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欲言又止,默然片刻,應了一聲好。
不料青嬤嬤這會兒突然進來,對皇後道:「主子,陛下禦駕往鳳儀宮來了,估摸著再有一炷香就到了。」
皇後微微一愣,隨即道:「本宮知道了。」
春燕手上動作不停,就要為皇後重新綰起頭髮,被皇後阻止了。
「就這樣吧,不用梳了。」她伸手自漆盒中一隻隻鐲子上拂過,最後挑了一對血玉鐲重新戴到手腕上,站起身來,「隨本宮出去迎一迎陛下吧。」
註:1節選自《後漢書·皇後紀·第十上》
第120章 優柔
小太監的通報聲聲音高亢,鳳儀宮的宮人們臉上不自覺露出喜色,畢竟皇後娘娘才遭訓斥不久,懷慶公主又搬離了鳳儀宮,宮人們不免心中忐忑,現在聽到陛下過來,自然高興。
一出殿門,外頭夜風裹著沉悶的熱氣撲麵而來,廊下宮燈照出皇後端莊的身影,也照出對麵一步步走來的皇帝平靜莫測的臉色。
「妾請陛下安,陛下萬福金安。」
皇後垂首施禮,玄色身影在她麵前停駐,金線勾邊的袍角微微擺動,上首傳來皇帝低沉的聲音——
「梓童不必多禮。」
雖然這樣說,但皇帝並沒有等皇後一同進殿,徑直行到裏麵,坐在圈椅上,對剛剛進來的皇後道:「梓童正要安置?」
「是。」皇後笑著,神情如常,「妾以為陛下在兩儀殿事忙,不敢打擾。」
皇後不等皇帝,欲要自己安寢,說起來也算個錯處,但皇帝沒有深究的意思,他靜靜坐在那半晌,似乎在等著什麽,但隻有一室靜謐迴應他。
氣氛沉肅,皇後袖中的手指微微蜷曲,最終放鬆下來,親自接過春燕端上來的紫蘇飲奉到皇帝麵前,柔聲道:「天色已晚,不好喝茶,陛下喝些飲子吧?可要再用些點心?」
「不用了。」皇帝端起那盅紫蘇飲,看了一眼,輕輕抿了一口,又放迴桌上,站起身來道,「早些安置吧。」
一應宮人伺候帝後二人梳洗,隨後退出內室,隻留盛安同春燕兩個值夜。
盛夏的天,宮人傍晚時就拿著竹竿粘過一遍蟬,這會兒蟬鳴聲寥寥,正適合安睡。
盛安瞥見春燕額際帶汗,一甩拂塵,低聲道:「天熱,你要不去喝點涼水吧。」
盛安並不常與鳳儀宮的宮女太監們交流,就連值夜時也大都沉默寡言,兀自小睡。春燕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是在同自己說話,壓著嗓子輕聲道:「好,多謝盛公公。」
便輕手輕腳行到耳房,片刻後出來,還給盛安帶了一壺涼茶。
「咱家不用。」盛安搖頭道,「水喝多了不好伺候。」
春燕知道他說的是值夜的時候喝多了水不方便更衣,這個道理任何一個貼身伺候的都懂,但她方才卻不自覺多喝了些涼水。
她沖盛安笑了一下,神色如常地點點頭,將手中的砂壺放到一邊的牙桌上,不再說話。
內室裏,盡管已經熄了燭火,帝後二人卻還未睡著。
皇帝在沉沉黑暗中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開口道:「再過不久就是母後的忌日,屆時朕預備往普羅寺供幾盞長明燈。」
皇後正撫摸腕間她沒有摘下的血玉鐲,不意皇帝突然提到太後,唿吸錯了一瞬,才應道:「妾已吩咐宮掖司準備祭台,到時帶著眾位妹妹一同齋戒,為母後祈福。」
「梓童考慮周到。」皇帝誇了一句,似乎睡意襲來,不一會兒便隻剩均勻的唿吸聲。
皇後睡在裏側,靜靜躺著不動,仿佛也睡熟了。
夜半,安息香已經燃盡了,用赭色縐綢做表、碧藍雲緞做裏的床帳將窗外照過來的月光擋得嚴嚴實實。
皇後突然睜開眼睛,摸索著摸到身旁的楠木垂花柱,輕輕將腕間的玉鐲貼在床柱上,猶豫片刻,又稍稍退遠一些,仿佛下一瞬就要將這支漂亮精緻的血玉鐲敲碎。
但她拉遠又貼近,重複了幾次這動作過後,終於還是放下手臂,扯了扯綢被,重新閉上眼睛。
若是這樣做了……賠上她的命倒是其次,但這樣一個弒君的名頭卻是跑不了了,即便二皇子登基,王氏一族還能保住幾人呢?往後,妧兒又如何自處?
明日……明日不成,再……
第二日,因有大朝會,皇帝起得比往常還要早些,皇後自然跟著一同起身服侍。
她一邊替皇帝係上盤龍玉佩,一邊道:「午間太熱了些,妧兒的喬遷宴妾做主定在了傍晚,陛下批完摺子還請早些過來,不然妧兒定要去兩儀殿尋您。」
皇帝「嗯」了一聲,自己理了理袖口,對皇後道:「朕內庫裏還有架琉璃七寶屏,待會兒遣人給妧兒送去。」一切如常的樣子。
皇後自然代女兒謝賞,然後帶著一屋子宮人目送皇帝坐著禦輦離開鳳儀宮。
她這時才迴頭問春燕道:「昨夜的紫蘇飲和耳房的涼茶,陛下有派人查過嗎?」
那些東西既沒有摻毒,也沒有放些不該有的藥物,皇後有此一問,隻是要再確認一遍皇帝是否對她的動作有所察覺。
春燕搖搖頭,輕聲道:「主子放心,陛下並未遣人查驗。」
皇後微不可見地鬆了一口氣,又問:「夏蟬迴來了嗎?」
夏蟬昨日送懷慶公主迴忘憂宮,皇後令她就在忘憂宮安歇,第二日再迴轉鳳儀宮。
不料青嬤嬤這會兒突然進來,對皇後道:「主子,陛下禦駕往鳳儀宮來了,估摸著再有一炷香就到了。」
皇後微微一愣,隨即道:「本宮知道了。」
春燕手上動作不停,就要為皇後重新綰起頭髮,被皇後阻止了。
「就這樣吧,不用梳了。」她伸手自漆盒中一隻隻鐲子上拂過,最後挑了一對血玉鐲重新戴到手腕上,站起身來,「隨本宮出去迎一迎陛下吧。」
註:1節選自《後漢書·皇後紀·第十上》
第120章 優柔
小太監的通報聲聲音高亢,鳳儀宮的宮人們臉上不自覺露出喜色,畢竟皇後娘娘才遭訓斥不久,懷慶公主又搬離了鳳儀宮,宮人們不免心中忐忑,現在聽到陛下過來,自然高興。
一出殿門,外頭夜風裹著沉悶的熱氣撲麵而來,廊下宮燈照出皇後端莊的身影,也照出對麵一步步走來的皇帝平靜莫測的臉色。
「妾請陛下安,陛下萬福金安。」
皇後垂首施禮,玄色身影在她麵前停駐,金線勾邊的袍角微微擺動,上首傳來皇帝低沉的聲音——
「梓童不必多禮。」
雖然這樣說,但皇帝並沒有等皇後一同進殿,徑直行到裏麵,坐在圈椅上,對剛剛進來的皇後道:「梓童正要安置?」
「是。」皇後笑著,神情如常,「妾以為陛下在兩儀殿事忙,不敢打擾。」
皇後不等皇帝,欲要自己安寢,說起來也算個錯處,但皇帝沒有深究的意思,他靜靜坐在那半晌,似乎在等著什麽,但隻有一室靜謐迴應他。
氣氛沉肅,皇後袖中的手指微微蜷曲,最終放鬆下來,親自接過春燕端上來的紫蘇飲奉到皇帝麵前,柔聲道:「天色已晚,不好喝茶,陛下喝些飲子吧?可要再用些點心?」
「不用了。」皇帝端起那盅紫蘇飲,看了一眼,輕輕抿了一口,又放迴桌上,站起身來道,「早些安置吧。」
一應宮人伺候帝後二人梳洗,隨後退出內室,隻留盛安同春燕兩個值夜。
盛夏的天,宮人傍晚時就拿著竹竿粘過一遍蟬,這會兒蟬鳴聲寥寥,正適合安睡。
盛安瞥見春燕額際帶汗,一甩拂塵,低聲道:「天熱,你要不去喝點涼水吧。」
盛安並不常與鳳儀宮的宮女太監們交流,就連值夜時也大都沉默寡言,兀自小睡。春燕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是在同自己說話,壓著嗓子輕聲道:「好,多謝盛公公。」
便輕手輕腳行到耳房,片刻後出來,還給盛安帶了一壺涼茶。
「咱家不用。」盛安搖頭道,「水喝多了不好伺候。」
春燕知道他說的是值夜的時候喝多了水不方便更衣,這個道理任何一個貼身伺候的都懂,但她方才卻不自覺多喝了些涼水。
她沖盛安笑了一下,神色如常地點點頭,將手中的砂壺放到一邊的牙桌上,不再說話。
內室裏,盡管已經熄了燭火,帝後二人卻還未睡著。
皇帝在沉沉黑暗中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開口道:「再過不久就是母後的忌日,屆時朕預備往普羅寺供幾盞長明燈。」
皇後正撫摸腕間她沒有摘下的血玉鐲,不意皇帝突然提到太後,唿吸錯了一瞬,才應道:「妾已吩咐宮掖司準備祭台,到時帶著眾位妹妹一同齋戒,為母後祈福。」
「梓童考慮周到。」皇帝誇了一句,似乎睡意襲來,不一會兒便隻剩均勻的唿吸聲。
皇後睡在裏側,靜靜躺著不動,仿佛也睡熟了。
夜半,安息香已經燃盡了,用赭色縐綢做表、碧藍雲緞做裏的床帳將窗外照過來的月光擋得嚴嚴實實。
皇後突然睜開眼睛,摸索著摸到身旁的楠木垂花柱,輕輕將腕間的玉鐲貼在床柱上,猶豫片刻,又稍稍退遠一些,仿佛下一瞬就要將這支漂亮精緻的血玉鐲敲碎。
但她拉遠又貼近,重複了幾次這動作過後,終於還是放下手臂,扯了扯綢被,重新閉上眼睛。
若是這樣做了……賠上她的命倒是其次,但這樣一個弒君的名頭卻是跑不了了,即便二皇子登基,王氏一族還能保住幾人呢?往後,妧兒又如何自處?
明日……明日不成,再……
第二日,因有大朝會,皇帝起得比往常還要早些,皇後自然跟著一同起身服侍。
她一邊替皇帝係上盤龍玉佩,一邊道:「午間太熱了些,妧兒的喬遷宴妾做主定在了傍晚,陛下批完摺子還請早些過來,不然妧兒定要去兩儀殿尋您。」
皇帝「嗯」了一聲,自己理了理袖口,對皇後道:「朕內庫裏還有架琉璃七寶屏,待會兒遣人給妧兒送去。」一切如常的樣子。
皇後自然代女兒謝賞,然後帶著一屋子宮人目送皇帝坐著禦輦離開鳳儀宮。
她這時才迴頭問春燕道:「昨夜的紫蘇飲和耳房的涼茶,陛下有派人查過嗎?」
那些東西既沒有摻毒,也沒有放些不該有的藥物,皇後有此一問,隻是要再確認一遍皇帝是否對她的動作有所察覺。
春燕搖搖頭,輕聲道:「主子放心,陛下並未遣人查驗。」
皇後微不可見地鬆了一口氣,又問:「夏蟬迴來了嗎?」
夏蟬昨日送懷慶公主迴忘憂宮,皇後令她就在忘憂宮安歇,第二日再迴轉鳳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