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拉踩起來完全不管別人死活的。
為了展示自己的孝順,直接就把別人都打成阿諛小人、口是心非了。
幸好始皇陛下明察秋毫。
他替臣子們說了句公道話:
「倒也不僅僅是奉承朕,他們不過是覺得萬歲說著更好聽罷了。」
扶蘇輕哼一聲:
「父親聽多了好聽話,就開始抱怨我不跟著他們學了。」
像是自家養的貓貓在指責你去外麵被別的小貓咪喵言喵語哄得找不著北,迴家後嫌棄自家貓崽喵得不夠甜軟一樣。
始皇帝從善如流地改口:
「並非如此,朕也覺得萬歲聽著太虛假了,還是阿蘇說的百歲更真心些。」
史官:……
就是說陛下您能不能有一點原則?剛剛還說不覺得臣子是虛情假意呢,現在就跟著太子一起拉踩了?
哄兒子的始皇爹是沒有原則的,畢竟自家小貓咪為了自己付出那麽多,多寵一點怎麽了?
隻是口頭附和而已,誰也沒有受到傷害。
為了哄兒子開心,始皇陛下還親自去庭院裏撿了幾片好看的樹葉,在侍者的指點下製成了葉脈書籤,送給了愛子。
這招還是當初在齊地跟陰嫚學的。
當時陰嫚是送了貝殼給父親,始皇這才意識到這些小玩意兒雖然隨處可見又不值什麽錢,可隻要心意到了就是極好的禮物。
正巧之前聽膚施縣這邊的人說葉片用吸水的紙張壓製之後能夠保存很久,始皇就試了試。
侍者有些惋惜:
「夏末和初秋的葉片更適合製作,如今才至盛夏,做出來的賣相或許會差一些。」
始皇覺得不要緊,他本來就是拿來哄兒子的,心意到了就行。
扶蘇收到後果然很驚喜,根本捨不得拿出來用。
畢竟古代還沒有氫氧化鈉溶液製作葉脈書籤的方法,原始的紙張壓製出來的會更脆弱些。
紙張發明才十年,膚施這邊就有人拿來玩出花了。可見新發明能激發出更多思潮,光看這冰山一角,便能預見大秦日後繁榮昌盛的未來。
始皇成功把壽命的問題繞了過去。
這次的事給他提了個醒,以後不能再在兒子跟前提相關話題了。扶蘇很怕父親再次離開他,提多了怕會鬱結於心。
這種事情唯有等九年之後,父親當真渡過了死劫,扶蘇才能釋懷。在此之前,許諾什麽都是沒有用的。
在膚施縣和蒙恬商談完河套的相關事宜之後,車架再次啟程,繼續往北走。下一站是九原郡的治所九原縣。
九原郡如今的太守是楊端和,其女楊明舒在邊境抵禦戎人。楊端和自己坐鎮縣府,輕易不會出戰,把表現的機會讓給女兒。
他兒子一開始也在九原這邊,不過被姐姐的表現打擊得有點狠。後來始皇陛下體恤這些軍二代們,體貼地把人調去韓信手底下當小將了。
也不指望他們能撈多少戰功,就是跟著韓小將軍學一學。既然是因為能力不足才沮喪的,那就努力學習進步吧。
學得怎麽樣不好說,畢竟韓信這傢夥寫戰報隻寫他覺得該寫的內容。
韓信又不知道陛下調小將過來給他幫忙,其實是送來學習的。他以為就是普通的下屬呢,完全沒往那裏想過,也沒關注過小將們的近況。
反正打仗的時候,大家的表現都還行。
楊端和見到陛下之後試探著問了一下兒子的事,想看看陛下對自家崽子印象如何。
雖然韓信沒關注那些,當爹的楊端和還是著力打聽了一番。他感覺兒子跟著學到了不少,就是不知陛下對這個學習成果可還滿意。
然而楊端和哪裏想得到韓信沒領會君上的意思,隻單純地提了誰誰誰戰場斬獲了多少。始皇看這個也看不出來孩子是否進步,楊端和找他聊兒子屬實找錯了人。
麵對心腹大將的試探,始皇也不能說他日理萬機不知道小孩那頭的情況。
所以陛下隻好不動聲色地頷首,說了句絕不會出錯的萬金油迴答:
「虎父無犬子,將軍何須多慮?」
說了,又好像沒說。
反正小孩沒犯過錯,還立了點軍功。哪怕表現得不如他爹亮眼,至少是有收穫的,也不能算是墮了祖上威名。
楊端和摸不準陛下的意思,但想想應該不是心有不滿,便放下心來。
他轉而提議道:
「陛下既來了邊塞,可要去登一登長城?」
來都來了,不去長城上看看多可惜。古人也講究去名山大川打卡,換成奇觀長城也是一樣的。
站在長城上遠眺塞外,確實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體驗。
始皇果然心動:
「九原郡似乎離邊塞還遠了些?」
如果要去登長城的話,還得再往邊境走一走。馳道就修道九原,剩下的都是普通官道,走是能走,就是會顛簸許多。
楊端和也想到了這件事。
他們平時都是策馬來往的,騎馬的話感受不怎麽感受得到路麵是否平順。實際上像水泥地那種過於平坦的路還會讓馬兒打滑,騎馬對地形的要求沒那麽高。
楊端和總不能建議陛下騎馬過去。
從這邊騎馬去邊塞,快馬加鞭確實也要不了太久,但那實在折騰人。在邊塞騎馬和在都城的校場裏騎馬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不是養尊處優的陛下能受得了的。
為了展示自己的孝順,直接就把別人都打成阿諛小人、口是心非了。
幸好始皇陛下明察秋毫。
他替臣子們說了句公道話:
「倒也不僅僅是奉承朕,他們不過是覺得萬歲說著更好聽罷了。」
扶蘇輕哼一聲:
「父親聽多了好聽話,就開始抱怨我不跟著他們學了。」
像是自家養的貓貓在指責你去外麵被別的小貓咪喵言喵語哄得找不著北,迴家後嫌棄自家貓崽喵得不夠甜軟一樣。
始皇帝從善如流地改口:
「並非如此,朕也覺得萬歲聽著太虛假了,還是阿蘇說的百歲更真心些。」
史官:……
就是說陛下您能不能有一點原則?剛剛還說不覺得臣子是虛情假意呢,現在就跟著太子一起拉踩了?
哄兒子的始皇爹是沒有原則的,畢竟自家小貓咪為了自己付出那麽多,多寵一點怎麽了?
隻是口頭附和而已,誰也沒有受到傷害。
為了哄兒子開心,始皇陛下還親自去庭院裏撿了幾片好看的樹葉,在侍者的指點下製成了葉脈書籤,送給了愛子。
這招還是當初在齊地跟陰嫚學的。
當時陰嫚是送了貝殼給父親,始皇這才意識到這些小玩意兒雖然隨處可見又不值什麽錢,可隻要心意到了就是極好的禮物。
正巧之前聽膚施縣這邊的人說葉片用吸水的紙張壓製之後能夠保存很久,始皇就試了試。
侍者有些惋惜:
「夏末和初秋的葉片更適合製作,如今才至盛夏,做出來的賣相或許會差一些。」
始皇覺得不要緊,他本來就是拿來哄兒子的,心意到了就行。
扶蘇收到後果然很驚喜,根本捨不得拿出來用。
畢竟古代還沒有氫氧化鈉溶液製作葉脈書籤的方法,原始的紙張壓製出來的會更脆弱些。
紙張發明才十年,膚施這邊就有人拿來玩出花了。可見新發明能激發出更多思潮,光看這冰山一角,便能預見大秦日後繁榮昌盛的未來。
始皇成功把壽命的問題繞了過去。
這次的事給他提了個醒,以後不能再在兒子跟前提相關話題了。扶蘇很怕父親再次離開他,提多了怕會鬱結於心。
這種事情唯有等九年之後,父親當真渡過了死劫,扶蘇才能釋懷。在此之前,許諾什麽都是沒有用的。
在膚施縣和蒙恬商談完河套的相關事宜之後,車架再次啟程,繼續往北走。下一站是九原郡的治所九原縣。
九原郡如今的太守是楊端和,其女楊明舒在邊境抵禦戎人。楊端和自己坐鎮縣府,輕易不會出戰,把表現的機會讓給女兒。
他兒子一開始也在九原這邊,不過被姐姐的表現打擊得有點狠。後來始皇陛下體恤這些軍二代們,體貼地把人調去韓信手底下當小將了。
也不指望他們能撈多少戰功,就是跟著韓小將軍學一學。既然是因為能力不足才沮喪的,那就努力學習進步吧。
學得怎麽樣不好說,畢竟韓信這傢夥寫戰報隻寫他覺得該寫的內容。
韓信又不知道陛下調小將過來給他幫忙,其實是送來學習的。他以為就是普通的下屬呢,完全沒往那裏想過,也沒關注過小將們的近況。
反正打仗的時候,大家的表現都還行。
楊端和見到陛下之後試探著問了一下兒子的事,想看看陛下對自家崽子印象如何。
雖然韓信沒關注那些,當爹的楊端和還是著力打聽了一番。他感覺兒子跟著學到了不少,就是不知陛下對這個學習成果可還滿意。
然而楊端和哪裏想得到韓信沒領會君上的意思,隻單純地提了誰誰誰戰場斬獲了多少。始皇看這個也看不出來孩子是否進步,楊端和找他聊兒子屬實找錯了人。
麵對心腹大將的試探,始皇也不能說他日理萬機不知道小孩那頭的情況。
所以陛下隻好不動聲色地頷首,說了句絕不會出錯的萬金油迴答:
「虎父無犬子,將軍何須多慮?」
說了,又好像沒說。
反正小孩沒犯過錯,還立了點軍功。哪怕表現得不如他爹亮眼,至少是有收穫的,也不能算是墮了祖上威名。
楊端和摸不準陛下的意思,但想想應該不是心有不滿,便放下心來。
他轉而提議道:
「陛下既來了邊塞,可要去登一登長城?」
來都來了,不去長城上看看多可惜。古人也講究去名山大川打卡,換成奇觀長城也是一樣的。
站在長城上遠眺塞外,確實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體驗。
始皇果然心動:
「九原郡似乎離邊塞還遠了些?」
如果要去登長城的話,還得再往邊境走一走。馳道就修道九原,剩下的都是普通官道,走是能走,就是會顛簸許多。
楊端和也想到了這件事。
他們平時都是策馬來往的,騎馬的話感受不怎麽感受得到路麵是否平順。實際上像水泥地那種過於平坦的路還會讓馬兒打滑,騎馬對地形的要求沒那麽高。
楊端和總不能建議陛下騎馬過去。
從這邊騎馬去邊塞,快馬加鞭確實也要不了太久,但那實在折騰人。在邊塞騎馬和在都城的校場裏騎馬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不是養尊處優的陛下能受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