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洛陽之行
逍遙諸天:從拔劍術開始 作者:浮世小白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戰破敵,海沙軍繼續往前推進,數日之後,便來到了吳興。
吳興城牆高約十丈,士兵也不少,不過因為之前沈綸慘敗的緣故,守城的士兵士氣不高。
隨後,在顧遙一掌擊碎吳興水門後,順著河道,大軍湧入,輕易攻陷。
休整一番,繼續乘船北上,花了十日功夫,到達毗陵。
和李子通的北路兵馬順利匯合。
接著,打造攻城器械,強攻毗陵。
此役,顧遙一馬當先,飛上城牆,憑絕世武藝,牢牢占據一處城頭。
隨後,後續人馬跟上,擴大戰果,一路殺到城門處,打開封死的城門,放大軍入城。
期間,沈法興帶領麾下高手,圍殺顧遙,替兒子報仇。
結果,兩人硬拚三掌,沈法興力盡不支,當場斃命,毗陵也因此一舉而下。
攜大勝之勢,顧遙舉辦大典,晉位吳王,又分封諸將,麾下軍隊也順理成章的改編成吳軍。
而對於吳軍接下來的動作,顧遙選擇的是沿著長江西進,進攻林士宏的地盤。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林士宏是魔門暗子,陰葵派布置的,爭霸天下的工具。
顧遙有誌收集十卷天魔策,所以,優先拿魔門勢力開刀。
不過,顧遙現在的地盤,和林士宏的並不接壤,中間還隔著一個叫做大江聯的勢力。
因此,要對林士宏用兵,優先要收服這大江聯。
大江聯,顧名思義,跟長江有關,由長江沿岸十多個門派組合起來的聯盟。
雖不是十幫八會之一,但由於是聯盟,無論是實力還是影響力,絲毫都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
起碼,像海沙幫這樣的,就比不上大江聯。
不過,現在海沙幫已全部被整編為吳軍,這樣的話,比起實力,大江聯又遠遠不如。
也不必顧遙親自出手,他讓李子通幫他做這件事。
自己則是離開毗陵,出發前往洛陽。
洛陽那裏,他等待已久慈航靜齋傳人——師妃暄,終於攜帶和氏璧出世了。
慈航靜齋是佛道兩家的無上聖地,與陰癸派一正一邪,彼此爭鬥了數百年。
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慈航靜齋素有為民請命,替天下尋找真主的傳統。
而它也的的確確有這個實力,某種程度上來說,慈航靜齋就代表著佛道兩家,代表著天下正道。
師妃暄此番出世,昭告天下,會在洛陽甄選真龍,到時候,以和氏璧相贈。
對於爭霸天下來說,和氏璧隻是死物,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不過,慈航靜齋數百年來對武林、對佛道兩家、門閥世家的影響力和統治力十分恐怖,可以輕易改變世界的局勢和走向。
對於自己能否得到師妃暄的認可,顧遙根本不抱希望,但是和氏璧,他誌在必得。
隻因這和氏璧並非普通的玉石,而是一塊天外宇宙中掉落此方世界的奇石,後被打造成玉璽。
其內,擁有不可思議的奇特異能,對於提升武道、激發潛能、拓寬經脈等等,妙用無窮。
顧遙冥冥之中感覺,這和氏璧,將會帶給他極大的提升。
…………
一個月後,洛陽。
董家酒樓二樓的一間廂房內。
一位二十多歲的英武青年,龍章鳳姿,意態自若的坐在主位上。
此時,他滿是喜悅的道:
“寇兄、徐兄,如今見你們聲名鵲起,世民真是後悔,當初輕易的放走了你們。”
此人正是這個世界真正意義上的主角——李世民。
“世民兄,你當初對我倆信重有加,隻是人各有誌,屬實強求不得。”
寇仲看到李世民,不自覺的想起了某人,麵色稍顯黯淡,如是說道。
“寇仲你當初離去,是否是因為……秀寧呢?”
事隔多時,李世民也早已弄清楚當初兩人突然請辭的原因。
“若是我不承認,倒是讓世民兄你瞧不起,我承認,確實有令妹的緣故。
不過,我寇仲亦有雄心壯誌,想要在世間闖蕩一番,因此,我決定要同你一樣,爭!霸!天!下!”
寇仲一字一句的說出了爭霸天下這四個字,表示出他無比堅決的決心。
不過他此時,雖有些名氣,卻無一兵一卒,半點地盤,說這話,不免讓人感覺到大言不慚。
但李世民沒有,而是十分鄭重的道:
“若是寇兄你要爭霸天下,那我想,我李世民,怕是要遇上對手了。”
寇仲也不料李世民會這麽說,感歎道:
“李世民,我果然沒看錯你,你真是一個可怕又可敬的對手,胸襟氣度,更是讓人心折。
隻可惜我寇仲,不是一個屈居人下之人,不然,我一定會投效你。”
寇仲自從修煉了長生訣,挖掘自身本性,不但武功侵掠如火,為人處事,亦是如此,雄心壯誌漸起,一心要做出一番大事業。
而徐子陵則是越發淡泊明誌,清靜無為,他除了對武道的追求外,最大的願望,便是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避世。
對於戰爭,爭霸天下之類的東西,愈發的厭煩。
“對了,聽說你們認識顧遙?”
又攀談了一會兒後,李世民突然發問道。
“隻能說有過幾麵之緣,不算很熟。”
徐子陵答道。
李世民則道:“近日來,南方風起雲湧,變幻莫測,而最為凸顯的,便是吳王顧遙。
他無疑是個可怕的人,可怕在隻用了短短數月,便達成了別人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成果。
降服李子通、韓蓋天,消滅沈法興,高歌進取,到了如今,整個東南沿海一帶,幾乎都是他的地盤。
實力發展之快,令人乍舌,實不相瞞,我已經把他列為我的頭號大敵,因此,才會向兩位打聽。
我想知道,他在你們心中,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他……”
寇仲和徐子林對視一眼,他們其實也很震驚,顧遙能短短數月之中,有這種成就。
不過想到他的武功和生死符的恐怖,勉強理解。
徐子陵想了一下,答道:“他是我見過武功最高,也最為可怕的人。
他的可怕在於其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而且,他……並不忌諱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倘若不是碰見世民兄你,我絲毫不懷疑,最後能奪取天下的,一定會是他。”
“陵少,你是否忘記了一個人呢!”
這時,寇仲略帶著點幽怨的聲音響起。
徐子陵哈哈一笑道:
“說實話,仲少,你劣勢不在於能力,而在於時間,你起步太晚,一步後,步步後,所以……”
咚!咚!咚!
這時,一陣敲門聲突然響起,隨之,傳來一個悅耳的男聲。
“在下秦川,請問李世民兄是否大駕在此?”
“秦川?”
李世民並未聽過這個名字,但還是十分客氣的道:“秦兄,請進!”
“不必,我還是站在門外比較好,我隻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李兄?”
李世民微微皺眉,道:“這般對話,怕是於禮不合吧?”
秦川淡然自若,道:“聽聞李閥以李世民最為英雄了得,不拘小節,禮賢下士,若是傳言有誤,秦某隻好一走了之。”
李世民一聽,哈哈笑道:“秦先生機鋒過人,看來世民是不答也不行了,先生請問?”
“我想向世民兄請教為君之道?”
此時天下分亂,群雄割據,想要一統,不知要到什麽年歲。
因此,秦川問題一出,頓時讓眾人有些驚愕。
徐子陵迷迷糊糊,有一種感覺,此人身份並不簡單,可具體如何,又無法猜出。
李世民道:“我可否知道秦兄問出這個問題的理由?”
“賢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秦某正在尋找一名真主,這個理由,可否入耳?”
“原來如此。”
李世民感覺秦川說的半真半假,確有其事,又好似並非這麽簡單,對此人的來曆,越發好奇。
答道:“秦先生,在我看來,為君之道,首要吏治清明、選賢任能。
這個天下朝廷,終究是由人來治理的,因此,人是治理國家的第一要素,人盡其用,不然,縱有良好的國策,亦無法實施下去。”
“那大亂之後,又如何實現大治呢?”秦川又問道。
“這個問題?”
這次,李世民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
“秦兄之語,似乎並非想要報效投靠,更多的是在考教我,會如何做一個皇帝,是嗎?”
此話一出,一旁的徐子陵心裏一個激靈,已然猜出了秦川的身份。
師妃暄!
除了師妃暄,又有誰有興趣來問李世民這些治國治民的問題呢!
他抬眼看向寇仲和李世民,張嘴無聲的說出了師妃暄這三個字。
另一邊,秦川正要作答,一個聲音,突然從他身後響起。
“秦先生,不如你的問題,讓我來迴答吧?”
一個沉穩有力,淵停嶽峙的身影,悄無聲息站到了一身男裝的師妃暄背後。
師妃暄心頭一震,以她的劍道修為,在此人發聲前,竟沒有察覺到絲毫異樣。
來人武功之高,當世罕有。
她道:“任何人都有資格作答,兄台既然想答,自是無妨,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向請教兄台姓名?”
來人淡淡的答道:“我姓顧。”
聲音中帶著某種的自信,似乎隻要說出自己的姓,便能讓師妃暄明白,他的身份。
師妃暄嬌軀一震,輕歎一聲後,轉過身來。
“原來是吳王殿下親臨。”
“吳王!”
這個稱唿,讓廂房內的幾人明白過來,來人是誰。
他們剛剛還在談論的顧遙!
而顧遙也終於見到了師妃暄的真容。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尤是顧遙見慣了美女,還是給他一種驚豔的感覺。
若論姿色,王語嫣、木婉清並不差她多少,但身上自帶的那股飄然若仙,聖潔無比氣質,確實是她倆不能比的。
不過,美色這種東西,對他來說,隻是心情愉悅時的調劑,並不能幹擾他的任何判斷。
他道:“看來,我要叫秦先生你師小姐才是。”
“顧兄不是已經知道我的身份,才特意上前的麽!”
“確實如此。”
這時,廂房的大門開啟,李世民發出邀請道:
“難得見到師仙子和顧先生,不妨進來一坐。”
顧遙看了他一眼後,直接迴答起了師妃暄之前的問題。
“大亂之後,如何大治?
卻不如說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
隻要繼位者,與民生息,不違農時,不妄動兵戈,大治隻不過是水到渠成。”
大亂之後,國家一統,清除前一代的利弊,人心思安,且人口大幅度減少,人少地多,根本不怕沒田種,如此下去,自然大治。
“顧兄所言,倒讓妃暄有耳目一新之感,還請問顧兄,對你來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哪裏?”
“人生的意義?”
顧遙聽後,道:“追尋,探索,感受精彩。”
“這……請恕妃暄駑鈍,顧兄所言,似乎與造福萬民的為君之道背道而馳。”
“這是自然,因為我爭霸天下,從來都不是為了當皇帝。
天下是個獵場,追逐,挑戰,強大的對手,讓我不斷超越自己,這才是我爭霸天下的本來目的。”
師妃暄搖搖頭,不認可的道:“如此,私欲卻是過重,於萬民並無益處?”
“私欲?”
顧遙嗬嗬一笑:“我絲毫不懷疑師小姐高尚的情操,悲天憫人的情懷,隻可惜,人心紛雜,慈航靜齋的所有人,都如師小姐這般嗎?
慈航靜齋所謂的挑選明主,說是為了萬民福祉,但也不得不承認,慈航靜齋從中受益頗多,更是奠定了它於正道之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想不到顧兄對慈航靜齋有這般的誤解,慈航靜齋,並不在乎這些!”
師妃暄輕輕一歎,臉上帶起愁容,不由讓人心生憐意。
顧遙視若無睹,開口道:
“或許吧,不過我向來不相信什麽被選出來的皇帝,打天下的過程越是容易,江山也就越不穩。
而越是困難,成功之後,江山則越是穩固,所謂的鐵桶江山,靠我的一雙手就可以了。”
師妃暄聽著蹙眉,又隱隱有些預兆,開口道:“看來顧兄今日來找妃暄,是另有他圖?”
“不錯,我今日來的目的,就是想憑我的這雙手,向師小姐討要一物。
和!氏!璧!”
師妃暄聽後,堅決的搖頭:“和氏璧是天下萬民的象征,你的要求,請恕我不能答應。”
“我既然說要憑我的手,拿到和氏璧,自然也不會在乎師小姐你答不答應。”
顧遙的神覺,已在師妃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日月星辰般,浩瀚無比的感覺,這是和氏璧的氣息。
因此,他斷定,這和氏璧就在師妃暄身上。
師妃暄歎了一口氣,道:“顧兄如此一意孤行,實屬不智,妃暄迫於無奈,隻好跟顧兄你過上兩招。”
“噌——!”
腰間的色空寶劍,已然出鞘……
吳興城牆高約十丈,士兵也不少,不過因為之前沈綸慘敗的緣故,守城的士兵士氣不高。
隨後,在顧遙一掌擊碎吳興水門後,順著河道,大軍湧入,輕易攻陷。
休整一番,繼續乘船北上,花了十日功夫,到達毗陵。
和李子通的北路兵馬順利匯合。
接著,打造攻城器械,強攻毗陵。
此役,顧遙一馬當先,飛上城牆,憑絕世武藝,牢牢占據一處城頭。
隨後,後續人馬跟上,擴大戰果,一路殺到城門處,打開封死的城門,放大軍入城。
期間,沈法興帶領麾下高手,圍殺顧遙,替兒子報仇。
結果,兩人硬拚三掌,沈法興力盡不支,當場斃命,毗陵也因此一舉而下。
攜大勝之勢,顧遙舉辦大典,晉位吳王,又分封諸將,麾下軍隊也順理成章的改編成吳軍。
而對於吳軍接下來的動作,顧遙選擇的是沿著長江西進,進攻林士宏的地盤。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林士宏是魔門暗子,陰葵派布置的,爭霸天下的工具。
顧遙有誌收集十卷天魔策,所以,優先拿魔門勢力開刀。
不過,顧遙現在的地盤,和林士宏的並不接壤,中間還隔著一個叫做大江聯的勢力。
因此,要對林士宏用兵,優先要收服這大江聯。
大江聯,顧名思義,跟長江有關,由長江沿岸十多個門派組合起來的聯盟。
雖不是十幫八會之一,但由於是聯盟,無論是實力還是影響力,絲毫都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
起碼,像海沙幫這樣的,就比不上大江聯。
不過,現在海沙幫已全部被整編為吳軍,這樣的話,比起實力,大江聯又遠遠不如。
也不必顧遙親自出手,他讓李子通幫他做這件事。
自己則是離開毗陵,出發前往洛陽。
洛陽那裏,他等待已久慈航靜齋傳人——師妃暄,終於攜帶和氏璧出世了。
慈航靜齋是佛道兩家的無上聖地,與陰癸派一正一邪,彼此爭鬥了數百年。
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慈航靜齋素有為民請命,替天下尋找真主的傳統。
而它也的的確確有這個實力,某種程度上來說,慈航靜齋就代表著佛道兩家,代表著天下正道。
師妃暄此番出世,昭告天下,會在洛陽甄選真龍,到時候,以和氏璧相贈。
對於爭霸天下來說,和氏璧隻是死物,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不過,慈航靜齋數百年來對武林、對佛道兩家、門閥世家的影響力和統治力十分恐怖,可以輕易改變世界的局勢和走向。
對於自己能否得到師妃暄的認可,顧遙根本不抱希望,但是和氏璧,他誌在必得。
隻因這和氏璧並非普通的玉石,而是一塊天外宇宙中掉落此方世界的奇石,後被打造成玉璽。
其內,擁有不可思議的奇特異能,對於提升武道、激發潛能、拓寬經脈等等,妙用無窮。
顧遙冥冥之中感覺,這和氏璧,將會帶給他極大的提升。
…………
一個月後,洛陽。
董家酒樓二樓的一間廂房內。
一位二十多歲的英武青年,龍章鳳姿,意態自若的坐在主位上。
此時,他滿是喜悅的道:
“寇兄、徐兄,如今見你們聲名鵲起,世民真是後悔,當初輕易的放走了你們。”
此人正是這個世界真正意義上的主角——李世民。
“世民兄,你當初對我倆信重有加,隻是人各有誌,屬實強求不得。”
寇仲看到李世民,不自覺的想起了某人,麵色稍顯黯淡,如是說道。
“寇仲你當初離去,是否是因為……秀寧呢?”
事隔多時,李世民也早已弄清楚當初兩人突然請辭的原因。
“若是我不承認,倒是讓世民兄你瞧不起,我承認,確實有令妹的緣故。
不過,我寇仲亦有雄心壯誌,想要在世間闖蕩一番,因此,我決定要同你一樣,爭!霸!天!下!”
寇仲一字一句的說出了爭霸天下這四個字,表示出他無比堅決的決心。
不過他此時,雖有些名氣,卻無一兵一卒,半點地盤,說這話,不免讓人感覺到大言不慚。
但李世民沒有,而是十分鄭重的道:
“若是寇兄你要爭霸天下,那我想,我李世民,怕是要遇上對手了。”
寇仲也不料李世民會這麽說,感歎道:
“李世民,我果然沒看錯你,你真是一個可怕又可敬的對手,胸襟氣度,更是讓人心折。
隻可惜我寇仲,不是一個屈居人下之人,不然,我一定會投效你。”
寇仲自從修煉了長生訣,挖掘自身本性,不但武功侵掠如火,為人處事,亦是如此,雄心壯誌漸起,一心要做出一番大事業。
而徐子陵則是越發淡泊明誌,清靜無為,他除了對武道的追求外,最大的願望,便是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避世。
對於戰爭,爭霸天下之類的東西,愈發的厭煩。
“對了,聽說你們認識顧遙?”
又攀談了一會兒後,李世民突然發問道。
“隻能說有過幾麵之緣,不算很熟。”
徐子陵答道。
李世民則道:“近日來,南方風起雲湧,變幻莫測,而最為凸顯的,便是吳王顧遙。
他無疑是個可怕的人,可怕在隻用了短短數月,便達成了別人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成果。
降服李子通、韓蓋天,消滅沈法興,高歌進取,到了如今,整個東南沿海一帶,幾乎都是他的地盤。
實力發展之快,令人乍舌,實不相瞞,我已經把他列為我的頭號大敵,因此,才會向兩位打聽。
我想知道,他在你們心中,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他……”
寇仲和徐子林對視一眼,他們其實也很震驚,顧遙能短短數月之中,有這種成就。
不過想到他的武功和生死符的恐怖,勉強理解。
徐子陵想了一下,答道:“他是我見過武功最高,也最為可怕的人。
他的可怕在於其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而且,他……並不忌諱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倘若不是碰見世民兄你,我絲毫不懷疑,最後能奪取天下的,一定會是他。”
“陵少,你是否忘記了一個人呢!”
這時,寇仲略帶著點幽怨的聲音響起。
徐子陵哈哈一笑道:
“說實話,仲少,你劣勢不在於能力,而在於時間,你起步太晚,一步後,步步後,所以……”
咚!咚!咚!
這時,一陣敲門聲突然響起,隨之,傳來一個悅耳的男聲。
“在下秦川,請問李世民兄是否大駕在此?”
“秦川?”
李世民並未聽過這個名字,但還是十分客氣的道:“秦兄,請進!”
“不必,我還是站在門外比較好,我隻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李兄?”
李世民微微皺眉,道:“這般對話,怕是於禮不合吧?”
秦川淡然自若,道:“聽聞李閥以李世民最為英雄了得,不拘小節,禮賢下士,若是傳言有誤,秦某隻好一走了之。”
李世民一聽,哈哈笑道:“秦先生機鋒過人,看來世民是不答也不行了,先生請問?”
“我想向世民兄請教為君之道?”
此時天下分亂,群雄割據,想要一統,不知要到什麽年歲。
因此,秦川問題一出,頓時讓眾人有些驚愕。
徐子陵迷迷糊糊,有一種感覺,此人身份並不簡單,可具體如何,又無法猜出。
李世民道:“我可否知道秦兄問出這個問題的理由?”
“賢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秦某正在尋找一名真主,這個理由,可否入耳?”
“原來如此。”
李世民感覺秦川說的半真半假,確有其事,又好似並非這麽簡單,對此人的來曆,越發好奇。
答道:“秦先生,在我看來,為君之道,首要吏治清明、選賢任能。
這個天下朝廷,終究是由人來治理的,因此,人是治理國家的第一要素,人盡其用,不然,縱有良好的國策,亦無法實施下去。”
“那大亂之後,又如何實現大治呢?”秦川又問道。
“這個問題?”
這次,李世民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
“秦兄之語,似乎並非想要報效投靠,更多的是在考教我,會如何做一個皇帝,是嗎?”
此話一出,一旁的徐子陵心裏一個激靈,已然猜出了秦川的身份。
師妃暄!
除了師妃暄,又有誰有興趣來問李世民這些治國治民的問題呢!
他抬眼看向寇仲和李世民,張嘴無聲的說出了師妃暄這三個字。
另一邊,秦川正要作答,一個聲音,突然從他身後響起。
“秦先生,不如你的問題,讓我來迴答吧?”
一個沉穩有力,淵停嶽峙的身影,悄無聲息站到了一身男裝的師妃暄背後。
師妃暄心頭一震,以她的劍道修為,在此人發聲前,竟沒有察覺到絲毫異樣。
來人武功之高,當世罕有。
她道:“任何人都有資格作答,兄台既然想答,自是無妨,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向請教兄台姓名?”
來人淡淡的答道:“我姓顧。”
聲音中帶著某種的自信,似乎隻要說出自己的姓,便能讓師妃暄明白,他的身份。
師妃暄嬌軀一震,輕歎一聲後,轉過身來。
“原來是吳王殿下親臨。”
“吳王!”
這個稱唿,讓廂房內的幾人明白過來,來人是誰。
他們剛剛還在談論的顧遙!
而顧遙也終於見到了師妃暄的真容。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尤是顧遙見慣了美女,還是給他一種驚豔的感覺。
若論姿色,王語嫣、木婉清並不差她多少,但身上自帶的那股飄然若仙,聖潔無比氣質,確實是她倆不能比的。
不過,美色這種東西,對他來說,隻是心情愉悅時的調劑,並不能幹擾他的任何判斷。
他道:“看來,我要叫秦先生你師小姐才是。”
“顧兄不是已經知道我的身份,才特意上前的麽!”
“確實如此。”
這時,廂房的大門開啟,李世民發出邀請道:
“難得見到師仙子和顧先生,不妨進來一坐。”
顧遙看了他一眼後,直接迴答起了師妃暄之前的問題。
“大亂之後,如何大治?
卻不如說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
隻要繼位者,與民生息,不違農時,不妄動兵戈,大治隻不過是水到渠成。”
大亂之後,國家一統,清除前一代的利弊,人心思安,且人口大幅度減少,人少地多,根本不怕沒田種,如此下去,自然大治。
“顧兄所言,倒讓妃暄有耳目一新之感,還請問顧兄,對你來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哪裏?”
“人生的意義?”
顧遙聽後,道:“追尋,探索,感受精彩。”
“這……請恕妃暄駑鈍,顧兄所言,似乎與造福萬民的為君之道背道而馳。”
“這是自然,因為我爭霸天下,從來都不是為了當皇帝。
天下是個獵場,追逐,挑戰,強大的對手,讓我不斷超越自己,這才是我爭霸天下的本來目的。”
師妃暄搖搖頭,不認可的道:“如此,私欲卻是過重,於萬民並無益處?”
“私欲?”
顧遙嗬嗬一笑:“我絲毫不懷疑師小姐高尚的情操,悲天憫人的情懷,隻可惜,人心紛雜,慈航靜齋的所有人,都如師小姐這般嗎?
慈航靜齋所謂的挑選明主,說是為了萬民福祉,但也不得不承認,慈航靜齋從中受益頗多,更是奠定了它於正道之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想不到顧兄對慈航靜齋有這般的誤解,慈航靜齋,並不在乎這些!”
師妃暄輕輕一歎,臉上帶起愁容,不由讓人心生憐意。
顧遙視若無睹,開口道:
“或許吧,不過我向來不相信什麽被選出來的皇帝,打天下的過程越是容易,江山也就越不穩。
而越是困難,成功之後,江山則越是穩固,所謂的鐵桶江山,靠我的一雙手就可以了。”
師妃暄聽著蹙眉,又隱隱有些預兆,開口道:“看來顧兄今日來找妃暄,是另有他圖?”
“不錯,我今日來的目的,就是想憑我的這雙手,向師小姐討要一物。
和!氏!璧!”
師妃暄聽後,堅決的搖頭:“和氏璧是天下萬民的象征,你的要求,請恕我不能答應。”
“我既然說要憑我的手,拿到和氏璧,自然也不會在乎師小姐你答不答應。”
顧遙的神覺,已在師妃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日月星辰般,浩瀚無比的感覺,這是和氏璧的氣息。
因此,他斷定,這和氏璧就在師妃暄身上。
師妃暄歎了一口氣,道:“顧兄如此一意孤行,實屬不智,妃暄迫於無奈,隻好跟顧兄你過上兩招。”
“噌——!”
腰間的色空寶劍,已然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