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在1038年,西夏第三位國王景宗李元昊立國稱帝後,急需宋、遼承認其地位。


    但大宋坐擁天下最富庶的十五路,接近兩百餘座的州府,也就是近乎擁有了十五省之地,其人口更是過億,怎會承認西夏這個本就是大宋的潘鎮之屬。


    因此西夏立國至今,大宋與西夏之間大小戰爭一直不斷。


    西夏起自唐末黨項族首領李思恭。


    早在公元881年,李思恭剿滅黃巢有功,獲封定難軍節度使,潘鎮河西走廊五州之地。


    自此黨項族世襲罔替,不管是唐末、五代還是宋初,一直向中原王朝臣服,誰占領中原,就向誰稱臣。


    但趙光義繼承其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行事風格,不允許自己地盤上有大一點的武裝力量,就是要搶了人家的地盤。


    990年黨項人當代首領李繼遷氣憤不過趙光義的行為,就投靠了大遼,做起了大遼的諸侯“西夏王”。


    李繼遷在遼國的支持下,陸續占領河西走廊的大宋州府。


    趙光義是在997年駕崩的,他活著的時候兩次攻打遼國,無功而返。


    他死後,他兒子趙恆趙德昌卻是沒有膽子和大遼敵對。


    黨項人建立的西夏王國,叛離大宋受遼國庇護之事,也就暫時不了了之了。


    1004年李繼遷去世,隨後次年,因宋遼簽下“澶淵之盟”,其子李德明求存,同時向兩國臣服,同時接受兩國封號,並伺機向西發展。


    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繼王位。


    因同時向宋遼稱臣得到了發展的機會。


    1038年,西夏已占領22州之地,人口也達到了200多萬,李元昊自立稱帝。


    宋、遼兩國自然不允許,西夏卻是態度強硬反擊,至如今也是連年和宋遼爆發戰爭。


    和遼國的大戰暫且不提。


    從1038年到1093年之間,大宋和西夏一共發生了6次超過10萬人以上規模的戰爭,大宋五敗一勝。


    想著這場大宋與西夏唯一的勝利,不由又讓他想起了江湖中的一件逸事。


    少林玄字輩高僧年紀最高者,如今也不過六十來歲。


    可這二十多年來,好像除了靈門禪師有被聽說之外,從來沒有見到過到少林其他靈字輩的高僧。


    那麽,他們都是去哪兒了?


    陳宇心中納悶,私下裏問了年紀最長的徐長老。


    然而在得知真相之後,不由肅然起敬。


    當年西夏李元昊為了立國,與大宋開戰,三戰三捷之下,迫使大宋不得不簽下慶曆和議。


    1048年,李元昊去世,西夏政權動亂後,年僅兩歲的毅宗李諒祚繼位。


    1064年,西夏第二任皇帝,年僅18歲的李諒祚從其母手中奪取政權後,意氣風發,撕毀和議,發兵十萬,進攻宋境。


    此戰曆時三年,死傷無數。


    少林寺本為方外之所,但奈何看著從邊境下來越來越多的難民,難免動了惻隱之心。


    1066年,靈門禪師組織數十位靈字輩高僧前往宋夏邊境助戰。


    是夜,數十少林高手同前線柔然城寨守將張玉及三千守兵夜襲敵營,少林僧兵衝鋒在前,數十位一流形成尖刀衝擊,一戰之下大勝,然前來助戰,來時數十高僧,迴來時僅有不足十人,且包括掌門靈門禪師在內,個個重傷。


    此戰後,李諒祚驚慌撤退,身中箭矢,次年傷勢發作而亡,時年二十一歲。


    縱觀曆史,北宋和西夏大型戰爭一共8次,如今是1093年了,大宋雖然連戰連敗,但強大的後勤經濟和人口也拖垮了西夏,現如今已經在準備給予最後兩次覆滅的打擊了。


    陳宇知道,在原來的曆史上,1093-1097年的平夏城之戰和1114年的橫山之戰,大宋扭轉了先前的頹勢,均是大勝。


    可天不遂人意,時不我待。


    1115年,女真族在白山黑水的險惡環境下建立金國。


    窮山惡水出精兵。


    數年間便覆滅了延續了200多年的遼國,並南下逐鹿中原,將北宋趕往淮河以南。


    就此,於1127年,南宋建立。


    這迴憶其實也隻是一瞬間。


    陳宇收迴思緒,聽周同說大宋和西夏要再起兵鋒,也是凝重。


    戰事一起,生靈塗炭。


    西夏兇厲,大宋也是用強大的經濟和龐大的人力拖了數十年才將其拖垮,若不趁此機會將其覆滅,恐待其恢複國力之時,又將南犯宋境燒殺搶掠。


    但想到現在自己未有官身,考慮這些也是無用。


    周同公務在身,還是早點交流一下武學心得,不要耽誤他的事情為好。


    “那就如此吧。”


    “周大俠為那“翻天三十六路奇”等我良久,我也是感動良多啊。”陳宇玩笑的說道,他知周同找他多為交流武學,但還是拿之前交手時的趣事調笑。


    “慕容兄弟可別這麽客氣了,你我一起論武,你若不嫌棄,就叫我一聲周兄。你也莫笑我,你若真把這“翻天三十六路奇”說出個花來,我自然心生願意,別磨蹭,快快說來就是。”周同對武學也是癡迷,客氣了一下催促道。


    “周兄,你是先練外功,後練內功,由外而內的先打磨氣血,修煉八條連貫心髒的血脈,以此反推任督,再通十二正經,可是如此?”陳宇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猜測,但還是要和周同確認一番,當即不再廢話,直接問道。


    “我確實是先習練外功,由外及內的,不瞞兄弟你說,我祖上便是蜀漢薑維薑伯約。”


    “在他那時候氣血武道,也就是你說的外功才是江湖顯學。”


    “我家祖傳的鐵臂膀、鐵頭功、鐵檔功、鐵腿功俱都可以搬運氣血,盡通八脈,修煉到大成,可撼一流高手。”


    “尤其是主防禦鐵布衫功法,和少林絕學金鍾罩齊名。”


    周同緩緩道來。


    “周兄,我可以看一看你的家傳絕學鐵布衫嗎?我以家傳絕學鬥轉星移來換,如何?”陳宇聽言,不但沒有和周同討論,反而向周同要起了鐵布衫來。


    鐵布衫武學在江湖上也多有流傳,陳宇也翻看過,但江湖上流傳出來的隻是二流的外功武學,似乎是經過簡化後的。


    因此聽到周同說的之後,便想瞧上一瞧,看看這可以讓周同晉升超一流的武學有什麽厲害之處。


    周同愣了一下,隨即笑言道:“兄弟你既然這麽說,那這個便宜為兄就占了,我這家傳剛好武學是一套的,就都予你了,其實這套武學在那時隻是軍中常用的搬運氣血的法門,這法門增長力氣和耐力比內功更強,因此多為軍中武將所喜。”


    周同說完便將幾部外功的修煉方式口述了出來,陳宇聽的仔細,現在他已經步入超一流了,周同口述時,他便邊聽邊學。


    周同講述完畢後,陳宇也不耍賴,直接將鬥轉星移講與他聽,兩人推演著各自新得來的武學,漸漸入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桾師祭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桾師祭酒並收藏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