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人是從一進宮來就把妍妃當做皇後來巴結的,石良儀則是認清形勢有心向太後集團靠攏的。兩個人陣營不同,所以平素沒什麽交情,卻是同病相憐——都不受巴結對象所重視。妍妃與太後這倆boss級的人物並不稀罕拉這些出身不高的小女人做助力,隻將她們當做小嘍囉偶爾使喚罷了。
這兩人一路走到一處盛開的臘梅樹下,正遇到駐足在這裏賞花的芸貴人與衛小媛。
那一樹臘梅確實開得正值鼎盛,滿樹嫩黃的花朵色彩炫目,好似瓊枝珊瑚。
寒暄過幾句之後,四個小嬪妃就自然而言地談起了眼下最受人關注的話題。
石良儀道:「不知你們聽說了沒有,昨日宗人府連夜審訊那個孫嬤嬤,已經得了供詞。那婆子供認說,是她擅離職守,致使公主落水,事後害怕擔上罪責,就隨口反咬了秦貴嬪一口,誣陷秦貴嬪謀害公主。」
她這算得上第一手消息,那三個小嬪妃都是初聞,一時訝然,互相看了看。昨天昭明宮裏險些發生的兵變被太後嚴令封鎖了消息,所以這時還沒傳為爆炸性新聞。人們的關注重點,還僅限於秦貴嬪受誣陷一案。
這樁案子最後被解釋為刁奴欺主其實也是種善罷之法。小嬪妃們都明白,眼下沒人可以認定太後集團就是主謀,即便是,也輪不到她們說三道四。
衛小媛又想起另一件事,憂慮道:「今早我聽說皇上一大早便去找了太後……」
芸貴人與王才人都是臉上變色,經過了昨天的事,眼下秦貴嬪重病,皇上去找太後是做啥?難道是去拚命?作為沒有強大靠山的小嬪妃,誰不怕看到後宮大boss火拚啊?被炮灰了怎麽辦?
王才人也奉上了一條信息:「石姐姐果然消息靈通,我今早倒是聽說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妍妃娘娘早早來探望過秦貴嬪了,不但見到了秦貴嬪的麵,還與之在房中單獨聊了好一陣呢。」
這又是個信息量不小的消息。發生了昨天那樣的重大變故,妍妃今天一大早就去看望了受害者秦貴嬪,這標誌著什麽?是開始劃陣營準備開戰麽?
四個小嬪妃一時間都沒再說話,靜靜站在臘梅樹下,心裏都是一樣的不明覺厲。
而在此之後,瞬華公主落水案的調查結果很快在全宮公布了,皇上與太後的協議和解雖然不會被正式公布,卻也隱隱傳開了。接下來後宮眾人又很快得到了另一個消息——妍妃娘娘去找了太後,向太後申請將瞬華轉到芙蕖館將養。
原來妍妃娘娘與秦貴嬪密談的重點是這事,很多人聽說後倒是鬆了口氣。皇上與太後和解了,妍妃也沒惹事的跡象,看起來後宮或許可以太平一陣子了呢。
可真正有點心計的人都會明白:太平個啥呀?
昭明宮血案的始末是被封鎖了,但掌事宮女死了,聞昭儀被禁足兩個月,不可能不引起人們注意,大體的風聲也很快席捲了後宮。
人們都看得出來,這次的事能暫且平息,都得益於太後鎮壓下了聞昭儀,可依著聞昭儀那性子,真能就此消停麽?而皇上這迴肯定是與她徹底鬧掰了,如果她再不消停,又會再拚出個什麽後果來?
被禁足在昭明宮裏的聞昭儀好似被抽光了精氣,軟噠噠地委頓在床。聽到宮女稟告太後來訪,她才勉強起身相迎。
聽到太後轉述了與濂禎談的條件,聞昭儀呆愣愣地坐著,並沒現出什麽反應。聽起來,皇上倒像是沒昨天那麽生她的氣了,居然還想將孩子給她,貌似是件好事,可是這麽一來,其實也表明自己與他徹底劃清了界限,從此以後,他再不會來理自己了。
當然,有了昨天那種糾葛,怎麽還能指望他來理自己,即便是拿秦琇瑩的命去要挾,他都不會妥協。聞嘉慧無力地苦笑著。
太後冷淡道:「嘉慧,你可知錯了?」這個侄女因為放不下對皇帝的執念,近來自作主張做出的這一連串越來越瘋狂的舉動,也著實讓太後要失去耐心了。這一次有多險?聞昭儀自己險些丟了命,太後也險些為此與皇帝反目,真走到那一步,局勢自然對皇上與秦琇瑩不利,可對自己這一方,還不一樣是極為不利?
「侄女即使知錯,又還能如何呢?」聞昭儀自嘲不已,自己錯了麽?似乎是錯了。因為眼下的結果,絕非她想達到的,可如果有機會讓她重來一次,她也不覺得自己會去避免這個錯。
太後嘆息道:「我早就勸你死心,男人的心一旦離你去了,你再怎麽想要挽迴,都是枉費心機,還容易弄巧成拙。倒不如多想些實際的利益才是正經。」
這是她的切身體會,當年先帝獨寵嬋貴妃,她也曾妄圖爭取迴丈夫的心,她的手段還遠比聞昭儀高明,卻一樣無濟於事,她們姑侄倆想要爭取的男人,其實本就從沒愛上過她們,有了真心所愛的女人,更不會被她們拉迴來。
所以太後很快認清了形勢,再不去迷茫,專注於為攬劃。如今在她看來,自己的選擇是很明智的,嬋貴妃如何,先帝如何,當初看起來備受冷落的那個可憐女人如今才是勢大的一方。那對男女雖然恩愛,卻早早過世,留下的兒子也毫無實權,可見還是她選對了。
太後嘴角浮上冷笑:「男人的心值個什麽?握在手裏的權力才實實在在。等咱們手裏握了皇子,即便不是你生的,想扶你上後位也是不難,到時還有什麽可在乎?咱們早晚會有一天,再也不懼與他人翻臉。」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兩人一路走到一處盛開的臘梅樹下,正遇到駐足在這裏賞花的芸貴人與衛小媛。
那一樹臘梅確實開得正值鼎盛,滿樹嫩黃的花朵色彩炫目,好似瓊枝珊瑚。
寒暄過幾句之後,四個小嬪妃就自然而言地談起了眼下最受人關注的話題。
石良儀道:「不知你們聽說了沒有,昨日宗人府連夜審訊那個孫嬤嬤,已經得了供詞。那婆子供認說,是她擅離職守,致使公主落水,事後害怕擔上罪責,就隨口反咬了秦貴嬪一口,誣陷秦貴嬪謀害公主。」
她這算得上第一手消息,那三個小嬪妃都是初聞,一時訝然,互相看了看。昨天昭明宮裏險些發生的兵變被太後嚴令封鎖了消息,所以這時還沒傳為爆炸性新聞。人們的關注重點,還僅限於秦貴嬪受誣陷一案。
這樁案子最後被解釋為刁奴欺主其實也是種善罷之法。小嬪妃們都明白,眼下沒人可以認定太後集團就是主謀,即便是,也輪不到她們說三道四。
衛小媛又想起另一件事,憂慮道:「今早我聽說皇上一大早便去找了太後……」
芸貴人與王才人都是臉上變色,經過了昨天的事,眼下秦貴嬪重病,皇上去找太後是做啥?難道是去拚命?作為沒有強大靠山的小嬪妃,誰不怕看到後宮大boss火拚啊?被炮灰了怎麽辦?
王才人也奉上了一條信息:「石姐姐果然消息靈通,我今早倒是聽說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妍妃娘娘早早來探望過秦貴嬪了,不但見到了秦貴嬪的麵,還與之在房中單獨聊了好一陣呢。」
這又是個信息量不小的消息。發生了昨天那樣的重大變故,妍妃今天一大早就去看望了受害者秦貴嬪,這標誌著什麽?是開始劃陣營準備開戰麽?
四個小嬪妃一時間都沒再說話,靜靜站在臘梅樹下,心裏都是一樣的不明覺厲。
而在此之後,瞬華公主落水案的調查結果很快在全宮公布了,皇上與太後的協議和解雖然不會被正式公布,卻也隱隱傳開了。接下來後宮眾人又很快得到了另一個消息——妍妃娘娘去找了太後,向太後申請將瞬華轉到芙蕖館將養。
原來妍妃娘娘與秦貴嬪密談的重點是這事,很多人聽說後倒是鬆了口氣。皇上與太後和解了,妍妃也沒惹事的跡象,看起來後宮或許可以太平一陣子了呢。
可真正有點心計的人都會明白:太平個啥呀?
昭明宮血案的始末是被封鎖了,但掌事宮女死了,聞昭儀被禁足兩個月,不可能不引起人們注意,大體的風聲也很快席捲了後宮。
人們都看得出來,這次的事能暫且平息,都得益於太後鎮壓下了聞昭儀,可依著聞昭儀那性子,真能就此消停麽?而皇上這迴肯定是與她徹底鬧掰了,如果她再不消停,又會再拚出個什麽後果來?
被禁足在昭明宮裏的聞昭儀好似被抽光了精氣,軟噠噠地委頓在床。聽到宮女稟告太後來訪,她才勉強起身相迎。
聽到太後轉述了與濂禎談的條件,聞昭儀呆愣愣地坐著,並沒現出什麽反應。聽起來,皇上倒像是沒昨天那麽生她的氣了,居然還想將孩子給她,貌似是件好事,可是這麽一來,其實也表明自己與他徹底劃清了界限,從此以後,他再不會來理自己了。
當然,有了昨天那種糾葛,怎麽還能指望他來理自己,即便是拿秦琇瑩的命去要挾,他都不會妥協。聞嘉慧無力地苦笑著。
太後冷淡道:「嘉慧,你可知錯了?」這個侄女因為放不下對皇帝的執念,近來自作主張做出的這一連串越來越瘋狂的舉動,也著實讓太後要失去耐心了。這一次有多險?聞昭儀自己險些丟了命,太後也險些為此與皇帝反目,真走到那一步,局勢自然對皇上與秦琇瑩不利,可對自己這一方,還不一樣是極為不利?
「侄女即使知錯,又還能如何呢?」聞昭儀自嘲不已,自己錯了麽?似乎是錯了。因為眼下的結果,絕非她想達到的,可如果有機會讓她重來一次,她也不覺得自己會去避免這個錯。
太後嘆息道:「我早就勸你死心,男人的心一旦離你去了,你再怎麽想要挽迴,都是枉費心機,還容易弄巧成拙。倒不如多想些實際的利益才是正經。」
這是她的切身體會,當年先帝獨寵嬋貴妃,她也曾妄圖爭取迴丈夫的心,她的手段還遠比聞昭儀高明,卻一樣無濟於事,她們姑侄倆想要爭取的男人,其實本就從沒愛上過她們,有了真心所愛的女人,更不會被她們拉迴來。
所以太後很快認清了形勢,再不去迷茫,專注於為攬劃。如今在她看來,自己的選擇是很明智的,嬋貴妃如何,先帝如何,當初看起來備受冷落的那個可憐女人如今才是勢大的一方。那對男女雖然恩愛,卻早早過世,留下的兒子也毫無實權,可見還是她選對了。
太後嘴角浮上冷笑:「男人的心值個什麽?握在手裏的權力才實實在在。等咱們手裏握了皇子,即便不是你生的,想扶你上後位也是不難,到時還有什麽可在乎?咱們早晚會有一天,再也不懼與他人翻臉。」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