋癢在看見這份賬目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可他在舊黨之中,論資曆論地位,根本不能跟陳堯佐相比。他即便看出來了,最後仍然要由陳堯佐拍板,無論功過,他都不會是最大的得利者,也不是損失最大的人。


    那他為什麽要去做這份無用的事了?


    陳堯佐看出來了,是他機敏老練。若他沒看出來,那陳堯佐活到了八十歲,可就白活了啊。


    這都跟宋癢一個資曆最淺的人沒有任何幹係。


    ————————


    開封府衙門是包拯的地界,他領著範仲淹幾人到了後衙,展昭親自在外麵守著,幾人坐下,範仲淹跟前就放著那幾頁賬目。


    前來旁聽的資政殿學士,知審官院富弼是一個直來直去的脾氣,他看過賬目後,當即問道,“相公,包大人,可否能確認賬目真假?”


    富弼是範仲淹舉薦,一向是新黨的中堅力量,自然是可信的。


    包拯執掌刑名多年,公孫策也是老成之人了。二人對視一眼,公孫策頷首,“大人跟學生都認為,這賬目九成是真的。”


    剩下一成的可能,是真的有人能以假亂真。如果有這份功夫,那真假就不是人力所及的了。


    “如果是真的,那事情就好辦了。”


    富弼直接說出了結果,“夏竦王子騰貶官是必定的。關鍵的是,二人出京之後,樞密使跟九省統製出缺,舊黨實力大損,且不說這兩個職位如何爭取,官家也不會坐視我們奪了。”


    樞密使是何等關鍵的職位,九省統製也是一方大員,一旦出缺,新黨舊黨會打出豬腦子來爭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之一下就拆了官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容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容星河並收藏綜影視之一下就拆了官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