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禎終於覺得解了幾分氣憤,冷笑道:「卓小姐說的是,不光你不懂這裏的道理,朕一樣不懂。若說秦貴嬪生了個皇子,而瞬華也是個皇子,那她謀害瞬華還算合情合理。如今這局勢,她又為何要對瞬華動手?莫非是有意奉上一個罪狀,等著被降罪不成?」
眾嬪妃大多是一副恍然神氣。她們中本還有著一些人疑心真是琇瑩去對瞬華動的手,聽了卓紅纓與濂禎這番話,也就再無一人懷疑,都明白了這是太後集團的嫁禍之計,再去看向太後與聞昭儀的眼神,便有了些許變化。
琇瑩默然望著卓紅纓,雖滿心感激,卻也有著憂慮。這位卓小姐替她出頭,可就是站到了太後的對麵,即便占了理,也是處境危險,更何況,這個場合本就沒有她說話的餘地。
於是她及時向朱侯夫人使了個眼色。朱侯夫人立時會意,過來攜了卓紅纓的手道:「紅纓,這裏的事自有皇上與太後做主,你可不要隨意插口。」
聞昭儀接不上話來,便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太後。
太後捏著杯蓋飲著茶,一副成竹在胸不緊不慢的姿態,隻垂目看著茶杯,緩緩道:「一個人做出事來,是何緣故,僅有她自己心裏清楚。其中道理哪裏是外人都說得清的?秦貴嬪可還有何辯解之詞?若說不上來,哀家隻好命人將你收押,送去宗人府審訊了。究竟是不是冤枉了你,審過才好知道。」
她之前就覺得這個計策漏洞百出,講理很難講得通,所以該走的路線根本不是與人講理,而是順著這個茬口去不講理才對。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琇瑩身上。濂禎也凝望著她,麵色嚴峻道:「你好好想想,可有什麽事可證明你的清白?若有證據,定要盡快提出來。」
他知道,不論道理怎麽講,若不能當場證實琇瑩無罪,太後還是有權將她收押,以後更容易為她捏造罪名,進而要她的命都說不定,憑自己現在這點本事想要救她,隻有硬拚這一個最笨的笨招,那樣定會將事情鬧個不可收拾,後果難料。
琇瑩頭一次跪了這許久,本就剛受過冷水侵襲的膝蓋又麻又痛,她不著痕跡地動了動腿來緩解痛感,恭敬答道:「迴太後,有人可為嬪妾作證,在孫嬤嬤唿喊公主落水之時,嬪妾根本不在湖邊。」
她早已想明了天樞的用意,一直沒有申辯,是覺得重量級的話總要等對方問起再說,要比自己主動說起的效果好。
正巧此時韓嬪笑盈盈地插口道:「貴嬪說的證人,莫不是你那位宮女吧?那宮女是貴嬪陪嫁來的丫鬟,自是忠心不二,她的證詞恐怕太過偏頗,無法取信呢。」
琇瑩抬眼朝她望過來,已換做一臉清純笑意:「韓姐姐怎地臨到此時還來與我說笑?我所說的證人,明明就是韓姐姐你啊。」
韓嬪一怔:「我?」
眾人都想不到會有此轉折,全都注目於韓嬪。
琇瑩道:「正是啊。姐姐怎地這麽快便忘了?當時我被孫嬤嬤叫去杏林裏等待,正巧見到韓姐姐在一處拐角後與人交談,我便上前招唿,與韓姐姐聊了一陣。之後咱們可是一起聽見孫嬤嬤喊公主落水的啊,韓姐姐親眼見到我聽了喊聲才衝去湖邊的,對不對?」
「你……」韓嬪僵在當場,啞口無言。她明知琇瑩是在信口開河,卻明白自己將包裹送給奶母的一幕定是被她看了去,既如此,自己又能怎麽迴答?難道該去戳穿琇瑩的謊言?那樣又該怎麽掩蓋自己偷拿宮中財物送給家人的罪責?
琇瑩可憐兮兮道:「韓姐姐你可要實話實說,為我作證才是,這迴的罪責頗大,若真被問責,我可是吃罪不起的。若是姐姐記不清了,不如咱們找來當時與姐姐交談的那位嬤嬤,她總該記得的吧?」
找那位嬤嬤來,自然是韓嬪更不敢答應的了。私自將宮中財物拿給外人的罪過不輕,要是當著這麽多人暴露出來,後果不堪設想。琇瑩所謂的「罪責頗大」、「吃罪不起」顯然都是指她而說。
濂禎瞥向韓嬪:「當時與你說話的是誰?你若不願說,便找那人來說。」
「我……嬪妾……」韓嬪支吾難言。
濂禎冷喝道:「還不快實話實說!」
韓嬪兩腿一軟跪倒在地:「迴皇上,事情確如秦貴嬪所說,一分不差!」
太後與聞昭儀都吃了一驚,韓嬪明明是她們這一頭的,怎地反而跑去為對方作證了?這其中又是什麽緣故?
妍妃含笑插口:「好了,這下可是真相大白了。韓妹妹平素與秦妹妹交情並不深厚,想必也不至於偏袒於她,她做的這個證,總該是可信的。」說著臉色轉為嚴肅,朝濂禎跪了下來,「臣妾要向皇上請罪。」
眾人都覺意外。濂禎問:「你請什麽罪?」
妍妃肅然道:「請皇上治臣妾識人不明之罪。瞬華公主自去年轉來由臣妾撫養,身邊下人本是臣妾親自挑選安排的,當時臣妾見這位孫嬤嬤為人老實利落,像個可靠的人物,便將公主起居全然委託給了她。卻想不到知人知麵不知心,她竟會幹出謀害公主還嫁禍於人的勾當。此事臣妾識人不當,難辭其咎。懇請皇上降罪。」
琇瑩偷眼瞟著妍妃,心底暗暗給她點了個贊。這位妍妃娘娘果然不簡單,太後集團這次嫁禍計劃雖然針對的是自己,用的人卻是妍妃為公主安排的下人,正是布下了向她問責的後招,而妍妃這一自行請罪,反而彰顯了自己的坦蕩磊落,大大降低了被問罪的風險。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眾嬪妃大多是一副恍然神氣。她們中本還有著一些人疑心真是琇瑩去對瞬華動的手,聽了卓紅纓與濂禎這番話,也就再無一人懷疑,都明白了這是太後集團的嫁禍之計,再去看向太後與聞昭儀的眼神,便有了些許變化。
琇瑩默然望著卓紅纓,雖滿心感激,卻也有著憂慮。這位卓小姐替她出頭,可就是站到了太後的對麵,即便占了理,也是處境危險,更何況,這個場合本就沒有她說話的餘地。
於是她及時向朱侯夫人使了個眼色。朱侯夫人立時會意,過來攜了卓紅纓的手道:「紅纓,這裏的事自有皇上與太後做主,你可不要隨意插口。」
聞昭儀接不上話來,便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太後。
太後捏著杯蓋飲著茶,一副成竹在胸不緊不慢的姿態,隻垂目看著茶杯,緩緩道:「一個人做出事來,是何緣故,僅有她自己心裏清楚。其中道理哪裏是外人都說得清的?秦貴嬪可還有何辯解之詞?若說不上來,哀家隻好命人將你收押,送去宗人府審訊了。究竟是不是冤枉了你,審過才好知道。」
她之前就覺得這個計策漏洞百出,講理很難講得通,所以該走的路線根本不是與人講理,而是順著這個茬口去不講理才對。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琇瑩身上。濂禎也凝望著她,麵色嚴峻道:「你好好想想,可有什麽事可證明你的清白?若有證據,定要盡快提出來。」
他知道,不論道理怎麽講,若不能當場證實琇瑩無罪,太後還是有權將她收押,以後更容易為她捏造罪名,進而要她的命都說不定,憑自己現在這點本事想要救她,隻有硬拚這一個最笨的笨招,那樣定會將事情鬧個不可收拾,後果難料。
琇瑩頭一次跪了這許久,本就剛受過冷水侵襲的膝蓋又麻又痛,她不著痕跡地動了動腿來緩解痛感,恭敬答道:「迴太後,有人可為嬪妾作證,在孫嬤嬤唿喊公主落水之時,嬪妾根本不在湖邊。」
她早已想明了天樞的用意,一直沒有申辯,是覺得重量級的話總要等對方問起再說,要比自己主動說起的效果好。
正巧此時韓嬪笑盈盈地插口道:「貴嬪說的證人,莫不是你那位宮女吧?那宮女是貴嬪陪嫁來的丫鬟,自是忠心不二,她的證詞恐怕太過偏頗,無法取信呢。」
琇瑩抬眼朝她望過來,已換做一臉清純笑意:「韓姐姐怎地臨到此時還來與我說笑?我所說的證人,明明就是韓姐姐你啊。」
韓嬪一怔:「我?」
眾人都想不到會有此轉折,全都注目於韓嬪。
琇瑩道:「正是啊。姐姐怎地這麽快便忘了?當時我被孫嬤嬤叫去杏林裏等待,正巧見到韓姐姐在一處拐角後與人交談,我便上前招唿,與韓姐姐聊了一陣。之後咱們可是一起聽見孫嬤嬤喊公主落水的啊,韓姐姐親眼見到我聽了喊聲才衝去湖邊的,對不對?」
「你……」韓嬪僵在當場,啞口無言。她明知琇瑩是在信口開河,卻明白自己將包裹送給奶母的一幕定是被她看了去,既如此,自己又能怎麽迴答?難道該去戳穿琇瑩的謊言?那樣又該怎麽掩蓋自己偷拿宮中財物送給家人的罪責?
琇瑩可憐兮兮道:「韓姐姐你可要實話實說,為我作證才是,這迴的罪責頗大,若真被問責,我可是吃罪不起的。若是姐姐記不清了,不如咱們找來當時與姐姐交談的那位嬤嬤,她總該記得的吧?」
找那位嬤嬤來,自然是韓嬪更不敢答應的了。私自將宮中財物拿給外人的罪過不輕,要是當著這麽多人暴露出來,後果不堪設想。琇瑩所謂的「罪責頗大」、「吃罪不起」顯然都是指她而說。
濂禎瞥向韓嬪:「當時與你說話的是誰?你若不願說,便找那人來說。」
「我……嬪妾……」韓嬪支吾難言。
濂禎冷喝道:「還不快實話實說!」
韓嬪兩腿一軟跪倒在地:「迴皇上,事情確如秦貴嬪所說,一分不差!」
太後與聞昭儀都吃了一驚,韓嬪明明是她們這一頭的,怎地反而跑去為對方作證了?這其中又是什麽緣故?
妍妃含笑插口:「好了,這下可是真相大白了。韓妹妹平素與秦妹妹交情並不深厚,想必也不至於偏袒於她,她做的這個證,總該是可信的。」說著臉色轉為嚴肅,朝濂禎跪了下來,「臣妾要向皇上請罪。」
眾人都覺意外。濂禎問:「你請什麽罪?」
妍妃肅然道:「請皇上治臣妾識人不明之罪。瞬華公主自去年轉來由臣妾撫養,身邊下人本是臣妾親自挑選安排的,當時臣妾見這位孫嬤嬤為人老實利落,像個可靠的人物,便將公主起居全然委託給了她。卻想不到知人知麵不知心,她竟會幹出謀害公主還嫁禍於人的勾當。此事臣妾識人不當,難辭其咎。懇請皇上降罪。」
琇瑩偷眼瞟著妍妃,心底暗暗給她點了個贊。這位妍妃娘娘果然不簡單,太後集團這次嫁禍計劃雖然針對的是自己,用的人卻是妍妃為公主安排的下人,正是布下了向她問責的後招,而妍妃這一自行請罪,反而彰顯了自己的坦蕩磊落,大大降低了被問罪的風險。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