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談判之前先拉近彼此的距離,並展示秦國和百越合作後的美好前景。為了一舉拿下百越,扶蘇算是下足功夫了。
百越首領自然能感受得到,氣氛頓時融洽起來。
於是開始進入正題。
百越想要秦國的先進技術,想要秦人幫助百越盡快發展起來,跟上中原的步伐。還想要充足的藥物等必需品的補給,讓百越擺脫目前的窘境。
一條條列出來好像很貪心,其實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治下的百越人日子能好過起來。對秦國來說要求根本就不算高,都是一些非常淳樸的條件。
百越甚至都不知道中原地區還有更高層次的好東西,比如官學這種能跨越階級的晉升渠道。
他們要的東西,大秦都是要給六國的。而為了安撫六國,大秦還要出更多好處,那邊才叫真的貪婪。
百越首領對於階級跨越沒什麽概念,他們也沒有應該為部落裏的普通人爭取權力的覺悟。
政治方麵,他們唯一想到的就是自己這些首領能不能繼續當首領,而且不會受太多掣肘。要是被秦國招攬之後他們自己丟了權力,或者空有名頭、無法自己做主,那他們肯定不幹。
這一點秦國同樣可以滿足。
讓這些首領擔任基層秦吏就好了,比如之前說過的讓他們當裏正、亭長、鄉老什麽的。
本質上還是他們在管理百越人,隻不過安了個秦吏的名頭,要根據秦法辦事。而且上麵會多一些長官,需要他們配合工作。
秦國一開始並不會直接幹涉下麵這些百越出身的秦吏,而是潛移默化地侵入百越社會。等得到足夠多的信任和愛戴之後,再插手不遲。
百越首領們大多人到中年了,因為常年缺衣少食、醫療也不行,目測活不了幾年。等這批人換屆,秦官的行動會更加順利。
要知道在部落製的地區,首領甚至都不一定是世襲的。
如果首領威望高、他們的後代也爭氣的話,繼任會比較順利。但是倘若部落裏有更厲害的人、首領的後代卻能力不足,被頂替也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哪怕他們從首領搖身一變成為了秦吏,也是一個道理。
剛開始應該隻是在部落裏推選出新的秦吏,而不是考核出一個。但是想要當好秦吏肯定得認真學秦律,光有能力可以服眾是不行的。
屆時部落中人漸漸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到下一屆秦吏的選拔,就會自然而然採取考核製。
他們學秦律學得越多,對秦國的認同感就會越深。
文化入侵才是收服一個地區的最佳方式。
昨日扶蘇等人討論出來的就是第一次談判可以答應很多生活條件上的要求,但是秦吏這個暫時不能鬆口。
這是個很重要的點,需要拉扯一段時間才好答應。否則輕易應下來,會顯得秦國太好說話。
等同意之後,再藉口教化百越提出可以無償給他們開設官學。百越哪裏知道官學是為了把新生代百越人教導成秦人的,隻會以為這個真的是福利。
後續秦吏之位由誰接任,則是作為百越心理預期中最高的那一環。在百越以為很難談下來的時候,最後鬆口同意。
整個談判流程都有非常清晰的規劃,什麽時候能答應什麽,全部都探討過。
秦王車架會在江陵縣停留一個月,這一個月就是拿來和百越扯皮的。
李斯無師自通了談生意的技巧。
他對百越首領說道:
「百越併入大秦,肯定要按照大秦的律法行事。」
首領們看過律法,神色為難:
「秦律太過嚴格,我們恐怕很難全部遵守。」
百越的識字率少得可憐,沒上過學的他們連背誦律法都困難,更別提遵守了。
繚也幫著說好話,證實此言非虛。扶蘇態度搖擺,一時說百越也有自己的難處,一時說可秦律也不好輕易修改。
首領們一聽「修改」二字,頓時打通了任督二脈。對啊,還可以修改,說不定能勸動秦人改一改律法呢?
所謂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便是如此。
光是律法這一條,眾人就足足拉鋸了十天。十天裏,雙方幾乎是在一條條地掰扯哪些律法是百越可以接受的,哪些接受不了。
李斯趁機了解了一番百越人的訴求,把他之前寫的百越秦律又修改了一番。部分地方之前定得嚴了,部分地方則是定得太鬆。
果然,有些事情還是得和當地人聊過才清楚。光聽商隊帶來的消息轉述,還是會有缺漏之處。
百越首領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新律是本身就有的,根本不是他們現場掰扯出來的。
但和李斯的你來我往確實給首領們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覺得連李斯這麽難說話的相國他們都搞定了,這次收穫頗豐。
之前他們還擔憂過真的要按照原版的秦律治理百越,現在的局麵已經比預計的要好很多了。
等一個月的談判期結束,秦國和百越大致達成了共識。
淳樸的首領們被秦人的一套組合拳牽著鼻子走了一個月,完全沒意識到不對。看著繚替他們一條條寫下的許諾,越看越滿意。
這次來找秦王商討的目的超額完成,不僅拿到了最高預期,秦國還主動表示會為他們開啟教育,真是意外之喜。
美中不足的是關於嶺南和秦國之間的道路修繕,秦王還沒有給一個準話。
百越首領自然能感受得到,氣氛頓時融洽起來。
於是開始進入正題。
百越想要秦國的先進技術,想要秦人幫助百越盡快發展起來,跟上中原的步伐。還想要充足的藥物等必需品的補給,讓百越擺脫目前的窘境。
一條條列出來好像很貪心,其實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治下的百越人日子能好過起來。對秦國來說要求根本就不算高,都是一些非常淳樸的條件。
百越甚至都不知道中原地區還有更高層次的好東西,比如官學這種能跨越階級的晉升渠道。
他們要的東西,大秦都是要給六國的。而為了安撫六國,大秦還要出更多好處,那邊才叫真的貪婪。
百越首領對於階級跨越沒什麽概念,他們也沒有應該為部落裏的普通人爭取權力的覺悟。
政治方麵,他們唯一想到的就是自己這些首領能不能繼續當首領,而且不會受太多掣肘。要是被秦國招攬之後他們自己丟了權力,或者空有名頭、無法自己做主,那他們肯定不幹。
這一點秦國同樣可以滿足。
讓這些首領擔任基層秦吏就好了,比如之前說過的讓他們當裏正、亭長、鄉老什麽的。
本質上還是他們在管理百越人,隻不過安了個秦吏的名頭,要根據秦法辦事。而且上麵會多一些長官,需要他們配合工作。
秦國一開始並不會直接幹涉下麵這些百越出身的秦吏,而是潛移默化地侵入百越社會。等得到足夠多的信任和愛戴之後,再插手不遲。
百越首領們大多人到中年了,因為常年缺衣少食、醫療也不行,目測活不了幾年。等這批人換屆,秦官的行動會更加順利。
要知道在部落製的地區,首領甚至都不一定是世襲的。
如果首領威望高、他們的後代也爭氣的話,繼任會比較順利。但是倘若部落裏有更厲害的人、首領的後代卻能力不足,被頂替也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哪怕他們從首領搖身一變成為了秦吏,也是一個道理。
剛開始應該隻是在部落裏推選出新的秦吏,而不是考核出一個。但是想要當好秦吏肯定得認真學秦律,光有能力可以服眾是不行的。
屆時部落中人漸漸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到下一屆秦吏的選拔,就會自然而然採取考核製。
他們學秦律學得越多,對秦國的認同感就會越深。
文化入侵才是收服一個地區的最佳方式。
昨日扶蘇等人討論出來的就是第一次談判可以答應很多生活條件上的要求,但是秦吏這個暫時不能鬆口。
這是個很重要的點,需要拉扯一段時間才好答應。否則輕易應下來,會顯得秦國太好說話。
等同意之後,再藉口教化百越提出可以無償給他們開設官學。百越哪裏知道官學是為了把新生代百越人教導成秦人的,隻會以為這個真的是福利。
後續秦吏之位由誰接任,則是作為百越心理預期中最高的那一環。在百越以為很難談下來的時候,最後鬆口同意。
整個談判流程都有非常清晰的規劃,什麽時候能答應什麽,全部都探討過。
秦王車架會在江陵縣停留一個月,這一個月就是拿來和百越扯皮的。
李斯無師自通了談生意的技巧。
他對百越首領說道:
「百越併入大秦,肯定要按照大秦的律法行事。」
首領們看過律法,神色為難:
「秦律太過嚴格,我們恐怕很難全部遵守。」
百越的識字率少得可憐,沒上過學的他們連背誦律法都困難,更別提遵守了。
繚也幫著說好話,證實此言非虛。扶蘇態度搖擺,一時說百越也有自己的難處,一時說可秦律也不好輕易修改。
首領們一聽「修改」二字,頓時打通了任督二脈。對啊,還可以修改,說不定能勸動秦人改一改律法呢?
所謂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便是如此。
光是律法這一條,眾人就足足拉鋸了十天。十天裏,雙方幾乎是在一條條地掰扯哪些律法是百越可以接受的,哪些接受不了。
李斯趁機了解了一番百越人的訴求,把他之前寫的百越秦律又修改了一番。部分地方之前定得嚴了,部分地方則是定得太鬆。
果然,有些事情還是得和當地人聊過才清楚。光聽商隊帶來的消息轉述,還是會有缺漏之處。
百越首領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新律是本身就有的,根本不是他們現場掰扯出來的。
但和李斯的你來我往確實給首領們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覺得連李斯這麽難說話的相國他們都搞定了,這次收穫頗豐。
之前他們還擔憂過真的要按照原版的秦律治理百越,現在的局麵已經比預計的要好很多了。
等一個月的談判期結束,秦國和百越大致達成了共識。
淳樸的首領們被秦人的一套組合拳牽著鼻子走了一個月,完全沒意識到不對。看著繚替他們一條條寫下的許諾,越看越滿意。
這次來找秦王商討的目的超額完成,不僅拿到了最高預期,秦國還主動表示會為他們開啟教育,真是意外之喜。
美中不足的是關於嶺南和秦國之間的道路修繕,秦王還沒有給一個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