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濂禎刻意對她冷淡了些,不那麽天天來芙蕖館泡著,偶爾來了遇見有其餘小嬪妃在,也都和顏悅色相待。讓這個觀察期又平安延續了幾天,太後倒像是耐心超乎尋常的好,一直未有動作。
這天在慈清宮內,太監劉豐沛剛剛總結了小太監們的迴報,來在東暖閣向太後匯報。
「……芙蕖館這些天來的情形便是如此了,不知太後可還有什麽吩咐?」
太後坐在炕桌旁,慢悠悠地飲了一小口茶,將茶盞放下,在此過程中已將聽到的匯報在腦中收拾整理了一番。「依你所言,皇上近期去影月齋與朱家兄弟會麵的次數,也並未比從前減少了?」
「迴太後,正是如此。」
皇上有了寵妃,總跑去芙蕖館與之耳鬢廝磨,對她那侍寢懿旨陽奉陰違,這都很好想像,沒什麽新鮮,但在此期間居然與朱家那哥倆的見麵次數絲毫未減,這就令太後覺得有些奇異。
「你與哀家細緻說說,這些日子還發現了什麽動向,事無巨細,即便你覺得並無可疑的地方,也都說與哀家來聽。」
這個劉總管的說話習慣,太後是知道的,他雖然忠心,卻有個將信息自行篩選的慣性思維,時不時就自行把一些他認為沒用的信息過濾掉,有時便會因此誤事。
劉豐沛凝眉想了想:「太後若說皇上去影月齋的事,這些天來,皇上有時上午離了芙蕖館,下午便到影月齋與武敬侯兄弟會麵,或是今日去過芙蕖館,次日便招武敬侯入宮,這倒像是……」
「倒像是皇上在兩邊傳話,與他們商議事情。」太後唇邊浮上冷笑,微微頷首,「但願他們商議的,隻是如何敷衍哀家、抗拒臨幸嘉慧這樣的小事。」
劉豐沛見她沒有動問什麽,也不敢貿然接口附和,心裏卻在奇怪,如今太後與皇上之間的矛盾,不就集中在是否臨幸聞昭儀這事上麽?怎地這事反倒成了太後口中的「小事」?那麽大事又該是什麽?
太後一瞥眼見到劉豐沛顯露出的些許迷茫,也有些覺得自己是多慮,皇上若有那份心,與朱家兄弟商議還有可能,為何要去與一個十六歲的小嬪妃商議?可這事不能弄個清楚,在後宮中總留著那一方自己不能掌握的空間,畢竟既不甘心,也不安心。
太後想了想道:「依你所言,芙蕖館裏最得秦琇瑩信任的,是那兩個宮女和一個太監了?」
「正是,最常進出秦貴嬪屋子的僅有兩個宮女和一名太監,秦貴嬪似是隻信任他們三個,對其他人都有所防備。」
太後轉向侍立一旁的司琴:「芙蕖館那個管事太監六福,與你是舊識吧?」
司琴麵色微變,恭敬道:「迴太後,那齊六福與奴婢不過是同鄉,當初先後進宮,但這幾年來,奴婢早已與他斷了聯絡,連話都未說過幾句了。」
太後微微冷笑:「你怕個什麽?哀家不過想來問問你,可知道這太監是個什麽樣的人。」
司琴道:「迴太後,齊六福這人看來木訥老實,實則做事細心周到,不是個沒心機的蠢人,而且,據奴婢所知,他這兩年,與皇上身邊的唐漢還算有些交情。」
太後頷首,這樣的人,想必比那兩名宮女知道的事更會多些:「你親去帶人將他叫來,就說哀家有話問他。」待司琴答應了,才又沉緩語氣補充道,「記得,先別去驚動芙蕖館餘人,尤其是別驚動皇上。」
司琴與劉豐沛聽了這後一句也就明白,太後所要進行的,絕非一場簡單的問話。
待得他們兩人出去,有其餘宮女替太後理好了引枕。太後靠著引枕歪下身子來歇著,心裏先是有些慶幸,今日侄女聞嘉慧沒來,不然此時,一定又要聽她抱怨自己對皇上的陽奉陰違不聞不問。因著上次張善芝的事被她責問,這侄女倒是消停了好幾日,近來又開始有些沉不住氣了。
至於今天要進行的問話,太後也不指望能問出什麽大事來,問不出,反而是好事,她心裏有著另一項打算,皇上轉眼間已拖了半月下來,自己也該有點動作,敲打一下不聽話的人了,不然的話,豈不是要讓底下人忘了誰是後宮之主?
與此同時,六福正提了個小食盒步出了芙蕖館,迎麵見到唐漢領著一個捧著匣子的小太監走了過來。
「給唐公公請安。」六福上前施禮。
唐漢和氣地點點頭,見他手裏的小食盒,便道:「為娘娘取藥這差事還需你一個管事太監親力親為?」
六福含笑道:「娘娘之前的吃食藥品已不止一次被人動過手腳,身邊這些人無論再怎麽管束,畢竟人心隔肚皮,不知哪個可靠。這等重要物件,還是我親自過手的好。」
唐漢點頭道:「早看得出你是個細心的。皇上昨晚還與我誇讚秦貴嬪識人的本事高明,你與那兩個宮女可靠忠誠自不必說,連那小栗子兄妹看著也是好的,不枉娘娘當日奮力救他們。」
「公公謬讚。」六福朝他身後的小太監望了一眼。
唐漢審視了他片刻,臉上仍掛著笑,半正經半打趣地道:「六福你對娘娘如此忠心,莫非真是為著那個緣故?」
六福笑得坦然磊落:「公公怎會去信這種不著邊際的流言?況且,」
他目光轉向一邊,露出些許苦笑,「我從未覺得,娘娘與司琴長得有那麽相像啊。」
唐漢微微頷首,當即轉了話題:「你去忙吧。皇上讓咱家來為貴嬪娘娘送些賞賜,六福你及早迴來,皇上今日對娘娘有些特別安排,芙蕖館裏,還需你來主個事。」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天在慈清宮內,太監劉豐沛剛剛總結了小太監們的迴報,來在東暖閣向太後匯報。
「……芙蕖館這些天來的情形便是如此了,不知太後可還有什麽吩咐?」
太後坐在炕桌旁,慢悠悠地飲了一小口茶,將茶盞放下,在此過程中已將聽到的匯報在腦中收拾整理了一番。「依你所言,皇上近期去影月齋與朱家兄弟會麵的次數,也並未比從前減少了?」
「迴太後,正是如此。」
皇上有了寵妃,總跑去芙蕖館與之耳鬢廝磨,對她那侍寢懿旨陽奉陰違,這都很好想像,沒什麽新鮮,但在此期間居然與朱家那哥倆的見麵次數絲毫未減,這就令太後覺得有些奇異。
「你與哀家細緻說說,這些日子還發現了什麽動向,事無巨細,即便你覺得並無可疑的地方,也都說與哀家來聽。」
這個劉總管的說話習慣,太後是知道的,他雖然忠心,卻有個將信息自行篩選的慣性思維,時不時就自行把一些他認為沒用的信息過濾掉,有時便會因此誤事。
劉豐沛凝眉想了想:「太後若說皇上去影月齋的事,這些天來,皇上有時上午離了芙蕖館,下午便到影月齋與武敬侯兄弟會麵,或是今日去過芙蕖館,次日便招武敬侯入宮,這倒像是……」
「倒像是皇上在兩邊傳話,與他們商議事情。」太後唇邊浮上冷笑,微微頷首,「但願他們商議的,隻是如何敷衍哀家、抗拒臨幸嘉慧這樣的小事。」
劉豐沛見她沒有動問什麽,也不敢貿然接口附和,心裏卻在奇怪,如今太後與皇上之間的矛盾,不就集中在是否臨幸聞昭儀這事上麽?怎地這事反倒成了太後口中的「小事」?那麽大事又該是什麽?
太後一瞥眼見到劉豐沛顯露出的些許迷茫,也有些覺得自己是多慮,皇上若有那份心,與朱家兄弟商議還有可能,為何要去與一個十六歲的小嬪妃商議?可這事不能弄個清楚,在後宮中總留著那一方自己不能掌握的空間,畢竟既不甘心,也不安心。
太後想了想道:「依你所言,芙蕖館裏最得秦琇瑩信任的,是那兩個宮女和一個太監了?」
「正是,最常進出秦貴嬪屋子的僅有兩個宮女和一名太監,秦貴嬪似是隻信任他們三個,對其他人都有所防備。」
太後轉向侍立一旁的司琴:「芙蕖館那個管事太監六福,與你是舊識吧?」
司琴麵色微變,恭敬道:「迴太後,那齊六福與奴婢不過是同鄉,當初先後進宮,但這幾年來,奴婢早已與他斷了聯絡,連話都未說過幾句了。」
太後微微冷笑:「你怕個什麽?哀家不過想來問問你,可知道這太監是個什麽樣的人。」
司琴道:「迴太後,齊六福這人看來木訥老實,實則做事細心周到,不是個沒心機的蠢人,而且,據奴婢所知,他這兩年,與皇上身邊的唐漢還算有些交情。」
太後頷首,這樣的人,想必比那兩名宮女知道的事更會多些:「你親去帶人將他叫來,就說哀家有話問他。」待司琴答應了,才又沉緩語氣補充道,「記得,先別去驚動芙蕖館餘人,尤其是別驚動皇上。」
司琴與劉豐沛聽了這後一句也就明白,太後所要進行的,絕非一場簡單的問話。
待得他們兩人出去,有其餘宮女替太後理好了引枕。太後靠著引枕歪下身子來歇著,心裏先是有些慶幸,今日侄女聞嘉慧沒來,不然此時,一定又要聽她抱怨自己對皇上的陽奉陰違不聞不問。因著上次張善芝的事被她責問,這侄女倒是消停了好幾日,近來又開始有些沉不住氣了。
至於今天要進行的問話,太後也不指望能問出什麽大事來,問不出,反而是好事,她心裏有著另一項打算,皇上轉眼間已拖了半月下來,自己也該有點動作,敲打一下不聽話的人了,不然的話,豈不是要讓底下人忘了誰是後宮之主?
與此同時,六福正提了個小食盒步出了芙蕖館,迎麵見到唐漢領著一個捧著匣子的小太監走了過來。
「給唐公公請安。」六福上前施禮。
唐漢和氣地點點頭,見他手裏的小食盒,便道:「為娘娘取藥這差事還需你一個管事太監親力親為?」
六福含笑道:「娘娘之前的吃食藥品已不止一次被人動過手腳,身邊這些人無論再怎麽管束,畢竟人心隔肚皮,不知哪個可靠。這等重要物件,還是我親自過手的好。」
唐漢點頭道:「早看得出你是個細心的。皇上昨晚還與我誇讚秦貴嬪識人的本事高明,你與那兩個宮女可靠忠誠自不必說,連那小栗子兄妹看著也是好的,不枉娘娘當日奮力救他們。」
「公公謬讚。」六福朝他身後的小太監望了一眼。
唐漢審視了他片刻,臉上仍掛著笑,半正經半打趣地道:「六福你對娘娘如此忠心,莫非真是為著那個緣故?」
六福笑得坦然磊落:「公公怎會去信這種不著邊際的流言?況且,」
他目光轉向一邊,露出些許苦笑,「我從未覺得,娘娘與司琴長得有那麽相像啊。」
唐漢微微頷首,當即轉了話題:「你去忙吧。皇上讓咱家來為貴嬪娘娘送些賞賜,六福你及早迴來,皇上今日對娘娘有些特別安排,芙蕖館裏,還需你來主個事。」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