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第四章恩怨分明(一)
了聶影的警告之後,楊寧和青萍再無心停留,楊寧以一葉輕舟溯流而上,船速快逾奔馬,比那些順流而下的快艇鬥艦還要快上幾分,江水上大小船隻往來如梭,無意中瞥見這艘奇特輕舟的船夫無不瞠目結舌。並非楊寧和青萍有心驚世駭俗,實在是兩人都心知肚明,既然有人出動了江夏城中的守軍圍攻黃鶴樓,那麽難免不會出動江夏水軍圍追堵截,與其小心翼翼防備江夏水軍,還不如速速離境的好,料想那些蒙衝鬥艦的速度也追不上兩人的輕舟。果然,江夏水軍還未出營,兩人已經溯流而上了三十裏水程,黃果然請動了水軍隨後追殺,卻連楊寧那艘小船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隻能悻悻而歸。一路上偶然遇到巡江的船隻,攔截的命令也早已通過軍中秘法傳下,但是魔帝的赫赫聲名早已傳遍江南,隻消看到楊寧的身影,那些巡江船便已躑躅不前,楊寧根本不需出手,便可揚長而去,一路平安無事,饒是如此,楊寧也擔心水軍從後掩殺,當下日夜兼程,第二天午時未到,便已經隱隱看見了赤壁的影子。
過了赤壁,便是王吳衡的轄地,不管是江夏的水軍還是唐家的勢力,都隻能徒唿奈何,絕不敢輕易出兵挑釁,擅入王境內,按理說楊寧應該放下心來,隻是一絲憂慮卻浮上心頭,久久不能消散,一入王境內,雖然追兵不能尾隨而來。卻也難免要麵對另外的危機。當日在巴陵郡,王吳衡待楊寧十分親厚,明明是階下之囚地身份,卻有著座上嘉賓一般的禮遇,不僅親手替他療傷,更是與他演武論刀,即便是世交子侄也不過如此,隻可惜為了和幽冀的盟約,吳衡最後仍然將楊寧交給了西門凜。若非西門凜不敢明目張膽地殺害楊寧,隻怕楊寧武功再高也已經沒命了,即使如此,赤壁一戰。楊寧也是險些喪命,追根究底,王吳衡也是難辭其咎。事過境遷,當日的仇怨或者已經淡去。雙方的芥蒂卻不會消散,金陵相逢,雷劍雲固然極力示好,但是吳衡真正的心腹。荊南將軍段越卻在新亭參與了對楊寧的圍攻,直到今日,楊寧也不知道王吳衡對自己的態度。如今他和青萍的行蹤已露。自赤壁至江陵。水路綿延何止千裏,若是王存心和兩人為難。隻怕是舉步維艱。
想到此處,楊寧忍不住鬆開船舵,放下船錨,將小船停在江心,然後走到船頭,伸手推開艙門,向內望去,明亮地陽光從艙門斜射進去,將那一道分割前後艙的布簾映射得近乎透明,隱約可見青萍側身而臥的窈窕身影,耳中傳來青萍略顯微弱,卻還算均勻的唿吸聲,看來她這一夜睡得倒還安穩。楊寧心中稍安,卻忍不住望著布簾出神起來,到江陵祭拜亡故地雙親,這是青萍最後一個心願,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幫她完成,雖然自己從來沒有習慣向人低頭,但若真的遇見王屬下擋路,寧可暫時示弱,也不能和他們再起衝突,自己的功力雖然早已恢複,但是天南刀尊豈是易與之輩,比起刀王楊遠也不過稍遜一籌,若惹出吳衡出手,自己終究沒有必勝的把握,更何況吳衡還是手握重權地藩王,手下精兵強將數不勝數,在身有牽絆之時,還真是不宜樹敵。
不知是否感覺到了楊寧若有所思的目光,青萍從睡夢中悠悠醒來,感覺到溫暖的陽光透過布簾照射到身上臉上,那種和煦的感覺令人仿佛迴到了春天,渾身上下一陣舒暢,或許是昨天臨睡前服下地那粒“長相思”起了作用。雖然已經清醒過來,青萍卻懶洋洋地不肯起身,隻透過布簾望向艙門那個孤傲淩雲的身影,隻覺楊寧清瘦了許多,這些日子當真苦了他,自離開馬當之後,楊寧一路上不眠不休,駕船趕路的時候自不必說,就是停下來地時候,也要忙著照料自己,不論衣食住行,都是無微不至。這位出身尊貴無比地少年殿下,雖然幼時受盡了生母冷落,生活上卻仍是養尊處優,除了流浪江湖地那段時日,隻要在自己姐妹身邊,就是頭發都是自己幫忙梳理,哪裏會料理這些瑣事,隻可恨自己中毒之後,雖然偶有精神煥發,大多數時候都是昏昏欲睡,竟然不能親手照料自己的情郎,想到此處,青萍不由一聲長歎。
聽到青萍地歎息聲,楊寧頓時清醒過來,忍不住露出笑
開簾子走了進去,含笑道:“姐姐,前麵就是赤壁了姐姐在這裏大破敵軍,當日的英風豪氣,我至今記憶猶新,今天外麵風和日麗,要不要故地重遊一番。”
青萍坐起身來,嫣然道:“那算什麽大破敵軍啊,些許水寇,不過是些土雞瓦狗,錦帆會上下幾乎都是我爹爹當年親手訓練出來的,雖然沒有跟我爹爹上過戰場,這些年來稱雄江水,也是天下無敵,就是沒有我指揮作戰,也能破圍而出。”她剛剛起身,釵橫鬢亂,白皙如玉的臉頰上染著紅暈,當真是嬌豔欲滴,楊寧心中一蕩,不知不覺中已經伸手將青萍抱住,兩人雖然已經有過肌膚之親,卻畢竟時間還短,青萍下意識地便要掙紮,怎奈,剛剛睡醒,血脈不暢,手足有些發軟,哪裏能夠掙脫,楊寧隻見心愛之人星目微闔,櫻唇半啟,頓覺意亂情迷,不禁低頭吻下。
不知過了多久,難舍難分的兩人才漸漸分開,青萍有些羞惱,轉過身去不理會楊寧,自對了銅鏡整理鬢發,兩人在江邊崖洞逗留的時日,難免有畫眉之樂,楊寧自己的頭發總是整理不好,學著替青萍梳頭卻是進境神速,信手拿起梳妝盒裏麵的象牙發梳,替青萍梳理如雲長發,剛剛梳了幾下,數根秀發便脫落下來,楊寧伸手接住,隻見那幾根頭發的發根已經有些枯黃,心中不禁一痛,手中真氣外放,將那幾根秀發毀屍滅跡,不留任何痕跡。
兩人相依相偎了片刻,青萍才終於奮起雌威,將楊寧趕了出去,目光在那日從成衣鋪裏買下的另外幾件衣衫上流連了半晌,才拿起一襲淺紅色的女裝換上,這是尋常小家碧玉的衣衫,並不華貴嬌豔,穿在身上卻別有一種清新的意味,流瀑一般的長發隻用兩根簪子挽住,清麗中更添了幾分嫵媚,在銅鏡裏上下打量了許久,青萍才滿意地走出艙外,所謂女為悅己者容,不外如是。
楊寧立在船頭,他也換了一身樸素無華的青衣,雖不華麗,卻勝在做工精細,也是尋常少年常穿的衣衫,聽到青萍的足音,他含笑轉過頭來,拉住青萍的纖手,引她走到船頭,兩人並肩而立,像極了一對尋常人家的少年情侶,若是有人現在看到他們,絕對不會想到這對少年男女,正是將整個江南都差點掀翻過來的罪魁禍首。
一陣江風吹來,青萍體弱氣虛,不禁感到一陣寒意,雖然陽光和煦,卻畢竟已是冬天,楊寧想也不想地便真氣外放,將兩人籠罩其中,隻見江浪滾滾,兩人的衣衫卻紋絲不動,這等景象若是落入他人眼中,必定驚訝非常。
楊寧將內力自足下透出,催動輕舟在湍流中緩緩而行,不多時已經到了赤壁之下,青萍轉頭望去,隻見峻拔高聳的峭壁到處都是煙熏火燎的痕跡,滿山的黃葉卻已經落盡,就連那原本鮮紅的“赤壁”二字都已經晦暗不清,崖下的亂石之間仍有船隻的殘骸和斷裂生鏽的刀劍,在江水之中載沉載浮,令人想起當日那一戰的慘烈,故地重遊,無奈卻已物是人非,想到此處,青萍不禁放聲唱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注1)”
青萍中毒之後雖然中氣不足,但是歌聲抑揚頓挫,行珠走玉,卻也足以令人百轉迴腸。楊寧對詞中之意一知半解,卻聽得出青萍心中的感慨,和青萍相握的那隻手不禁一緊,感覺到楊寧的緊張,青萍淡淡一笑,將螓首倚在楊寧肩頭,雖是一言不發,但是眉宇間的釋然卻讓楊寧放下心來,正在兩情依依之際,耳邊卻突然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道:“好一副如珠如玉的歌喉,當真令人傾倒,道路相逢,子靜和青萍何不到岸上一敘。”
楊寧和青萍聞聲都是一驚,雖然兩人行蹤已經泄露,卻也想不到這麽快就有人找上門來,不禁麵麵相覷,楊寧到底心無所懼,略一沉吟,已經想起了那頗為熟悉的語聲屬於何人,隻是猜到那人身份之後,卻忍不住皺緊了眉頭,冷冷道:“吳先生中道相阻,可是覺得新亭那一戰未盡全力,故而心中遺憾,若是如此,本尊欣然候教,閣下有什麽手段,都盡管使出來吧。”
了聶影的警告之後,楊寧和青萍再無心停留,楊寧以一葉輕舟溯流而上,船速快逾奔馬,比那些順流而下的快艇鬥艦還要快上幾分,江水上大小船隻往來如梭,無意中瞥見這艘奇特輕舟的船夫無不瞠目結舌。並非楊寧和青萍有心驚世駭俗,實在是兩人都心知肚明,既然有人出動了江夏城中的守軍圍攻黃鶴樓,那麽難免不會出動江夏水軍圍追堵截,與其小心翼翼防備江夏水軍,還不如速速離境的好,料想那些蒙衝鬥艦的速度也追不上兩人的輕舟。果然,江夏水軍還未出營,兩人已經溯流而上了三十裏水程,黃果然請動了水軍隨後追殺,卻連楊寧那艘小船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隻能悻悻而歸。一路上偶然遇到巡江的船隻,攔截的命令也早已通過軍中秘法傳下,但是魔帝的赫赫聲名早已傳遍江南,隻消看到楊寧的身影,那些巡江船便已躑躅不前,楊寧根本不需出手,便可揚長而去,一路平安無事,饒是如此,楊寧也擔心水軍從後掩殺,當下日夜兼程,第二天午時未到,便已經隱隱看見了赤壁的影子。
過了赤壁,便是王吳衡的轄地,不管是江夏的水軍還是唐家的勢力,都隻能徒唿奈何,絕不敢輕易出兵挑釁,擅入王境內,按理說楊寧應該放下心來,隻是一絲憂慮卻浮上心頭,久久不能消散,一入王境內,雖然追兵不能尾隨而來。卻也難免要麵對另外的危機。當日在巴陵郡,王吳衡待楊寧十分親厚,明明是階下之囚地身份,卻有著座上嘉賓一般的禮遇,不僅親手替他療傷,更是與他演武論刀,即便是世交子侄也不過如此,隻可惜為了和幽冀的盟約,吳衡最後仍然將楊寧交給了西門凜。若非西門凜不敢明目張膽地殺害楊寧,隻怕楊寧武功再高也已經沒命了,即使如此,赤壁一戰。楊寧也是險些喪命,追根究底,王吳衡也是難辭其咎。事過境遷,當日的仇怨或者已經淡去。雙方的芥蒂卻不會消散,金陵相逢,雷劍雲固然極力示好,但是吳衡真正的心腹。荊南將軍段越卻在新亭參與了對楊寧的圍攻,直到今日,楊寧也不知道王吳衡對自己的態度。如今他和青萍的行蹤已露。自赤壁至江陵。水路綿延何止千裏,若是王存心和兩人為難。隻怕是舉步維艱。
想到此處,楊寧忍不住鬆開船舵,放下船錨,將小船停在江心,然後走到船頭,伸手推開艙門,向內望去,明亮地陽光從艙門斜射進去,將那一道分割前後艙的布簾映射得近乎透明,隱約可見青萍側身而臥的窈窕身影,耳中傳來青萍略顯微弱,卻還算均勻的唿吸聲,看來她這一夜睡得倒還安穩。楊寧心中稍安,卻忍不住望著布簾出神起來,到江陵祭拜亡故地雙親,這是青萍最後一個心願,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幫她完成,雖然自己從來沒有習慣向人低頭,但若真的遇見王屬下擋路,寧可暫時示弱,也不能和他們再起衝突,自己的功力雖然早已恢複,但是天南刀尊豈是易與之輩,比起刀王楊遠也不過稍遜一籌,若惹出吳衡出手,自己終究沒有必勝的把握,更何況吳衡還是手握重權地藩王,手下精兵強將數不勝數,在身有牽絆之時,還真是不宜樹敵。
不知是否感覺到了楊寧若有所思的目光,青萍從睡夢中悠悠醒來,感覺到溫暖的陽光透過布簾照射到身上臉上,那種和煦的感覺令人仿佛迴到了春天,渾身上下一陣舒暢,或許是昨天臨睡前服下地那粒“長相思”起了作用。雖然已經清醒過來,青萍卻懶洋洋地不肯起身,隻透過布簾望向艙門那個孤傲淩雲的身影,隻覺楊寧清瘦了許多,這些日子當真苦了他,自離開馬當之後,楊寧一路上不眠不休,駕船趕路的時候自不必說,就是停下來地時候,也要忙著照料自己,不論衣食住行,都是無微不至。這位出身尊貴無比地少年殿下,雖然幼時受盡了生母冷落,生活上卻仍是養尊處優,除了流浪江湖地那段時日,隻要在自己姐妹身邊,就是頭發都是自己幫忙梳理,哪裏會料理這些瑣事,隻可恨自己中毒之後,雖然偶有精神煥發,大多數時候都是昏昏欲睡,竟然不能親手照料自己的情郎,想到此處,青萍不由一聲長歎。
聽到青萍地歎息聲,楊寧頓時清醒過來,忍不住露出笑
開簾子走了進去,含笑道:“姐姐,前麵就是赤壁了姐姐在這裏大破敵軍,當日的英風豪氣,我至今記憶猶新,今天外麵風和日麗,要不要故地重遊一番。”
青萍坐起身來,嫣然道:“那算什麽大破敵軍啊,些許水寇,不過是些土雞瓦狗,錦帆會上下幾乎都是我爹爹當年親手訓練出來的,雖然沒有跟我爹爹上過戰場,這些年來稱雄江水,也是天下無敵,就是沒有我指揮作戰,也能破圍而出。”她剛剛起身,釵橫鬢亂,白皙如玉的臉頰上染著紅暈,當真是嬌豔欲滴,楊寧心中一蕩,不知不覺中已經伸手將青萍抱住,兩人雖然已經有過肌膚之親,卻畢竟時間還短,青萍下意識地便要掙紮,怎奈,剛剛睡醒,血脈不暢,手足有些發軟,哪裏能夠掙脫,楊寧隻見心愛之人星目微闔,櫻唇半啟,頓覺意亂情迷,不禁低頭吻下。
不知過了多久,難舍難分的兩人才漸漸分開,青萍有些羞惱,轉過身去不理會楊寧,自對了銅鏡整理鬢發,兩人在江邊崖洞逗留的時日,難免有畫眉之樂,楊寧自己的頭發總是整理不好,學著替青萍梳頭卻是進境神速,信手拿起梳妝盒裏麵的象牙發梳,替青萍梳理如雲長發,剛剛梳了幾下,數根秀發便脫落下來,楊寧伸手接住,隻見那幾根頭發的發根已經有些枯黃,心中不禁一痛,手中真氣外放,將那幾根秀發毀屍滅跡,不留任何痕跡。
兩人相依相偎了片刻,青萍才終於奮起雌威,將楊寧趕了出去,目光在那日從成衣鋪裏買下的另外幾件衣衫上流連了半晌,才拿起一襲淺紅色的女裝換上,這是尋常小家碧玉的衣衫,並不華貴嬌豔,穿在身上卻別有一種清新的意味,流瀑一般的長發隻用兩根簪子挽住,清麗中更添了幾分嫵媚,在銅鏡裏上下打量了許久,青萍才滿意地走出艙外,所謂女為悅己者容,不外如是。
楊寧立在船頭,他也換了一身樸素無華的青衣,雖不華麗,卻勝在做工精細,也是尋常少年常穿的衣衫,聽到青萍的足音,他含笑轉過頭來,拉住青萍的纖手,引她走到船頭,兩人並肩而立,像極了一對尋常人家的少年情侶,若是有人現在看到他們,絕對不會想到這對少年男女,正是將整個江南都差點掀翻過來的罪魁禍首。
一陣江風吹來,青萍體弱氣虛,不禁感到一陣寒意,雖然陽光和煦,卻畢竟已是冬天,楊寧想也不想地便真氣外放,將兩人籠罩其中,隻見江浪滾滾,兩人的衣衫卻紋絲不動,這等景象若是落入他人眼中,必定驚訝非常。
楊寧將內力自足下透出,催動輕舟在湍流中緩緩而行,不多時已經到了赤壁之下,青萍轉頭望去,隻見峻拔高聳的峭壁到處都是煙熏火燎的痕跡,滿山的黃葉卻已經落盡,就連那原本鮮紅的“赤壁”二字都已經晦暗不清,崖下的亂石之間仍有船隻的殘骸和斷裂生鏽的刀劍,在江水之中載沉載浮,令人想起當日那一戰的慘烈,故地重遊,無奈卻已物是人非,想到此處,青萍不禁放聲唱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注1)”
青萍中毒之後雖然中氣不足,但是歌聲抑揚頓挫,行珠走玉,卻也足以令人百轉迴腸。楊寧對詞中之意一知半解,卻聽得出青萍心中的感慨,和青萍相握的那隻手不禁一緊,感覺到楊寧的緊張,青萍淡淡一笑,將螓首倚在楊寧肩頭,雖是一言不發,但是眉宇間的釋然卻讓楊寧放下心來,正在兩情依依之際,耳邊卻突然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道:“好一副如珠如玉的歌喉,當真令人傾倒,道路相逢,子靜和青萍何不到岸上一敘。”
楊寧和青萍聞聲都是一驚,雖然兩人行蹤已經泄露,卻也想不到這麽快就有人找上門來,不禁麵麵相覷,楊寧到底心無所懼,略一沉吟,已經想起了那頗為熟悉的語聲屬於何人,隻是猜到那人身份之後,卻忍不住皺緊了眉頭,冷冷道:“吳先生中道相阻,可是覺得新亭那一戰未盡全力,故而心中遺憾,若是如此,本尊欣然候教,閣下有什麽手段,都盡管使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