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我的專屬錦衣衛[重生] 作者:翦花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顯煬再次啞然失笑,一時間覺得心境平和,好生知足,好生感恩,就好像一下子解決了好多難題,落得個渾身輕鬆。
*
冬日的京郊一片蒼涼寥落,涼風卷著枯葉在空中翻飛打旋。
城南永定門外的官道上清清靜靜,僅有一輛孤零零的騾車朝著遠離京城的方向緩緩行駛。
李祥坐在車夫的位子上,已不知是第幾次迴首朝車後望去。
巍峨壯闊的京城城牆越來越遠,在此望去,就像畫在遠處的一張畫兒。
「祥哥,」他身後的車簾敞開著,他媳婦韓氏忽然出聲道,「別看了,你想迴去就迴去吧。去淶水的路我也熟,我帶婆婆去就是。」
說著竟不等李祥迴應,就坐到車前來,硬從李祥手裏取過了馬鞭。
李祥道:「你胡說什麽?我何時說要迴去來著?」
韓氏自顧自地趕車:「你不必牽掛我們,不就是養兒子養婆婆麽?那麽多沒男人的家口,人也都好好活下來了,咱家怎就不行?」
車裏的李老太太懷裏抱著孫子,聞聽笑了一聲:「瞧你說的,我身子骨硬朗著呢,自己也養活的了自己。祥子,別忘了你爹當年怎麽教你的。人活一天,就得講一天的良心。沒了良心,還不如不活了呢。咱們一家要是就這麽走了,以後孫兒長大了問起這段過往,我都沒臉跟他說。」
李祥目光落在妻子的手上,握著馬鞭的那隻手食指少了半截,是前陣子被那個潛伏家中的殺手頭領斬斷的,那幾日總是流血不止,還有些感染化膿,都是近日徐顯煬找了正經大夫幫忙醫治,才總算癒合恢復。
他鼻子有些發酸,最終還是強忍了下來,跳下騾車道:「娘,媳婦,你們先去,將來……我必會再去尋你們!」
韓氏蹙了蹙眉,也是堪堪忍住眼淚,點頭道:「你放心去,顯煬……徐大人他,總也不會虧待了咱家。」
*
算起來寧守陽已然在京做官十四年有餘,他的府邸坐落於西城,典型的文官家宅,一共五進的院子,在京師之內隻能算是居中的檔次,不算豪奢,也沒多少引人矚目之處。
若與他在老家保定府鄉下的那所莊園比起來,可是相差了十數倍。
這是近年來多數文官的慣有做派,人前端著架子,在京城裏不顯山不露水,和光同塵與人為善,卻在自己老家放開手腳兼併土地侵吞民產,儼然地方一霸,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寧守陽因老家保定府離京師不是太遠,不好做得太過引人注意,還算是相當收斂的了。像從前一位做過內閣首輔的前輩家在江南鬆江府,竟然攢下了二十四萬畝的田產,一直為後世同僚仰望欽羨。
今日寧守陽剛去一位同僚家裏隨了份子,吃了喜酒,迴到家宅時已過了戌時,新上任的管家程凱跟進書房裏來,屏退了閑雜下人,小聲報導:「太公,那個李祥今日下午竟找上門來,說有要事要與太公說,小的留了他等在跨院穿堂裏。」
如程凱、孫良這樣的忠心下人都是寧守陽從老家帶過來的老人,多多少少都與他能攀上一點親緣,依著輩分和地位,就一概稱他為「太公」,寧守陽自己也很喜歡這個稱唿,就沒去要求他們也都如其餘下人一般稱唿什麽老爺、大人。
寧守陽眉頭一皺:「李祥?他來找我做什麽?」
這話並非問程凱,而是自言自語。
自從有了幹清宮那一幕,他在誠王與廠衛麵前就是過了明路,何智恆與徐顯煬或許還不敢直接往他跟前派探子,但心裏是決計已將他的罪名坐實了的。
當此時候,除了不能讓對方逮到真憑實據之外,就已沒必要再像從前那般藏著掖著,李祥、徐顯煬以及那邊的所有人都清楚知道就是他指使孫良幹了從前那些事,包括扣押李祥家人逼其做奸細在內,這在已知內情的人麵前,已無需隱匿。
寧守陽略一沉吟,便吩咐道:「帶他過來吧。且聽聽他有何可說。」
沒過多時,李祥被領進書房,一見寧守陽,他臉上笑嘻嘻的,納頭便拜:「小人李祥,拜見寧大人。」
寧守陽沒見過他的麵,所有了解都來源於孫良的轉述,見了麵便覺得孫良對李祥的勾畫半點不差,果然一看就像個膽小愛財的貨色。
他冷淡問道:「你來找我有何話說?」
李祥起身道:「小人先前得了機會為大人效力,皆因那會子還不知是大人您,小人也未盡心力,差事也未辦好。如今想求大人再給個機會,讓小人將功補過,再立新功。」
寧守陽上唇的鬍鬚微動,露出一個未成形的冷笑:「你當我不知道?徐顯煬放了你一家,你正對他感恩戴德,怎可能還來背著他替我做事?徐顯煬若是料著這般便可在我手下安插下一個探子,未免也太幼稚了。」
李祥仍然陪著笑:「您說的沒錯兒,他放了我一家,必定也正以為我對他感恩戴德,所以呢,我若是這會子過去告訴他說,我已然矇騙了您,成功留在您手底下做事,以後可以為他傳遞訊息,他必定不會懷疑。到時他信了我,還像從前那般對我知無不言,那……還不是您想知道些什麽,就都手到擒來了?」
寧守陽未動聲色,審視了他片刻道:「那你又是圖個什麽?圖財?」
「也不光是財。」李祥道,「您也清楚,現在誰看不出來啊?廠公勢力再大,那都是皇上給的體麵,換言之,皇上寵信誰,誰的麵子就最大。廠公他再得寵,也比不過您去啊。您跟他鬥,將來誰勝誰敗,還不是明擺著的麽?我即使不圖名不圖利,單單是為了保條命,也得看準了風向,別跟錯了邊兒不是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冬日的京郊一片蒼涼寥落,涼風卷著枯葉在空中翻飛打旋。
城南永定門外的官道上清清靜靜,僅有一輛孤零零的騾車朝著遠離京城的方向緩緩行駛。
李祥坐在車夫的位子上,已不知是第幾次迴首朝車後望去。
巍峨壯闊的京城城牆越來越遠,在此望去,就像畫在遠處的一張畫兒。
「祥哥,」他身後的車簾敞開著,他媳婦韓氏忽然出聲道,「別看了,你想迴去就迴去吧。去淶水的路我也熟,我帶婆婆去就是。」
說著竟不等李祥迴應,就坐到車前來,硬從李祥手裏取過了馬鞭。
李祥道:「你胡說什麽?我何時說要迴去來著?」
韓氏自顧自地趕車:「你不必牽掛我們,不就是養兒子養婆婆麽?那麽多沒男人的家口,人也都好好活下來了,咱家怎就不行?」
車裏的李老太太懷裏抱著孫子,聞聽笑了一聲:「瞧你說的,我身子骨硬朗著呢,自己也養活的了自己。祥子,別忘了你爹當年怎麽教你的。人活一天,就得講一天的良心。沒了良心,還不如不活了呢。咱們一家要是就這麽走了,以後孫兒長大了問起這段過往,我都沒臉跟他說。」
李祥目光落在妻子的手上,握著馬鞭的那隻手食指少了半截,是前陣子被那個潛伏家中的殺手頭領斬斷的,那幾日總是流血不止,還有些感染化膿,都是近日徐顯煬找了正經大夫幫忙醫治,才總算癒合恢復。
他鼻子有些發酸,最終還是強忍了下來,跳下騾車道:「娘,媳婦,你們先去,將來……我必會再去尋你們!」
韓氏蹙了蹙眉,也是堪堪忍住眼淚,點頭道:「你放心去,顯煬……徐大人他,總也不會虧待了咱家。」
*
算起來寧守陽已然在京做官十四年有餘,他的府邸坐落於西城,典型的文官家宅,一共五進的院子,在京師之內隻能算是居中的檔次,不算豪奢,也沒多少引人矚目之處。
若與他在老家保定府鄉下的那所莊園比起來,可是相差了十數倍。
這是近年來多數文官的慣有做派,人前端著架子,在京城裏不顯山不露水,和光同塵與人為善,卻在自己老家放開手腳兼併土地侵吞民產,儼然地方一霸,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寧守陽因老家保定府離京師不是太遠,不好做得太過引人注意,還算是相當收斂的了。像從前一位做過內閣首輔的前輩家在江南鬆江府,竟然攢下了二十四萬畝的田產,一直為後世同僚仰望欽羨。
今日寧守陽剛去一位同僚家裏隨了份子,吃了喜酒,迴到家宅時已過了戌時,新上任的管家程凱跟進書房裏來,屏退了閑雜下人,小聲報導:「太公,那個李祥今日下午竟找上門來,說有要事要與太公說,小的留了他等在跨院穿堂裏。」
如程凱、孫良這樣的忠心下人都是寧守陽從老家帶過來的老人,多多少少都與他能攀上一點親緣,依著輩分和地位,就一概稱他為「太公」,寧守陽自己也很喜歡這個稱唿,就沒去要求他們也都如其餘下人一般稱唿什麽老爺、大人。
寧守陽眉頭一皺:「李祥?他來找我做什麽?」
這話並非問程凱,而是自言自語。
自從有了幹清宮那一幕,他在誠王與廠衛麵前就是過了明路,何智恆與徐顯煬或許還不敢直接往他跟前派探子,但心裏是決計已將他的罪名坐實了的。
當此時候,除了不能讓對方逮到真憑實據之外,就已沒必要再像從前那般藏著掖著,李祥、徐顯煬以及那邊的所有人都清楚知道就是他指使孫良幹了從前那些事,包括扣押李祥家人逼其做奸細在內,這在已知內情的人麵前,已無需隱匿。
寧守陽略一沉吟,便吩咐道:「帶他過來吧。且聽聽他有何可說。」
沒過多時,李祥被領進書房,一見寧守陽,他臉上笑嘻嘻的,納頭便拜:「小人李祥,拜見寧大人。」
寧守陽沒見過他的麵,所有了解都來源於孫良的轉述,見了麵便覺得孫良對李祥的勾畫半點不差,果然一看就像個膽小愛財的貨色。
他冷淡問道:「你來找我有何話說?」
李祥起身道:「小人先前得了機會為大人效力,皆因那會子還不知是大人您,小人也未盡心力,差事也未辦好。如今想求大人再給個機會,讓小人將功補過,再立新功。」
寧守陽上唇的鬍鬚微動,露出一個未成形的冷笑:「你當我不知道?徐顯煬放了你一家,你正對他感恩戴德,怎可能還來背著他替我做事?徐顯煬若是料著這般便可在我手下安插下一個探子,未免也太幼稚了。」
李祥仍然陪著笑:「您說的沒錯兒,他放了我一家,必定也正以為我對他感恩戴德,所以呢,我若是這會子過去告訴他說,我已然矇騙了您,成功留在您手底下做事,以後可以為他傳遞訊息,他必定不會懷疑。到時他信了我,還像從前那般對我知無不言,那……還不是您想知道些什麽,就都手到擒來了?」
寧守陽未動聲色,審視了他片刻道:「那你又是圖個什麽?圖財?」
「也不光是財。」李祥道,「您也清楚,現在誰看不出來啊?廠公勢力再大,那都是皇上給的體麵,換言之,皇上寵信誰,誰的麵子就最大。廠公他再得寵,也比不過您去啊。您跟他鬥,將來誰勝誰敗,還不是明擺著的麽?我即使不圖名不圖利,單單是為了保條命,也得看準了風向,別跟錯了邊兒不是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