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鄧謙磔死、蘇州井中鐵匣、鐵肅樂和心史詩(徒胡枯奴渝)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作者:明溪漱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鄧謙磔死
鄧謙,字少於,來自湖廣德安府孝感縣。他從小就深深仰慕忠肅公於謙的為人,每當誦讀於謙的作品如“一腔熱血不知究竟灑向何處”這樣的句子時,總是激動得拍案狂唿,因此自號“見誌”,以此表達自己的誌向。崇禎戊辰年(公元1628年)考中進士,後於戊寅年(公元1638年)擔任山東參政。當年冬天,濟南第二次遭受圍困,鄧謙手握鼓槌登上城牆,站立了整整十晝夜,箭矢耗盡、石塊砸完,忽然有敵軍一千多人在內應的幫助下登城,緊接著發生了白天昏暗的大風天氣,城池最終失陷。鄧謙親自操作大炮,手持硬弓斬殺、射傷了多名敵人,但最終因體力不支被俘,遭受了車裂酷刑而死。他的母親黃氏躲藏在民間,得知消息後也不肯進食,最終餓死。鄧謙的兩個兒子都被抓走,一年後,他的次子從北方逃脫迴來,當時年僅十歲,被人用車轎護送迴到了家鄉。事情傳到朝廷,鄧謙被追贈為中憲大夫,諡號忠毅。督學高世泰下令將鄧謙列入鄉賢祠供後人瞻仰。
同時,還有劉化光,他是濟南曆城縣人,與他的兒子劉漢儀同為孝廉,他們傾盡家財守衛濟南城,率領鄉兵在街頭巷尾進行激烈戰鬥,殺死了很多敵人。但隨著敵軍大部隊的包圍和四麵環攻,箭矢如蝗蟲般密集,劉化光並未退縮,當城池被攻破時,他頭部被砍了三刀,腰部中了兩槍,背部中了幾箭而壯烈犧牲;劉漢儀也同樣頭部被砍三刀,身體中了七箭,英勇捐軀。
此外,還有李應薦,他是東昌府恩縣人,曾經是進士出身並擔任禦史,因涉及欽案件被削職還鄉,但他捐出家產招募勇士共同登城防守。當城池最終被攻破時,李應薦身中一槍,仍舊帶領家丁繼續拚死抵抗,直到被俘,他大聲斥責敵人,被砍了兩刀,手指也被砍斷一根,最後英勇犧牲。
崇禎十一年戊寅(公元1638年),蘇州承天寺的井中頻繁冒出白氣,派人下井清理,打撈出一個封裝得十分牢固的鐵匣子。打開鐵匣,裏麵藏著一部心史,記錄了從南宋端宗開始,直至元朝成宗為止的曆史,內容主要講述了南宋政治的寬厚以及元人屠戮等情況。這部心史是由宋末文人鄭思肖所撰寫。
鄭思肖,字所南。當時南宋端宗景炎年號僅用了三年,而帝昺的祥興年號也僅有兩年,其餘時段則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三十五年和元成宗鐵穆耳的元貞十三年。鄭思肖在其著作《心史》中,記載的數十年間的事跡,都沿用了景炎這一南宋年號,而不采用至元、元貞等元朝年號。鄭思肖之所以取字“所南”,是因為他懷念故國趙宋,他曾誓言今生無法恢複趙宋江山,希望來世能複興趙宋王朝。
當時,蘇州巡撫張國維發現了這部心史,對其感到十分驚奇,並將其刊印出版,流通於世。這部創作於三百年前的心史,竟然在三百年後重現人間,仿佛上天借此預示明朝將有可能重蹈覆轍,再現宋朝的命運。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共三十五年,但代替宋朝成為華夏正統有十六年之久,因此,《心史》中所記載的大概三十多年的事跡,需要進一步核實其確切的起止年代。
鐵肅樂和心史詩(徒胡枯奴渝)
錢肅樂,字希聲,是浙江省鄞縣人。他在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考中進士,其詩作中曾有“西山采蕨歌猶壯,東魯悲麟筆幾枯”這樣富含深意的詩句。他寫的《心史詩》內容如下:
對於士人君子來說,一刻也不能忘記《心史》記載的曆史大事,一刻也不能丟掉《心史》所蘊含的決心。失去了這種心誌,人就猶如禽獸一般墮落,白天也仿佛變得黑暗。不當的文字或者言辭可能會引來禍患,激烈的辯論可能帶來痛苦和
傷害,長時間的誹謗和惡意言論足以摧毀原本堅固的事物。反之,倘若保持這份初心,人活著每一日都能承載千古意義,詩文如同史書般厚重,也如經典般值得研讀,也如同揭示命運的地圖符籙。廢棄的枯井裏蘊藏著珍貴的曆史文化寶藏,寶貴的物品被封存在石製容器之中,經曆了一個又一個甲子的保護和見證。
現如今,正值聖明天子在位,國家政令清明,士大夫們都崇尚節操與道義。戊寅年(公元1638年),鄭所南先生所著《心史》在蘇州承天寺的井中被發現,巡撫張大人將其刻印發行於世。天下讀過鄭所南先生心史的人,無不了解到先生的赤誠之心。然而,這種赤誠之心並非隻有鄭所南先生才有。我在閑暇之餘偶然翻閱此書,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詩,不敢說這是多麽出色的詩作,隻是出於對鄭先生那種深情厚意的共鳴而無法抑製。這個世上會有人見證著相關的言行,我隻希望能將自己的名字(希聲)置於那些同樣秉持高尚情操的人群行列中,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蝗
八月十六日這一天,無錫出現了大量的蝗蟲,它們遮天蔽日,從西北方向飛來,然後向東南方向離去。這一現象持續了六天,直到八月二十一日結束。而在十月二十六日這一天,王中訒家遭到了洗劫,家中財物被搶劫一空。
鄧謙,字少於,來自湖廣德安府孝感縣。他從小就深深仰慕忠肅公於謙的為人,每當誦讀於謙的作品如“一腔熱血不知究竟灑向何處”這樣的句子時,總是激動得拍案狂唿,因此自號“見誌”,以此表達自己的誌向。崇禎戊辰年(公元1628年)考中進士,後於戊寅年(公元1638年)擔任山東參政。當年冬天,濟南第二次遭受圍困,鄧謙手握鼓槌登上城牆,站立了整整十晝夜,箭矢耗盡、石塊砸完,忽然有敵軍一千多人在內應的幫助下登城,緊接著發生了白天昏暗的大風天氣,城池最終失陷。鄧謙親自操作大炮,手持硬弓斬殺、射傷了多名敵人,但最終因體力不支被俘,遭受了車裂酷刑而死。他的母親黃氏躲藏在民間,得知消息後也不肯進食,最終餓死。鄧謙的兩個兒子都被抓走,一年後,他的次子從北方逃脫迴來,當時年僅十歲,被人用車轎護送迴到了家鄉。事情傳到朝廷,鄧謙被追贈為中憲大夫,諡號忠毅。督學高世泰下令將鄧謙列入鄉賢祠供後人瞻仰。
同時,還有劉化光,他是濟南曆城縣人,與他的兒子劉漢儀同為孝廉,他們傾盡家財守衛濟南城,率領鄉兵在街頭巷尾進行激烈戰鬥,殺死了很多敵人。但隨著敵軍大部隊的包圍和四麵環攻,箭矢如蝗蟲般密集,劉化光並未退縮,當城池被攻破時,他頭部被砍了三刀,腰部中了兩槍,背部中了幾箭而壯烈犧牲;劉漢儀也同樣頭部被砍三刀,身體中了七箭,英勇捐軀。
此外,還有李應薦,他是東昌府恩縣人,曾經是進士出身並擔任禦史,因涉及欽案件被削職還鄉,但他捐出家產招募勇士共同登城防守。當城池最終被攻破時,李應薦身中一槍,仍舊帶領家丁繼續拚死抵抗,直到被俘,他大聲斥責敵人,被砍了兩刀,手指也被砍斷一根,最後英勇犧牲。
崇禎十一年戊寅(公元1638年),蘇州承天寺的井中頻繁冒出白氣,派人下井清理,打撈出一個封裝得十分牢固的鐵匣子。打開鐵匣,裏麵藏著一部心史,記錄了從南宋端宗開始,直至元朝成宗為止的曆史,內容主要講述了南宋政治的寬厚以及元人屠戮等情況。這部心史是由宋末文人鄭思肖所撰寫。
鄭思肖,字所南。當時南宋端宗景炎年號僅用了三年,而帝昺的祥興年號也僅有兩年,其餘時段則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三十五年和元成宗鐵穆耳的元貞十三年。鄭思肖在其著作《心史》中,記載的數十年間的事跡,都沿用了景炎這一南宋年號,而不采用至元、元貞等元朝年號。鄭思肖之所以取字“所南”,是因為他懷念故國趙宋,他曾誓言今生無法恢複趙宋江山,希望來世能複興趙宋王朝。
當時,蘇州巡撫張國維發現了這部心史,對其感到十分驚奇,並將其刊印出版,流通於世。這部創作於三百年前的心史,竟然在三百年後重現人間,仿佛上天借此預示明朝將有可能重蹈覆轍,再現宋朝的命運。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共三十五年,但代替宋朝成為華夏正統有十六年之久,因此,《心史》中所記載的大概三十多年的事跡,需要進一步核實其確切的起止年代。
鐵肅樂和心史詩(徒胡枯奴渝)
錢肅樂,字希聲,是浙江省鄞縣人。他在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考中進士,其詩作中曾有“西山采蕨歌猶壯,東魯悲麟筆幾枯”這樣富含深意的詩句。他寫的《心史詩》內容如下:
對於士人君子來說,一刻也不能忘記《心史》記載的曆史大事,一刻也不能丟掉《心史》所蘊含的決心。失去了這種心誌,人就猶如禽獸一般墮落,白天也仿佛變得黑暗。不當的文字或者言辭可能會引來禍患,激烈的辯論可能帶來痛苦和
傷害,長時間的誹謗和惡意言論足以摧毀原本堅固的事物。反之,倘若保持這份初心,人活著每一日都能承載千古意義,詩文如同史書般厚重,也如經典般值得研讀,也如同揭示命運的地圖符籙。廢棄的枯井裏蘊藏著珍貴的曆史文化寶藏,寶貴的物品被封存在石製容器之中,經曆了一個又一個甲子的保護和見證。
現如今,正值聖明天子在位,國家政令清明,士大夫們都崇尚節操與道義。戊寅年(公元1638年),鄭所南先生所著《心史》在蘇州承天寺的井中被發現,巡撫張大人將其刻印發行於世。天下讀過鄭所南先生心史的人,無不了解到先生的赤誠之心。然而,這種赤誠之心並非隻有鄭所南先生才有。我在閑暇之餘偶然翻閱此書,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詩,不敢說這是多麽出色的詩作,隻是出於對鄭先生那種深情厚意的共鳴而無法抑製。這個世上會有人見證著相關的言行,我隻希望能將自己的名字(希聲)置於那些同樣秉持高尚情操的人群行列中,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蝗
八月十六日這一天,無錫出現了大量的蝗蟲,它們遮天蔽日,從西北方向飛來,然後向東南方向離去。這一現象持續了六天,直到八月二十一日結束。而在十月二十六日這一天,王中訒家遭到了洗劫,家中財物被搶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