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怕這隻是曇花一現,千百年後提起來依然能讓人津津樂道。這樣的景象,也確實是王朝鼎盛的象徵。
對一個事業狂來說,光看兒子做到這點還不過癮,有機會肯定想自己也試試。況且他還是當爹的那個,可不能被兒子比下去。
老父親的好勝心上來了,扶蘇倒也不攔著。
他笑吟吟地為父親添茶倒水。
父親忙事業,他就負責照顧好父親吧。
要維持住最佳的親子關係,做兒子的也不能隻一味地指望父親遷就和關愛自己。尤其是在某些敏感的方麵,主動退讓是個不錯的選擇。
正好扶蘇也懶,就幹脆順著心意做出沒什麽權欲的樣子,不去和父親爭搶。
不管父親會不會因此生出戒備來,該有的態度,做太子的還是要有的。不要去考驗人性,萬一真翻車了上哪兒哭去。
扶蘇心想孤都這麽識趣了,某些傢夥應該不會再來挑撥他們父子了吧?
結果這日有禦史私下求見始皇,諫道:
「陛下不該在封禪時令太子代念祭文,這不合規矩,恐會助長太子的野心。」
始皇聽罷認真想了想。
他家愛子有野心嗎?什麽野心?早點把橋鬆培養出來然後跑去吃喝玩樂的野心?
始皇認真建議:
「愛卿迴去看看眼睛吧。」
作者有話要說:
始皇:這臣子眼睛不好,得治。
禦史:(感動)陛下關心臣!
始皇:……腦子看起來也不太好使的樣子
第117章 北擊匈奴
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殿下離京太久的緣故,鹹陽城中某些人似乎忘記了太子並不是個任人欺負的小可憐。
這位禦史前腳剛彈劾完太子,後腳就被降職了。
禦史:!
於是越發堅信了太子勢力太大,居然連朝廷命官都能隨意罷黜。
這還了得?陛下才剛剛稱帝,太子就這麽囂張了,簡直豈有此理!
這位禦史悲憤交加,在隔日的早朝中直接當眾參了太子一本。
不僅拿自己降職的事情做文章,還指出了太子身為儲君應當立於半階之上,直接坐在陛下身邊聽政實乃僭越。
無辜躺槍的太子殿下:?
你降職關孤什麽事?孤都不知道你來彈劾過孤好不好?
好脾氣全是裝的太子殿下露出了費解的神情,並且很不好脾氣地開口了。
他說:
「你被降職了,就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問題,以前有沒有得罪過誰。說不定就是你這人說話太討打,才被人排擠了呢?」
說話討打的禦史:……
默默圍觀的群臣:……
以為自己聽錯了的史官:……
那一瞬間,所有人都迴憶起了荊軻刺秦那天燕國來使被太子殿下反覆挑刺的恐懼。
丞相李斯幹咳一聲忍住笑意:
「殿下此言有理,且官職任免須得經過陛下首肯,如何是殿下一人可以定奪的?」
那禦史氣得發抖,他不能公然罵太子嘴賤,但和李斯唱反調還是不怕的。
禦史直接怒懟李丞相:
「朝中何人不知丞相乃太子心腹?如今當著陛下的麵為太子開脫,恐怕不妥吧?」
眾人一言難盡地看向這位同僚。
不是,怎麽真有傻子真情實感地覺得李斯是隻忠心於太子、會為了太子對抗陛下的啊?
他們陛下又不是被架空的傀儡皇帝,如果李斯不是陛下的心腹,他哪有可能坐穩相位!
與其說李斯是太子的擁躉,還不如說陛下希望李斯和太子和平共處,不要鬧矛盾。等下一任帝王繼位,李家最好還能繼續為二世效力。
然而有些禦史就是看不清局勢。
他沉浸在自己手握彈劾大權的自得裏,整日盯著別人揪小辮子。
混得一般的那種禦史也不怎麽在意朝中局勢,反正禦史這種得罪人的職位本來就很難和誰拉幫結派。那還不如一條路走到黑,不管別的,隻管效忠皇帝。
當然,也不是所有禦史都這麽傻的。
一般敢彈劾太子的,或許是暗中投靠了其他黨派,想要打壓太子。又或許是為了名留青史,偏愛和帝王將相作對,藉此博一個不畏強權的美名。
群臣一時間竟有些拿不準這人是哪一種情況了。
禦史還在叭叭:
「臣前一日才彈劾了太子,後一日就遭到降職。倘若不是太子蓄意報復,難不成還是陛下授意嗎?」
李斯翻了個白眼,根本懶得理他。
誰授意的李丞相可太清楚了,畢竟這些詔令都會過他的手再傳達下去。裏頭到底有沒有太子的手筆,沒人比他更清楚。
李斯直接向上位一拱手,退迴了自己列隊的位置,不再和這人做無意義的爭辯。
禦史正要以為自己勝利了。
得意之際就聽上首的始皇帝陛下說:
「是朕授意的。」
禦史:……?!
扶蘇百無聊賴地坐在父親身邊撥弄鎮紙玩,根本沒把下頭的爭端放在心中。
這種小麻煩哪裏需要他親自出手,父親根本不會任由旁人欺負他。
父親仍舊未從上輩子的事情裏走出來,總想變著法子補償他。這時跳出來一個不長眼的禦史彈劾太子,那不是在戳當爹的肺管子嗎?
對一個事業狂來說,光看兒子做到這點還不過癮,有機會肯定想自己也試試。況且他還是當爹的那個,可不能被兒子比下去。
老父親的好勝心上來了,扶蘇倒也不攔著。
他笑吟吟地為父親添茶倒水。
父親忙事業,他就負責照顧好父親吧。
要維持住最佳的親子關係,做兒子的也不能隻一味地指望父親遷就和關愛自己。尤其是在某些敏感的方麵,主動退讓是個不錯的選擇。
正好扶蘇也懶,就幹脆順著心意做出沒什麽權欲的樣子,不去和父親爭搶。
不管父親會不會因此生出戒備來,該有的態度,做太子的還是要有的。不要去考驗人性,萬一真翻車了上哪兒哭去。
扶蘇心想孤都這麽識趣了,某些傢夥應該不會再來挑撥他們父子了吧?
結果這日有禦史私下求見始皇,諫道:
「陛下不該在封禪時令太子代念祭文,這不合規矩,恐會助長太子的野心。」
始皇聽罷認真想了想。
他家愛子有野心嗎?什麽野心?早點把橋鬆培養出來然後跑去吃喝玩樂的野心?
始皇認真建議:
「愛卿迴去看看眼睛吧。」
作者有話要說:
始皇:這臣子眼睛不好,得治。
禦史:(感動)陛下關心臣!
始皇:……腦子看起來也不太好使的樣子
第117章 北擊匈奴
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殿下離京太久的緣故,鹹陽城中某些人似乎忘記了太子並不是個任人欺負的小可憐。
這位禦史前腳剛彈劾完太子,後腳就被降職了。
禦史:!
於是越發堅信了太子勢力太大,居然連朝廷命官都能隨意罷黜。
這還了得?陛下才剛剛稱帝,太子就這麽囂張了,簡直豈有此理!
這位禦史悲憤交加,在隔日的早朝中直接當眾參了太子一本。
不僅拿自己降職的事情做文章,還指出了太子身為儲君應當立於半階之上,直接坐在陛下身邊聽政實乃僭越。
無辜躺槍的太子殿下:?
你降職關孤什麽事?孤都不知道你來彈劾過孤好不好?
好脾氣全是裝的太子殿下露出了費解的神情,並且很不好脾氣地開口了。
他說:
「你被降職了,就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問題,以前有沒有得罪過誰。說不定就是你這人說話太討打,才被人排擠了呢?」
說話討打的禦史:……
默默圍觀的群臣:……
以為自己聽錯了的史官:……
那一瞬間,所有人都迴憶起了荊軻刺秦那天燕國來使被太子殿下反覆挑刺的恐懼。
丞相李斯幹咳一聲忍住笑意:
「殿下此言有理,且官職任免須得經過陛下首肯,如何是殿下一人可以定奪的?」
那禦史氣得發抖,他不能公然罵太子嘴賤,但和李斯唱反調還是不怕的。
禦史直接怒懟李丞相:
「朝中何人不知丞相乃太子心腹?如今當著陛下的麵為太子開脫,恐怕不妥吧?」
眾人一言難盡地看向這位同僚。
不是,怎麽真有傻子真情實感地覺得李斯是隻忠心於太子、會為了太子對抗陛下的啊?
他們陛下又不是被架空的傀儡皇帝,如果李斯不是陛下的心腹,他哪有可能坐穩相位!
與其說李斯是太子的擁躉,還不如說陛下希望李斯和太子和平共處,不要鬧矛盾。等下一任帝王繼位,李家最好還能繼續為二世效力。
然而有些禦史就是看不清局勢。
他沉浸在自己手握彈劾大權的自得裏,整日盯著別人揪小辮子。
混得一般的那種禦史也不怎麽在意朝中局勢,反正禦史這種得罪人的職位本來就很難和誰拉幫結派。那還不如一條路走到黑,不管別的,隻管效忠皇帝。
當然,也不是所有禦史都這麽傻的。
一般敢彈劾太子的,或許是暗中投靠了其他黨派,想要打壓太子。又或許是為了名留青史,偏愛和帝王將相作對,藉此博一個不畏強權的美名。
群臣一時間竟有些拿不準這人是哪一種情況了。
禦史還在叭叭:
「臣前一日才彈劾了太子,後一日就遭到降職。倘若不是太子蓄意報復,難不成還是陛下授意嗎?」
李斯翻了個白眼,根本懶得理他。
誰授意的李丞相可太清楚了,畢竟這些詔令都會過他的手再傳達下去。裏頭到底有沒有太子的手筆,沒人比他更清楚。
李斯直接向上位一拱手,退迴了自己列隊的位置,不再和這人做無意義的爭辯。
禦史正要以為自己勝利了。
得意之際就聽上首的始皇帝陛下說:
「是朕授意的。」
禦史:……?!
扶蘇百無聊賴地坐在父親身邊撥弄鎮紙玩,根本沒把下頭的爭端放在心中。
這種小麻煩哪裏需要他親自出手,父親根本不會任由旁人欺負他。
父親仍舊未從上輩子的事情裏走出來,總想變著法子補償他。這時跳出來一個不長眼的禦史彈劾太子,那不是在戳當爹的肺管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