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邱瑜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作者:明溪漱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邱瑜,號鞠懷,湖北宜城人,天啟乙醜年(公元1625年)進士,官至禮部左侍郎,東閣大學士。甲申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賊軍逼近京師,十八日晚上,邱瑜在朝房與眾臣商議對策,直到四更才迴到寓所。他喚來長子邱之敦說:“形勢危急,你自行打算,我將赴奉先殿。”邱之敦問這是何故,他說:今日皇帝喚我們召對,說大家在奉先殿共同赴死。
邱瑜取出一塊黃絹放在袖中,次日清晨入朝,隻見宮女慌亂而出,而皇帝下落不明,此時賊軍已經過了城門。邱瑜逃至鐵匠胡同,遇見友人胡季宣,胡季宣就邀請他避難。邱瑜想要自縊,但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中午時分,邱之敦趕到,邱瑜對他說:“我已經決定一死,我不過是憑借幾篇文字,得以高中進士,享受厚祿,如今世道大亂不能匡正,國君危難又不能救,我是天地間有罪之人,死後應該暴露在平子門外,作為警示那些屍位素餐的臣子。”邱之敦悲泣,邱瑜安慰道:“不要哭,人生百年終有一死,如果能死得其所,就是雖死猶生。”他告訴邱之敦:“得了寒疾後不出汗,五日後就會死。如果去年染疫而死,不是更好嗎?你要好好讀書,讀書是為了明白道理,尤其要知道綱常二字。你弟弟投降賊軍偷生,不是我的兒子。”
原來,邱瑜次子邱之陶於壬午年(公元1642年)被賊寇首領曹操羅汝才俘獲,後來又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出征與孫傳庭大戰時,邱之陶盜取令箭逃走,穿過敵營逃至黃河岸邊,卻被抓迴。見到李自成後,邱之陶破口大罵,李自成怒而將其剮殺。當時賊軍還在河南嵩縣,邱瑜不知道此事,所以責備邱之敦隨賊偷生。
隨後,邱瑜命邱之敦離去,準備靜夜自縊。傍晚時分,隨從引領賊軍進入胡季宣家中,將邱瑜帶走。路上遇見邱之敦,邱瑜遞給他一張絕命詞。絕命詞前有詩雲:“百歲春光強半過,匡時力短愧鳴珂。詩書萬卷多無用,惟有先賢正氣歌。”後麵寫道:“天崩地坼,我輩讀書明道,豈能苟且求活。一月綸扉,廿年玉署。雖事柄不由己操,而大義安可不立。畢命投繯,暢然無憾,吾兒勉旃忠孝,勿為過傷。長途孤襯,勢難自達,到處青山,可埋吾骨,何必故鄉。”等內容。
當晚,賊軍將邱瑜押至窩鋪,派兩名賊兵看守,邱瑜求死不得,後被押至劉宗敏處,逼迫他交納助餉,遭受百般侮辱,又被押迴寓所。邱瑜乘機吞服冰片而死。長子邱之敦以純孝聞名,現流寓湖州。
《忠逆史》記載:邱瑜,湖廣襄陽府宜城人,公文上記載他被夾棍夾打而死。《北遊紀略》記載自盡,而《麵各單》又說他與陳演等人同日被害,故將他放在“誅戮大臣”內。《編年史》則記載他是自縊而死。
賊軍占領京師後,一時之間,許多大臣紛紛以身殉國,稍有猶豫不決,就會被拘禁在朝堂上,遭受酷刑拷打,被迫獻金。雖然數額多少不等,但都難免交納。獻金數額不能滿足賊軍要求,仍然要受刑,受刑過後,許多人無法忍受而自盡。到這時,已經晚了。與其受辱而死,不如保全名節而死,這樣也得名義兼得。然而,談論此事很容易,真正去做卻很難。但作為人臣,無論先後,隻要一死,也不失為君子。
我的評論是:世人指責邱瑜,是因為他死得晚且遭受酷刑。然而,遺書是在被俘之前所寫,被俘即是城破之日,事情沒有如他所願,應該給予他寬容。像邱瑜這樣的人,我認為即使不能與吳橋的忠烈相比,但比陳演(井研人)、魏德藻(通州人)等人強多了,不可同日而語,但世人為何要苛求於他呢!
懶道人善觀氣色
崇禎末年,京師有一位被稱為“懶道人”的人,他經常出沒於東直門附近的關王廟,行蹤飄忽不定,從不透露自己的姓氏,卻擅長觀察人的氣色,預言吉兇之事,且往往很快應驗。錦衣衛指揮張同方對他極為敬仰且信任。二月間,張同方邀請懶道人到家中飲酒,並與他弈棋,期間談及未來的禍福之事。當時京師看似平靜無事,懶道人卻突然勸張同方全家南遷。張同方說:“再過兩年我就能升任理刑官,為何要離開呢?”懶道人迴答:“能否升任理刑尚不確定,但遭受刑罰卻是必然。”張同方心中猶豫不決。
又過一個月,懶道人前來告別,張同方問:“仙師,您說我未來的吉兇如何?”懶道人指著空中一隻飛過的烏鴉說:“你看這隻烏鴉,馬上就要墜落而死。”張同方意識到這是不祥之兆,問道:“我能否逃脫此劫?”懶道人迴答:“四麵八方皆是羅網,貧道先前的話你不信,現在我也無力救你。”說完,懶道人飄然離去,前往東直門外。張同方心中隻是憂慮自己會在朝廷中犯事,便在衛堂上以生病為由請假。等到城池陷落,張同方與二百多名武職人員一同在中吉門外被斬首,懶道人的預言最終應驗。
那時,還有一位名為知一禪師的人物,其事跡另載於吳易相關事件中,此處不再贅述。
附記
蔡生,福建人,擅長天文。崇禎初年在京師對無錫進士唐孟津說:甲午年有變故,當時沒有人相信,直到現在驗證了。
邱瑜取出一塊黃絹放在袖中,次日清晨入朝,隻見宮女慌亂而出,而皇帝下落不明,此時賊軍已經過了城門。邱瑜逃至鐵匠胡同,遇見友人胡季宣,胡季宣就邀請他避難。邱瑜想要自縊,但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中午時分,邱之敦趕到,邱瑜對他說:“我已經決定一死,我不過是憑借幾篇文字,得以高中進士,享受厚祿,如今世道大亂不能匡正,國君危難又不能救,我是天地間有罪之人,死後應該暴露在平子門外,作為警示那些屍位素餐的臣子。”邱之敦悲泣,邱瑜安慰道:“不要哭,人生百年終有一死,如果能死得其所,就是雖死猶生。”他告訴邱之敦:“得了寒疾後不出汗,五日後就會死。如果去年染疫而死,不是更好嗎?你要好好讀書,讀書是為了明白道理,尤其要知道綱常二字。你弟弟投降賊軍偷生,不是我的兒子。”
原來,邱瑜次子邱之陶於壬午年(公元1642年)被賊寇首領曹操羅汝才俘獲,後來又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出征與孫傳庭大戰時,邱之陶盜取令箭逃走,穿過敵營逃至黃河岸邊,卻被抓迴。見到李自成後,邱之陶破口大罵,李自成怒而將其剮殺。當時賊軍還在河南嵩縣,邱瑜不知道此事,所以責備邱之敦隨賊偷生。
隨後,邱瑜命邱之敦離去,準備靜夜自縊。傍晚時分,隨從引領賊軍進入胡季宣家中,將邱瑜帶走。路上遇見邱之敦,邱瑜遞給他一張絕命詞。絕命詞前有詩雲:“百歲春光強半過,匡時力短愧鳴珂。詩書萬卷多無用,惟有先賢正氣歌。”後麵寫道:“天崩地坼,我輩讀書明道,豈能苟且求活。一月綸扉,廿年玉署。雖事柄不由己操,而大義安可不立。畢命投繯,暢然無憾,吾兒勉旃忠孝,勿為過傷。長途孤襯,勢難自達,到處青山,可埋吾骨,何必故鄉。”等內容。
當晚,賊軍將邱瑜押至窩鋪,派兩名賊兵看守,邱瑜求死不得,後被押至劉宗敏處,逼迫他交納助餉,遭受百般侮辱,又被押迴寓所。邱瑜乘機吞服冰片而死。長子邱之敦以純孝聞名,現流寓湖州。
《忠逆史》記載:邱瑜,湖廣襄陽府宜城人,公文上記載他被夾棍夾打而死。《北遊紀略》記載自盡,而《麵各單》又說他與陳演等人同日被害,故將他放在“誅戮大臣”內。《編年史》則記載他是自縊而死。
賊軍占領京師後,一時之間,許多大臣紛紛以身殉國,稍有猶豫不決,就會被拘禁在朝堂上,遭受酷刑拷打,被迫獻金。雖然數額多少不等,但都難免交納。獻金數額不能滿足賊軍要求,仍然要受刑,受刑過後,許多人無法忍受而自盡。到這時,已經晚了。與其受辱而死,不如保全名節而死,這樣也得名義兼得。然而,談論此事很容易,真正去做卻很難。但作為人臣,無論先後,隻要一死,也不失為君子。
我的評論是:世人指責邱瑜,是因為他死得晚且遭受酷刑。然而,遺書是在被俘之前所寫,被俘即是城破之日,事情沒有如他所願,應該給予他寬容。像邱瑜這樣的人,我認為即使不能與吳橋的忠烈相比,但比陳演(井研人)、魏德藻(通州人)等人強多了,不可同日而語,但世人為何要苛求於他呢!
懶道人善觀氣色
崇禎末年,京師有一位被稱為“懶道人”的人,他經常出沒於東直門附近的關王廟,行蹤飄忽不定,從不透露自己的姓氏,卻擅長觀察人的氣色,預言吉兇之事,且往往很快應驗。錦衣衛指揮張同方對他極為敬仰且信任。二月間,張同方邀請懶道人到家中飲酒,並與他弈棋,期間談及未來的禍福之事。當時京師看似平靜無事,懶道人卻突然勸張同方全家南遷。張同方說:“再過兩年我就能升任理刑官,為何要離開呢?”懶道人迴答:“能否升任理刑尚不確定,但遭受刑罰卻是必然。”張同方心中猶豫不決。
又過一個月,懶道人前來告別,張同方問:“仙師,您說我未來的吉兇如何?”懶道人指著空中一隻飛過的烏鴉說:“你看這隻烏鴉,馬上就要墜落而死。”張同方意識到這是不祥之兆,問道:“我能否逃脫此劫?”懶道人迴答:“四麵八方皆是羅網,貧道先前的話你不信,現在我也無力救你。”說完,懶道人飄然離去,前往東直門外。張同方心中隻是憂慮自己會在朝廷中犯事,便在衛堂上以生病為由請假。等到城池陷落,張同方與二百多名武職人員一同在中吉門外被斬首,懶道人的預言最終應驗。
那時,還有一位名為知一禪師的人物,其事跡另載於吳易相關事件中,此處不再贅述。
附記
蔡生,福建人,擅長天文。崇禎初年在京師對無錫進士唐孟津說:甲午年有變故,當時沒有人相信,直到現在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