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密建麒麟雄心起,連環阻殺大清軍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太守行》李賀


    1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爆發的**蘇四十三起義,不僅是當時社會階級矛盾激化的產物,同時也揭開了清代中期以後各族人民大規模反抗鬥爭的序幕,其規模影響極大,可謂是乾隆朝由盛而衰的重要轉折點。


    許維早於乾隆四十六年元月便從甘肅馬鞍山的章容敏處偵知甘肅新教有反常異動之舉,新教開始大肆地收集兵刃,訓練教徒,可能有反抗朝廷之舉動。


    為了實現自己依靠甘肅冒賑案再次吸引乾隆注意的目的,許維匿而不報,並接連向章容敏發出指示,要其加強對蘭州知府楊士璣的拉攏,讓蘭州府明確向新教表明朝廷是站於老教一邊,迫使新教加速起義。


    蘇四十三發動起義是於三月十八日爆發的,而許維於三月二十日便收到了章容敏的細報:


    三月十六日,因舊教循化清水工頭人韓三十八,即循化土司韓瑆的表弟,被人發現死於家中,致命傷乃是咽喉一刀。


    接到土司韓瑆的報告後,蘭州知府楊士璣與河州副將新柱趕赴循化,處理韓三十八的命案。


    到達循化之後,新柱在楊士璣的授意下,當著來迎接的新教教徒的麵公開表示支持老教,反對新教的傳教,要求新教立刻停止布教活動,遣散徒眾歸化於老教,否則將屠盡所有新教教徒,這激起了新教徒的憤怒。


    鑒於官府的立場及嚴峻的形勢,蘇四十三與賀麻路乎商定後決定起義,反抗清廷的壓迫。


    三月十八日晚,新教循化地區二千餘教徒在蘇四十三與賀麻路乎的帶領下,兵分兩路,一路走白莊,楊士璣下榻之地;一路走起台堡,新柱下榻之地。


    賀麻路乎輕而易舉地摸黑殺入起台堡,手刃新柱於劍下。而蘇四十三則遇到麻煩,被白莊的守夜兵丁發現。經過一番激戰後,也攻陷了白莊,盡殺護衛的官兵,獨不見蘭州知府楊士璣。


    原來楊士璣極為狡猾,見情形不妙,便穿了件薄衫從後門急竄到附近的山中避難了。幸好章容敏的天鷹隊早就盯著楊士璣,在見其逃之夭夭後,便果斷地把他抓住處決,隨後更是把屍體神不知鬼不覺地移入白莊,嫁禍於蘇四十三。


    在接到蘭州知府楊士璣及河州副將新柱被殺的消息後,陝甘總督勒爾謹立即安定縣知縣黃道炅奔襲會寧縣關川,捕走了新教總掌教馬明心,另一位新教重要人士韓掌教則被關押於河州。


    二十一日,蘇四十三等人聞訊後便率領起義教徒在飛鷹隊暗助之下,沿大力架山通路及黃河孟達峽小路,直撲河州。僅一日,便將河州攻破。河州知州周植自縊。新教徒大殺漢族官吏及老教信徒並釋放了韓掌教及大批囚徒充實隊伍。二十二日開向蘭州的蘇四十三起義隊伍已是有了七千人之眾


    二十五日,蘇四十三率教眾從間道進逼蘭州,環城鼓噪,要求釋放馬明心。守衛蘭州的隻有標兵三千三百人,一經接戰便死亡三百餘人。甘肅布政使王廷讚殺死馬明心,但因抗擊義軍不利,三戰三敗,不得不釋放馬明心子婿,並登城向義軍求和,使緩兵之計。


    此時的**起義,已是呈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之勢,甘肅60%以上縣州的**開始響應蘇四十三,反抗漢族官吏的剝削。十日之內,蘇四十三的軍隊已從七八千增至四萬餘,對清廷部署於甘肅的綠營部隊形成兵力上的壓倒性優勢。


    陝甘總督勒爾謹見紙已包不住火,且省城蘭州岌岌可危,不得已隻好上報朝廷,稟明新教起義之事,要求火速增援。


    許維看到這,嘴角邊不由露出一絲微笑,盡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也該到了輪自己上場的時候了。


    隻要能剿滅新教,再對甘肅官場來個大整頓,把甘肅通省官員通同舞弊,冒賑吞銀案給揭發出來,這可是大清開國以來的第一貪汙大案,絕對又是個大好晉升的機會。


    出乎許維意料的是,乾隆居然令和珅與己一同奔赴甘肅,並讓和珅暫時主持一切軍中要務。要自己成天看和珅臉色行事,實在令許維腹誹不已。但此乃皇命,不得違抗,許維也隻好領旨準備。


    峰迴路轉的是那和珅知曉自己極有能耐,怕自己把功勞都給搶了去,便分發了個押運糧草的任務,要自己統領四百兵馬殿後,負責糧草的安全。


    對於這一點,許維倒也心安理得,不與和珅去爭論什麽。能離那和珅遠一些都是好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戰前對於情報的收集,對於整個戰役來說極其重要,許維非常明了這一關鍵所在,故早早便讓章容敏每隔兩天把甘肅新教的情況用九百裏加急傳送至衛府。


    從章容敏的情報中已得知,現在甘肅新教教徒因對官軍連站連勝,且就在前幾日還剛剛攻占清廷重兵把守的落馬寨,獲取戰馬四千匹,氣勢高昂,大有勢不可擋,氣吞山河,直搗省城蘭州之勢。反之官軍則士氣低落,毫無戰鬥力可言,連戰連退,損兵折將,已收縮防線於蘭州附近。和珅如此急著趕去送死,許維自然不會攔著他的。


    現在的甘肅前方,共有標兵兩營,即固原、甘肅兩鎮標兵約五千人,由固原提督常德冒、甘肅提督仁和統領著龜縮於蘭州城內死守待援。


    **義軍則被蘇四十三分為五股,每股約八千人,由蘇四十三、賀麻路乎、田五、賽力賣、張文慶各領一軍,分別布於蘭州城四周,以切斷來援清軍。


    義軍隊伍中有著大量的新教徒,對殉教極其的狂熱。因蘇四十三打出了聖戰的名義,故戰鬥力極強,一人可頂兩人用。


    許維估算到這種情形,對自己這四百的手下有些擔憂。再加上大清承平日久,********透頂,吃空餉,不習操練。無事則應對趨蹌,務為美觀;臨陣則巧為推諉,求便私圖。早已是不堪征戰,遇敵有一觸即潰之勢。


    帶著這種兵丁上陣打戰,那簡直是自尋死路。於是許維召集了楊芳、楊遇春、風雲三人前來協商,該如何整頓方為上策。


    二楊畢竟在軍中呆過一段時日,對綠營的種種弊端皆知之甚詳,也曾設想過如何整頓軍營的條策。相比之下,楊遇春老持成重,不太愛發表看法,而楊芳年青氣盛,很有一股衝勁。


    在受到許維的諮詢後,楊遇春本想開口,見楊芳一副蠢蠢欲動之樣,便閉口不言。


    楊芳起身朝許維說道,


    “許大人,我與楊大哥一起在營**事多年,深知綠營之弊端。平日裏懶散不堪,真遇起戰事來,又毫無戰鬥力可言,隻能壞事。


    想那王倫起事時,參與剿賊的綠營官兵便有未見敵影而聞風潰敗之舉,有戰必敗,實不是可用之兵。”


    許維知曉自己在這用兵方麵不如二楊,便不恥下問道,


    “那你的意思是?”


    “大人,我與楊大哥曾經探討過,我想仿照明朝戚繼光練兵之法招募新兵並依樣練兵。”


    戚繼光?戚家軍?


    博覽萬卷書的許維自然是知曉得很清楚的。


    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繼光從浙江義烏群山之中招募勇敢的農民和剽悍的礦夫共3000餘人,采用營、官、哨、隊四級編製方法編成新型軍隊。隊是基本戰鬥單位,隊員按年齡、體格分別配備不同的兵器,作戰時,全隊隊員各用其所長,配合作戰,攻守兼備,進退靈活。這種戰鬥隊形能分能合,人稱“鴛鴦陣”。經過戚繼光的嚴格訓練,這支新軍隊伍很快成為軍事勁旅,人稱“戚家軍”。


    許維心中盤算著,這真要養起私兵來,耗費還真不小。不過相對於此起彼伏的人民起義來說,還算有利可圖。隻要兵能練得起來,確實頂用,就可依此掙得無數的軍功。


    “那你再具體地說說看,該如何練兵及所需耗費的銀兩。如果可行,那我就同意了。”


    在旁的楊遇春見許維想聽,內心歡喜萬分,自己的理想有實現的希望。這治兵之道是自己與楊芳在軍旅之**同探討出來的,由口若懸河的楊芳告訴給許維再好不過了。楊遇春隻那雙眸亮了亮,又歸於平靜。


    楊芳繼續說下去,


    “我大清的綠營兵製最大的弊病是沒有固定的編額,遇有戰事臨時抽調成軍,因此上下不相習,號令不一,難於統一指揮,敗不相救。


    大人可先招募千人兵勇,以樸實的農民為主,不用油頭猾麵,有市井氣的人。所有兵勇必須取具保結,以便稽查。


    隊伍用得久了,必將舊軍盡行遣散,另行招募。此乃是遵循戚繼光兵法中的‘治氣、蓄氣、尚節製’之說。


    將領由熟悉之人出任,平日裏發重餉以安軍心,達厚餉養兵之意。


    對基層兵士灌輸兵聽將令,將聽帥旨,遇戰奮勇殺敵,臨陣脫逃者斬的思想,達到兵必自招,將必親選,以親緣、地緣為聯係紐帶,發揚團結協作精神,以三綱五常為根本,料來不出多久,必會出一支將卒親睦,各護其長,其將死,其軍散,其將存,其軍整,尊上死長,辯等明威的精銳部隊。”


    許維不住地點頭,這楊芳一語中地,說得極其有道理,露出慫恿的表情示意楊芳繼續往下說。


    得到許維的讚許後,楊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熱情洋溢地具體說道,


    “大人您可將這千人按明戚繼光束伍成法,讚編成左、中、右三營,分別由親信之人統帥。


    一營之製;營官親兵六十名,親兵什長六人。分立前、後、左、右四哨,哨官四名,哨長四名,護勇二十名,什長三十二名,正勇三百三十六名,夥勇四十二名。一營共五百人,營官一員,哨官四員在外。


    一哨之製;前、後、左、右四哨,每哨哨官一員,哨長一名,共護勇五名,夥勇一名。每哨八隊,一隊抬槍,二隊刀矛,三隊小槍,四隊刀矛,五隊抬槍,六隊刀矛,七隊小槍,八隊刀矛。每隊什長一名,夥勇一名,其抬槍隊,正勇十二名,合什長夥勇十四名,其刀矛、小槍隊正勇十名,合什長夥勇十二名,每哨一百零八人。”


    “你這人員編製倒也可行,最關鍵的是軍餉如何安排?”許維最想知道的是這個問題。


    此時正要往下說的楊芳,撇見楊遇春不聲不響地端坐於椅上,想到應是冷落了大哥,故對許維說道,


    “大人,這點由我楊大哥向您稟訴好了。”


    見楊芳把這事推到自己這邊,楊遇春也不好再沉默,於是立起接過話題續說道,


    “大人,我想這薪水可這麽供給,我分為三大點:


    一為薪水口糧之製,營官月給薪水五十兩,不扣建。又月給辦公費一百五十兩,不扣建。哨官每員日給銀三錢。哨長每名日給銀二錢,什長每名日給銀一錢六分。親兵每名日給銀一錢五分。護勇每名日給銀一錢五分。正勇每名日給銀一錢四分。夥勇每名日給銀一錢一分。長夫每名日給銀一錢。以上大建每營月支銀二千八百九十二兩二錢,小建每營月支銀二千八百零二兩四錢六分。


    二為恤賞之製,凡陣亡者恤銀三十兩,受傷頭等者賞銀十五兩,二等者銀十兩,三等者銀五兩,成廢者另加。


    三為統領之製,凡統帶一營,又從優酌加。凡統至五千人以上者,每月加銀二百兩,加夫二十名。統至萬人以上者,每月加銀三百兩,加夫三十名。”


    說到這,聰明如許維者便已識出這一餉章兵製的優點來,因增加了士兵的口糧,能使士兵專心操防,養一兵得一兵之用。不象綠營兵那樣因口糧不足而兼以小販和手藝為生,使戰鬥力低弱。


    成軍五營,每月也隻支銀約一萬八千兩左右,相對於此時胡慶餘堂的雄厚財力,月入在四萬兩左右的藥堂來說,供應當不在話下。


    許維左右思量了片刻,覺得目前也需要有這麽一支自己能掌控的部隊才安心。不然的話,就以陝甘一帶的治安狀況,兵荒馬亂的,什麽時候被和珅派來的人給砍了都不知道。而且盤算一下開支還在合理範圍之內,於是就答允道,


    “那就如二位楊兄弟所言,你們去籌辦吧。”


    二楊相互看了看,都露出淡淡笑意來,許維瞅著怪怪的,便問道,


    “二位楊兄弟這是為何?難道我說錯了什麽?”


    “大人。”楊芳答說,


    “我們兩兄弟早已通過容敏兄在馬鞍山招募了三營的人馬,並暗中訓練多時了,還請大人賜名。”


    許維乍聽後心裏有些不高興,居然先斬後奏,太不把我放在眼裏了,不過又往深的去想,這二楊還是為自己著想。成大事者心胸一定要開闊,若自己連這點小事都無法相容,那以後誰還會投靠自己!於是帶著笑意反問道,


    “你們就不怕我不掏錢嗎?”


    “如果那樣,那我等兩兄弟就自行籌募半年兵餉。但想來像許大人這般忠君愛國之臣,豈能不接受此等利國利兵之意見?許大人隻要統帥此軍,定能滅亂匪於陝甘,立下赫赫戰功,掛圖於淩霄閣內,我等皆是為了大人著想才這般做的。”楊遇春躊躇滿誌地說著。


    這二楊還真是極為好戰,惟恐天下不亂。要知道這私自募軍被朝廷知道可是重罪,項上人頭也不知要被砍多少迴,這需上道奏折,先把自己給撇清,免得被那和珅抓住機會彈劾自己。


    許維也是當機立斷之人,他果斷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任命二位楊兄弟為左、右營營官,我自領中營。你們即刻發出指令要麒麟衛一千五百人馬上從馬鞍山出發,行進至甘肅邊境的茂莊等候我們。”


    囑咐完畢,許維又立刻寫了封奏折給乾隆,提出了團練募兵法,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給麒麟衛帶上合法的外衣,許維有把握乾隆會批準自己的方案,


    許維在折中提出綠營兵勇皆不可賴,可令地方士紳自籌資金募兵,保衛家園。明確提出在“清查保甲”基礎之上可自行組織團練。每戶抽取壯丁二三人,鳥槍刀矛等器械也均由地方自籌,朝廷給予承認。但團練隻負責本地防衛自保事宜,不得調令不得出征。而自己也想為朝廷分憂,願自籌資金募集民壯前往陝甘剿滅亂賊。


    乾隆在第一時間便批複同意許維在陝甘一帶自募兵丁,並著重點明糧餉自備。


    但凡有戰事,這銀錢糧草便如洪水般滾滾流去,每日消耗相當可觀。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乾隆對能節約朝廷開支的一切做法都深表讚同,內心還直讚賞許維能為國分憂,著實是個能臣,尋思著一但陝甘戰事結束便提拔一下許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浩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浩公子並收藏江山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