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聽著他的辯解,點了點頭:


    「那你再撈一些,讓阿父也吃上你親自撈的魚。」


    扶蘇扭頭就走。


    作者有話要說:


    扶蘇:哼。


    第104章 登南嶽山


    最終,秦王政還是沒有吃上愛子親自撈的魚。不過扶蘇倒是吃到了父親為他撈的鮮魚,心情十分愉悅。


    第二日,或許是有了昨天父親的氣運加持,太子殿下竟然果真釣上了一條活魚。這次不是侍者悄悄找人掛上去的,是切切實實自己上鉤的。


    雖然,那隻是一條很小的魚,都不夠秦王政一個人吃。但秦王還是很給麵子地吃光了,還要誇讚一句太子能幹。


    史官偷偷在後麵撇嘴。


    他就沒釣過這麽小的魚,王上也太寵溺太子了,這有什麽好誇的。


    眾所周知,釣魚佬一般除了魚什麽都能釣上來。扶蘇之後再嚐試釣魚的時候,就一無所獲了,有一次還從水裏釣上來過一個竹簍。


    這麽大的江,能精準釣到竹簍,也是很不容易了。


    秦王政越發覺得扶蘇那日釣的小魚格外珍貴起來,畢竟這可能是他家太子這輩子釣起來的唯一一條魚。


    ——主要是太子因為釣上了簍子而惱羞成怒,發誓再也不釣魚了。


    那簍子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在水裏格外沉。扶蘇拉繩的時候還以為上了一條大魚,放下豪言說要讓父親吃一頓全魚宴,結果拉到水麵一看是個簍子。


    竹條編織得十分細密,很能盛水。大約就是因為這個,往上拉時才那麽費勁。


    蒙毅忍了又忍沒敢笑出聲來,史官卻仗著自己躲得遠且沒有存在感,笑得肩膀直抖。


    翹首以盼的秦王政原本都準備好誇兒子的話術了,這下話沒誇出來,反而先破功笑了一聲。


    「噗。」


    扶蘇:……


    看在父親難得笑得這麽開懷的份上,扶蘇決定不和那簍子計較了。並且打算與自己的釣魚水平和解,放棄這麽有技術含量的興趣愛好。


    最終,秦王政的全魚宴是靠船員們下水撈上的大魚解決的。


    足有一人長的鮮魚,好幾個漢子一起壓著才能壓住。也不知道船員是怎麽把它從水裏弄出來的,魚在水中能發揮出的力氣可比在岸上大得多。


    半船的臣子都來看稀奇了,一個兩個都是那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扶蘇見那幾個方才下水的船員都脫力攤在旁邊休息了,太子來了也沒法起身行禮,幹脆擺擺手讓他們好好歇著。


    有些人身上還有魚掙紮時留下的傷痕,瞧著狼狽至極。有夫人見狀不忍,就命僕從去分發了一些賞錢。


    迴去的路上,她們小聲討論著是不是該叮囑船員以後不必這麽拚命。尋常小魚也不是不能吃,何必為了追求大魚這麽冒險呢。


    隻不過大魚是進貢給王上的,夫人們自己無權做主。見太子在隊伍裏,便小心翼翼地去瞄他的神色。


    這些夫人大多和太子沒什麽接觸,隻聽過一些傳聞。傳聞裏自然是不會有對太子不利的東西,畢竟王上盯這個盯得很緊。


    因而不了解的人往往都對太子仁善這件事堅信不疑,麵對太子時膽子也大一些。


    扶蘇察覺到了她們的視線。


    他嘆了口氣,說道:


    「方才夫人們給了賞錢,如今再去叮囑這樣的話,隻怕也沒用了。」


    有年輕的新婦好奇追問為何,顯然是沒什麽生活經驗的。不必扶蘇解釋,和她同行的夫人就恍然大悟,說出了緣由。


    「他們原就是為了能得賞錢才拚命,如今嚐到了甜頭,就更不可能放棄了。」


    若今天沒有賞錢,他們還會覺得得不償失而放棄。可賞錢都到手了,隻會激勵更多的船員學著他們這樣幹。


    這些船員大多是庶民出身,還掙紮在溫飽線上。對很多窮人來講,受傷和死亡不算什麽,沒有換錢重要。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譬如唐朝時期柳宗元寫過一篇《捕蛇者說》,記錄了他在永州任官時在當地走訪的一件事。


    永州有一種蛇捉之可以抵稅,有個姓蔣的人家往上數三代都在靠捉它享受不用交稅的好處。為此,他的祖父、父親等都死在蛇口中,但他們家裏還是前赴後繼地投入這項事業。


    因為蔣家沒得選,不靠捕蛇抵稅,家裏就要活不下去。捕蛇頂多死一兩個,不捕全家都要餓死。


    能給秦王當船員的庶民雖然不至於混得這麽慘,可大家都是從窮苦日子裏過來的。以前秦國搞的馭民五術讓庶民家無閑錢,一旦犯罪就交不出規定的罰金,然後要麽賣身作隸臣妾、要麽上戰場拚軍功。


    大家過慣了缺錢的日子,有機會賺錢如何能甘心放棄?更何況為秦王捉大魚,還有機會得到王上的賞識。


    夫人們想到這裏唏噓一聲。


    這件事很難解決,哪怕知道了一切,再遇到有人這麽不要命地下去捉魚,她們還是會忍不住給些賞錢。


    因為那些人需要的就是這個,隻有給他們錢才能改善他們的近況。即便不讓他們去捉大魚,他們也會想出別的法子。


    扶蘇對侍者說道:


    「大魚不如小魚肉嫩,你去同他們說一聲,那些常見的魚我與父親已經吃膩了。聽聞江中有不少新奇的魚類,以後多換著花樣上吧,最好是肉質鮮美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字驚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字驚鴻並收藏[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