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小人之心古有之,大將氣度平台灣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長期,日晏猶得眠。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賊退示官吏》元結
京師和府內,和召來和琳及蘇淩阿、吳省欽、吳省蘭、程立文等幾個心腹密談。
“諸位,老佛爺今日在朝堂上親自點將,決定由本相領軍平叛台灣順天逆匪,爾等可有何意見?”和對於是否前往台灣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和琳年輕氣盛,聞言隨即喜笑顏開地恭喜和道,
“大哥,這是老佛爺特意給您的恩典,我們可不能輕易就給放過了。如果打贏這仗,最起碼在軍中能安插上我們自己的人手。免得這行軍打仗的事都由阿桂、福長安兩人包辦了。”
“是啊是啊,我看這次平叛是該輪到和中堂出馬的時候了。光靠吃餉銀都能發上一大筆,怎能讓這些油水白白落入他人腰包呢?”
蘇淩阿現在是戶部尚書,空守著國庫而不能用,實在有些幹著急。若能由和帶兵打戰,那自己撈起銀子來更方便些,所以性急地出聲附和。
“和中堂,這常青也算是您的半個門生,以他對台灣熟悉的程度為您作馬前驅,想來這平叛還不是手到擒來!”吳省欽也看好此次東渡台灣征剿逆匪。
“省蘭,你覺得如何?”和出言詢問。
“老佛爺本意是想由福長安領軍出征,畢竟這福長安乃是皇親貴胄,深得老佛爺的寵信。可現實是那福長安遠在陝甘處理軍務,無法即刻抽身返迴京師。若真由他掛帥,必將耗費時日而貽誤軍機。”吳省蘭不慌不忙地小酌了口茶,又繼續說道,
“和中堂您本也是一大人選,隻是老佛爺因和相在處理蘇四十三叛亂時的表現,有些猶豫不決。
學生在想,皇上本就不屬意於中堂大人,這戰若是打勝了則無話可說;可一旦失敗,和相難保不成為諸臣的攻擊對象,皇上發泄怒氣的目標,所要承受的風險可是極大。我不讚同和相出征台灣。”吳省蘭把自己的考慮全盤托出。
和對於自己早上一時的衝動而接下這一燙手山芋本就有些後悔,聽到吳省蘭這麽一說,更是正中下懷。
作為師爺的程立文,最會察言觀色,他已經看出和不想淌這渾水,於是也說道,
“東翁,我也認同省蘭兄的觀點。”
“哦?怎麽說!”
由於和府負責各地情報收集皆由程立文掌控,所以他對天下大事更為了如指掌,說出的話也更有說服力:
“據線報,台灣順天逆匪能有今日之大局麵,許維要負很大的責任。種種跡象表明,但凡官軍失敗的戰役,似乎總有許維攪和其中。我懷疑順****的參議軍師大元帥許興冕便是許維本人。”
“有確鑿證據嗎?”和聽到能扳倒許維的消息就急切地問。
“要有的話,不需東翁過問,我都會主動匯報的。那許維行事滴水不漏,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拿不到任何有關許興冕即是許維的鐵證。順天內部也有我們的探子,隻是凡與許維搭上線的人,不出三四個月總會無端暴斃,實在難以收集任何證據。
所以我也讚同省蘭兄的提議,最好能辭掉此一差事。
東翁,您想想,有那許維在旁搗亂,您怎麽可能順利地剿滅順天逆匪呢!若真去了台灣,能保存一條小命迴到京師都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更別提損兵折將。”
“我們不能把那許維給調迴內陸嗎?”蘇淩阿不服氣地問。
程立文冷哼了幾聲,斜了眼上了歲數的蘇淩阿,口氣不敬地反問道,
“現在台灣戰事吃緊,而這許維又是台灣唯一能文能武的將領,你說老佛爺肯讓我們和相把他給調迴來嗎?
我敢斷言,東翁若去台灣,那台灣必將是東翁的葬身之處。”
“程立文,你簡直是在危言聳聽,恐嚇我大哥!”和琳不滿程立文這番話,自家大哥可謂權傾朝野,豈能會命喪台灣?於是立刻變下臉來加以訓斥。
“和琳,不許對程先生無禮。程先生這一席話說得確實極有道理。
自常青及參讚恆瑞、藍元枚陸續東渡以來,順天賊匪就日聚日眾,漸知攻守。
北路林爽文軍進圍諸羅,五月底克取諸羅通海口笨港,府城與諸羅、鹿仔港之間水陸聯係完全被切斷,官軍陷入南北各自為戰的局麵。至六月上旬,林爽文最後完成對諸羅的包圍,柴大紀困守孤城,岌岌可危。
南路莊大田軍收複鳳山後,與林爽文南北唿應夾攻常青所駐府城,六月上旬還乘雨直撲常青大營,以致常青奏稱,‘親曆行陣,目擊賊勢蔓延,曾調兵力尚覺不敷進剿’的話語。
這些若無許維在其中運作、背地裏指揮,我就不信單憑那些赤腳百姓就能夠擊敗過萬的台灣駐軍,還那麽的有策略性?”和可沒白做這軍機大臣,至少對於台灣方麵戰況還是相當了解,有著自己一番的見解。
“可許維如此做到底能得到什麽好處?”吳省欽不大明白。
“什麽好處?哼哼,他是想憑戰功東山再起。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千年不變的定理。”和也很能了解許維的心思,二人不愧是生死冤家,互相知根知底。
“那大哥你是打算辭去此一差事?”和琳問。
“我正有此意。”
“皇上可是會怪罪於你的。”和琳擔憂地說。
“這點請放心,我有祖傳的秘藥,可使和相手腳出現諸多不便,包管禦醫看不出端倪來。”程立文得意洋洋地跳了出來。
“我看就照程先生說的辦吧,讓福長安去台灣辦差,我們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再說那阿桂居然也上折子說什麽為國舉薦福長安,他難道不曉得福長安根本是個紈絝子弟,隻知收刮民脂民膏!此人連紙上談兵的趙括都不如。若是福長安兵敗台灣,我看他那張老臉往哪擱!”和通過********高樹春的關係,已經先一步看到了阿桂的覆奏,對阿桂鼎力舉薦福長安而不是自己深感不滿。(未完待續,)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長期,日晏猶得眠。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賊退示官吏》元結
京師和府內,和召來和琳及蘇淩阿、吳省欽、吳省蘭、程立文等幾個心腹密談。
“諸位,老佛爺今日在朝堂上親自點將,決定由本相領軍平叛台灣順天逆匪,爾等可有何意見?”和對於是否前往台灣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和琳年輕氣盛,聞言隨即喜笑顏開地恭喜和道,
“大哥,這是老佛爺特意給您的恩典,我們可不能輕易就給放過了。如果打贏這仗,最起碼在軍中能安插上我們自己的人手。免得這行軍打仗的事都由阿桂、福長安兩人包辦了。”
“是啊是啊,我看這次平叛是該輪到和中堂出馬的時候了。光靠吃餉銀都能發上一大筆,怎能讓這些油水白白落入他人腰包呢?”
蘇淩阿現在是戶部尚書,空守著國庫而不能用,實在有些幹著急。若能由和帶兵打戰,那自己撈起銀子來更方便些,所以性急地出聲附和。
“和中堂,這常青也算是您的半個門生,以他對台灣熟悉的程度為您作馬前驅,想來這平叛還不是手到擒來!”吳省欽也看好此次東渡台灣征剿逆匪。
“省蘭,你覺得如何?”和出言詢問。
“老佛爺本意是想由福長安領軍出征,畢竟這福長安乃是皇親貴胄,深得老佛爺的寵信。可現實是那福長安遠在陝甘處理軍務,無法即刻抽身返迴京師。若真由他掛帥,必將耗費時日而貽誤軍機。”吳省蘭不慌不忙地小酌了口茶,又繼續說道,
“和中堂您本也是一大人選,隻是老佛爺因和相在處理蘇四十三叛亂時的表現,有些猶豫不決。
學生在想,皇上本就不屬意於中堂大人,這戰若是打勝了則無話可說;可一旦失敗,和相難保不成為諸臣的攻擊對象,皇上發泄怒氣的目標,所要承受的風險可是極大。我不讚同和相出征台灣。”吳省蘭把自己的考慮全盤托出。
和對於自己早上一時的衝動而接下這一燙手山芋本就有些後悔,聽到吳省蘭這麽一說,更是正中下懷。
作為師爺的程立文,最會察言觀色,他已經看出和不想淌這渾水,於是也說道,
“東翁,我也認同省蘭兄的觀點。”
“哦?怎麽說!”
由於和府負責各地情報收集皆由程立文掌控,所以他對天下大事更為了如指掌,說出的話也更有說服力:
“據線報,台灣順天逆匪能有今日之大局麵,許維要負很大的責任。種種跡象表明,但凡官軍失敗的戰役,似乎總有許維攪和其中。我懷疑順****的參議軍師大元帥許興冕便是許維本人。”
“有確鑿證據嗎?”和聽到能扳倒許維的消息就急切地問。
“要有的話,不需東翁過問,我都會主動匯報的。那許維行事滴水不漏,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拿不到任何有關許興冕即是許維的鐵證。順天內部也有我們的探子,隻是凡與許維搭上線的人,不出三四個月總會無端暴斃,實在難以收集任何證據。
所以我也讚同省蘭兄的提議,最好能辭掉此一差事。
東翁,您想想,有那許維在旁搗亂,您怎麽可能順利地剿滅順天逆匪呢!若真去了台灣,能保存一條小命迴到京師都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更別提損兵折將。”
“我們不能把那許維給調迴內陸嗎?”蘇淩阿不服氣地問。
程立文冷哼了幾聲,斜了眼上了歲數的蘇淩阿,口氣不敬地反問道,
“現在台灣戰事吃緊,而這許維又是台灣唯一能文能武的將領,你說老佛爺肯讓我們和相把他給調迴來嗎?
我敢斷言,東翁若去台灣,那台灣必將是東翁的葬身之處。”
“程立文,你簡直是在危言聳聽,恐嚇我大哥!”和琳不滿程立文這番話,自家大哥可謂權傾朝野,豈能會命喪台灣?於是立刻變下臉來加以訓斥。
“和琳,不許對程先生無禮。程先生這一席話說得確實極有道理。
自常青及參讚恆瑞、藍元枚陸續東渡以來,順天賊匪就日聚日眾,漸知攻守。
北路林爽文軍進圍諸羅,五月底克取諸羅通海口笨港,府城與諸羅、鹿仔港之間水陸聯係完全被切斷,官軍陷入南北各自為戰的局麵。至六月上旬,林爽文最後完成對諸羅的包圍,柴大紀困守孤城,岌岌可危。
南路莊大田軍收複鳳山後,與林爽文南北唿應夾攻常青所駐府城,六月上旬還乘雨直撲常青大營,以致常青奏稱,‘親曆行陣,目擊賊勢蔓延,曾調兵力尚覺不敷進剿’的話語。
這些若無許維在其中運作、背地裏指揮,我就不信單憑那些赤腳百姓就能夠擊敗過萬的台灣駐軍,還那麽的有策略性?”和可沒白做這軍機大臣,至少對於台灣方麵戰況還是相當了解,有著自己一番的見解。
“可許維如此做到底能得到什麽好處?”吳省欽不大明白。
“什麽好處?哼哼,他是想憑戰功東山再起。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千年不變的定理。”和也很能了解許維的心思,二人不愧是生死冤家,互相知根知底。
“那大哥你是打算辭去此一差事?”和琳問。
“我正有此意。”
“皇上可是會怪罪於你的。”和琳擔憂地說。
“這點請放心,我有祖傳的秘藥,可使和相手腳出現諸多不便,包管禦醫看不出端倪來。”程立文得意洋洋地跳了出來。
“我看就照程先生說的辦吧,讓福長安去台灣辦差,我們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再說那阿桂居然也上折子說什麽為國舉薦福長安,他難道不曉得福長安根本是個紈絝子弟,隻知收刮民脂民膏!此人連紙上談兵的趙括都不如。若是福長安兵敗台灣,我看他那張老臉往哪擱!”和通過********高樹春的關係,已經先一步看到了阿桂的覆奏,對阿桂鼎力舉薦福長安而不是自己深感不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