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一襲白衣的師妃暄,緩步走了進來。


    掃了一眼對她帶有敵意的婠婠,又看向顧遙,欠身道:


    “見過吳王殿下!”


    顧遙開口道:“仙子所為何來?”


    “殿下還是叫我妃暄好了,仙子的稱唿,萬萬不敢當。”


    師妃暄稍稍一頓,道:


    “殿下,妃暄今日此來,是奉了師尊之命,特來獻上我慈航靜齋的鎮派之寶——慈航劍典,還望殿下笑納。”


    她說著,將一本秘籍從懷中掏出,呈於雙手之上。


    “哦!”


    顧遙沒有去接,而是露出玩味的笑容,道:


    “如果我記得沒錯,我應該和你師父說的很清楚,我……不接受慈航靜齋的投降!”


    “這點,妃暄自然知曉,今日,妃暄也不是來向殿下投降的,來此,隻是想向殿下表明一種態度。


    殿下是天下之主,天下萬民皆在殿下的掌中,慈航靜齋也不例外。


    因此,無論殿下想對慈航靜齋做些什麽,靜齋都不會反抗!


    若是殿下實在厭惡,想讓靜齋上下全體自裁,亦無不可,靜齋欣然接受。”


    “這是你師父的意思?”


    “這是慈航靜齋全體的意願!”


    “啪啪啪……”


    這個迴答,讓顧遙不禁鼓起了掌:


    “我實在沒想到,慈航靜齋能做到這種地步,讓我不得不佩服。


    那妃暄你可知道,開國大典之後,我會怎麽對付佛門嗎?”


    他自問自說:


    “佛門積累諸多金銀,廣造佛像、宮殿,擁有大批武僧,不事生產,實在令我不喜。


    所以,我會清查舊賬,凡是佛門非法所得,或來源不清,一律充公。


    天下佛門,僧人女尼之眾,足有數十萬之多,觸目驚心,我會令其全部還俗。”


    說到這裏時,師妃暄已微微變了臉色。


    隻聽顧遙繼續說道:“當然,我也不會一棍子打死,我承認,在這數十萬僧侶之中,或有高僧大德,德行高尚之人。


    因此,我會設立度牒製度,想要出家,可以,隻要通過朝廷考核,擁有朝廷授予的憑證。


    建造佛寺,擔任主持,當然也可以,不過還是要憑證,高僧大德的評證,一樣是朝廷考核、授予。


    不然全部是淫祀淫廟,予以搗毀。


    還有,以前的僧人可以不納稅,但現在不行,無論是僧是道、達官顯貴、販夫走卒,一視同仁,全部納稅。


    如此,妃暄以為如何?”


    師妃暄沉默半響,道:“殿下所說於佛門或有不公,卻不乏可取之處。


    因此,妃暄有個請求,還希望殿下能夠答應?”


    “你要勸我?”


    “不,妃暄隻是想長伴殿下左右,見證殿下剛才所說之事,規整佛門,這對佛門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還請殿下成全?”


    “嗬嗬!”


    這時,一個嘲諷的聲音傳來,婠婠鄙夷道:


    “師妃暄,當年碧秀心嫁給石之軒,害他精神分裂,境界跌落。


    如今,你又要故伎重施,以身飼魔,你們慈航靜齋,就隻會這點手段麽,實在是令我失望!”


    “婠師姐何出此言,殿下乃真命天子,萬民之主,何謂之魔,我仰慕殿下武學上的成就,相伴坐而論道,又有何不可!”


    師妃暄說完,便不再關注婠婠,而是把目光瞧向顧遙。


    因為這件事的決定權,隻在顧遙。


    看著師妃暄鍾靈毓秀,如射姑仙子般的仙姿佚貌、風采韻致,顧遙誠實的開口道:


    “妃暄的提議,真的很難讓人拒絕,不過,縱使如此,我也不會改變主意!”


    “那是自然。”


    師妃暄開口道:“妃暄不奢望改變殿下的決定,隻希望對殿下、對天下有所助益!”


    “好你個狐狸精!”


    婠婠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暗罵道,但是此時此刻,她更是不能離開了。


    打量了一眼師妃暄這個命中注定的對手。


    暗道:“看來我們之間的鬥爭,不光在武功上,還要在這宮闈之中,走著瞧!”


    …………


    半月之後,大典正式召開,周邊各國紛紛派人,前來祝賀,普天同慶,大赦天下。


    立定國號為‘靖’,改元‘貞觀’。


    之後,便是顧遙與宋玉致的婚禮,進行之時,又一陣悠揚婉轉的笛聲,隱隱從遠處飄來,讓顧遙會心一笑。


    之後,顧遙召開朝會,確定了一些基本國策。


    例如永不加賦、以武立國、廢除勞役製度、拿出世界地圖,向周邊海外擴展等等。


    當然,楊公寶庫也是不能少的,裏麵的金銀珠寶,全部充實國庫。


    至於裏麵的邪帝舍利,顧遙一直沒有去拿,並不是因為他忘記了。


    而是邪帝舍利,充斥著曆代邪帝的元精。


    元精是功力和精神的結合體,吸收之後,不但功力暴增,更能增強人的精神力。


    原著中,石之軒便是用邪帝舍利增強了精神力,從而強行彌補了破綻,恢複大宗師的修為。


    但這種行為,根本沒解決他自身的精神問題,之後,也基本再難寸進。


    人之元神,至淨至純,怎麽可以沾染外來之物,顧遙有誌於追求更高,自然不會吸納邪帝舍利的元精。


    故而邪帝舍利,對他來說,隻是個雞肋。


    而大唐世界的機緣,對顧遙來說,還剩下一個戰神殿。


    戰神殿是一個自成一體的獨立小世界。


    裏麵有廣闊天地,奇花異草,珍奇異獸,更有這個世界的排名第一的武功,戰神圖錄。


    戰神圖錄,四大奇書之首,也是其他三大奇書的源頭。


    廣成子於上古之時,入戰神殿,悟出破碎虛空之奧秘,著下《長生訣》一書,後在戰神殿內,留下遺蛻,破碎金剛而去。


    一代邪帝謝眺在一處春秋戰國的古墓裏,看到戰神圖錄的相關記載,從而創出《道心種魔大法》,又將其記錄在《魔道隨想錄》裏。


    慈航靜齋的祖師地尼,機緣巧合之下,翻閱《魔道隨想錄》,始知破碎虛空之謎。


    從而創出《彼岸劍訣》,也就是《慈航劍典》的前身。


    所以,四大奇書,從高到低。戰神圖錄、長生訣、天魔策、慈航劍典。


    慈航靜齋總是被魔門絕頂高手吊打,不得不拉攏外援,或者以身飼魔,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戰神殿不知是何人所造,借天地成陣,可令戰神殿自行移動。


    每七十年現世一次,且位置都是未知。


    因此,想要找到戰神殿所在,非得要精通三才五行、天文地理、易學理數、陣法秘要等等。


    顧遙召集全國精通術數的人才,推理運算,終於找到現世中,最靠近戰神殿的方位。


    一處叫留馬平原的地方。


    來到這裏,他將精神彌散而出,感知天地。


    於冥冥中感應到,此方天地,漫天星鬥之中。


    三垣二十八宿、五星日月以一種特定而奇異的軌道運轉。


    上有星辰,下有地脈,地脈隨周天星辰流轉運動,遙相唿應,頓時形成了一個奇異的天地之陣。


    此陣中心,也正是戰神殿的所在。


    不過顧遙皺起了眉頭。


    因為憑他現在之能,還不足以破開這個以天地之能形成的陣法,強行進入。


    想要進入,隻能等七十年到來一次的時機。


    而按照他的推算,離它真正現世,至少還需要三十年的時間。


    他是不可能為了戰神圖錄,專門在大唐世界待上三十年。


    諸天世界的機緣這麽多,這戰神殿,以後再來就是了,顧遙想了一下,也不糾結,轉身離去。


    半年後,歌舞升平,國泰民安。


    顧遙躺在床上,一手摟著仙女,一手摟著魔女,思緒散發,自覺自己的武功到達了一個瓶頸,是時候再次出發了。


    便返迴天龍世界,在那邊待了一段時日後,發動能力,前往新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諸天:從拔劍術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世小白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世小白龍並收藏逍遙諸天:從拔劍術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