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第五章擎天一柱(五)
楊寧輕功絕佳,暗夜之中縱掠飛行。全無半點聲息,然而剛剛落在帳前,賀樓啟的目光便已經落到他身上,卻隻是一掠而過,依舊仰首望天,仿佛沉醉於星河流轉,流年暗換,楊寧也不敢打擾,對於這位昔日的大師伯,今日的宗師之首,他實是敬畏有加,故而不敢絲毫失禮,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賀樓啟的深思仿佛從漫天寒星中脫離出來,緩緩道:“今日一戰,想必有所領悟,為何不早些迴來閉關靜修?”
楊寧心中一暖,隻覺得眼前並非是曾想殺死自己的強敵,而是對自己嗬護備至的長輩親人,當下垂首道:“晚輩素來恩怨分明,若是心事未曾了卻。也難以靜心篤誌,再則晚輩心懸青萍的毒傷,不似平姑娘心無旁騖,便是強行閉關,也未必有什麽收獲。”
賀樓啟聞言一聲長歎,半晌才道:“你們少年夫妻,又是燕爾新婚,恩愛正濃,不舍離分也是理所當然,隻是武道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也要當心了,不過這些都是小事,你自己決定也就罷了,本座信得過你。倒是聽說你訓斥了伯顏,那孩子的資質悟性其實很出色,隻是出身顯赫,不免雜念太多,想的是功業富貴,盼的是統率千軍萬馬,攻城掠地,這世間並不是所有人都情願將一生都用來追求武道無上境界的,故而我隻是讓赫連將他收錄門下。不過伯顏景義雖然算不得擎天宮的好傳人,卻是涉獵甚廣,文武雙全,可算得上是將帥之才。在本座心中,固然最重赫連,然而奧爾格勒、伯顏景義亦有地位不輕,這一點,你可明白麽?”
楊寧雖然對選材任能這等事不甚了然,然而賀樓啟話語如此淺顯,他自然聽得清楚明白,知道賀樓啟無非是不想自己對伯顏景義冷眼相待,雖然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怎樣對待伯顏景義都理所當然,然而自己雖是漢人,卻也算得上是一代宗師,學武之人達者為先,自己在賀樓啟麵前固然要執晚輩之禮,但是在其他人麵前,包括赫連行在內,卻已經是高高在上,那些人縱然對自己頗有敵意,卻也不會不重視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固執己見,難免會影響到擎天宮上下對伯顏景義的觀感。擎天宮弟子都是胡戎中堅,賀樓啟既然如此看重伯顏景義,自然不願損及徒孫的自信尊嚴。
賀樓啟這番話自然是苦心孤詣,然而楊寧素來沉迷武道,隻覺得既然有幸拜在擎天宮門下,怎能棄珠玉而拾瓦礫,不苦修武功,反而去做什麽將軍元帥,因此絲毫不覺得熱衷權勢富貴的伯顏景義有何值得青睞之處,然而賀樓啟既然婉轉相勸,他自然也不會反駁,左右那伯顏景義也並非真正的聖門弟子,又是異族外人,無論前途如何,都不必放在心上,故而隻是略一思忖,便毫不猶豫地認錯道:“晚輩明白了,是我過分苛責了。”
賀樓啟見他這樣爽快,反覺啼笑皆非,無奈擺手道:“你這算什麽苛責,便是本座在場,也要教訓伯顏幾句的,若是領軍作戰之際,前逢絕路,後有追兵,明明有一線生機,縱然希望渺茫,難道就該閉目待死麽?武林技擊與沙場征戰雖然不是一迴事,然道不同而理同。你教訓的沒有錯,若是他能夠領會其中深意,倒也不枉你一番苦心。”
賀樓啟這般說卻是想要安撫楊寧幾句,他乃是國師身份,自然善於決斷,既已決定不殺楊、平二人,便當真將他們當成晚輩看待,更何況這對青年男女,一個是同門師侄,一個是故人弟子,原也是真正的後生晚輩。然而楊寧哪裏還聽得進什麽安撫,想到青萍多半已在穹廬之內,她身有毒傷,今日又經曆了一場苦戰,縱然有賀樓啟照拂,也不知現在情況如何,越想越覺得心焦,不時偷眼向帳門望去,然而這座金頂穹廬外表看來隻是一座帳篷,實則占地甚廣,裏麵用氈幕分隔成許多帳室,可供百餘人起居,與其說是帳篷。不如說是一座小型的行宮,雖則帳門高挑,但是內裏卻有十數間帳室燈火通明,還有更多的帳室漆黑一片,竟是看不出青萍到底在哪裏休息。
賀樓啟原本還想要多說幾句,卻見楊寧一副心猿意馬的模樣,當下明白他的心事,不禁搖頭苦笑道:“罷了罷了,年紀老了,便喜歡嘮叨了,你迴來這麽晚。卻有人一直強撐著不肯睡呢,你先去見見那丫頭吧,今夜既然已經過了子時,你也不用急著閉關,明天早上再說吧,來人,領子靜去他們夫妻的帳室。”話音未落,便有兩個容貌嬌豔的胡女自帳內提燈走出,卻是擎天宮的侍女,為著賀樓啟不喜她們打擾,這才一直在帳內等候差遣,兩名胡女先是向賀樓啟深深施禮,然後左右一分,伸手肅客。
楊寧頓覺臉上發熱,連忙拱手向賀樓啟告辭,悶頭向帳內急匆匆地走去,兩名胡女連忙追了上去,低聲唿喚著“公子、公子!”,引著楊寧左轉右轉,很快便消失在重重簾幕之中,賀樓啟見他如此急切,禁不住低聲笑了出來,這樣的小兒女情懷,他有多少年沒有見到過了,然而笑著笑著,無盡的悲傷卻漸漸湧上心頭。
就在不久之前,賀樓啟終於從平煙口中確認了故人的死訊,雖然早在祭天台上見到楊寧手中的凝青劍,他便已經生出不祥的預感,然而真正得知噩耗之後,他還是心潮澎湃,徹夜難眠。平月寒的性情,沒有人比他更加明白,雖未說過“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然而這柄凝青劍,定是半生相隨。不離不棄,臨死之前將佩劍相贈,或者有幾分是因為愛才心切,然而,最根本的緣由,分明是知曉那孩子是自己的同門晚輩,故而才以這種方式輾轉相告死訊,更或許,她將凝青劍舍棄,是為了斬斷和自己的最後牽絆。這一生,終究是自己辜負了她。
然而,雖然知道了平月寒的死訊,他卻沒有向楊寧詢問一句,更沒有索取凝青劍一觀,昔日割袍斷義,他便知道和月寒今生無緣,直至今日,即便是自己知道了她的噩耗,卻仍然什麽都不能做,勿論複仇之事,因為翠湖的大弟子,是不會和塞外的戎人國師有任何牽連的,更何況那個孩子雖然誤殺了月寒,卻是不能怪罪於他,真正罪無可赦的是逼迫月寒出手的幕後人,想要報複她們,也不需生死相見,隻消胡戎兩族占據了中原沃土,便已足矣。
想到此處,賀樓啟不禁一聲冷哼,縱然他早已臻至返璞歸真的境界,刹那間還是殺氣四湧,丈許方圓之內,滴水成冰,令人生出徹骨寒意,恰在這時,身後傳來一聲痛唿,賀樓啟微微一驚,轉頭望去,隻見侍女蘭君抱著一件大氅,在帳門處簌簌發抖,嬌豔的俏臉更是蒼白如紙。賀樓啟暗自苦笑,心知白日一戰,對自己終究是沒有表麵上那樣輕鬆,方才全部心神又沉浸在迴憶之中,再加上對蘭君的氣息十分熟稔,竟是沒有察覺到她的到來。對這個溫柔體貼,能夠令自己聊解愁懷的心愛侍女,賀樓啟終是不忍令她難過,將殺意盡皆收斂,略帶責備地道:“這麽晚了,你還出來做什麽?”
蘭君伸手輕拍胸口,猶有餘悸地道:“國師大人,奴婢聽說您深夜在帳外觀星,山麓雖然避風,卻畢竟是風冷天寒,大人固然修為精湛,寒暑不侵,也要愛惜自己的身子才好!”一邊說著,一邊上前將大氅披在賀樓啟身上,然後轉到賀樓啟身前,替他將帶子係好,柔聲道:“大人,夜已深了,您若是不想歇息,就讓奴婢給您吹奏一支曲子吧,聊解煩憂?”
賀樓啟低頭望去,隻見蘭君那雙澄碧的眸子滿是柔情,不禁暗自嗟歎,半晌才道:“也好,就是那支《高唐夢》吧!”
蘭君目光流轉,透出欣喜之色,從腰間取下一支洞簫,放到唇邊,十指微動,緩緩吹奏起來,她雖然武功平平,內力卻是不弱,故而中氣充足,那蕭聲綿綿若存,低徊柔婉,如泣如訴,賀樓啟閉目聆聽,仿佛是又迴到了那鶯飛草長的江南,然而這一曲之後,所有的哀傷悲痛都將埋藏在心底,他還是胡戎兩族的國師,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高手,而不是昔日更名改姓,投入聖門武道宗的無名小子。
跟著兩名胡女繞了好幾個圈子,終於到了青萍居住的帳室,挑開簾幕,卻見帳內有榻,氈壁上懸著琴簫管笛,角落裏放著棋枰,像極了漢人閨秀的房間,若說有什麽不同,那便是帳內中央的那張書案,卻是十分低矮,須得席地而坐,書案上擺著筆墨紙硯,幾幅字貼,一軸圖畫,地上鋪著軟綿綿的氈毯,不論是坐是臥,都不會被寒氣所侵,楊寧自然不知這原是蘭君的閨房,特意讓了出來給青萍居住,隻是一眼便看到書案上一燈如豆,香爐之內輕煙嫋嫋,一個紅衣少女正伏案而眠,顯然是等得倦了,才不知不覺地睡去。
楊寧躡手躡腳地走上前來,雙臂將青萍抱起,青萍雖然全無所覺,卻朦朧中卻似乎感受到熟悉的懷抱,螓首自然而然地倚在楊寧胸前,楊寧低頭望去,隻見青萍黛眉微蹙,仿佛睡夢中仍在牽掛憂慮,楊寧暗自嗟歎,卻不肯驚動愛侶,將青萍輕輕放在軟榻上,伸手拉過被子給她蓋在身上,自家解去沾滿了風沙的外袍,側身躺在青萍外側,彈指熄滅銀燈。燈光一黯,帳內頓時一片黑暗,楊寧側耳聆聽著愛侶均勻的唿吸聲,隻覺得周身疲憊盡皆散去,隻為了這一刻的相濡以沫,不論付出何等代價,都是值得的。
正在這時,帳外突然傳來一縷纏綿悱惻的簫聲,楊寧微微一驚,隻怕驚動了青萍,正想輕輕摩挲青萍的睡穴,讓她繼續沉眠,耳邊卻傳來一聲嬰寧,繼而軟玉溫香投懷而來,楊寧張開雙手緊緊抱住青萍,想到愛侶終於有了一線生機,兩行清淚終是忍不住潸然而落。
青萍雖然不能暗夜視物,然而楊寧的氣息她是熟之又熟,故而發覺身邊有人,卻是毫不慌亂,倚在楊寧懷中,未幾便覺粉頸之後一片濡濕,她知道楊寧的性子,便不肯揭穿,隻是低聲道:“他們沒有再難為你吧?”
楊寧悄悄拭去淚痕,惡聲惡氣地道:“自然沒有人敢為難我,隻是你什麽時候跟廖水清學了用毒之術,她的心腸毒辣得很,你可不要上了她的當,聽到了沒有?”
青萍可不敢告訴楊寧,今日若是再服下一粒“長相思”,多半會毒傷難愈,當下在黑暗中偷偷做了一個鬼臉,嬌嗔道:“廖前輩雖然是那賤婢的母親,性子可大不相同,便是綠綺姐姐,也說廖前輩高風亮節的,她不過是瞞著你偷偷傳了幾招自保之術給我,將來我總是要尋那賤婢報仇的,若是連她的毒術都不能抵禦,豈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你放心吧,我隻是學了一些皮毛,可不會當真拜她為師,我才不要和那賤婢做師姐妹。”
楊寧雙目如電,暗室之中不啻白晝,將青萍的一顰一笑都看得清清楚楚,卻是不忍揭破,他雖然不通岐黃,然而醫道武學本有相通之處,這些時日耳濡目染,倒也並非一無所知,哪裏不明白今日若菲賀樓啟以真氣替青萍壓製相思絕毒,青萍的毒傷多半會一發不可收拾,隻是既然青萍無恙,卻也不好再責備她,隻得輕輕放過一邊,低聲道:“你不可在賀樓前輩麵前說錯了話,更別說廖前輩傳你毒術,若是賀樓前輩問起,你隻說是中了李還玉的相思絕毒就是。”
青萍心中好奇,更是忍不住追問緣由,然而楊寧不願揭破賀樓啟的隱私,堅決不肯多說,被問得急了,便悶頭裝睡,青萍本是聞一知十,聰明靈巧之人,隱隱知道其中必有隱情,雖是放過了楊寧不再追問,心中卻是苦苦思索,她可不會以為賀樓啟答允替她解毒便萬事無憂,須知賀樓啟是戎人國師,而楊寧、平煙卻都是中原後起之秀,家國之別,夷夏之辯,正如天塹鴻溝,無可彌補。
楊寧輕功絕佳,暗夜之中縱掠飛行。全無半點聲息,然而剛剛落在帳前,賀樓啟的目光便已經落到他身上,卻隻是一掠而過,依舊仰首望天,仿佛沉醉於星河流轉,流年暗換,楊寧也不敢打擾,對於這位昔日的大師伯,今日的宗師之首,他實是敬畏有加,故而不敢絲毫失禮,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賀樓啟的深思仿佛從漫天寒星中脫離出來,緩緩道:“今日一戰,想必有所領悟,為何不早些迴來閉關靜修?”
楊寧心中一暖,隻覺得眼前並非是曾想殺死自己的強敵,而是對自己嗬護備至的長輩親人,當下垂首道:“晚輩素來恩怨分明,若是心事未曾了卻。也難以靜心篤誌,再則晚輩心懸青萍的毒傷,不似平姑娘心無旁騖,便是強行閉關,也未必有什麽收獲。”
賀樓啟聞言一聲長歎,半晌才道:“你們少年夫妻,又是燕爾新婚,恩愛正濃,不舍離分也是理所當然,隻是武道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也要當心了,不過這些都是小事,你自己決定也就罷了,本座信得過你。倒是聽說你訓斥了伯顏,那孩子的資質悟性其實很出色,隻是出身顯赫,不免雜念太多,想的是功業富貴,盼的是統率千軍萬馬,攻城掠地,這世間並不是所有人都情願將一生都用來追求武道無上境界的,故而我隻是讓赫連將他收錄門下。不過伯顏景義雖然算不得擎天宮的好傳人,卻是涉獵甚廣,文武雙全,可算得上是將帥之才。在本座心中,固然最重赫連,然而奧爾格勒、伯顏景義亦有地位不輕,這一點,你可明白麽?”
楊寧雖然對選材任能這等事不甚了然,然而賀樓啟話語如此淺顯,他自然聽得清楚明白,知道賀樓啟無非是不想自己對伯顏景義冷眼相待,雖然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怎樣對待伯顏景義都理所當然,然而自己雖是漢人,卻也算得上是一代宗師,學武之人達者為先,自己在賀樓啟麵前固然要執晚輩之禮,但是在其他人麵前,包括赫連行在內,卻已經是高高在上,那些人縱然對自己頗有敵意,卻也不會不重視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固執己見,難免會影響到擎天宮上下對伯顏景義的觀感。擎天宮弟子都是胡戎中堅,賀樓啟既然如此看重伯顏景義,自然不願損及徒孫的自信尊嚴。
賀樓啟這番話自然是苦心孤詣,然而楊寧素來沉迷武道,隻覺得既然有幸拜在擎天宮門下,怎能棄珠玉而拾瓦礫,不苦修武功,反而去做什麽將軍元帥,因此絲毫不覺得熱衷權勢富貴的伯顏景義有何值得青睞之處,然而賀樓啟既然婉轉相勸,他自然也不會反駁,左右那伯顏景義也並非真正的聖門弟子,又是異族外人,無論前途如何,都不必放在心上,故而隻是略一思忖,便毫不猶豫地認錯道:“晚輩明白了,是我過分苛責了。”
賀樓啟見他這樣爽快,反覺啼笑皆非,無奈擺手道:“你這算什麽苛責,便是本座在場,也要教訓伯顏幾句的,若是領軍作戰之際,前逢絕路,後有追兵,明明有一線生機,縱然希望渺茫,難道就該閉目待死麽?武林技擊與沙場征戰雖然不是一迴事,然道不同而理同。你教訓的沒有錯,若是他能夠領會其中深意,倒也不枉你一番苦心。”
賀樓啟這般說卻是想要安撫楊寧幾句,他乃是國師身份,自然善於決斷,既已決定不殺楊、平二人,便當真將他們當成晚輩看待,更何況這對青年男女,一個是同門師侄,一個是故人弟子,原也是真正的後生晚輩。然而楊寧哪裏還聽得進什麽安撫,想到青萍多半已在穹廬之內,她身有毒傷,今日又經曆了一場苦戰,縱然有賀樓啟照拂,也不知現在情況如何,越想越覺得心焦,不時偷眼向帳門望去,然而這座金頂穹廬外表看來隻是一座帳篷,實則占地甚廣,裏麵用氈幕分隔成許多帳室,可供百餘人起居,與其說是帳篷。不如說是一座小型的行宮,雖則帳門高挑,但是內裏卻有十數間帳室燈火通明,還有更多的帳室漆黑一片,竟是看不出青萍到底在哪裏休息。
賀樓啟原本還想要多說幾句,卻見楊寧一副心猿意馬的模樣,當下明白他的心事,不禁搖頭苦笑道:“罷了罷了,年紀老了,便喜歡嘮叨了,你迴來這麽晚。卻有人一直強撐著不肯睡呢,你先去見見那丫頭吧,今夜既然已經過了子時,你也不用急著閉關,明天早上再說吧,來人,領子靜去他們夫妻的帳室。”話音未落,便有兩個容貌嬌豔的胡女自帳內提燈走出,卻是擎天宮的侍女,為著賀樓啟不喜她們打擾,這才一直在帳內等候差遣,兩名胡女先是向賀樓啟深深施禮,然後左右一分,伸手肅客。
楊寧頓覺臉上發熱,連忙拱手向賀樓啟告辭,悶頭向帳內急匆匆地走去,兩名胡女連忙追了上去,低聲唿喚著“公子、公子!”,引著楊寧左轉右轉,很快便消失在重重簾幕之中,賀樓啟見他如此急切,禁不住低聲笑了出來,這樣的小兒女情懷,他有多少年沒有見到過了,然而笑著笑著,無盡的悲傷卻漸漸湧上心頭。
就在不久之前,賀樓啟終於從平煙口中確認了故人的死訊,雖然早在祭天台上見到楊寧手中的凝青劍,他便已經生出不祥的預感,然而真正得知噩耗之後,他還是心潮澎湃,徹夜難眠。平月寒的性情,沒有人比他更加明白,雖未說過“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然而這柄凝青劍,定是半生相隨。不離不棄,臨死之前將佩劍相贈,或者有幾分是因為愛才心切,然而,最根本的緣由,分明是知曉那孩子是自己的同門晚輩,故而才以這種方式輾轉相告死訊,更或許,她將凝青劍舍棄,是為了斬斷和自己的最後牽絆。這一生,終究是自己辜負了她。
然而,雖然知道了平月寒的死訊,他卻沒有向楊寧詢問一句,更沒有索取凝青劍一觀,昔日割袍斷義,他便知道和月寒今生無緣,直至今日,即便是自己知道了她的噩耗,卻仍然什麽都不能做,勿論複仇之事,因為翠湖的大弟子,是不會和塞外的戎人國師有任何牽連的,更何況那個孩子雖然誤殺了月寒,卻是不能怪罪於他,真正罪無可赦的是逼迫月寒出手的幕後人,想要報複她們,也不需生死相見,隻消胡戎兩族占據了中原沃土,便已足矣。
想到此處,賀樓啟不禁一聲冷哼,縱然他早已臻至返璞歸真的境界,刹那間還是殺氣四湧,丈許方圓之內,滴水成冰,令人生出徹骨寒意,恰在這時,身後傳來一聲痛唿,賀樓啟微微一驚,轉頭望去,隻見侍女蘭君抱著一件大氅,在帳門處簌簌發抖,嬌豔的俏臉更是蒼白如紙。賀樓啟暗自苦笑,心知白日一戰,對自己終究是沒有表麵上那樣輕鬆,方才全部心神又沉浸在迴憶之中,再加上對蘭君的氣息十分熟稔,竟是沒有察覺到她的到來。對這個溫柔體貼,能夠令自己聊解愁懷的心愛侍女,賀樓啟終是不忍令她難過,將殺意盡皆收斂,略帶責備地道:“這麽晚了,你還出來做什麽?”
蘭君伸手輕拍胸口,猶有餘悸地道:“國師大人,奴婢聽說您深夜在帳外觀星,山麓雖然避風,卻畢竟是風冷天寒,大人固然修為精湛,寒暑不侵,也要愛惜自己的身子才好!”一邊說著,一邊上前將大氅披在賀樓啟身上,然後轉到賀樓啟身前,替他將帶子係好,柔聲道:“大人,夜已深了,您若是不想歇息,就讓奴婢給您吹奏一支曲子吧,聊解煩憂?”
賀樓啟低頭望去,隻見蘭君那雙澄碧的眸子滿是柔情,不禁暗自嗟歎,半晌才道:“也好,就是那支《高唐夢》吧!”
蘭君目光流轉,透出欣喜之色,從腰間取下一支洞簫,放到唇邊,十指微動,緩緩吹奏起來,她雖然武功平平,內力卻是不弱,故而中氣充足,那蕭聲綿綿若存,低徊柔婉,如泣如訴,賀樓啟閉目聆聽,仿佛是又迴到了那鶯飛草長的江南,然而這一曲之後,所有的哀傷悲痛都將埋藏在心底,他還是胡戎兩族的國師,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高手,而不是昔日更名改姓,投入聖門武道宗的無名小子。
跟著兩名胡女繞了好幾個圈子,終於到了青萍居住的帳室,挑開簾幕,卻見帳內有榻,氈壁上懸著琴簫管笛,角落裏放著棋枰,像極了漢人閨秀的房間,若說有什麽不同,那便是帳內中央的那張書案,卻是十分低矮,須得席地而坐,書案上擺著筆墨紙硯,幾幅字貼,一軸圖畫,地上鋪著軟綿綿的氈毯,不論是坐是臥,都不會被寒氣所侵,楊寧自然不知這原是蘭君的閨房,特意讓了出來給青萍居住,隻是一眼便看到書案上一燈如豆,香爐之內輕煙嫋嫋,一個紅衣少女正伏案而眠,顯然是等得倦了,才不知不覺地睡去。
楊寧躡手躡腳地走上前來,雙臂將青萍抱起,青萍雖然全無所覺,卻朦朧中卻似乎感受到熟悉的懷抱,螓首自然而然地倚在楊寧胸前,楊寧低頭望去,隻見青萍黛眉微蹙,仿佛睡夢中仍在牽掛憂慮,楊寧暗自嗟歎,卻不肯驚動愛侶,將青萍輕輕放在軟榻上,伸手拉過被子給她蓋在身上,自家解去沾滿了風沙的外袍,側身躺在青萍外側,彈指熄滅銀燈。燈光一黯,帳內頓時一片黑暗,楊寧側耳聆聽著愛侶均勻的唿吸聲,隻覺得周身疲憊盡皆散去,隻為了這一刻的相濡以沫,不論付出何等代價,都是值得的。
正在這時,帳外突然傳來一縷纏綿悱惻的簫聲,楊寧微微一驚,隻怕驚動了青萍,正想輕輕摩挲青萍的睡穴,讓她繼續沉眠,耳邊卻傳來一聲嬰寧,繼而軟玉溫香投懷而來,楊寧張開雙手緊緊抱住青萍,想到愛侶終於有了一線生機,兩行清淚終是忍不住潸然而落。
青萍雖然不能暗夜視物,然而楊寧的氣息她是熟之又熟,故而發覺身邊有人,卻是毫不慌亂,倚在楊寧懷中,未幾便覺粉頸之後一片濡濕,她知道楊寧的性子,便不肯揭穿,隻是低聲道:“他們沒有再難為你吧?”
楊寧悄悄拭去淚痕,惡聲惡氣地道:“自然沒有人敢為難我,隻是你什麽時候跟廖水清學了用毒之術,她的心腸毒辣得很,你可不要上了她的當,聽到了沒有?”
青萍可不敢告訴楊寧,今日若是再服下一粒“長相思”,多半會毒傷難愈,當下在黑暗中偷偷做了一個鬼臉,嬌嗔道:“廖前輩雖然是那賤婢的母親,性子可大不相同,便是綠綺姐姐,也說廖前輩高風亮節的,她不過是瞞著你偷偷傳了幾招自保之術給我,將來我總是要尋那賤婢報仇的,若是連她的毒術都不能抵禦,豈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你放心吧,我隻是學了一些皮毛,可不會當真拜她為師,我才不要和那賤婢做師姐妹。”
楊寧雙目如電,暗室之中不啻白晝,將青萍的一顰一笑都看得清清楚楚,卻是不忍揭破,他雖然不通岐黃,然而醫道武學本有相通之處,這些時日耳濡目染,倒也並非一無所知,哪裏不明白今日若菲賀樓啟以真氣替青萍壓製相思絕毒,青萍的毒傷多半會一發不可收拾,隻是既然青萍無恙,卻也不好再責備她,隻得輕輕放過一邊,低聲道:“你不可在賀樓前輩麵前說錯了話,更別說廖前輩傳你毒術,若是賀樓前輩問起,你隻說是中了李還玉的相思絕毒就是。”
青萍心中好奇,更是忍不住追問緣由,然而楊寧不願揭破賀樓啟的隱私,堅決不肯多說,被問得急了,便悶頭裝睡,青萍本是聞一知十,聰明靈巧之人,隱隱知道其中必有隱情,雖是放過了楊寧不再追問,心中卻是苦苦思索,她可不會以為賀樓啟答允替她解毒便萬事無憂,須知賀樓啟是戎人國師,而楊寧、平煙卻都是中原後起之秀,家國之別,夷夏之辯,正如天塹鴻溝,無可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