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看出了他們的顧慮:


    「諸位愛卿不必多慮,這招自然是不會用在秦人身上的。」


    他的目的是削弱地方上的豪強,誰沒事去削自己人。就算要削,也得等外部矛盾解決之後。


    臣子們也沒說信不信,但有了這個遮羞布,大家確實可以暢所欲言了。


    王綰就說:


    「貴族間多有攀比,若是誰用了蜀錦,旁人家就也要有蜀錦製品。誰用了西域來的香料,那旁人家也不能沒見識過。」


    這不僅是貴族要麵子的緣故,還關係到一個階級劃分的問題。


    買得起用得起這樣昂貴的東西,代表著你家財力和權利都很可觀。尤其是一些需要掌權才能弄到的好東西,更是身份的象徵。


    貴族家族之間的交往,是要評估對方實力的。門當戶對才好常來常往,誰也不樂意天天扶貧。


    怎麽看一個家族有沒有走向衰落、應該早點和對方淡掉往來?怎麽看一個家族是不是即將高升、應該抓緊時間培養感情?


    不是光看他們家做官的人官職是否要變動的,很多時候那些事都沒有明顯的跡象,隻能從一些細枝末節來揣度。


    《夢》賈元春風光迴家省親的時候,賈家看似盛極一時,其實中間隱藏了賈家衰落的跡象。


    一個家族是否大廈將傾,並不隻看他們前朝後宮的風光。


    史官也難得開口附和了一句:


    「旁人家用得起西域最新來的好物,你家用不起,人家就會覺得你家落魄了,漸漸便不和你家來往。」


    那麽為了維持住自家的體麵,將之前的關係也維繫住,這家就必須咬牙花錢去緊追潮流。哪怕西域商人給出更高的價錢擺明了要宰你,你也隻能接受。


    史家對此深有感觸。


    之前史家隻是幹著普通史官的活,沒什麽存在感,遠不如旁的臣子在王上跟前有臉麵。鹹陽城中的貴族們就不是很把史家放在眼裏,頂多不得罪。


    可是自從史官的能力得到秦王認可後,尤其是史官和太子結成看熱鬧的同盟後,有什麽好東西太子都會第一時間賞他一份。


    這個待遇和許多重臣是差不多的,史家一下子就炙手可熱了起來。


    不是因為太子賞賜他的這個行為,史家低調,從不出去炫耀受寵。


    隻是史家的新奇好物多了,總會被旁人看見一兩樣,大家漸漸就意識到史家不再是那個小透明史家了。


    鹹陽城裏有多少貴族能用得起大塊的琉璃窗呢?聽聞宮中許多偏僻的宮室還在排隊等著換窗,等宮裏換完了才有多餘的往外售賣。


    史家就有一扇,裝在史夫人的暖閣裏,很多人都見過。


    其餘家族也多有同感。


    大貴族在追逐王室間的潮流,小貴族在追逐大貴族間的潮流。


    甚至為了能跨越階級接觸到更高層次的貴族,幫助自家魚躍龍門,小貴族願意出更多的錢買這些充門麵的東西。


    扶蘇聽著他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話題逐漸從這個風氣本身,轉變到了他們離京前鹹陽城裏什麽東西比較流行、自家有沒有買。


    扶蘇若有所思。


    所以可以故意在大秦各地推行一些流行的好物,忽悠富戶們貴族都愛用這個,不用它們的人會被大貴族看不起。


    如此一來,有心想往上爬的,就會咬牙大出血了。


    典客啟看了半天熱鬧,見他們聊得開心沒注意自己,偷偷摸摸湊到了太子身邊。


    他是庶民出身,家中人丁單薄,沒有形成新的貴族世家,可不會和那些貴族共情。所以在這方麵,他能給太子出更加毒辣的主意。


    他對太子小聲說道:


    「貴族為了體麵,一套衣服不會反覆穿很多次,總要做新式的衣服。而且隻是為了追隨潮流的話,也得製作新款式的衣服。」


    他們認為隻有落魄窮酸的人家才年年穿舊衣,去年的舊衣怎麽好意思今年繼續拿出來穿的?


    啟接著說道:


    「像是蜀錦之類價格昂貴的料子,對貴族來講就是消耗品,一季就要買上不少。太子殿下不妨從這些方麵著手,不僅可以拿捏小貴族,還能消耗大貴族的財力。」


    多推出一些新的衣服樣式,貴族就不得不提升更換新衣的頻率,額外多買一些這種昂貴布料。


    這個模式還可以套用到更多的地方上,啟隻是提供一個思路罷了。太子若能找到其他成本低廉的原材料,把它們搖身一變變成貴族必須花大價錢購買的消耗品,那是再好不過。


    例如琉璃擺件這種能放很久不壞的,尋常時候就很難成為消耗品。可若是不斷推陳出新,製作出新的擺件樣式,情況就又不同了。


    扶蘇讚許地看向啟:


    「卿真乃大秦肱股之臣。」


    他還沒開始琢磨怎麽打壓世家呢,啟先給他把計劃續上了。


    雖然世家成型並不隻靠錢財,更多是在朝中形成權利關係網。但財力也是世家的一大優勢,能削一點是一點。


    扶蘇問道:


    「愛卿家中子嗣如今在朝中任職,不知官做得如何了?」


    啟沒有姓氏,很難從名字來分辨哪個是他的兒女。扶蘇也沒閑到每個臣子的家世譜係都瞭若指掌的地步,隻去刻意記過一些官位較高的臣屬。


    很不幸,啟的兒子本事有限,目前還是個小官,在鹹陽城中屬於一抓一大把的那種透明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字驚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字驚鴻並收藏[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