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不解道:「不知夫人為何發笑?」
秦夫人含笑道:「請恕妾身失敬。妾身是聽了太後的話便想到,如今妾身之女做了侍奉皇上的嬪妃,太後卻執意要假設妾身自己當年進了宮會如何,還要說妾身若去與皇上生母嬋貴妃爭寵會如何,這事……難道還不好笑麽?哦,妾身懂了,太後本就是說個笑話來給我聽。妾身愚鈍,還請太後見諒。」
這下濂禎再難忍住,輕笑出聲,險些噴了茶。人家說的沒錯啊,人家現在明明是皇帝的丈母娘,你卻硬要假設丈母娘如果當初進宮跟皇帝他媽競爭會是什麽光景,這思路有多荒誕?你個做太後的要不要這麽無稽無聊外加無厘頭啊?
眼見太後臉色已有些難看,濂禎正考慮打個圓場,卻聽秦夫人輕嘆了一聲道:「要說妾身這女兒,說有福也是有福,小小年紀得了聖寵,又有這樣一位寬厚待人的太後相護,可不是有福麽?可若說沒福也是沒福,既承了聖寵這些日子,竟還連個身孕都沒有,連我這個做娘的,都在替她發愁了。這若是不早早生個皇子,可怎麽對得起皇上與太後的聖恩呢?」說話間已是一臉愁容,似是隨時要落下淚來的模樣。
濂禎有些發懵:她說起這個是啥用意呢?
太後卻臉色緩和了,又溫淡笑著道:「你也不必太急,秦貴嬪年紀尚輕,想來總會懷上龍裔的。事關祖宗社稷,哀家也會著意讓人替她好好調養身子,以期早日誕下皇子,綿延皇室血脈。」
濂禎這就明白了:秦夫人這是主動奉上一個短處來讓太後平一平心氣。頓時心裏對秦夫人的景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他生來還是頭一次看到,有人可以在老妖婆麵前如此吼得住氣場、掌控得了全局。自己這丈母娘當真不簡單!
作者有話要說:
☆、091、座談
秦夫人起身下拜:「妾身代小女多謝太後隆恩。小女能得皇上與太後如此大恩照拂,是小女之大幸,亦是妾身全家之大幸。」
濂禎覺得是時候結束這場對話了,便也起身道:「母後,時辰不早,秦夫人還需於天黑前出宮,請容朕現在便引她去見女兒吧。」
太後點頭:「去吧。夫人保重,哀家就不遠送了。」
「多謝太後,妾身告退。」秦夫人就此跟隨濂禎走出。
太後靜靜坐了許久,除了用手指輕撫著茶杯邊緣之外,再無任何動作。
太後將剛才這段對話在心裏過了兩遍,完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秦貴嬪她媽不是個簡單貨色。那麽那個女兒呢?她時常懷疑琇瑩是暗藏心機,卻一直沒得到證實。如果說這個做女兒的其實也如她媽一樣有心機,卻在她麵前裝了這麽久的小白兔都未露任何馬腳,那就隻能證明一件事:這女兒比她媽還厲害。
但願隻是自己多慮,這母女畢竟是與泗國公血脈相連啊。最近已聽到消息說,秦夫人似乎與泗國公來往過書信,這是泗國公要拾起這門親戚的意思麽……
從慈清宮去到芙蕖館的路上,作為陪同人員的唐漢一路都覺得,秦夫人一定在奇怪,皇上為啥要引她步行走這麽遠的路呢?咱這位皇上就是有這麽一個怪癖,去哪兒都喜歡拿腿丈量,也就想不起有客人來了,該請人家坐轎。
濂禎一路充當導遊,隨和可親地為秦夫人講解這裏是什麽宮,那裏是什麽殿,自己曾與她女兒在哪裏愉快玩耍,講到個別趣事,也引得秦夫人掩口發笑。高幹女婿與平民丈母娘看起來相處甚歡。
芙蕖館裏的上下人等早在等候,待他們到了,先是琇瑩等人以常禮接駕,隨後便是秦夫人向琇瑩行跪拜大禮。
「妾身秦午氏拜見貴嬪娘娘,娘娘萬福。」
「母親快請起來,折煞女兒了。」琇瑩趕忙親手相扶。
濂禎道:「夫人多陪瑩兒坐上一陣,不忙離開,朕先告辭,就不打攪你們母女團聚了。」
待秦夫人客套了兩句,琇瑩操著賣萌的笑容問:「皇上自太後處過來,想必已與母親說了不少話,敢問皇上對家母印象如何?」
濂禎本已要走了,聞聽此言,迴身吐出兩個字:「給力。」
現場觀眾僅有琇瑩一人聽得懂這倆字的涵義。她自從交底以來,已和濂禎私下裏說起過許許多多現代的事,其中自也包括一些流行語,這些話漸漸成了他們之間的暗語。琇瑩聽了這二字評語,頓時對自己老媽肅然起敬。
眼見這位老媽端莊大方,語笑嫣然,琇瑩總覺得有些不對勁:說好的久別重逢抱頭痛哭呢?自己不是原主,可老媽是啊,大半年沒見女兒,中途又經歷過女兒中毒變癡呆這樣的劫難,她怎地一點也不激動呢?這老媽看起來,絕非常人。
反倒是小茜表現得比這對母女都要激動,也與秦夫人寒暄了幾句。
屋中隻剩下了母女兩個,見秦夫人姿態悠然地端坐對麵,似笑非笑地靜靜望過來,許久沒有開言。琇瑩就開始心裏發毛:這尼瑪哪裏是母女會麵?怎那麽像是未來婆婆相看兒媳婦的架勢?
「瑩兒,為娘要問你幾件事,你可要照實迴答。」
琇瑩更是心頭凜然:「母親盡管問,我自會從實招來……不,照實作答。」
秦夫人飲了口茶,朝她淡淡一笑:「這頭一件我要問的是,如今你是專寵一身,闔宮上下皇上隻寵著你一個,對其餘嬪妃不說臨幸,幾乎理都不理,這可是大大的積怨之舉。他日若有人找你麻煩,或是太後尋你的把柄,你當如何處置?」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秦夫人含笑道:「請恕妾身失敬。妾身是聽了太後的話便想到,如今妾身之女做了侍奉皇上的嬪妃,太後卻執意要假設妾身自己當年進了宮會如何,還要說妾身若去與皇上生母嬋貴妃爭寵會如何,這事……難道還不好笑麽?哦,妾身懂了,太後本就是說個笑話來給我聽。妾身愚鈍,還請太後見諒。」
這下濂禎再難忍住,輕笑出聲,險些噴了茶。人家說的沒錯啊,人家現在明明是皇帝的丈母娘,你卻硬要假設丈母娘如果當初進宮跟皇帝他媽競爭會是什麽光景,這思路有多荒誕?你個做太後的要不要這麽無稽無聊外加無厘頭啊?
眼見太後臉色已有些難看,濂禎正考慮打個圓場,卻聽秦夫人輕嘆了一聲道:「要說妾身這女兒,說有福也是有福,小小年紀得了聖寵,又有這樣一位寬厚待人的太後相護,可不是有福麽?可若說沒福也是沒福,既承了聖寵這些日子,竟還連個身孕都沒有,連我這個做娘的,都在替她發愁了。這若是不早早生個皇子,可怎麽對得起皇上與太後的聖恩呢?」說話間已是一臉愁容,似是隨時要落下淚來的模樣。
濂禎有些發懵:她說起這個是啥用意呢?
太後卻臉色緩和了,又溫淡笑著道:「你也不必太急,秦貴嬪年紀尚輕,想來總會懷上龍裔的。事關祖宗社稷,哀家也會著意讓人替她好好調養身子,以期早日誕下皇子,綿延皇室血脈。」
濂禎這就明白了:秦夫人這是主動奉上一個短處來讓太後平一平心氣。頓時心裏對秦夫人的景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他生來還是頭一次看到,有人可以在老妖婆麵前如此吼得住氣場、掌控得了全局。自己這丈母娘當真不簡單!
作者有話要說:
☆、091、座談
秦夫人起身下拜:「妾身代小女多謝太後隆恩。小女能得皇上與太後如此大恩照拂,是小女之大幸,亦是妾身全家之大幸。」
濂禎覺得是時候結束這場對話了,便也起身道:「母後,時辰不早,秦夫人還需於天黑前出宮,請容朕現在便引她去見女兒吧。」
太後點頭:「去吧。夫人保重,哀家就不遠送了。」
「多謝太後,妾身告退。」秦夫人就此跟隨濂禎走出。
太後靜靜坐了許久,除了用手指輕撫著茶杯邊緣之外,再無任何動作。
太後將剛才這段對話在心裏過了兩遍,完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秦貴嬪她媽不是個簡單貨色。那麽那個女兒呢?她時常懷疑琇瑩是暗藏心機,卻一直沒得到證實。如果說這個做女兒的其實也如她媽一樣有心機,卻在她麵前裝了這麽久的小白兔都未露任何馬腳,那就隻能證明一件事:這女兒比她媽還厲害。
但願隻是自己多慮,這母女畢竟是與泗國公血脈相連啊。最近已聽到消息說,秦夫人似乎與泗國公來往過書信,這是泗國公要拾起這門親戚的意思麽……
從慈清宮去到芙蕖館的路上,作為陪同人員的唐漢一路都覺得,秦夫人一定在奇怪,皇上為啥要引她步行走這麽遠的路呢?咱這位皇上就是有這麽一個怪癖,去哪兒都喜歡拿腿丈量,也就想不起有客人來了,該請人家坐轎。
濂禎一路充當導遊,隨和可親地為秦夫人講解這裏是什麽宮,那裏是什麽殿,自己曾與她女兒在哪裏愉快玩耍,講到個別趣事,也引得秦夫人掩口發笑。高幹女婿與平民丈母娘看起來相處甚歡。
芙蕖館裏的上下人等早在等候,待他們到了,先是琇瑩等人以常禮接駕,隨後便是秦夫人向琇瑩行跪拜大禮。
「妾身秦午氏拜見貴嬪娘娘,娘娘萬福。」
「母親快請起來,折煞女兒了。」琇瑩趕忙親手相扶。
濂禎道:「夫人多陪瑩兒坐上一陣,不忙離開,朕先告辭,就不打攪你們母女團聚了。」
待秦夫人客套了兩句,琇瑩操著賣萌的笑容問:「皇上自太後處過來,想必已與母親說了不少話,敢問皇上對家母印象如何?」
濂禎本已要走了,聞聽此言,迴身吐出兩個字:「給力。」
現場觀眾僅有琇瑩一人聽得懂這倆字的涵義。她自從交底以來,已和濂禎私下裏說起過許許多多現代的事,其中自也包括一些流行語,這些話漸漸成了他們之間的暗語。琇瑩聽了這二字評語,頓時對自己老媽肅然起敬。
眼見這位老媽端莊大方,語笑嫣然,琇瑩總覺得有些不對勁:說好的久別重逢抱頭痛哭呢?自己不是原主,可老媽是啊,大半年沒見女兒,中途又經歷過女兒中毒變癡呆這樣的劫難,她怎地一點也不激動呢?這老媽看起來,絕非常人。
反倒是小茜表現得比這對母女都要激動,也與秦夫人寒暄了幾句。
屋中隻剩下了母女兩個,見秦夫人姿態悠然地端坐對麵,似笑非笑地靜靜望過來,許久沒有開言。琇瑩就開始心裏發毛:這尼瑪哪裏是母女會麵?怎那麽像是未來婆婆相看兒媳婦的架勢?
「瑩兒,為娘要問你幾件事,你可要照實迴答。」
琇瑩更是心頭凜然:「母親盡管問,我自會從實招來……不,照實作答。」
秦夫人飲了口茶,朝她淡淡一笑:「這頭一件我要問的是,如今你是專寵一身,闔宮上下皇上隻寵著你一個,對其餘嬪妃不說臨幸,幾乎理都不理,這可是大大的積怨之舉。他日若有人找你麻煩,或是太後尋你的把柄,你當如何處置?」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