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僅是攜帶病菌的問題,有些商品不能外流,有些東西最好也不要讓它們入境。
這個檢查大秦一直都有,隻是之前沒這麽嚴格。扶蘇想著趁此機會一併提出來,有疫病這個大威脅吊在前頭,商隊想來也沒底氣發表抗議。
始皇帝仔細斟酌了太子的建議,與他細細商討了個中細節,最後拍板定了下來。
調整過後的商隊大多隻負責境外行走,輕易不入境。允許入境的商人數量不多,每次入境必須隔離二十日,且半年內都不能離開隴西。
隴西一直是大秦十分重視的邊郡,整個隴西的進出檢查都比較嚴格,管理也不比都城所在的內史鬆懈多少。
尋常人不會時常出入隴西郡,所以隴西境內出現疫病的話,也不容易往外擴散。
正好那些有家小的商人為了方便和親人團聚,大多也早就將戶籍遷去了隴西。他們的親人就在隴西定居,不讓出隴西對他們影響不大。
扶蘇把他和父親討論的內容一條條列下來,寫了一大堆規範出來。
隨即他又說道:
「如今隻有西域一條商道,所以隻需隴西施行這樣的新政。日後可就不好說了,東北或許也能開商路。」
始皇饒有興致:
「與東胡往來嗎?」
很快他就否決了,畢竟大秦準備直接吞併東胡。不是東胡的話,那就是更遠的地界了。
目前朝鮮半島的爭權叫做箕子朝鮮,一直要持續到公元前194年,才會被衛氏朝鮮取代。
箕子朝鮮的源於周武王滅商,商朝遺臣箕子率領五千商朝的遺民動遷至此,建立了箕氏侯國。到了西漢時期,這個國家被燕國人衛滿滅國。
箕子是商紂王帝辛的兄弟,不過他抵達朝鮮半島時,那裏其實不是個無人區。當地是有土著的,因為箕子帶來了商朝的禮儀和製度,他才被土著推舉為了國君。
始皇命人取來輿圖:
「若是占領了東胡,箕子侯國便孤立無援了。」
朝鮮半島在東北的南方,是一個延伸出去的細長半島。如果切斷它和大陸上其他勢力的聯絡,再訓練出一批海軍,就能包圍它。
不過這種地理位置也很方便當地政權偏安一隅,你不出海打它的話,它不高興了就能切斷陸路自立為王。
古時朝鮮經常反覆橫跳,一會兒投誠一會兒自立,很是煩人。
可惜始皇帝沒有一張世界地圖,否則他就能發現朝鮮半島和扶桑離得挺近的。倘若可以把扶桑置為秦郡且牢牢掌控的話,朝鮮想跳反的難度會大很多。
畢竟那個時候朝鮮半島就是真的被左右包夾了。
始皇有些惋惜:
「此地不好管束,也不知後世子孫打下此地之後能不能令其臣服。」
扶蘇出了個餿主意:
「我大秦先祖惡來乃是帝辛的寵臣,大秦與箕子侯國算起來也有一些祖上的交情。先以這個名義去接觸一下,降低他們的戒心。」
如果你乖乖聽話,那我們就是祖輩的交情。如果你不乖,商臣姬發已經造反過一次了,商臣惡來的後人當然也不用給你們商朝遺民麵子。
多少年前的交情了還拿出來說?
始皇帝有些無奈地看了一眼兒子,跳過這個話題。
他冷靜地指出:
「即便是箕子侯國,也開不出太大的商路。」
扶蘇點頭:
「所以我的意思是,繼續往東和北走。我華夏尚且不曾探尋過大陸東岸的盡頭,不知那外麵還有什麽天地。」
往西的盡頭已經靠著商隊探尋過了,一直走到了西邊海岸。非洲那邊倒是沒怎麽過去,因為被大沙漠擋住了,商隊沒有作死到非要橫穿撒哈拉。
華夏以北的高原他們沒去過,東北那邊往東走也沒去過。那裏到底有什麽他們都不清楚,說不定又是一個物產富饒的西方呢?
反正先準備著,這些事情肯定都要交給子孫後代去做。他們當祖宗的把基礎打好,製定出供人參考的製度和應對策略來,子孫隻要照做就行了。
始皇帝對於完善製度非常感興趣,這是他的強項。
在這方麵,扶蘇就遠不如父親了。隻能給父親打個下手,查漏補缺這樣。
在鹹陽忙著規範邊境通商製度的時候,驪山那裏迎來了許多頗有研究精神的醫者。這群醫者一來就是挑人,挑身體虛弱的刑徒過去,說是要做醫藥試驗。
驪山陵這邊的都是犯了罪的刑徒,還要服刑許多年。體弱之人在這裏的日子非常難捱,畢竟修建陵墓不是什麽輕鬆的活計。
別說體弱的人了,身強力壯的常年幹重苦力活也吃不消。腦子靈活的就打起了小算盤,想靠著討好管事換去做更輕省的工作。
一開始這招是很好用的。
直到後來太子殿下全盤接手了驪山陵的修建工作,派來了自己的人手盯著這邊。
那些以權謀私的全部被揪了出來,輕的隻是受了點罰,重的直接就跟著刑徒一起幹苦力去了。
不僅不能繼續當管事,還淪為了刑徒。此事一出其他人都不敢再搞小動作,生怕步了他們的後塵。
太子殿下發話了,君上的陵寢乃重中之重,他決不允許有人在這裏生事。
本來修陵的人手就不夠,還把能幹的調去幹輕活。怎麽的,耽誤的工期你們管事能補上?
這個檢查大秦一直都有,隻是之前沒這麽嚴格。扶蘇想著趁此機會一併提出來,有疫病這個大威脅吊在前頭,商隊想來也沒底氣發表抗議。
始皇帝仔細斟酌了太子的建議,與他細細商討了個中細節,最後拍板定了下來。
調整過後的商隊大多隻負責境外行走,輕易不入境。允許入境的商人數量不多,每次入境必須隔離二十日,且半年內都不能離開隴西。
隴西一直是大秦十分重視的邊郡,整個隴西的進出檢查都比較嚴格,管理也不比都城所在的內史鬆懈多少。
尋常人不會時常出入隴西郡,所以隴西境內出現疫病的話,也不容易往外擴散。
正好那些有家小的商人為了方便和親人團聚,大多也早就將戶籍遷去了隴西。他們的親人就在隴西定居,不讓出隴西對他們影響不大。
扶蘇把他和父親討論的內容一條條列下來,寫了一大堆規範出來。
隨即他又說道:
「如今隻有西域一條商道,所以隻需隴西施行這樣的新政。日後可就不好說了,東北或許也能開商路。」
始皇饒有興致:
「與東胡往來嗎?」
很快他就否決了,畢竟大秦準備直接吞併東胡。不是東胡的話,那就是更遠的地界了。
目前朝鮮半島的爭權叫做箕子朝鮮,一直要持續到公元前194年,才會被衛氏朝鮮取代。
箕子朝鮮的源於周武王滅商,商朝遺臣箕子率領五千商朝的遺民動遷至此,建立了箕氏侯國。到了西漢時期,這個國家被燕國人衛滿滅國。
箕子是商紂王帝辛的兄弟,不過他抵達朝鮮半島時,那裏其實不是個無人區。當地是有土著的,因為箕子帶來了商朝的禮儀和製度,他才被土著推舉為了國君。
始皇命人取來輿圖:
「若是占領了東胡,箕子侯國便孤立無援了。」
朝鮮半島在東北的南方,是一個延伸出去的細長半島。如果切斷它和大陸上其他勢力的聯絡,再訓練出一批海軍,就能包圍它。
不過這種地理位置也很方便當地政權偏安一隅,你不出海打它的話,它不高興了就能切斷陸路自立為王。
古時朝鮮經常反覆橫跳,一會兒投誠一會兒自立,很是煩人。
可惜始皇帝沒有一張世界地圖,否則他就能發現朝鮮半島和扶桑離得挺近的。倘若可以把扶桑置為秦郡且牢牢掌控的話,朝鮮想跳反的難度會大很多。
畢竟那個時候朝鮮半島就是真的被左右包夾了。
始皇有些惋惜:
「此地不好管束,也不知後世子孫打下此地之後能不能令其臣服。」
扶蘇出了個餿主意:
「我大秦先祖惡來乃是帝辛的寵臣,大秦與箕子侯國算起來也有一些祖上的交情。先以這個名義去接觸一下,降低他們的戒心。」
如果你乖乖聽話,那我們就是祖輩的交情。如果你不乖,商臣姬發已經造反過一次了,商臣惡來的後人當然也不用給你們商朝遺民麵子。
多少年前的交情了還拿出來說?
始皇帝有些無奈地看了一眼兒子,跳過這個話題。
他冷靜地指出:
「即便是箕子侯國,也開不出太大的商路。」
扶蘇點頭:
「所以我的意思是,繼續往東和北走。我華夏尚且不曾探尋過大陸東岸的盡頭,不知那外麵還有什麽天地。」
往西的盡頭已經靠著商隊探尋過了,一直走到了西邊海岸。非洲那邊倒是沒怎麽過去,因為被大沙漠擋住了,商隊沒有作死到非要橫穿撒哈拉。
華夏以北的高原他們沒去過,東北那邊往東走也沒去過。那裏到底有什麽他們都不清楚,說不定又是一個物產富饒的西方呢?
反正先準備著,這些事情肯定都要交給子孫後代去做。他們當祖宗的把基礎打好,製定出供人參考的製度和應對策略來,子孫隻要照做就行了。
始皇帝對於完善製度非常感興趣,這是他的強項。
在這方麵,扶蘇就遠不如父親了。隻能給父親打個下手,查漏補缺這樣。
在鹹陽忙著規範邊境通商製度的時候,驪山那裏迎來了許多頗有研究精神的醫者。這群醫者一來就是挑人,挑身體虛弱的刑徒過去,說是要做醫藥試驗。
驪山陵這邊的都是犯了罪的刑徒,還要服刑許多年。體弱之人在這裏的日子非常難捱,畢竟修建陵墓不是什麽輕鬆的活計。
別說體弱的人了,身強力壯的常年幹重苦力活也吃不消。腦子靈活的就打起了小算盤,想靠著討好管事換去做更輕省的工作。
一開始這招是很好用的。
直到後來太子殿下全盤接手了驪山陵的修建工作,派來了自己的人手盯著這邊。
那些以權謀私的全部被揪了出來,輕的隻是受了點罰,重的直接就跟著刑徒一起幹苦力去了。
不僅不能繼續當管事,還淪為了刑徒。此事一出其他人都不敢再搞小動作,生怕步了他們的後塵。
太子殿下發話了,君上的陵寢乃重中之重,他決不允許有人在這裏生事。
本來修陵的人手就不夠,還把能幹的調去幹輕活。怎麽的,耽誤的工期你們管事能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