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王政聽完頷首:
「嶺南百越既已嚐到了甜頭,想必此次商談應能順利。不過他們或許會得寸進尺,想要爭取更多的利益。」
繚實則已經探聽過一輪了。
他提醒道:
「百越首領久居嶺南,見識淺薄。對中原地區的了解也不過是從來往商隊口中獲知的,臣早已提醒過商隊之人注意言辭。」
言下之意,百越對外界的了解渠道受限。這個渠道掌握在秦人手裏,秦人想讓他們知道什麽,他們就隻能知道什麽。
使者繚從百越通商開始就意識到了君上想要和平收復百越,所以一直在為這一點做準備。
如何給百越甜頭吊住他們,後續商談時要怎麽開價,這些都有預案。因而他特意指導過商隊之人,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
眼界限製了百越首領的想像力,他們其實對於外界到底有多少好東西是沒有清晰概念的。
這樣的人即便獅子大開口,開出的條件很多時候在秦國看來也不值一提。這就是繚刻意想要營造出的效果,他是秦使,當然要為秦國謀利。
扶蘇好奇地問道:
「三位首領具體想要什麽?」
談判時若能提前得知對方的底線,將會事半功倍。不過首領們也不是傻子,應當不會主動透露,要看繚察言觀色的本事了。
繚胸有成竹地笑了笑:
「臣雖不知他們的心中底線,但他們的最高預期臣卻十分清楚。」
大部分時候,知道談判對象的最高預期沒什麽用。一般人不會去滿足對方的預期,都是盡量壓低的。
最高預期和漫天要價不同。
以賣東西為例,我賣的這個東西成本價是10塊。
我的底線肯定不是10塊錢,畢竟我要賺錢。所以至少要賣個11、12之類的,具體看我最少肯賺多少。
而情況順利的話,我的最高預期是可以賣到20,賺個翻倍的價格。但我報價時,可能會漫天要價出到50。
遇到不怎麽會講價的客人,我會以「給你打個折」為藉口告訴你你出20就能拿走。這樣你高興我也高興,說不定下次你還會來找我買東西。
遇到會講價的呢,對方砍到11我就死不鬆口了。不過這樣的買家不太受歡迎,賣家肯定更喜歡上一種。
現在百越拿的就是賣家的身份。
怎麽把百越賣出個貼近他們心理最高預期的好價錢,給自家換來更大的好處,是百越首領的頭等大事。
但他們錯估了買家的財力,過來出價的不是他們以為的尋常客戶,而是個大財主。
在大財主看來20還是50都屬於小錢,他們都能滿足。可是如果財主二話不說就掏了50塊的話,百越恐怕不會單純地高興,而是會覺得秦國人傻錢多。
大秦當然不能給百越留下這樣的印象。
他們需要的是百越認識到秦國確實財力豐厚,但秦國的錢也不是那麽好拿的。你得聽話才能換來好處,如果把秦國當傻子坑,後果你承擔不起。
扶蘇微微一笑:
「知道他們的最高預期,那就好辦了。」
賣家的操作,買家也是可以反過來施展的。
雖然你出價50,但其實我知道你想賣到的是20。那我一開始故意出價15,並且不願意鬆口。
等你心裏安慰自己15也不錯,是個好價格時。我再表示雙方第一次正式做交易,我願意和你結個善緣,再給你一點甜頭。
最後我出到了20,你占了便宜,我也不虧。你覺得我大方,下次還願意找我賣東西。
談生意並不是處處都要寸步不讓的,至少對於大秦來講,這筆生意最重要的是皆大歡喜。因為後續他們還要治理百越,不是把百越「買」下來就完事了的,鬧得難看隻會給自己添麻煩。
反之,如果百越能高高興興地接受這次交易,並且對大秦留下一個好印象。那麽後續秦吏進入百越的時候,做什麽都能如魚得水。
可見最高預期對大秦來說,比百越的底線更重要。隻要不是一錘子買賣,一般都不會踩著人家底線要價,那樣太得罪人了。
秦王政聽著太子和使者繚你來我往地商討怎麽用小恩小惠拿下百越首領,心情有些微妙。
商業手段也能用在外交上頭,這是很多君主都意識不到的。有些士人一味地瞧不起商人,隻覺得對方奸猾,沒什麽大本事,顯然是沒吃過經濟戰的虧。
秦王政想起了呂不韋。
呂不韋生意做得那麽大,可似乎沒想過還可以利用商業打擊敵國。若他能有這個本事,或許可以憑藉大秦的國力成為管仲之下的第二人。
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險些就浪費了。所幸自家太子接過了呂不韋的商道人手,否則任由那些商人四散,委實可惜。
當然,百越和大秦之間的交易畢竟不是單純的金錢來往,裏麵牽扯到很多政治方麵的東西。所以李斯聽了一會兒就也加入了討論,商議可以給百越開多少綠燈。
蒙毅在一旁記錄,偶爾提醒兩句。
最後幾人商議出了一個大致的條件,這是初版。
之後蒙毅還會私底下召集隨行的臣子,和他們再加班加點進行一番討論,進行查漏補缺。
趕在明日之前,第二版就得拿來給君上檢閱,畢竟次日就要接見百越首領了。哪怕生意要談很久,不會立刻就達成合作,君上也得心裏有個數才行。
「嶺南百越既已嚐到了甜頭,想必此次商談應能順利。不過他們或許會得寸進尺,想要爭取更多的利益。」
繚實則已經探聽過一輪了。
他提醒道:
「百越首領久居嶺南,見識淺薄。對中原地區的了解也不過是從來往商隊口中獲知的,臣早已提醒過商隊之人注意言辭。」
言下之意,百越對外界的了解渠道受限。這個渠道掌握在秦人手裏,秦人想讓他們知道什麽,他們就隻能知道什麽。
使者繚從百越通商開始就意識到了君上想要和平收復百越,所以一直在為這一點做準備。
如何給百越甜頭吊住他們,後續商談時要怎麽開價,這些都有預案。因而他特意指導過商隊之人,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
眼界限製了百越首領的想像力,他們其實對於外界到底有多少好東西是沒有清晰概念的。
這樣的人即便獅子大開口,開出的條件很多時候在秦國看來也不值一提。這就是繚刻意想要營造出的效果,他是秦使,當然要為秦國謀利。
扶蘇好奇地問道:
「三位首領具體想要什麽?」
談判時若能提前得知對方的底線,將會事半功倍。不過首領們也不是傻子,應當不會主動透露,要看繚察言觀色的本事了。
繚胸有成竹地笑了笑:
「臣雖不知他們的心中底線,但他們的最高預期臣卻十分清楚。」
大部分時候,知道談判對象的最高預期沒什麽用。一般人不會去滿足對方的預期,都是盡量壓低的。
最高預期和漫天要價不同。
以賣東西為例,我賣的這個東西成本價是10塊。
我的底線肯定不是10塊錢,畢竟我要賺錢。所以至少要賣個11、12之類的,具體看我最少肯賺多少。
而情況順利的話,我的最高預期是可以賣到20,賺個翻倍的價格。但我報價時,可能會漫天要價出到50。
遇到不怎麽會講價的客人,我會以「給你打個折」為藉口告訴你你出20就能拿走。這樣你高興我也高興,說不定下次你還會來找我買東西。
遇到會講價的呢,對方砍到11我就死不鬆口了。不過這樣的買家不太受歡迎,賣家肯定更喜歡上一種。
現在百越拿的就是賣家的身份。
怎麽把百越賣出個貼近他們心理最高預期的好價錢,給自家換來更大的好處,是百越首領的頭等大事。
但他們錯估了買家的財力,過來出價的不是他們以為的尋常客戶,而是個大財主。
在大財主看來20還是50都屬於小錢,他們都能滿足。可是如果財主二話不說就掏了50塊的話,百越恐怕不會單純地高興,而是會覺得秦國人傻錢多。
大秦當然不能給百越留下這樣的印象。
他們需要的是百越認識到秦國確實財力豐厚,但秦國的錢也不是那麽好拿的。你得聽話才能換來好處,如果把秦國當傻子坑,後果你承擔不起。
扶蘇微微一笑:
「知道他們的最高預期,那就好辦了。」
賣家的操作,買家也是可以反過來施展的。
雖然你出價50,但其實我知道你想賣到的是20。那我一開始故意出價15,並且不願意鬆口。
等你心裏安慰自己15也不錯,是個好價格時。我再表示雙方第一次正式做交易,我願意和你結個善緣,再給你一點甜頭。
最後我出到了20,你占了便宜,我也不虧。你覺得我大方,下次還願意找我賣東西。
談生意並不是處處都要寸步不讓的,至少對於大秦來講,這筆生意最重要的是皆大歡喜。因為後續他們還要治理百越,不是把百越「買」下來就完事了的,鬧得難看隻會給自己添麻煩。
反之,如果百越能高高興興地接受這次交易,並且對大秦留下一個好印象。那麽後續秦吏進入百越的時候,做什麽都能如魚得水。
可見最高預期對大秦來說,比百越的底線更重要。隻要不是一錘子買賣,一般都不會踩著人家底線要價,那樣太得罪人了。
秦王政聽著太子和使者繚你來我往地商討怎麽用小恩小惠拿下百越首領,心情有些微妙。
商業手段也能用在外交上頭,這是很多君主都意識不到的。有些士人一味地瞧不起商人,隻覺得對方奸猾,沒什麽大本事,顯然是沒吃過經濟戰的虧。
秦王政想起了呂不韋。
呂不韋生意做得那麽大,可似乎沒想過還可以利用商業打擊敵國。若他能有這個本事,或許可以憑藉大秦的國力成為管仲之下的第二人。
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險些就浪費了。所幸自家太子接過了呂不韋的商道人手,否則任由那些商人四散,委實可惜。
當然,百越和大秦之間的交易畢竟不是單純的金錢來往,裏麵牽扯到很多政治方麵的東西。所以李斯聽了一會兒就也加入了討論,商議可以給百越開多少綠燈。
蒙毅在一旁記錄,偶爾提醒兩句。
最後幾人商議出了一個大致的條件,這是初版。
之後蒙毅還會私底下召集隨行的臣子,和他們再加班加點進行一番討論,進行查漏補缺。
趕在明日之前,第二版就得拿來給君上檢閱,畢竟次日就要接見百越首領了。哪怕生意要談很久,不會立刻就達成合作,君上也得心裏有個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