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像扶蘇這樣不怎麽喜歡小孩的是少數。
他對孩子的喜愛完全停留在長相可愛的乖巧幼崽上,但凡大一點或者熊一點都不行。
而且這個孩子還得和他爹沒什麽牽扯,否則就是來和他爭寵的小兔崽子。
秦王私下裏勸愛子不要和侄子計較:
「你是長輩,都多大的人了,怎麽還如此小孩脾氣?」
扶蘇翻著《詩三百》哼道:
「我倒寧願一直是個小孩子呢。」
誰喜歡長大啊,長大了又要幹活又要大度容人。要是能一輩子和小孩子一樣不管不顧就好了,反正父親會包容他的任性。
最後扶蘇給孩子挑了個很不走心的名字,就是在詩經裏隨便選的。聽著好聽,寓意也還行。
扶蘇自認為這種起名方式就算是很不上心了,因為他也沒翻多久。也就翻了一個時辰吧,遠不如父親當初把詩經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才選出的「扶蘇」。
秦王政:嗯,你高興就好。
晚間秦王政去休息了,將閭悄悄跑來找大兄。
扶蘇正準備睡下,被他一鬧隻能出來待客。所以表情不是很好,臉上寫滿了「有話快說、說完就滾」的意思。
將閭習以為常地忽略了大兄的嫌棄。
他八卦地問道:
「大兄挑這個名字挑了多久?」
扶蘇隨口應付:
「翻開就看見了,懶得再挑,就這麽確定了下來。大約一息吧,怎麽了?」
將閭瞭然地點頭:
「那就是翻了一個時辰。」
扶蘇:……
你知道的太多了(微笑.jpg)
將閭又問大兄:
「我聽聞之前琅琊郡尉給父親推薦了一個叫徐福的方士,父親好像收用了?」
提起這個時將閭就有點憂慮了,他覺得父親寵信方士不太好。燕昭王、齊宣王一類國君的經歷他也在史書中看過,勞民傷財地出海尋仙,委實不妥。
而且最近那些方士又開始流行煉丹了,也不知道那丹藥吃了會不會損傷身體。
但是將閭不敢去和父親說,隻能跑來找大兄,大兄勸的話肯定有用。
扶蘇漫不經心地反問:
「你看父親像那麽拎不清的人嗎?」
將閭愣了愣,撓頭:
「好像……確實不像?」
扶蘇嗯了一聲:
「出海求仙是個幌子,總不能直接對外說是要去遠征扶桑。」
既然徐福被以方士的名義送來了,父子倆就商量著將計就計。
若讓天下人知道秦王還要往海外打,肯定會心生惶恐。六國餘孽也可以藉此大肆宣揚,說秦王窮兵黷武,這次出海遠征肯定要大批徵發民夫。
世人目前對出海還是非常畏懼的,不願意遠離故土,擔憂自己會葬身大海。若是真信了這樣的話,必然得生動亂。
但說秦王是為了尋仙,那就不一樣了。
君王派人尋仙和他們庶民沒關係了,頂多擔憂一下會不會耗費太大而增收賦稅。可扶蘇這些年一直在營造秦國不缺錢的形象,不是你隨便說秦王缺錢大家就會信。
將閭醍醐灌頂:
「那這樣一來,反賊就會誤以為父親沉迷尋仙,降低警惕了啊!」
有弱點的秦王更好對付,說不準他們還會傻乎乎在這方麵下功夫,試圖蠱惑父親。
將閭徹底放下心來:
「還是大兄你了解父親,嘿嘿。」
扶蘇瞥他:
「你一個當兒子的都不信任自己父親的為人,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全然一副自己從來就沒有懷疑過父親的樣子,把將閭給唬住了。可實際上扶蘇當初也信過這個假象,隻是信得沒那麽堅定。
父親剛修仙那會兒,他是堅決不信的,非要找出原因來。但父親一次次用各種方式打消他的疑心,叫他不信也得信了。
即便如此,扶蘇心裏也一直有個疑影。
直到前不久,他才終於確定了自己沒猜錯,父親當真騙了他這麽多年。
但扶蘇卻沒有辦法因此埋怨父親。
他還得裝作自己沒發現的樣子,努力壓下難過。既然父親不想讓他知道,那他就不知道,知道了也要忘掉。
父親希望他開開心心的,沒有負擔。
他會做到的。
送走將閭之後,扶蘇翻出自己給父親畫的獵鮫圖。
他不由揣摩起來,上一世父親獵鮫時心裏想的是什麽呢?是不是高興於自己隻要斬殺了這隻攔路的大鮫,徐福就能出海尋得仙藥,解決愛子的身體問題?
可惜換來的卻是父親自己駕崩。
哪怕徐福不是個騙子,當真尋到了藥,那也是他們父子倆一命換一命。
太虧了。
——除非仙藥能叫父親起死迴生。
剛即位那幾年扶蘇確實懷抱過這樣的奢望,寧願徐福真有本事求仙。後來有了餘力,就開始派人出海搜尋對方的蹤跡。
然而找到的卻是個騙子徐福,就像扶蘇之前認定的那樣,根本沒有什麽仙藥。
千刀萬剮仍然不能消解他的心頭之恨。
扶蘇的臉在火光的映照下一片光明璀璨,但他說出的話卻涼到侍從們的心底。
他吩咐道:
「最近因父親要派人出海求仙一事,不少方士都來了齊地。不是有人獻上了他們煉製的仙丹嗎?送去給徐仙師吧。」
他對孩子的喜愛完全停留在長相可愛的乖巧幼崽上,但凡大一點或者熊一點都不行。
而且這個孩子還得和他爹沒什麽牽扯,否則就是來和他爭寵的小兔崽子。
秦王私下裏勸愛子不要和侄子計較:
「你是長輩,都多大的人了,怎麽還如此小孩脾氣?」
扶蘇翻著《詩三百》哼道:
「我倒寧願一直是個小孩子呢。」
誰喜歡長大啊,長大了又要幹活又要大度容人。要是能一輩子和小孩子一樣不管不顧就好了,反正父親會包容他的任性。
最後扶蘇給孩子挑了個很不走心的名字,就是在詩經裏隨便選的。聽著好聽,寓意也還行。
扶蘇自認為這種起名方式就算是很不上心了,因為他也沒翻多久。也就翻了一個時辰吧,遠不如父親當初把詩經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才選出的「扶蘇」。
秦王政:嗯,你高興就好。
晚間秦王政去休息了,將閭悄悄跑來找大兄。
扶蘇正準備睡下,被他一鬧隻能出來待客。所以表情不是很好,臉上寫滿了「有話快說、說完就滾」的意思。
將閭習以為常地忽略了大兄的嫌棄。
他八卦地問道:
「大兄挑這個名字挑了多久?」
扶蘇隨口應付:
「翻開就看見了,懶得再挑,就這麽確定了下來。大約一息吧,怎麽了?」
將閭瞭然地點頭:
「那就是翻了一個時辰。」
扶蘇:……
你知道的太多了(微笑.jpg)
將閭又問大兄:
「我聽聞之前琅琊郡尉給父親推薦了一個叫徐福的方士,父親好像收用了?」
提起這個時將閭就有點憂慮了,他覺得父親寵信方士不太好。燕昭王、齊宣王一類國君的經歷他也在史書中看過,勞民傷財地出海尋仙,委實不妥。
而且最近那些方士又開始流行煉丹了,也不知道那丹藥吃了會不會損傷身體。
但是將閭不敢去和父親說,隻能跑來找大兄,大兄勸的話肯定有用。
扶蘇漫不經心地反問:
「你看父親像那麽拎不清的人嗎?」
將閭愣了愣,撓頭:
「好像……確實不像?」
扶蘇嗯了一聲:
「出海求仙是個幌子,總不能直接對外說是要去遠征扶桑。」
既然徐福被以方士的名義送來了,父子倆就商量著將計就計。
若讓天下人知道秦王還要往海外打,肯定會心生惶恐。六國餘孽也可以藉此大肆宣揚,說秦王窮兵黷武,這次出海遠征肯定要大批徵發民夫。
世人目前對出海還是非常畏懼的,不願意遠離故土,擔憂自己會葬身大海。若是真信了這樣的話,必然得生動亂。
但說秦王是為了尋仙,那就不一樣了。
君王派人尋仙和他們庶民沒關係了,頂多擔憂一下會不會耗費太大而增收賦稅。可扶蘇這些年一直在營造秦國不缺錢的形象,不是你隨便說秦王缺錢大家就會信。
將閭醍醐灌頂:
「那這樣一來,反賊就會誤以為父親沉迷尋仙,降低警惕了啊!」
有弱點的秦王更好對付,說不準他們還會傻乎乎在這方麵下功夫,試圖蠱惑父親。
將閭徹底放下心來:
「還是大兄你了解父親,嘿嘿。」
扶蘇瞥他:
「你一個當兒子的都不信任自己父親的為人,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全然一副自己從來就沒有懷疑過父親的樣子,把將閭給唬住了。可實際上扶蘇當初也信過這個假象,隻是信得沒那麽堅定。
父親剛修仙那會兒,他是堅決不信的,非要找出原因來。但父親一次次用各種方式打消他的疑心,叫他不信也得信了。
即便如此,扶蘇心裏也一直有個疑影。
直到前不久,他才終於確定了自己沒猜錯,父親當真騙了他這麽多年。
但扶蘇卻沒有辦法因此埋怨父親。
他還得裝作自己沒發現的樣子,努力壓下難過。既然父親不想讓他知道,那他就不知道,知道了也要忘掉。
父親希望他開開心心的,沒有負擔。
他會做到的。
送走將閭之後,扶蘇翻出自己給父親畫的獵鮫圖。
他不由揣摩起來,上一世父親獵鮫時心裏想的是什麽呢?是不是高興於自己隻要斬殺了這隻攔路的大鮫,徐福就能出海尋得仙藥,解決愛子的身體問題?
可惜換來的卻是父親自己駕崩。
哪怕徐福不是個騙子,當真尋到了藥,那也是他們父子倆一命換一命。
太虧了。
——除非仙藥能叫父親起死迴生。
剛即位那幾年扶蘇確實懷抱過這樣的奢望,寧願徐福真有本事求仙。後來有了餘力,就開始派人出海搜尋對方的蹤跡。
然而找到的卻是個騙子徐福,就像扶蘇之前認定的那樣,根本沒有什麽仙藥。
千刀萬剮仍然不能消解他的心頭之恨。
扶蘇的臉在火光的映照下一片光明璀璨,但他說出的話卻涼到侍從們的心底。
他吩咐道:
「最近因父親要派人出海求仙一事,不少方士都來了齊地。不是有人獻上了他們煉製的仙丹嗎?送去給徐仙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