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世忠沉著嗓音插口道:「皇上息怒,臣與太後此舉,其實為的隻是自保,隻要皇上稍作配合,雙方都無需鬧得魚死網破。」
濂禎麵含冷笑:「自保?聞太師看來是比太後更為冷靜些的,你該明白,如今的局勢根本容不得你們興風作浪,即使朕受了你們的挾製,天下人也不會服你們,天下依舊是白家的天下,難不成你們還真以為能讓其改姓的?你們此舉分明是自尋死路!」
太後搶在兄長前道:「你少來危言聳聽!三大營的二十萬兵馬仍在聞家手上,你以為手握了羽林衛,又有午傾方幫你,就能坐穩這皇位了?鹿死誰手還未可知,我勸你為你那皇後著想,乖乖聽話,別想來與我生事!」
濂禎厲聲道:「你這就不是危言聳聽了?你若真那麽勝券在握,真那麽不來忌憚朕,還扣押皇後和朱芮晨做什麽?還挖空心思誣陷他們做什麽?你真以為手裏捏著所謂的兵權便可獨攬大權?這純屬做夢!天下根本沒幾個人會真心聽你號令。」
他說著從懷中取了一枚紫銅兵符出來,甩手拋到了太後懷裏,「這是錦衣衛的兵符,現在交予你了,你倒來試試號令他們,看他們聽不聽你調遣!」
跟隨濂禎進來的幾名錦衣衛校尉個個緊握刀柄,眼睛死死盯著周圍人的動向,兵符易手這事根本沒引得他們眨一眨眼。這裏包括朱芮晨手下的兩名副將,都是之前領命守衛行宮的,被太後等人嗬斥壓製的時候不敢異動,這會兒明白了原委,得知這夥人竟想給侯爺扣上那麽惡劣的罪名,這些人早都義憤填膺,急盼著皇上立即下令,命他們動手將太後砍成碎片才好,哪會去在乎一塊廢銅爛鐵在誰手裏?
濂禎看出聞世忠臉上透著憂慮,而太後一時也沒說話,便抱了最後一絲希望道:「放了他們,朕許你們不死,甚至還能讓你繼續做你的太後。你也算了解朕的性子,不至於疑心朕會出爾反爾吧?」
太後唇邊浮上冷笑:「你想要我放棄,將多年苦心得來的權力都交給嬋貴妃的兒子?那於我而言,才是生不如死。不必多費口舌了,你要麽乖乖聽我調遣,要麽就等著為那幾個人收屍吧!」
濂禎冷然道:「你明知根本沒幾分勝算,還一定要與我拚這一把?」
太後冷笑更甚,透著駭人的妖異,咬重了語氣一字字道:「怎會沒有勝算?即使真沒了退路,我還能與秦琇瑩玉石俱焚,到時我縱然沒命,你卻要落得生不如死,還不是一樣算我勝出?」
濂禎見了她這神情,感到一陣寒意襲遍全身。世上最難對付的敵人,莫過於豁出性命、沒了理智的敵人。事到如今,道理已經完全講不通,他隻能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為轉圜爭取餘地。
「朕要見他們,不親眼見一見,怎知你們是不是已經害了他們性命?」
這話一出,也就標誌著皇帝暫時服了軟。太後笑得盡顯得意,被她捏在手裏的,確實是皇帝的脈門,任他再怎樣疾言厲色,也不敢讓那個人冒一點危險。
太後道:「皇上手段高明,哀家可不敢放鬆警惕。見麵就免了,皇上想知道他們的情形,哀家會差人找陸賢平來向你稟告。」
濂禎無奈,隻能點了點頭,最後道:「你最好保證他們毫髮無傷,再敢讓他們多受一點傷害,朕也一樣會來與你們拚命!」
人質早已被移出了行宮,一個多時辰之後的傍晚時分,濂禎才在行宮偏殿裏等來了陸賢平,上來先問:「朱芮晨的傷勢如何?」
「皇上放心,侯爺傷得不重,沒有大礙。」
濂禎略微放下了心,掃了一眼太後安排守在一旁的太監,又問:「他可有什麽話轉達給朕?」
即使清楚大局上聞家並不占優勢,濂禎對如何解除眼前困局卻尚無頭緒,急需有人支個招。
陸賢平神顯苦澀,遲疑道:「皇上,侯爺雖然傷不致命,卻失血不少,眼下……還未甦醒。」
濂禎急怒攻心,伏在椅子扶手上的手緊緊攥起,青筋爆出,真恨不得當即就將太後斬成兩截。
陸賢平忙勸道:「皇上,皇後娘娘最擔心皇上會怒火攻心,讓臣一定要待她勸解皇上暫且冷靜,如今這局勢,可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濂禎切齒憤然道:「她還要你來勸我?事情落到如今這局勢,還不都是因為我沒去提防,將你們拋在行宮不管?一切都是我的責任,是我害了他們!」
陸賢平露出一絲無奈苦笑:「皇後也猜到皇上會如此自責,刻意讓臣為皇上帶個話。娘娘說,出了事後追究責任,自怨自艾,於事無補,毫無裨益,不如將心思花在去琢磨如何應對和補救上,才是明智之舉。這是她剛剛領悟的道理,希望與皇上共勉。」
濂禎一時呆坐無言,聽著陸賢平繼續轉述,就好似親耳聽見了琇瑩的聲音。
她一改前幾天的頹靡無神,冷靜又淡然地說著:「導致皇上與侯爺都陷入被動,中了太後的陷阱,歸根結底是我的責任,但事到如今,我已明白坐在這裏繼續用自責來折磨自己,沒有任何用處。請陸禦醫告訴皇上,一切謹慎應對,從長計議,不要以我為念。」
濂禎的心境平靜了許多,之前他最擔心的除朱芮晨的傷勢之外,就是琇瑩的精神狀態,她才剛有所好轉就遇到了這種變故,倘若心境劇烈變化,說不定就會導致流產甚至危及性命,想不到她反而看得開了。她說的沒錯,隻要謹慎應對,從長計議,就還有著勝算,此刻最忌諱的就是心浮氣躁,亂了方寸。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濂禎麵含冷笑:「自保?聞太師看來是比太後更為冷靜些的,你該明白,如今的局勢根本容不得你們興風作浪,即使朕受了你們的挾製,天下人也不會服你們,天下依舊是白家的天下,難不成你們還真以為能讓其改姓的?你們此舉分明是自尋死路!」
太後搶在兄長前道:「你少來危言聳聽!三大營的二十萬兵馬仍在聞家手上,你以為手握了羽林衛,又有午傾方幫你,就能坐穩這皇位了?鹿死誰手還未可知,我勸你為你那皇後著想,乖乖聽話,別想來與我生事!」
濂禎厲聲道:「你這就不是危言聳聽了?你若真那麽勝券在握,真那麽不來忌憚朕,還扣押皇後和朱芮晨做什麽?還挖空心思誣陷他們做什麽?你真以為手裏捏著所謂的兵權便可獨攬大權?這純屬做夢!天下根本沒幾個人會真心聽你號令。」
他說著從懷中取了一枚紫銅兵符出來,甩手拋到了太後懷裏,「這是錦衣衛的兵符,現在交予你了,你倒來試試號令他們,看他們聽不聽你調遣!」
跟隨濂禎進來的幾名錦衣衛校尉個個緊握刀柄,眼睛死死盯著周圍人的動向,兵符易手這事根本沒引得他們眨一眨眼。這裏包括朱芮晨手下的兩名副將,都是之前領命守衛行宮的,被太後等人嗬斥壓製的時候不敢異動,這會兒明白了原委,得知這夥人竟想給侯爺扣上那麽惡劣的罪名,這些人早都義憤填膺,急盼著皇上立即下令,命他們動手將太後砍成碎片才好,哪會去在乎一塊廢銅爛鐵在誰手裏?
濂禎看出聞世忠臉上透著憂慮,而太後一時也沒說話,便抱了最後一絲希望道:「放了他們,朕許你們不死,甚至還能讓你繼續做你的太後。你也算了解朕的性子,不至於疑心朕會出爾反爾吧?」
太後唇邊浮上冷笑:「你想要我放棄,將多年苦心得來的權力都交給嬋貴妃的兒子?那於我而言,才是生不如死。不必多費口舌了,你要麽乖乖聽我調遣,要麽就等著為那幾個人收屍吧!」
濂禎冷然道:「你明知根本沒幾分勝算,還一定要與我拚這一把?」
太後冷笑更甚,透著駭人的妖異,咬重了語氣一字字道:「怎會沒有勝算?即使真沒了退路,我還能與秦琇瑩玉石俱焚,到時我縱然沒命,你卻要落得生不如死,還不是一樣算我勝出?」
濂禎見了她這神情,感到一陣寒意襲遍全身。世上最難對付的敵人,莫過於豁出性命、沒了理智的敵人。事到如今,道理已經完全講不通,他隻能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為轉圜爭取餘地。
「朕要見他們,不親眼見一見,怎知你們是不是已經害了他們性命?」
這話一出,也就標誌著皇帝暫時服了軟。太後笑得盡顯得意,被她捏在手裏的,確實是皇帝的脈門,任他再怎樣疾言厲色,也不敢讓那個人冒一點危險。
太後道:「皇上手段高明,哀家可不敢放鬆警惕。見麵就免了,皇上想知道他們的情形,哀家會差人找陸賢平來向你稟告。」
濂禎無奈,隻能點了點頭,最後道:「你最好保證他們毫髮無傷,再敢讓他們多受一點傷害,朕也一樣會來與你們拚命!」
人質早已被移出了行宮,一個多時辰之後的傍晚時分,濂禎才在行宮偏殿裏等來了陸賢平,上來先問:「朱芮晨的傷勢如何?」
「皇上放心,侯爺傷得不重,沒有大礙。」
濂禎略微放下了心,掃了一眼太後安排守在一旁的太監,又問:「他可有什麽話轉達給朕?」
即使清楚大局上聞家並不占優勢,濂禎對如何解除眼前困局卻尚無頭緒,急需有人支個招。
陸賢平神顯苦澀,遲疑道:「皇上,侯爺雖然傷不致命,卻失血不少,眼下……還未甦醒。」
濂禎急怒攻心,伏在椅子扶手上的手緊緊攥起,青筋爆出,真恨不得當即就將太後斬成兩截。
陸賢平忙勸道:「皇上,皇後娘娘最擔心皇上會怒火攻心,讓臣一定要待她勸解皇上暫且冷靜,如今這局勢,可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濂禎切齒憤然道:「她還要你來勸我?事情落到如今這局勢,還不都是因為我沒去提防,將你們拋在行宮不管?一切都是我的責任,是我害了他們!」
陸賢平露出一絲無奈苦笑:「皇後也猜到皇上會如此自責,刻意讓臣為皇上帶個話。娘娘說,出了事後追究責任,自怨自艾,於事無補,毫無裨益,不如將心思花在去琢磨如何應對和補救上,才是明智之舉。這是她剛剛領悟的道理,希望與皇上共勉。」
濂禎一時呆坐無言,聽著陸賢平繼續轉述,就好似親耳聽見了琇瑩的聲音。
她一改前幾天的頹靡無神,冷靜又淡然地說著:「導致皇上與侯爺都陷入被動,中了太後的陷阱,歸根結底是我的責任,但事到如今,我已明白坐在這裏繼續用自責來折磨自己,沒有任何用處。請陸禦醫告訴皇上,一切謹慎應對,從長計議,不要以我為念。」
濂禎的心境平靜了許多,之前他最擔心的除朱芮晨的傷勢之外,就是琇瑩的精神狀態,她才剛有所好轉就遇到了這種變故,倘若心境劇烈變化,說不定就會導致流產甚至危及性命,想不到她反而看得開了。她說的沒錯,隻要謹慎應對,從長計議,就還有著勝算,此刻最忌諱的就是心浮氣躁,亂了方寸。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