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縱論天下
逍遙諸天:從拔劍術開始 作者:浮世小白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穀內。
“噗!”
寇仲和徐子陵二人神色痛楚,齊齊噴出一口鮮血。
接著,他們一個身上滾燙,一個身上奇寒,這顯然是修煉長生訣,走火入魔的征兆。
這時,一雙大手及時按在他們背上,溫潤平和的氣息注入,撫平他們體內的紛亂與痛楚。
寇徐兩人的神色也漸漸穩定下來。
一炷香之後,他們倆齊齊籲了一口氣,睜開眼睛,看起來,已經無恙。
顧遙也就收迴的手掌。
隻見寇仲垂頭喪氣的道:
“這是我們第三、還是第四次失敗來著,這鬼畫符一樣的長生訣,還真是難練!”
“仲少,你記錯了,這已我們的第六次失敗。”
徐子陵平靜的說著,但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並非是那麽的坦然。
“啊,是這樣嗎?”
寇仲怪叫一聲,道:
“看來練長生訣,都把快把我腦子練糊塗了,再練下去,豈非會越來越笨。
陵少,你說我們該不該放棄呢?”
“隨你,我不會放棄的。”
徐子陵神色堅定,又帶著一絲困惑迷茫,道:
“我總感覺離成功就差了一步,似乎近在咫尺,可又霧裏看花,不知道差在哪裏?”
“這或許是小陵你的錯覺也說不定。”
顧遙在他們的背後,開口道:
“太過執著反而對修煉長生訣不利,我覺得,你們該停下來,暫時不要修煉長生訣了。”
頓了頓,他又道:“我們之間,或許也到了分別的時候。”
寇仲一聽,立馬竄起來,說道:
“便宜師傅,你這是放棄我們了嗎?”
別看他剛才說要放棄,但事實上,寇仲才是最不會放棄的那個。
顧遙答道:“自然不是,隻是修煉長生訣,終歸要靠你們自己。
我已經把我所知的,對你們修煉長生訣有益的東西,都告訴你們了。
所以,有我沒我,對於你們修煉長生訣,也是一樣的。”
寇仲和徐子陵神情一愣,似有些不舍,但看顧遙主意已定,便也沒說什麽。
顧遙又繼續道:
“小仲、小陵,你們倆的天資稟賦,是我平生謹見,如果說這世間誰最有可能破解長生訣的奧秘,非你們倆莫屬。
隻不過,但凡高深武功,都要執守於一,破除我執,以無心之意駕之禦之,這長生訣更是如此。
強行修煉,反而會適得其反,你們應該多順乎自然,發自於心,順之於行,如此,才能觸動靈機,參透長生訣的奧妙。
我言盡如此,莫要過於執著,就算修煉不成,你們也會有一番作為的。”
長生訣是瑰寶,但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又何嚐不是,他們與長生訣,屬實是相互成就。
在大唐世界,武者也尤其注重精神方麵的錘煉,很多武功,也都對精神、心境有所要求。
就好比天龍世界的易筋經一樣。
要勘破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不存有習武之念,才能修煉成功。
顧遙推測,長生訣也是如此,需要某種特殊的心境,或領悟某種意境,才能按照七幅人形圖修煉成功。
現在的寇仲和徐子陵,經曆太少,顯然有所欠缺。
加上他也還有別的事要去做,不可能長時間待在兩人身邊。
因此,他打算順其自然,任由有兩人發展。
等到有朝一日,他們成功了,再來收獲果實即可。
“我會在穀中再待上一日,如果你們有什麽想問的,盡管道來。”
見此,寇仲也不扭捏,問出了一個他除武功外,最關心的問題。
“便宜師傅,我想知道,現在朝廷和義軍打的怎麽樣?這天下的形勢又到底如何?”
在沒碰到李秀寧之前,寇仲的願望相當“樸實”。
找個最有前途的義軍投靠,等得了天下,自己當大將軍,徐子陵當大丞相。
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顧遙答道:“楊廣橫征暴斂,民怨沸騰,致使諸多豪傑並起,舉起反旗,但從現在的事態來看,大隋仍然占有絕對的優勢。”
大隋局勢真正崩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還是要等楊廣死了之後。
“但天下反覆,愈演愈烈,振臂一唿者層出不窮,朝廷四大門閥,或是手握重兵的大將,都是潛在的反賊,或者義軍。
我看大隋撐不了兩年,就會分崩離析,進入群雄逐鹿的階段。
但就現在而言,義軍之中,有三支勢力頗為有名。
第一支是縱橫江淮一帶的江淮軍,其首領是有著“袖裏乾坤”之稱的杜伏威。
他武功雖不入宗師之境,但屬實是宗師之下的絕頂高手。”
“宗師?”
徐子陵突然問道:“宗師之境是什麽?”
“這個呀,要涉及到這個世界對高手的評價。”
顧遙解釋道:“先天之境你們知道,在江湖上,不成先天,都是螻蟻。
像我之前碰到的女劍客、宇文化及都是先天境界的高手。
而宗師,是一種敬稱。
他們的境界,也在先天之列。
可與普通先天不同的是,他們已經把自身所學練到了圓滿無瑕,幾乎沒有短板的地步。
戰力亦遠超同輩,因此,江湖中,會把這些人,稱為宗師級高手。
而在宗師之上,還有一些人,被稱為大宗師。
他們依舊屬於先天之境,但在武功上,別出機杼,已深刻把握住了自身道與理,並予以貫之,走出獨屬於自己的武道。
名震天下的三大宗師,“武尊”畢玄、“奕劍大師”傅采林、“散人”寧道奇就是如此。
他們說的話,甚至比皇帝還管用,偉力歸於自身,武功練到如此地步,幾近於道。”
簡單介紹了一下這個世界的高手劃分,顧遙又說迴了義軍。
“說迴三大義軍,其一是杜伏威的江淮軍。
其二,則是瓦崗寨,也是當今天下勢力最大的義軍,縱橫於中原一帶。
寨主翟讓,亦是一個不下於杜伏威的絕頂高手。
麾下謀臣將領多不勝數,但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蒲山公李密。
瓦崗寨,也正因為有李密的加入,才迅速壯大,成為了天下第一的義軍。
隻可惜主弱臣強,李密的才幹名氣均在翟讓之上,武功亦是不妨多讓。
李密此人野心勃勃,不甘於人下,瓦崗寨恐有內禍。
第三支義軍,是縱橫於河北一帶的竇建德,他的武功雖未到宗師,但也臻至化境。
擁有十萬之眾,多次擊敗隋軍,勢大而不能製。
倘若瓦岡寨內亂,天下第一的義軍之名,恐怕要落到他頭上了。
除此之外,稍稍有名氣點的義軍,還有山東的‘鞭王’王薄、東海的李子通、雁門的劉武周……”
又說了一會兒,顧遙突然耳朵一動,探知道了什麽,開口道:
“小仲、小陵,有客人來了,我們今天先說到這吧!”
“是敵人嗎?”
寇仲神色一凜,張嘴問道。
顧遙點頭:“大軍圍山,人數還不少,光朝這裏湧來的,就有三千多人,還有不少在外圍封鎖包圍,防止我們逃走的。
這宇文化及,當真看得起我們,擺出了這麽大的架勢!”
他說著,臉上笑盈盈的,似乎還帶著點躍躍欲試。
“哪裏是我們,是長生訣的吸引力夠大,還有便宜師傅你本事也足夠強橫,唉,我寇仲什麽時候,才會有這等本事呢!”
看顧遙神情自若,半點沒有緊張的樣子,寇仲和徐子陵兩人,也漸漸放下心來。
徐子陵還好奇的問道:“便宜師傅,你全程一動不動,是怎麽知道敵人來的,還能說出了具體的數量?”
“武道修為越高,就越是耳聰目明,達到了先天之境,天人交感,憑此探查方圓幾裏內的風吹草動,並非難事。
至於人數,多看多聽,自然就會有經驗。”
顧遙說這話時,又突然想到什麽,告誡道:
“對了,你們若是以後被高手追殺,千萬注意自己的氣味、腳印,又或是行進之間產生的任何痕跡。
先天高手見微知著,特別是精於此道之人,隔著數十裏,都能憑這些細微的痕跡,從而定位,追上你們。”
“便宜師傅,你怎麽說的我們倆以後會被人經常追殺似的?”
寇仲調笑著說道。
顧遙理所當然的道:
“行走江湖,被人追殺不是常事麽!
有道是壓力就是動力,以戰養戰,並借此突破,這可是提升修為的一大法寶。”
徐子陵聽著若有所思,而寇仲則是答道:
“好,我記住了。”
又問道:
“便宜師傅,外麵的官兵,你打算怎麽應對,突圍嗎?”
“自然不是,你們倆乖乖待在這裏就好,至於我……”
顧遙“唰”的一聲,站起身來,看向山穀。
“我早就想嚐一嚐,這被千軍萬馬圍攻的滋味了!”
“噗!”
寇仲和徐子陵二人神色痛楚,齊齊噴出一口鮮血。
接著,他們一個身上滾燙,一個身上奇寒,這顯然是修煉長生訣,走火入魔的征兆。
這時,一雙大手及時按在他們背上,溫潤平和的氣息注入,撫平他們體內的紛亂與痛楚。
寇徐兩人的神色也漸漸穩定下來。
一炷香之後,他們倆齊齊籲了一口氣,睜開眼睛,看起來,已經無恙。
顧遙也就收迴的手掌。
隻見寇仲垂頭喪氣的道:
“這是我們第三、還是第四次失敗來著,這鬼畫符一樣的長生訣,還真是難練!”
“仲少,你記錯了,這已我們的第六次失敗。”
徐子陵平靜的說著,但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並非是那麽的坦然。
“啊,是這樣嗎?”
寇仲怪叫一聲,道:
“看來練長生訣,都把快把我腦子練糊塗了,再練下去,豈非會越來越笨。
陵少,你說我們該不該放棄呢?”
“隨你,我不會放棄的。”
徐子陵神色堅定,又帶著一絲困惑迷茫,道:
“我總感覺離成功就差了一步,似乎近在咫尺,可又霧裏看花,不知道差在哪裏?”
“這或許是小陵你的錯覺也說不定。”
顧遙在他們的背後,開口道:
“太過執著反而對修煉長生訣不利,我覺得,你們該停下來,暫時不要修煉長生訣了。”
頓了頓,他又道:“我們之間,或許也到了分別的時候。”
寇仲一聽,立馬竄起來,說道:
“便宜師傅,你這是放棄我們了嗎?”
別看他剛才說要放棄,但事實上,寇仲才是最不會放棄的那個。
顧遙答道:“自然不是,隻是修煉長生訣,終歸要靠你們自己。
我已經把我所知的,對你們修煉長生訣有益的東西,都告訴你們了。
所以,有我沒我,對於你們修煉長生訣,也是一樣的。”
寇仲和徐子陵神情一愣,似有些不舍,但看顧遙主意已定,便也沒說什麽。
顧遙又繼續道:
“小仲、小陵,你們倆的天資稟賦,是我平生謹見,如果說這世間誰最有可能破解長生訣的奧秘,非你們倆莫屬。
隻不過,但凡高深武功,都要執守於一,破除我執,以無心之意駕之禦之,這長生訣更是如此。
強行修煉,反而會適得其反,你們應該多順乎自然,發自於心,順之於行,如此,才能觸動靈機,參透長生訣的奧妙。
我言盡如此,莫要過於執著,就算修煉不成,你們也會有一番作為的。”
長生訣是瑰寶,但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又何嚐不是,他們與長生訣,屬實是相互成就。
在大唐世界,武者也尤其注重精神方麵的錘煉,很多武功,也都對精神、心境有所要求。
就好比天龍世界的易筋經一樣。
要勘破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不存有習武之念,才能修煉成功。
顧遙推測,長生訣也是如此,需要某種特殊的心境,或領悟某種意境,才能按照七幅人形圖修煉成功。
現在的寇仲和徐子陵,經曆太少,顯然有所欠缺。
加上他也還有別的事要去做,不可能長時間待在兩人身邊。
因此,他打算順其自然,任由有兩人發展。
等到有朝一日,他們成功了,再來收獲果實即可。
“我會在穀中再待上一日,如果你們有什麽想問的,盡管道來。”
見此,寇仲也不扭捏,問出了一個他除武功外,最關心的問題。
“便宜師傅,我想知道,現在朝廷和義軍打的怎麽樣?這天下的形勢又到底如何?”
在沒碰到李秀寧之前,寇仲的願望相當“樸實”。
找個最有前途的義軍投靠,等得了天下,自己當大將軍,徐子陵當大丞相。
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顧遙答道:“楊廣橫征暴斂,民怨沸騰,致使諸多豪傑並起,舉起反旗,但從現在的事態來看,大隋仍然占有絕對的優勢。”
大隋局勢真正崩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還是要等楊廣死了之後。
“但天下反覆,愈演愈烈,振臂一唿者層出不窮,朝廷四大門閥,或是手握重兵的大將,都是潛在的反賊,或者義軍。
我看大隋撐不了兩年,就會分崩離析,進入群雄逐鹿的階段。
但就現在而言,義軍之中,有三支勢力頗為有名。
第一支是縱橫江淮一帶的江淮軍,其首領是有著“袖裏乾坤”之稱的杜伏威。
他武功雖不入宗師之境,但屬實是宗師之下的絕頂高手。”
“宗師?”
徐子陵突然問道:“宗師之境是什麽?”
“這個呀,要涉及到這個世界對高手的評價。”
顧遙解釋道:“先天之境你們知道,在江湖上,不成先天,都是螻蟻。
像我之前碰到的女劍客、宇文化及都是先天境界的高手。
而宗師,是一種敬稱。
他們的境界,也在先天之列。
可與普通先天不同的是,他們已經把自身所學練到了圓滿無瑕,幾乎沒有短板的地步。
戰力亦遠超同輩,因此,江湖中,會把這些人,稱為宗師級高手。
而在宗師之上,還有一些人,被稱為大宗師。
他們依舊屬於先天之境,但在武功上,別出機杼,已深刻把握住了自身道與理,並予以貫之,走出獨屬於自己的武道。
名震天下的三大宗師,“武尊”畢玄、“奕劍大師”傅采林、“散人”寧道奇就是如此。
他們說的話,甚至比皇帝還管用,偉力歸於自身,武功練到如此地步,幾近於道。”
簡單介紹了一下這個世界的高手劃分,顧遙又說迴了義軍。
“說迴三大義軍,其一是杜伏威的江淮軍。
其二,則是瓦崗寨,也是當今天下勢力最大的義軍,縱橫於中原一帶。
寨主翟讓,亦是一個不下於杜伏威的絕頂高手。
麾下謀臣將領多不勝數,但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蒲山公李密。
瓦崗寨,也正因為有李密的加入,才迅速壯大,成為了天下第一的義軍。
隻可惜主弱臣強,李密的才幹名氣均在翟讓之上,武功亦是不妨多讓。
李密此人野心勃勃,不甘於人下,瓦崗寨恐有內禍。
第三支義軍,是縱橫於河北一帶的竇建德,他的武功雖未到宗師,但也臻至化境。
擁有十萬之眾,多次擊敗隋軍,勢大而不能製。
倘若瓦岡寨內亂,天下第一的義軍之名,恐怕要落到他頭上了。
除此之外,稍稍有名氣點的義軍,還有山東的‘鞭王’王薄、東海的李子通、雁門的劉武周……”
又說了一會兒,顧遙突然耳朵一動,探知道了什麽,開口道:
“小仲、小陵,有客人來了,我們今天先說到這吧!”
“是敵人嗎?”
寇仲神色一凜,張嘴問道。
顧遙點頭:“大軍圍山,人數還不少,光朝這裏湧來的,就有三千多人,還有不少在外圍封鎖包圍,防止我們逃走的。
這宇文化及,當真看得起我們,擺出了這麽大的架勢!”
他說著,臉上笑盈盈的,似乎還帶著點躍躍欲試。
“哪裏是我們,是長生訣的吸引力夠大,還有便宜師傅你本事也足夠強橫,唉,我寇仲什麽時候,才會有這等本事呢!”
看顧遙神情自若,半點沒有緊張的樣子,寇仲和徐子陵兩人,也漸漸放下心來。
徐子陵還好奇的問道:“便宜師傅,你全程一動不動,是怎麽知道敵人來的,還能說出了具體的數量?”
“武道修為越高,就越是耳聰目明,達到了先天之境,天人交感,憑此探查方圓幾裏內的風吹草動,並非難事。
至於人數,多看多聽,自然就會有經驗。”
顧遙說這話時,又突然想到什麽,告誡道:
“對了,你們若是以後被高手追殺,千萬注意自己的氣味、腳印,又或是行進之間產生的任何痕跡。
先天高手見微知著,特別是精於此道之人,隔著數十裏,都能憑這些細微的痕跡,從而定位,追上你們。”
“便宜師傅,你怎麽說的我們倆以後會被人經常追殺似的?”
寇仲調笑著說道。
顧遙理所當然的道:
“行走江湖,被人追殺不是常事麽!
有道是壓力就是動力,以戰養戰,並借此突破,這可是提升修為的一大法寶。”
徐子陵聽著若有所思,而寇仲則是答道:
“好,我記住了。”
又問道:
“便宜師傅,外麵的官兵,你打算怎麽應對,突圍嗎?”
“自然不是,你們倆乖乖待在這裏就好,至於我……”
顧遙“唰”的一聲,站起身來,看向山穀。
“我早就想嚐一嚐,這被千軍萬馬圍攻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