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真傳
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 作者:桾師祭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父指的是哪裏?莫非說的是南陽一地。”
布局戰術、訓練強兵,可以靠後天努力,從兵書上學習。
然把控天下時局大勢,製定爭霸天下的戰略方針,唯有靠著先天的敏銳嗅覺天賦,才能功成。
寇仲、李世民、李靖,皆是戰爭嗅覺強大之輩。
陳宇普一提點,便聽到寇仲脫口而出。
“不錯,正是南陽盆地這五座州府。”
陳宇心中老懷欣慰之情。
“南陽盆地乃光武皇帝龍興之地,也是東漢時期的南都,戰略地位至關重要。”
“南陽北部四州,被迦樓羅王朱桀暴政酷法,導致流民甚多,可暗中聚攏發展,覆滅此僚。南邊襄州一地,被當地義士錢獨關鎮守,若非朱桀食人肉,惡政連連,早就受其投效。”
“得此五州之後,雖需西拒川蜀,東抗江淮,北接洛陽,南連荊湖。然此四方都是有險可守,倒是無礙。”
“東、北、西三方,北邊和西邊乃是大隋殘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可輕視,東邊杜伏威輔公祏,也惹不得,到了此時,唯有南出荊湖。”
“荊湖的江漢平原,四州皆乃膏腴之地,確是沒有可以成的了氣候的勢力,角逐此地者乃是竟陵隋將方澤濤,和李密扶持的四大寇賊,雙方皆是胸無大誌、才情淺薄之輩。”
“你隻需封鎖四方咽喉要塞,經營好南襄五州,編練精兵,再南出荊湖,隻需一戰,便可將其賺取。”
“得此九州之地,步步為營,才是真正的定鼎之基。”
“為師在給你第二個見麵禮。”陳宇手握虛空,一道調兵虎符出現手中。
“你小師娘商青雅,便是出身荊湖四州的“飛馬牧場”,現如今她主政北地,天下戰亂,此牧場有秦王府一營精騎駐紮,你持我調兵虎符,可為你奪取南陽憑添助力。”
“謝師父賞賜。”寇仲一臉興奮的將此虎符拿在手中把玩個不停。
雖然並非成為此軍軍主,隻是軍隊調遣之權,可卻是比之前“打口水仗”,所得到的確確實實的實在之物。
就在寇仲忍不住興奮之餘,又有三件寶物呈現在其眼前。
分別是一把森寒無比的寶刀,一本不知什麽材料織就的秘籍,和一本普普通通的兵書。
“這本衛侯兵法乃是你大師兄李靖所著,其中練兵、排兵之法,天下幾乎無出其右者。”
“此外這本不弱神劍九法的傲寒六訣和雪飲狂刀也一並賜給你。”
“功法秘籍和神兵利器,皆和你所煉的長生訣極陰篇達成互補,平天下之餘,也不要忘記修身,勤加練習武藝。”
陳宇囑托完畢,又將徐子陵叫至跟前,將一摞沉甸甸的書籍推到他的懷中。
“呃,師父,我可沒有小仲那般野心,想要爭霸天下。沒有必要去研究什麽古書典籍了吧?”徐子陵一臉懵逼看著推到自己懷中的書籍,開口問道。
“你先瞧瞧是何書籍再講。”
徐子陵將書本攤開,一本本陌生的書名接連映入眼簾。
齊民要術、農政全書、水經注、天工開物、 商鞅六法、鬼穀縱橫等等,郝然是包含民政、農政、工政、法政、以及外交政策的治理政治的寶貝典籍。
“小仲想要爭霸天下,施展心中抱負,男兒何不帶吳鉤,一身豪氣盡生。”
“我也觀察了你多日,終日悲春傷秋,感歎世間民生疾苦、生命凋零和種種不公。”
“既然心生慈悲之意,感歎民生疾苦,何不去多看、多聽、多做?用自己的雙手,改變現狀呢?”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治政民生,可以活人無數,躬身曆事,為天下蒼生以計,才算的上真正的大慈悲。”
“不要暗自神思,多做實事,不比在此悲春傷秋,更有意義?”
陳宇循循善誘的引導。
“為國為民,活人無數。”
徐子陵輕聲念叨,眼睛之中光芒漸生。
師父所說,確實比自己整日哀思來的實際許多。
寇仲的人生意義乃是爭霸天下,逐鹿群雄。
那我呢?
隻能帶著這一絲可憐的慈悲之心,終日與人高談闊論,說著這些沒有絲毫用處的廢話。
這不是我之本心。
就像師父所說,習得治國齊民要術,能活一人,便活一人,能救十人,便救十人。
若真可安得下天下蒼生,那才算得上真正的大慈悲心。
徐子陵心境緩緩變化,一掃瀟灑自然之態,眼神堅定,道心越發堅固。
“多謝師尊指點迷津。”
徐子陵鄭重一禮,小心翼翼的收拾著攤開在桌麵上書籍,視若珍寶。
“小陵,這樣才對麽,一世人兩兄弟,其實我也早就看不慣你這悲春傷秋的姿態了,奈何見識淺薄,無法及時給你修正。”寇仲一把摟過徐子陵的肩膀,親密無間的說道。
“這樣一來,你我一文一武,我打天下,安邦定業,你治天下,保佑子民,全你心中那什麽佛祖菩薩慈悲,這樣才他娘的有意思麽。”
“仲少又開始得意忘形了,我是要為了天下蒼生,準備學習治民之法,可哪裏說了,要給你管理民生政事?”
解開心結,不再神傷,息了遁世之心,恢複了精神頭兒的徐子陵出言調笑。
“不幫我寇仲,莫非要去幫二師兄不成,他手下天策府中以房玄齡為首的治政高手無數,豈會用的上你這個青頭。”寇仲一臉鄙夷的說道。
“我為何不可去投杜伏威、沈法興、蕭銑、林士宏?”徐子陵反唇相譏。
“你這是討打……”
兩人歡鬧,亂做一堂。
這是屬於少年人獨有的蓬勃朝氣,也是讓陳宇眼熱不已。
“好了,小陵,你善使拳腳功夫,也不和你三位師兄一般,在外征戰,便隻教你一套《如來神掌》九式。”
“如此,你二人也可出師去了。”
陳宇將如來神掌秘籍交給徐子陵手中,袖口一撫,一道巨力將二人推出船外。
“師父……”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二人麵麵相覷,不由大聲驚唿。
“為師還有其他要事,雛鳥總要學會自己飛行,你二人武藝初成,該是曆練一番了。”
話音清晰的落入二人耳中。
難免有些離別時的淒涼。
兩人跪在岸邊,朝著客艦駛離的方向認真叩首,一連九個響頭,咚咚作響。
再次抬頭之時,大船已變作小點,逐漸消失在了微山湖麵之中。
布局戰術、訓練強兵,可以靠後天努力,從兵書上學習。
然把控天下時局大勢,製定爭霸天下的戰略方針,唯有靠著先天的敏銳嗅覺天賦,才能功成。
寇仲、李世民、李靖,皆是戰爭嗅覺強大之輩。
陳宇普一提點,便聽到寇仲脫口而出。
“不錯,正是南陽盆地這五座州府。”
陳宇心中老懷欣慰之情。
“南陽盆地乃光武皇帝龍興之地,也是東漢時期的南都,戰略地位至關重要。”
“南陽北部四州,被迦樓羅王朱桀暴政酷法,導致流民甚多,可暗中聚攏發展,覆滅此僚。南邊襄州一地,被當地義士錢獨關鎮守,若非朱桀食人肉,惡政連連,早就受其投效。”
“得此五州之後,雖需西拒川蜀,東抗江淮,北接洛陽,南連荊湖。然此四方都是有險可守,倒是無礙。”
“東、北、西三方,北邊和西邊乃是大隋殘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可輕視,東邊杜伏威輔公祏,也惹不得,到了此時,唯有南出荊湖。”
“荊湖的江漢平原,四州皆乃膏腴之地,確是沒有可以成的了氣候的勢力,角逐此地者乃是竟陵隋將方澤濤,和李密扶持的四大寇賊,雙方皆是胸無大誌、才情淺薄之輩。”
“你隻需封鎖四方咽喉要塞,經營好南襄五州,編練精兵,再南出荊湖,隻需一戰,便可將其賺取。”
“得此九州之地,步步為營,才是真正的定鼎之基。”
“為師在給你第二個見麵禮。”陳宇手握虛空,一道調兵虎符出現手中。
“你小師娘商青雅,便是出身荊湖四州的“飛馬牧場”,現如今她主政北地,天下戰亂,此牧場有秦王府一營精騎駐紮,你持我調兵虎符,可為你奪取南陽憑添助力。”
“謝師父賞賜。”寇仲一臉興奮的將此虎符拿在手中把玩個不停。
雖然並非成為此軍軍主,隻是軍隊調遣之權,可卻是比之前“打口水仗”,所得到的確確實實的實在之物。
就在寇仲忍不住興奮之餘,又有三件寶物呈現在其眼前。
分別是一把森寒無比的寶刀,一本不知什麽材料織就的秘籍,和一本普普通通的兵書。
“這本衛侯兵法乃是你大師兄李靖所著,其中練兵、排兵之法,天下幾乎無出其右者。”
“此外這本不弱神劍九法的傲寒六訣和雪飲狂刀也一並賜給你。”
“功法秘籍和神兵利器,皆和你所煉的長生訣極陰篇達成互補,平天下之餘,也不要忘記修身,勤加練習武藝。”
陳宇囑托完畢,又將徐子陵叫至跟前,將一摞沉甸甸的書籍推到他的懷中。
“呃,師父,我可沒有小仲那般野心,想要爭霸天下。沒有必要去研究什麽古書典籍了吧?”徐子陵一臉懵逼看著推到自己懷中的書籍,開口問道。
“你先瞧瞧是何書籍再講。”
徐子陵將書本攤開,一本本陌生的書名接連映入眼簾。
齊民要術、農政全書、水經注、天工開物、 商鞅六法、鬼穀縱橫等等,郝然是包含民政、農政、工政、法政、以及外交政策的治理政治的寶貝典籍。
“小仲想要爭霸天下,施展心中抱負,男兒何不帶吳鉤,一身豪氣盡生。”
“我也觀察了你多日,終日悲春傷秋,感歎世間民生疾苦、生命凋零和種種不公。”
“既然心生慈悲之意,感歎民生疾苦,何不去多看、多聽、多做?用自己的雙手,改變現狀呢?”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治政民生,可以活人無數,躬身曆事,為天下蒼生以計,才算的上真正的大慈悲。”
“不要暗自神思,多做實事,不比在此悲春傷秋,更有意義?”
陳宇循循善誘的引導。
“為國為民,活人無數。”
徐子陵輕聲念叨,眼睛之中光芒漸生。
師父所說,確實比自己整日哀思來的實際許多。
寇仲的人生意義乃是爭霸天下,逐鹿群雄。
那我呢?
隻能帶著這一絲可憐的慈悲之心,終日與人高談闊論,說著這些沒有絲毫用處的廢話。
這不是我之本心。
就像師父所說,習得治國齊民要術,能活一人,便活一人,能救十人,便救十人。
若真可安得下天下蒼生,那才算得上真正的大慈悲心。
徐子陵心境緩緩變化,一掃瀟灑自然之態,眼神堅定,道心越發堅固。
“多謝師尊指點迷津。”
徐子陵鄭重一禮,小心翼翼的收拾著攤開在桌麵上書籍,視若珍寶。
“小陵,這樣才對麽,一世人兩兄弟,其實我也早就看不慣你這悲春傷秋的姿態了,奈何見識淺薄,無法及時給你修正。”寇仲一把摟過徐子陵的肩膀,親密無間的說道。
“這樣一來,你我一文一武,我打天下,安邦定業,你治天下,保佑子民,全你心中那什麽佛祖菩薩慈悲,這樣才他娘的有意思麽。”
“仲少又開始得意忘形了,我是要為了天下蒼生,準備學習治民之法,可哪裏說了,要給你管理民生政事?”
解開心結,不再神傷,息了遁世之心,恢複了精神頭兒的徐子陵出言調笑。
“不幫我寇仲,莫非要去幫二師兄不成,他手下天策府中以房玄齡為首的治政高手無數,豈會用的上你這個青頭。”寇仲一臉鄙夷的說道。
“我為何不可去投杜伏威、沈法興、蕭銑、林士宏?”徐子陵反唇相譏。
“你這是討打……”
兩人歡鬧,亂做一堂。
這是屬於少年人獨有的蓬勃朝氣,也是讓陳宇眼熱不已。
“好了,小陵,你善使拳腳功夫,也不和你三位師兄一般,在外征戰,便隻教你一套《如來神掌》九式。”
“如此,你二人也可出師去了。”
陳宇將如來神掌秘籍交給徐子陵手中,袖口一撫,一道巨力將二人推出船外。
“師父……”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二人麵麵相覷,不由大聲驚唿。
“為師還有其他要事,雛鳥總要學會自己飛行,你二人武藝初成,該是曆練一番了。”
話音清晰的落入二人耳中。
難免有些離別時的淒涼。
兩人跪在岸邊,朝著客艦駛離的方向認真叩首,一連九個響頭,咚咚作響。
再次抬頭之時,大船已變作小點,逐漸消失在了微山湖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