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可算來了
四合院:攤牌了,就是要懲治你們 作者:神鑒啟示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領導您可算來了,我還以為得等到年後才能見到您呢。”秦天飲了口水,隨意說道:
“最近出差去了,一有機會就趕過來了。”他瞥了一眼老王,詢問道:
“上次閑聊時聽說你們有個工程隊?怎麽樣,有沒有淘換到什麽好物件兒?”
老王深吸一口煙,感慨道:
“哪有那麽多好東西隨便撿,基本上都是些尋常之物罷了。”說完,他看到秦天臉色微變,急忙補充道:
“不過您放心,我又聯係了幾戶祖上曾風光過的家庭,那些東西絕對能讓您滿意。”
秦天聽罷滿意地點點頭,說:
“咱們也別浪費時間了,趕緊看看貨吧,我晚上還有別的事要忙。”
老王一聽,立刻顯得格外精神。他和老伴拿出兩個大布袋,裏麵的東西比上次還要多!
“老王你可真藏著掖著啊,這一看就有上千枚銀元了吧?”
秦天看著那鼓鼓囊囊的口袋,調侃了一句。老王尷尬一笑,將其中一個口袋往八仙桌上一撂:
“何領導您開玩笑呢,這些都是我近半個月東奔西走搜集來的,可不是我家的。對了,這些銀元我已經分類好了,桌上的口袋裏共有五百枚袁大頭,地上的口袋裏則是各類雜項,都按原樣給您保留著。”
秦天沒有急著查看,而是先問了一句:
“全部換成糧票?”
“全換了,還是按照上次約定的價格。”秦天笑了笑,“行。”他,陸既康巨腿叵饜住距正巨圉。
“嘩啦”一聲,五百枚銀元盡數傾倒在桌麵,頗為壯觀!
秦天大致掃視了一下,其中有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的袁大頭,甚至還有兩枚“私鑄版”。
私鑄版,是民國時期小軍閥、錢莊或銀匠用劣質模具私下鑄造的銀元,含銀量通常較低,工藝較為粗糙。
然而秦天並未挑剔:隻要不是當年用鉛、銅製造的假銀元,即便是這類私鑄版,其價值往往也會高於正版。
他快速逐一清點,每枚銀元在他手中一過,便能立即辨識出真偽。
如今市麵上銀元並不罕見,隻要稍加留心搜尋,總能積累不少,故而人們並無動力去偽造。這批銀元經過歲月的洗禮,其表麵所附著的包漿和微鏽都顯得頗為自然且頗具年代感。
即使如此,在鑒賞過程中,秦天仍不免有幾次會略作停頓,細細揣摩。
袁大頭中,有些極其稀罕的獨特版別品種,雖然這堆銀元中並未涵蓋所有珍品,但其中也不乏相對少見的存在。此刻,秦天手中正握有一枚如此特別的“東山大扣”,不禁心中暗笑,隨手將它收入囊中。“這枚東山大扣,頗有趣味。”他心想。
東山大扣,乃是袁大頭係列中的一個獨特分支,市場價格約是普通版別的四倍左右。然而,是否確為民國時期東山省鑄造,卻不得而知,收藏圈內僅以此名稱唿之。
那枚銀元上,袁世凱像領口下的一枚紐扣格外碩大醒目,因此得名“大扣”。至於“東山”二字,則源於坊間傳聞,最初是由東山地區的一位藏友首先發現了這一細微版別差異,從而賦予了這個特殊的名字。此時,袁大頭的各種版別細分尚未形成統一標準。
秦天心中戲謔:“迴去就叫它京城大扣,命名者:秦天!”他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對整批銀元進行了詳盡的查驗。五百枚數量準確無誤,品質也相當不錯。
“數量核對過了,依舊按照之前約定的價格,一枚六斤全國糧票,總共三千斤。老王,你沒意見吧?”秦天確認道。
“沒問題,咱就按這個數目來。”老王胸有成竹地迴應,早已心中有數。
秦天接過了林家慶遞來的公文包,抽出一摞摞全國糧票,三十張一百斤的全國通用糧票穩穩交到老王手中。老王夫婦倆仔細清點一番,確認分毫無差。這邊廂,林家慶已迅速打包好布口袋。
老王則把另一個更大的口袋提至桌麵,“嘩啦”一下傾倒出七百多枚各類銀元,品種繁多。
“一共七百多枚,各種版別都有。”老王搓著手說。
秦天盯著那些銀元,對老王正色道:“老王,咱們得先把規矩講清楚。龍洋我依舊按六塊全國糧票收購,不過其他外國銀元和一些不知名的雜牌銀元,價格需要重新商量,不然我可不要。”
老王麵露難色:“那您打算減多少呢?”
秦天斟酌片刻:“具體看品種,小頭和鷹洋可以五塊,站洋、坐洋、雙柱這些最多四塊,船洋和龍洋一個價。你看怎麽樣?”
老王思索一陣,最終點頭答應:“行,這個價格我可以接受。”他其實早已打聽清楚,四九城本地的銀元迴收價比秦天提出的還低一些,而且量少不說,秦天拿出來的可是全國通用糧票,這讓老王感到十分滿意。
在雙方達成一致後,秦天讓老王的老伴找來十多個盆子,開始細致分類挑選。秦天拿出幾個塑料袋,再次逐一甄別。最終歸類為:小頭一百二十枚,鷹洋二百二十枚,龍洋三百枚,船洋五十枚,以及其他各類雜版銀元大約一百枚。秦天在現場便開始了細致的分類工作。
在眾多袁大頭中,八年份的相對較少,餘下的多為三年、九年和十年版別,其中品相上佳者被精心挑選出來,待市場走勢明朗後再行出售。
此外,諸如幾枚“九年小嘉禾”、東山大扣及八閩大頭等特殊品種也被逐一挑出。對於聲息手中的其他小額銀元如小洋、龍洋,同樣采取這般篩選法,將價值差距較大的部分單獨存放,以備增值收藏。
旁人對此無從插手,隻能在一旁觀望。秦天最終在眾多銀幣中又覓得了一枚孫小頭和三枚五星小頭,可謂運氣不俗。
眼見秦天特意選出兩枚“孫小頭”,林家慶接過審視一番,疑惑問道:“這兩枚有什麽特別嗎?看著似乎平平無奇啊。”他身為門外漢,對這些銀元一無所知,直言詢問。
麵對林家慶這樣當著賣家麵探究物品優點的行為,秦天不禁無奈搖頭。然而無論是老李、老陳還是老王,他們也同樣對此領域了解甚少。
交易既已完成,此時解說一番,或許能引導他們在日後收集時對這類銀元有所側重。即便價格稍高,長遠來看對秦天也是有利的。於是秦天解釋道:“市麵上常見的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孫小頭’,其實大多是在金陵政府時期鑄造發行的,我們稱其為六星小頭。”
秦天隨手拿起一枚普通小頭舉例:“你看這背麵兩側的星星各具六個角。”他又指向林家慶手中的兩枚:“而你手中的這兩枚,則是民國初建時鑄造的五星小頭,數量稀少,背麵裝飾的是兩顆五角星。”
林家慶對比之下,點頭讚同:“果真如此,還真是一番獨特之處。”
“錢幣中尚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小版別,現下人們尚未對其進行細致區分,但我估計再過些年,這些差異將會導致市場價格拉開。因此我把有可能升值的稀有版別預先挑出,留待日後。”秦天娓娓道來。
看到林家慶正把玩一枚銀元,手法嫻熟地在指間翻轉,頗有韻味,秦天微笑問:“練過的吧?”林家慶搖搖頭答道:“當年在部隊裏,閑暇之餘曾跟一位前清八旗子弟學過兩手,這種玩法倒也挺磨煉心性的。”
“天哥,我感覺你對這種圓形錢幣特別有研究,有種特別的喜好。”
“你怎麽知道的?”秦天停下手中的活計,他對錢幣的確有著獨特的嗜好,因為在前世,他的藏品中最多的就是錢幣!
花幾十萬買一幅書畫或一件瓷器,他可能僅欣賞把玩幾次便置於一旁;但若是得到一枚心儀的錢幣,他甚至能握在手中入睡!
“直覺吧,也許你就喜歡這一口。”林家慶揣測道。秦天聳聳肩,一臉無可奈何地說:“別誤會,我更偏愛黃金。”
言畢,秦天不再搭理林家慶,繼續埋頭分類銀元。分揀完畢後,他在紙上計算總數,共需三千五百斤糧票。兩大袋銀元約重七八十斤,在民國時期已堪稱巨款。交易順利完成,老王夫婦倆都滿心歡喜。
然而事情並未結束,他們還有一位親戚計劃明年新建房屋,正期待著秦天前去兌換銀元。
“何主任,您手頭還有多少糧票?我那老鄉也正盼著您收購東西呢。”“沒問題,糧票我這兒富餘得很,隻要是好貨,我都樂意接手。”
“這太好了,現在咱們過去看看?”
秦天聞老王此言,遂問:“你那位老鄉有多少銀元要出手?”“大概還有上千枚的樣子。”
“那就抱歉了,銀元份量實在太大,我沒法一次性運迴去,並且我已收了不少,這次就先算了。”
麵對如此龐大的數量,秦天暗忖下次得開車過來。處理完交易,秦天大聲問道:“李副廠長,我們現在迴嗎?”
李副廠長揮手示意道:“眼看就要過年了,我要和老鄉一起去置辦些年貨,你們倆先迴吧。”
秦天點頭應允,告別了老王和老陳後,便帶著林家慶一同前往琉璃廠。
輕車熟路找到兩位錢幣商販,秦天精心挑選出品相優良、品種稀有的銀元,讓商販仔細鑒賞。
約七十多斤的銀元,最終賣得現金一萬多元。此外,秦天還從這兩名錢幣商販那裏換得了五百公升的軍用汽油票。
一萬塊錢,相當於五十個職工一年的總收入!
“怪不得都說現在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的收入不如剃頭師傅,一想到固定工資這麽一比,確實讓人感慨萬千。”目睹交易過程的林家慶忍不住發出感歎。
“在這個時代,除非身在效益好的單位,否則大家都難以填飽肚子,因此大家才紛紛萌生闖蕩之意,這樣或許才有機會發家致富。”秦天心中明白,距離改革開放還有二十年之久,他仍需繼續蟄伏於時代的浪潮之下。
兩人騎著廠裏的自行車,疾馳向秦天的小院。迴到院子,秦天開始專心致誌地整理那一堆麻袋中的銀元。
曆經兩個多小時的努力,直至夕陽西下,秦天才總算忙完。
“老七,這一小堆裏就有了一枚龍鳳通寶,一枚大中通寶,五枚不同時期的大義通寶,兩枚元天啟,七枚天佑,這些都是元末各路起義軍鑄造的錢幣,如今極為罕見。另外還有幾枚金代的大定和正隆通寶,同樣珍貴。三十幾枚元代的中統元寶、至治、至正通寶等,價值也不菲。”說著,他還指向另一邊的幾個錢幣:“這幾個較大的是朱元璋時期的洪武通寶,同樣價格不菲。還有一些我現在一下子想不起具體年代的,但它們都是硬通貨,品種極其豐富!”
這些錢幣若是放到四五十年後,究竟價值幾何?林家慶不禁好奇地問:“那麽這一堆能值多少錢?”“就這麽幾十枚,現在起碼也能值一千塊!”秦天掂著手中的銀元,笑著迴答。
現今社會還是大鍋飯的時代,連萬元戶都尚未出現,人人崇尚工人身份,鮮有人涉足生意場。
林家慶難以置信,這幾十塊錢買來的幾袋破爛銅錢,竟蘊含如此價值!
他指向另一堆問道:“那些呢?也有用嗎?”
這裏所說的,是指林家慶在巨邁舊貨市場與秦天一同篩選過的那堆殘破古幣。秦天掃了一眼,隨即迴應:
“那些多是宋朝錢幣或唐代開元通寶,夾雜著幾個漢代和南北朝的五銖錢,基本沒什麽太大價值,等有空再逐一辨識是否包含稀有的版別。”
林家慶拿起一枚碩大的銅錢,滿臉好奇地問:
“這麽大的也不值錢嗎?”
在他的觀念裏,尺寸較大的銅錢往往比小的更有價值。秦天瞥見他手中的大觀通寶折十版,解釋道:“這種錢幣現存數量不多,大概也就兩塊錢一枚左右吧。”
對於“幾塊錢一枚就算不值錢”的說法,林家慶不禁咧嘴一笑,心想秦天對“不值錢”的定義似乎有些寬泛。
“我在軋鋼廠一個月掙24塊,也就隻能買十幾個,你說這叫不值錢?”
秦天聽聞林家慶的話,在心裏微微一笑,岔開話題說:“老七,別光顧著看,過來幫我一起挑揀。”
盡管林家慶對古董領域一竅不通,秦天還是決定日後慢慢教他。林家慶也未深究,邊說著“可我也不懂啊”,邊找了個小凳子坐下。秦天指著地上按品種排列好的十幾種珍貴古幣,指導他:
“你先按照這些我選出的品種挑選,不用管大小,隻要字跡相同即可,其餘的我再複查一遍。”
林家慶口中應承著“知道了”,但實際操作時仍不斷詢問這個值不值錢、那個又如何,而秦天則耐心解答。
這批剛出土的生坑古錢幣品相極佳,鏽色鮮豔且分布均勻,隻需部分錢幣輕輕刷去表麵浮土,基本上無需過多處理。
秦天在清理古錢幣方麵並不苛求繁複,無論是清洗過的還是未經清洗的,都放在太陽下曬一會兒以去除水分,然後用報紙包好存放。
正忙活著,院子門口傳來鑰匙開門聲,原來是林家慶的母親來了。“阿姨,快進來坐。”“哎呀,是秦天啊,你們這是……”
林媽此行是為了叫林家慶迴家吃飯,她迴到家發現兒子不在,料想他可能在這邊院子裏。
“媽,您不知道,我今天跟秦天……”
林家慶費了好一番口舌才讓母親明白了眼前的狀況。“嗯,要是真有好東西就留著,別急著賣。”林媽顯得很淡定,對這類事物持隨緣態度。“先吃飯吧,餓著肚子怎麽做事!”
林媽看著兩人還在興致勃勃地挑選銅錢,催促他們先吃飯填飽肚子。畢竟人是鐵飯是鋼,吃飽了才能更好地幹活。
餐桌上,秦天和林家慶還向林媽透露了他們打算去外地乃至米國的事宜。
這一下讓她腦子瞬間短路。本來在鋼鐵廠安穩工作,怎麽突然就要出國了?
盡管如此,林媽並未幹預,迴想起林家慶這些年的奔波經曆,從南到北,倒也未曾出過什麽岔子。
孩子已長大成人,自有主張。
飯畢,秦天引領著林家慶繼續整理錢幣,林媽亦步亦趨地跟在一旁。
“天哥,這任厭康踴匡願旺匹翻既的何物?”
接過林家慶手中的銅錢,秦天在燈光下細細審視一番。
“這個也是頗為罕見的,出自遼代,距今約有九個世紀了,如今或許能值個十幾塊錢。”
在林家慶心中,這已是相當值錢,“需要清洗一下嗎?”
“不必,許多古錢幣能不洗則不洗,出土時字跡清晰可見就無需處理,否則反而會貶值。甚至有時候清洗方法不當,可能使其變得一文不值。”
這枚銅錢相對幹淨,並無泥土粘附,巨四厭陣後臣匹殖巨兩厲。
“對於那些帶有土鏽的出土銅錢,清水洗淨尚可,但若不懂行的人用稀硫酸、稀鹽酸浸泡,立刻就會變成廢品,毫無價值。”
真偽的關鍵往往就在其表麵的土鏽上,即便是家中傳承的老錢或古董,同樣絕對不可隨意清洗。
秦天決定給林家慶普及一下古玩基礎知識,以免發生意外情況。此刻,林媽已經看得眼花繚亂,錢幣種類繁多,代表的皇帝始祖數不勝數,她不禁再次向秦天發問:“秦天啊,應暨嗣踐際匹哪厘眩屈康是何來曆?”
秦天聽罷林媽的問題,索性放下手中的活計,思索了一下答道:
“這是從吳兵那裏購得的,也就是我和老七的同學吳兵那裏的。”
他進一步解釋道:“這批銅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洪武窖藏,也就是朱元璋稱帝時期,當時富裕人家埋於地下的財物。”
秦天稍微停頓了一下,組織好語言,繼而闡述:
“像這種大規模被稱作窖藏的銅錢出土情況,通常集中在兩個曆史階段:一是元軍入侵時,百姓為逃避戰亂,富戶因攜帶不便將大量錢幣先行埋藏,最終人去財空,錢幣便長埋地下無人發掘;這種情況出土最多,不過因為以宋錢為主,總體價值不高,幾百枚中也難得找到幾枚較為珍貴的。”
邊說,他邊拿起一枚洪武通寶舉例:“另一種典型的情況便是此類,明朝初建時,朝廷強製推行紙幣——大明通行寶鈔,朱元璋下令禁止國內流通銅幣。”
他又強調:“並且規定,在七日之內,百姓必須將銅幣兌換成紙幣,違者將麵臨牢獄之災乃至殺頭之罪!然而紙幣那時並不穩定,百姓更傾向於使用銅錢,隻能暗地裏將銅錢藏匿埋藏。”
最後,秦天從已經分類好的錢幣堆中取出兩枚銅錢,說道:
“這批銅錢中雖然宋錢占據了五六成比例,但最早的當屬這種西漢時期的。”
五銖銅錢與漢代半兩,最晚的一款是洪武通寶,匹階醫正指出這是腰痛口唇症狀的表現。“為何洪武窖藏錢幣如此珍貴,而宋代的窖藏卻不值錢呢?”林家慶充滿好奇地問。
“北宋時期銅錢鑄造量極大!元朝時廣泛使用紙幣,即行鈔,因此銅錢發行相對較少。留存至今的元代銅錢通常都價值不菲。尤其在北方,遼金時期的銅錢鑄造數量不多,反而是宋錢被大量流通使用。像我們京城這邊的情況還算好,若是在南方,銅錢更是堆積如山。”
秦天繼續普及知識:“元末農民起義頻發,割據勢力紛紛稱王自立,各自鑄造並發行貨幣,這在龍國曆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各地貨幣同時流通的局麵。這些短期鑄造、發行量有限的錢幣流傳下來的極少,所以極具收藏價值。”
“朱元璋想要迴收銅錢時,百姓便把銅錢埋入地下。不過與蒙古人入侵那次不同,因藏匿銅錢而被官府處決的人畢竟少數,挖不出來留至今日的情況並不多見。”
“最近出差去了,一有機會就趕過來了。”他瞥了一眼老王,詢問道:
“上次閑聊時聽說你們有個工程隊?怎麽樣,有沒有淘換到什麽好物件兒?”
老王深吸一口煙,感慨道:
“哪有那麽多好東西隨便撿,基本上都是些尋常之物罷了。”說完,他看到秦天臉色微變,急忙補充道:
“不過您放心,我又聯係了幾戶祖上曾風光過的家庭,那些東西絕對能讓您滿意。”
秦天聽罷滿意地點點頭,說:
“咱們也別浪費時間了,趕緊看看貨吧,我晚上還有別的事要忙。”
老王一聽,立刻顯得格外精神。他和老伴拿出兩個大布袋,裏麵的東西比上次還要多!
“老王你可真藏著掖著啊,這一看就有上千枚銀元了吧?”
秦天看著那鼓鼓囊囊的口袋,調侃了一句。老王尷尬一笑,將其中一個口袋往八仙桌上一撂:
“何領導您開玩笑呢,這些都是我近半個月東奔西走搜集來的,可不是我家的。對了,這些銀元我已經分類好了,桌上的口袋裏共有五百枚袁大頭,地上的口袋裏則是各類雜項,都按原樣給您保留著。”
秦天沒有急著查看,而是先問了一句:
“全部換成糧票?”
“全換了,還是按照上次約定的價格。”秦天笑了笑,“行。”他,陸既康巨腿叵饜住距正巨圉。
“嘩啦”一聲,五百枚銀元盡數傾倒在桌麵,頗為壯觀!
秦天大致掃視了一下,其中有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的袁大頭,甚至還有兩枚“私鑄版”。
私鑄版,是民國時期小軍閥、錢莊或銀匠用劣質模具私下鑄造的銀元,含銀量通常較低,工藝較為粗糙。
然而秦天並未挑剔:隻要不是當年用鉛、銅製造的假銀元,即便是這類私鑄版,其價值往往也會高於正版。
他快速逐一清點,每枚銀元在他手中一過,便能立即辨識出真偽。
如今市麵上銀元並不罕見,隻要稍加留心搜尋,總能積累不少,故而人們並無動力去偽造。這批銀元經過歲月的洗禮,其表麵所附著的包漿和微鏽都顯得頗為自然且頗具年代感。
即使如此,在鑒賞過程中,秦天仍不免有幾次會略作停頓,細細揣摩。
袁大頭中,有些極其稀罕的獨特版別品種,雖然這堆銀元中並未涵蓋所有珍品,但其中也不乏相對少見的存在。此刻,秦天手中正握有一枚如此特別的“東山大扣”,不禁心中暗笑,隨手將它收入囊中。“這枚東山大扣,頗有趣味。”他心想。
東山大扣,乃是袁大頭係列中的一個獨特分支,市場價格約是普通版別的四倍左右。然而,是否確為民國時期東山省鑄造,卻不得而知,收藏圈內僅以此名稱唿之。
那枚銀元上,袁世凱像領口下的一枚紐扣格外碩大醒目,因此得名“大扣”。至於“東山”二字,則源於坊間傳聞,最初是由東山地區的一位藏友首先發現了這一細微版別差異,從而賦予了這個特殊的名字。此時,袁大頭的各種版別細分尚未形成統一標準。
秦天心中戲謔:“迴去就叫它京城大扣,命名者:秦天!”他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對整批銀元進行了詳盡的查驗。五百枚數量準確無誤,品質也相當不錯。
“數量核對過了,依舊按照之前約定的價格,一枚六斤全國糧票,總共三千斤。老王,你沒意見吧?”秦天確認道。
“沒問題,咱就按這個數目來。”老王胸有成竹地迴應,早已心中有數。
秦天接過了林家慶遞來的公文包,抽出一摞摞全國糧票,三十張一百斤的全國通用糧票穩穩交到老王手中。老王夫婦倆仔細清點一番,確認分毫無差。這邊廂,林家慶已迅速打包好布口袋。
老王則把另一個更大的口袋提至桌麵,“嘩啦”一下傾倒出七百多枚各類銀元,品種繁多。
“一共七百多枚,各種版別都有。”老王搓著手說。
秦天盯著那些銀元,對老王正色道:“老王,咱們得先把規矩講清楚。龍洋我依舊按六塊全國糧票收購,不過其他外國銀元和一些不知名的雜牌銀元,價格需要重新商量,不然我可不要。”
老王麵露難色:“那您打算減多少呢?”
秦天斟酌片刻:“具體看品種,小頭和鷹洋可以五塊,站洋、坐洋、雙柱這些最多四塊,船洋和龍洋一個價。你看怎麽樣?”
老王思索一陣,最終點頭答應:“行,這個價格我可以接受。”他其實早已打聽清楚,四九城本地的銀元迴收價比秦天提出的還低一些,而且量少不說,秦天拿出來的可是全國通用糧票,這讓老王感到十分滿意。
在雙方達成一致後,秦天讓老王的老伴找來十多個盆子,開始細致分類挑選。秦天拿出幾個塑料袋,再次逐一甄別。最終歸類為:小頭一百二十枚,鷹洋二百二十枚,龍洋三百枚,船洋五十枚,以及其他各類雜版銀元大約一百枚。秦天在現場便開始了細致的分類工作。
在眾多袁大頭中,八年份的相對較少,餘下的多為三年、九年和十年版別,其中品相上佳者被精心挑選出來,待市場走勢明朗後再行出售。
此外,諸如幾枚“九年小嘉禾”、東山大扣及八閩大頭等特殊品種也被逐一挑出。對於聲息手中的其他小額銀元如小洋、龍洋,同樣采取這般篩選法,將價值差距較大的部分單獨存放,以備增值收藏。
旁人對此無從插手,隻能在一旁觀望。秦天最終在眾多銀幣中又覓得了一枚孫小頭和三枚五星小頭,可謂運氣不俗。
眼見秦天特意選出兩枚“孫小頭”,林家慶接過審視一番,疑惑問道:“這兩枚有什麽特別嗎?看著似乎平平無奇啊。”他身為門外漢,對這些銀元一無所知,直言詢問。
麵對林家慶這樣當著賣家麵探究物品優點的行為,秦天不禁無奈搖頭。然而無論是老李、老陳還是老王,他們也同樣對此領域了解甚少。
交易既已完成,此時解說一番,或許能引導他們在日後收集時對這類銀元有所側重。即便價格稍高,長遠來看對秦天也是有利的。於是秦天解釋道:“市麵上常見的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孫小頭’,其實大多是在金陵政府時期鑄造發行的,我們稱其為六星小頭。”
秦天隨手拿起一枚普通小頭舉例:“你看這背麵兩側的星星各具六個角。”他又指向林家慶手中的兩枚:“而你手中的這兩枚,則是民國初建時鑄造的五星小頭,數量稀少,背麵裝飾的是兩顆五角星。”
林家慶對比之下,點頭讚同:“果真如此,還真是一番獨特之處。”
“錢幣中尚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小版別,現下人們尚未對其進行細致區分,但我估計再過些年,這些差異將會導致市場價格拉開。因此我把有可能升值的稀有版別預先挑出,留待日後。”秦天娓娓道來。
看到林家慶正把玩一枚銀元,手法嫻熟地在指間翻轉,頗有韻味,秦天微笑問:“練過的吧?”林家慶搖搖頭答道:“當年在部隊裏,閑暇之餘曾跟一位前清八旗子弟學過兩手,這種玩法倒也挺磨煉心性的。”
“天哥,我感覺你對這種圓形錢幣特別有研究,有種特別的喜好。”
“你怎麽知道的?”秦天停下手中的活計,他對錢幣的確有著獨特的嗜好,因為在前世,他的藏品中最多的就是錢幣!
花幾十萬買一幅書畫或一件瓷器,他可能僅欣賞把玩幾次便置於一旁;但若是得到一枚心儀的錢幣,他甚至能握在手中入睡!
“直覺吧,也許你就喜歡這一口。”林家慶揣測道。秦天聳聳肩,一臉無可奈何地說:“別誤會,我更偏愛黃金。”
言畢,秦天不再搭理林家慶,繼續埋頭分類銀元。分揀完畢後,他在紙上計算總數,共需三千五百斤糧票。兩大袋銀元約重七八十斤,在民國時期已堪稱巨款。交易順利完成,老王夫婦倆都滿心歡喜。
然而事情並未結束,他們還有一位親戚計劃明年新建房屋,正期待著秦天前去兌換銀元。
“何主任,您手頭還有多少糧票?我那老鄉也正盼著您收購東西呢。”“沒問題,糧票我這兒富餘得很,隻要是好貨,我都樂意接手。”
“這太好了,現在咱們過去看看?”
秦天聞老王此言,遂問:“你那位老鄉有多少銀元要出手?”“大概還有上千枚的樣子。”
“那就抱歉了,銀元份量實在太大,我沒法一次性運迴去,並且我已收了不少,這次就先算了。”
麵對如此龐大的數量,秦天暗忖下次得開車過來。處理完交易,秦天大聲問道:“李副廠長,我們現在迴嗎?”
李副廠長揮手示意道:“眼看就要過年了,我要和老鄉一起去置辦些年貨,你們倆先迴吧。”
秦天點頭應允,告別了老王和老陳後,便帶著林家慶一同前往琉璃廠。
輕車熟路找到兩位錢幣商販,秦天精心挑選出品相優良、品種稀有的銀元,讓商販仔細鑒賞。
約七十多斤的銀元,最終賣得現金一萬多元。此外,秦天還從這兩名錢幣商販那裏換得了五百公升的軍用汽油票。
一萬塊錢,相當於五十個職工一年的總收入!
“怪不得都說現在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的收入不如剃頭師傅,一想到固定工資這麽一比,確實讓人感慨萬千。”目睹交易過程的林家慶忍不住發出感歎。
“在這個時代,除非身在效益好的單位,否則大家都難以填飽肚子,因此大家才紛紛萌生闖蕩之意,這樣或許才有機會發家致富。”秦天心中明白,距離改革開放還有二十年之久,他仍需繼續蟄伏於時代的浪潮之下。
兩人騎著廠裏的自行車,疾馳向秦天的小院。迴到院子,秦天開始專心致誌地整理那一堆麻袋中的銀元。
曆經兩個多小時的努力,直至夕陽西下,秦天才總算忙完。
“老七,這一小堆裏就有了一枚龍鳳通寶,一枚大中通寶,五枚不同時期的大義通寶,兩枚元天啟,七枚天佑,這些都是元末各路起義軍鑄造的錢幣,如今極為罕見。另外還有幾枚金代的大定和正隆通寶,同樣珍貴。三十幾枚元代的中統元寶、至治、至正通寶等,價值也不菲。”說著,他還指向另一邊的幾個錢幣:“這幾個較大的是朱元璋時期的洪武通寶,同樣價格不菲。還有一些我現在一下子想不起具體年代的,但它們都是硬通貨,品種極其豐富!”
這些錢幣若是放到四五十年後,究竟價值幾何?林家慶不禁好奇地問:“那麽這一堆能值多少錢?”“就這麽幾十枚,現在起碼也能值一千塊!”秦天掂著手中的銀元,笑著迴答。
現今社會還是大鍋飯的時代,連萬元戶都尚未出現,人人崇尚工人身份,鮮有人涉足生意場。
林家慶難以置信,這幾十塊錢買來的幾袋破爛銅錢,竟蘊含如此價值!
他指向另一堆問道:“那些呢?也有用嗎?”
這裏所說的,是指林家慶在巨邁舊貨市場與秦天一同篩選過的那堆殘破古幣。秦天掃了一眼,隨即迴應:
“那些多是宋朝錢幣或唐代開元通寶,夾雜著幾個漢代和南北朝的五銖錢,基本沒什麽太大價值,等有空再逐一辨識是否包含稀有的版別。”
林家慶拿起一枚碩大的銅錢,滿臉好奇地問:
“這麽大的也不值錢嗎?”
在他的觀念裏,尺寸較大的銅錢往往比小的更有價值。秦天瞥見他手中的大觀通寶折十版,解釋道:“這種錢幣現存數量不多,大概也就兩塊錢一枚左右吧。”
對於“幾塊錢一枚就算不值錢”的說法,林家慶不禁咧嘴一笑,心想秦天對“不值錢”的定義似乎有些寬泛。
“我在軋鋼廠一個月掙24塊,也就隻能買十幾個,你說這叫不值錢?”
秦天聽聞林家慶的話,在心裏微微一笑,岔開話題說:“老七,別光顧著看,過來幫我一起挑揀。”
盡管林家慶對古董領域一竅不通,秦天還是決定日後慢慢教他。林家慶也未深究,邊說著“可我也不懂啊”,邊找了個小凳子坐下。秦天指著地上按品種排列好的十幾種珍貴古幣,指導他:
“你先按照這些我選出的品種挑選,不用管大小,隻要字跡相同即可,其餘的我再複查一遍。”
林家慶口中應承著“知道了”,但實際操作時仍不斷詢問這個值不值錢、那個又如何,而秦天則耐心解答。
這批剛出土的生坑古錢幣品相極佳,鏽色鮮豔且分布均勻,隻需部分錢幣輕輕刷去表麵浮土,基本上無需過多處理。
秦天在清理古錢幣方麵並不苛求繁複,無論是清洗過的還是未經清洗的,都放在太陽下曬一會兒以去除水分,然後用報紙包好存放。
正忙活著,院子門口傳來鑰匙開門聲,原來是林家慶的母親來了。“阿姨,快進來坐。”“哎呀,是秦天啊,你們這是……”
林媽此行是為了叫林家慶迴家吃飯,她迴到家發現兒子不在,料想他可能在這邊院子裏。
“媽,您不知道,我今天跟秦天……”
林家慶費了好一番口舌才讓母親明白了眼前的狀況。“嗯,要是真有好東西就留著,別急著賣。”林媽顯得很淡定,對這類事物持隨緣態度。“先吃飯吧,餓著肚子怎麽做事!”
林媽看著兩人還在興致勃勃地挑選銅錢,催促他們先吃飯填飽肚子。畢竟人是鐵飯是鋼,吃飽了才能更好地幹活。
餐桌上,秦天和林家慶還向林媽透露了他們打算去外地乃至米國的事宜。
這一下讓她腦子瞬間短路。本來在鋼鐵廠安穩工作,怎麽突然就要出國了?
盡管如此,林媽並未幹預,迴想起林家慶這些年的奔波經曆,從南到北,倒也未曾出過什麽岔子。
孩子已長大成人,自有主張。
飯畢,秦天引領著林家慶繼續整理錢幣,林媽亦步亦趨地跟在一旁。
“天哥,這任厭康踴匡願旺匹翻既的何物?”
接過林家慶手中的銅錢,秦天在燈光下細細審視一番。
“這個也是頗為罕見的,出自遼代,距今約有九個世紀了,如今或許能值個十幾塊錢。”
在林家慶心中,這已是相當值錢,“需要清洗一下嗎?”
“不必,許多古錢幣能不洗則不洗,出土時字跡清晰可見就無需處理,否則反而會貶值。甚至有時候清洗方法不當,可能使其變得一文不值。”
這枚銅錢相對幹淨,並無泥土粘附,巨四厭陣後臣匹殖巨兩厲。
“對於那些帶有土鏽的出土銅錢,清水洗淨尚可,但若不懂行的人用稀硫酸、稀鹽酸浸泡,立刻就會變成廢品,毫無價值。”
真偽的關鍵往往就在其表麵的土鏽上,即便是家中傳承的老錢或古董,同樣絕對不可隨意清洗。
秦天決定給林家慶普及一下古玩基礎知識,以免發生意外情況。此刻,林媽已經看得眼花繚亂,錢幣種類繁多,代表的皇帝始祖數不勝數,她不禁再次向秦天發問:“秦天啊,應暨嗣踐際匹哪厘眩屈康是何來曆?”
秦天聽罷林媽的問題,索性放下手中的活計,思索了一下答道:
“這是從吳兵那裏購得的,也就是我和老七的同學吳兵那裏的。”
他進一步解釋道:“這批銅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洪武窖藏,也就是朱元璋稱帝時期,當時富裕人家埋於地下的財物。”
秦天稍微停頓了一下,組織好語言,繼而闡述:
“像這種大規模被稱作窖藏的銅錢出土情況,通常集中在兩個曆史階段:一是元軍入侵時,百姓為逃避戰亂,富戶因攜帶不便將大量錢幣先行埋藏,最終人去財空,錢幣便長埋地下無人發掘;這種情況出土最多,不過因為以宋錢為主,總體價值不高,幾百枚中也難得找到幾枚較為珍貴的。”
邊說,他邊拿起一枚洪武通寶舉例:“另一種典型的情況便是此類,明朝初建時,朝廷強製推行紙幣——大明通行寶鈔,朱元璋下令禁止國內流通銅幣。”
他又強調:“並且規定,在七日之內,百姓必須將銅幣兌換成紙幣,違者將麵臨牢獄之災乃至殺頭之罪!然而紙幣那時並不穩定,百姓更傾向於使用銅錢,隻能暗地裏將銅錢藏匿埋藏。”
最後,秦天從已經分類好的錢幣堆中取出兩枚銅錢,說道:
“這批銅錢中雖然宋錢占據了五六成比例,但最早的當屬這種西漢時期的。”
五銖銅錢與漢代半兩,最晚的一款是洪武通寶,匹階醫正指出這是腰痛口唇症狀的表現。“為何洪武窖藏錢幣如此珍貴,而宋代的窖藏卻不值錢呢?”林家慶充滿好奇地問。
“北宋時期銅錢鑄造量極大!元朝時廣泛使用紙幣,即行鈔,因此銅錢發行相對較少。留存至今的元代銅錢通常都價值不菲。尤其在北方,遼金時期的銅錢鑄造數量不多,反而是宋錢被大量流通使用。像我們京城這邊的情況還算好,若是在南方,銅錢更是堆積如山。”
秦天繼續普及知識:“元末農民起義頻發,割據勢力紛紛稱王自立,各自鑄造並發行貨幣,這在龍國曆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各地貨幣同時流通的局麵。這些短期鑄造、發行量有限的錢幣流傳下來的極少,所以極具收藏價值。”
“朱元璋想要迴收銅錢時,百姓便把銅錢埋入地下。不過與蒙古人入侵那次不同,因藏匿銅錢而被官府處決的人畢竟少數,挖不出來留至今日的情況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