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開始他不讓兒子過去受罪,可扶蘇堅持要隨行。為此還提前喝了預防中暑的苦藥湯,表明自己的決心。
他說將士們都知道太子也來了,若迴迴都隻有陛下出麵,太子卻不在,實在不妥。
不知道的還以為太子瞧不起他們呢。
頭一迴去的時候,扶蘇的嬌氣身子骨還鬧了一陣。從軍營出來後麵白如紙,這反應鬧得將軍們都多看了他兩眼,懷疑太子是不是又中暑了。
昨日群臣跟著陛下過來,迴府後就倒下好幾個。
淳樸的將軍們以為是中暑曬的,還道天氣都漸漸轉涼了,怎麽那些文臣還能體弱到被曬暈。
臣子們也不好說自己那是被熏的。
年輕力壯的漢子本就體味重,大夏天的不洗澡那味道就更可怕了。
後世高中大學的裏,夏日時男生們每日洗澡。依然有女生抱怨同班的男生身上味道太大,熏得她們根本沒法聽課。
反正跟去了一次之後,好些人後頭就不跟了。用告病作為藉口躲懶,他們才沒有太子那個覺悟呢。
始皇本來就沒指望這些文臣能次次都隨行,反正文臣來了也幫不上什麽忙,不來就不來吧。
倒是太子很快適應了。
年輕人接受能力強,第二迴再來時已經可以像父親一樣完全麵不改色了。
軍中士兵還是挺喜歡太子的。
大家都聽說過太子扶蘇的賢名,說他仁而愛民。始皇帝陛下頗有威嚴,他們不敢親近,遇到太子卻敢壯著膽子說兩句話。
扶蘇便擔起了責任,主動出列去替父親詢問一些他想知道的事情。
比起被叫到陛下跟前去問話,麵對太子親自過來親切地詢問,士兵們迴答得順溜多了。
有個士兵說:
「天氣熱了,商隊也不怎麽往這邊來了。往常每個月能過來一兩趟的,幫忙捎帶點東西迴鄉,如今一個月也見不著人。」
他們出門在外都想家,軍中條件不錯,就會給家裏寄一些省吃儉用存下的東西。軍中還有人識字,可以幫忙寫家信。
但這些都是靠商隊收取費用替他們寄迴的,商隊因為暑熱減少了過來的次數後,大家也沒了辦法。
有些東西保質期沒那麽長,天熱壞得快,士兵們就有些著急了。本來他們的家鄉離邊郡不是很遠,東西抓緊時間寄迴去,還不至於壞,再拖就不好說了。
現在太子殿下過來問他們有什麽訴求,便有士兵忍不住提起此事。
扶蘇安撫了兩句,保證很快會讓商隊的人過來一趟。
商隊怕中暑,夏日裏減少了跑商的次數無可厚非。不過他畢竟是商隊的實際掌控人,安排點人手再跑一趟問題不大。
不過有一點扶蘇覺得不太合適。
他迴去同父親說起:
「士兵給家中寄東西,不該收取費用的。」
扶蘇隱約覺得,軍中內外遞送東西的事情應該單獨經營。然後將之作為一個軍中的福利,而不是從士兵手裏賺錢。
現在當兵待遇還行,以後就不一定了。總有傻缺子孫會拎不清的,萬一迴頭大筆一揮削減了糧餉,也不是不可能出現。
所以能避免的額外開支還是避免比較好,幫忙寄送東西又賺不了幾個錢。商隊本來就是跑商時順帶著送一送的,又不是在專門做寄東西的生意。
始皇隻道:
「此事你拿主意便好。」
商隊相關的事宜他一向不插手,愛子擅長這些,別人插手隻會幫倒忙。
扶蘇點頭:
「我明白了。」
父子倆在九原郡待到了夏季結束,決定啟程的那日天上終於飄起了細雨。
持續許久的幹旱結束了,幸而這次隻是高溫比較嚴重。除卻邊郡之外,其他郡縣降雨還算正常,今年的收成應當不會受太多影響。
夏季太熱的話,就要警惕冬季會不會格外冷些了。
扶蘇說不出這裏頭的道理,但他就是覺得酷熱和寒冬似乎經常相伴出現。因而提前傳信迴了鹹陽,讓人做好應對寒災的準備。
沒有災情最好,要是有的話,提前做過準備總歸比沒做過強。
車隊迎著細雨出發,朝著東邊而去。
由於在九原郡耽擱了兩個月,原定的行程就要進行調整了。
本來會是秋季抵達遼東,然後趁著冬天來臨前離開的。現在抵達遼東時大約要入冬了,而東北的冬天著實寒冷。
陸路走起來速度慢,否則行船趕路還能提前抵達目的地。
始皇便說幹脆從雁門郡繞行太原郡和恆山郡等趙國故地。在趙地過冬之後,再重新朝東北走去。
扶蘇立時警惕起來:
「去巨鹿郡嗎?」
始皇一頓:
「自然不去,就在恆山過冬。」
趙地內有不少趙國建造的宮殿,除卻邯鄲的趙王宮之外,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巨鹿郡內的沙丘行宮了。
始皇知道兒子的心結,必然是想起他上一世病重時在沙丘停留,結果直接在此地崩逝的事情了。
恆山郡南邊就是巨鹿,往邯鄲走得路過巨鹿。本來就不會過去,那樣太繞了,他們選擇在趙地過冬隻是權宜之計罷了。
扶蘇這才鬆一口氣:
「那邊走吧。」
雁門郡的馳道往東有兩條路,一條直接東去路過代郡、上穀、漁陽。另一條往東南,走太原再折向東邊的恆山,接著朝東北一路過廣陽、漁陽。
他說將士們都知道太子也來了,若迴迴都隻有陛下出麵,太子卻不在,實在不妥。
不知道的還以為太子瞧不起他們呢。
頭一迴去的時候,扶蘇的嬌氣身子骨還鬧了一陣。從軍營出來後麵白如紙,這反應鬧得將軍們都多看了他兩眼,懷疑太子是不是又中暑了。
昨日群臣跟著陛下過來,迴府後就倒下好幾個。
淳樸的將軍們以為是中暑曬的,還道天氣都漸漸轉涼了,怎麽那些文臣還能體弱到被曬暈。
臣子們也不好說自己那是被熏的。
年輕力壯的漢子本就體味重,大夏天的不洗澡那味道就更可怕了。
後世高中大學的裏,夏日時男生們每日洗澡。依然有女生抱怨同班的男生身上味道太大,熏得她們根本沒法聽課。
反正跟去了一次之後,好些人後頭就不跟了。用告病作為藉口躲懶,他們才沒有太子那個覺悟呢。
始皇本來就沒指望這些文臣能次次都隨行,反正文臣來了也幫不上什麽忙,不來就不來吧。
倒是太子很快適應了。
年輕人接受能力強,第二迴再來時已經可以像父親一樣完全麵不改色了。
軍中士兵還是挺喜歡太子的。
大家都聽說過太子扶蘇的賢名,說他仁而愛民。始皇帝陛下頗有威嚴,他們不敢親近,遇到太子卻敢壯著膽子說兩句話。
扶蘇便擔起了責任,主動出列去替父親詢問一些他想知道的事情。
比起被叫到陛下跟前去問話,麵對太子親自過來親切地詢問,士兵們迴答得順溜多了。
有個士兵說:
「天氣熱了,商隊也不怎麽往這邊來了。往常每個月能過來一兩趟的,幫忙捎帶點東西迴鄉,如今一個月也見不著人。」
他們出門在外都想家,軍中條件不錯,就會給家裏寄一些省吃儉用存下的東西。軍中還有人識字,可以幫忙寫家信。
但這些都是靠商隊收取費用替他們寄迴的,商隊因為暑熱減少了過來的次數後,大家也沒了辦法。
有些東西保質期沒那麽長,天熱壞得快,士兵們就有些著急了。本來他們的家鄉離邊郡不是很遠,東西抓緊時間寄迴去,還不至於壞,再拖就不好說了。
現在太子殿下過來問他們有什麽訴求,便有士兵忍不住提起此事。
扶蘇安撫了兩句,保證很快會讓商隊的人過來一趟。
商隊怕中暑,夏日裏減少了跑商的次數無可厚非。不過他畢竟是商隊的實際掌控人,安排點人手再跑一趟問題不大。
不過有一點扶蘇覺得不太合適。
他迴去同父親說起:
「士兵給家中寄東西,不該收取費用的。」
扶蘇隱約覺得,軍中內外遞送東西的事情應該單獨經營。然後將之作為一個軍中的福利,而不是從士兵手裏賺錢。
現在當兵待遇還行,以後就不一定了。總有傻缺子孫會拎不清的,萬一迴頭大筆一揮削減了糧餉,也不是不可能出現。
所以能避免的額外開支還是避免比較好,幫忙寄送東西又賺不了幾個錢。商隊本來就是跑商時順帶著送一送的,又不是在專門做寄東西的生意。
始皇隻道:
「此事你拿主意便好。」
商隊相關的事宜他一向不插手,愛子擅長這些,別人插手隻會幫倒忙。
扶蘇點頭:
「我明白了。」
父子倆在九原郡待到了夏季結束,決定啟程的那日天上終於飄起了細雨。
持續許久的幹旱結束了,幸而這次隻是高溫比較嚴重。除卻邊郡之外,其他郡縣降雨還算正常,今年的收成應當不會受太多影響。
夏季太熱的話,就要警惕冬季會不會格外冷些了。
扶蘇說不出這裏頭的道理,但他就是覺得酷熱和寒冬似乎經常相伴出現。因而提前傳信迴了鹹陽,讓人做好應對寒災的準備。
沒有災情最好,要是有的話,提前做過準備總歸比沒做過強。
車隊迎著細雨出發,朝著東邊而去。
由於在九原郡耽擱了兩個月,原定的行程就要進行調整了。
本來會是秋季抵達遼東,然後趁著冬天來臨前離開的。現在抵達遼東時大約要入冬了,而東北的冬天著實寒冷。
陸路走起來速度慢,否則行船趕路還能提前抵達目的地。
始皇便說幹脆從雁門郡繞行太原郡和恆山郡等趙國故地。在趙地過冬之後,再重新朝東北走去。
扶蘇立時警惕起來:
「去巨鹿郡嗎?」
始皇一頓:
「自然不去,就在恆山過冬。」
趙地內有不少趙國建造的宮殿,除卻邯鄲的趙王宮之外,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巨鹿郡內的沙丘行宮了。
始皇知道兒子的心結,必然是想起他上一世病重時在沙丘停留,結果直接在此地崩逝的事情了。
恆山郡南邊就是巨鹿,往邯鄲走得路過巨鹿。本來就不會過去,那樣太繞了,他們選擇在趙地過冬隻是權宜之計罷了。
扶蘇這才鬆一口氣:
「那邊走吧。」
雁門郡的馳道往東有兩條路,一條直接東去路過代郡、上穀、漁陽。另一條往東南,走太原再折向東邊的恆山,接著朝東北一路過廣陽、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