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高發現這批人異常地鐵麵無私,根本沒辦法拉攏。
先前拉攏的那些士兵算是白拉攏了,而且他趙高還成了甕中之鱉,閉目塞聽,再沒辦法把手伸到外頭去。
這可不是什麽好跡象。
趙高思索許久,也拿不準現在是個什麽情況。是太子和敵黨的爭鋒引來了秦王出手限製彼此,還是太子為了「保護」他才撤換人手的,都不好說。
遠離朝堂中心確實安全許多,可消息也最為滯後。趙高甚至無法判斷朝中如今的局勢,不清楚當今秦王對太子的信任度到底有多高。
可現在想這個也沒用了,他一個隻能縮在陳縣的宦官,就算知道得再多也做不了任何事情。
警惕地防備了好幾天,也沒見這些士兵露出獠牙。而且除卻往外遞信之外的事情,士兵們都很配合。
趙高放下了心,認定他們是太子派來的人。可能是太子不希望他和外界有聯絡,才出手限製。
不能往外找仇人的晦氣,那就隻好把氣都撒在六國舊貴身上了。
趙高開始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貴族那邊。
新士兵按照君上的意思,默默盯著趙高的言行舉止,將這裏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上報鹹陽。
扶蘇原本的打算就是讓趙高去陳縣做得罪人的事情,事後再為了平息群憤把趙高推出來處決掉。
現在趙高怒氣上頭行事有些不管不顧,正合他意。
反正被收拾的也都是不服管教的舊貴族們,這些人無法為大秦所用,又不能全部處死,正愁怎麽處理呢。
趙高最好把他們的銳氣都磨掉,下手狠一點也不要緊。這樣還方便他們收集趙高的罪狀,以便日後翻舊帳。
哪怕是要處決趙高,也得有充足的理由才好。否則顯得他趙高好像是個什麽商鞅第二似的,他配嗎?
秦王政看看趙高的所作所為,搖了搖頭。
「地位低微時能小心蟄伏,一旦掌權卻管不住自己,能力又有限,日後也不會有什麽大作為。」
同樣是容易飄的性格,李斯的實力擺在那裏,所以李斯能當丞相。
趙高空有野心,實力卻不足。那麽他必然會被性格拖累,成就止步於此。
上輩子趙高得勢後就犯過一次重罪,差點被處決。因為受過這一番的打擊,他才重新蟄伏了下去。直到他自認為能鎮壓他的人不存在了,於是再一次囂張得意起來。
如今趙高雖然也遭遇了一次打擊,卻因為「太子的庇佑」躲了過去。而且太子還不像上輩子的始皇那般威嚴十足,趙高和太子接觸太少,對太子的了解還處在原主的「仁善」風評中。
基於這點錯誤的印象,趙高認為太子是個對外仁善的偽君子。有一定的手段,但遠不如王上有威懾力。
沒有了這層伴君如伴虎的提心弔膽,之前的打擊顯然對趙高影響不大。再加上趙高本就目光短淺,才沒有繼續在陳縣維持謹小慎微的形象。
反正周圍的士兵都是太子派來的,太子能不清楚他趙高是什麽人?根本沒必要裝模作樣。
扶蘇照例叫人把陳縣的信件都收好,和之前的證詞放到一起。
而後他看向父親:
「明日是高弟大婚,父親還是決定隻過去坐一小會兒嗎?」
秦王翻開奏摺,狀似隨意地答道:
「寡人沒那麽多空閑全程觀禮。」
其實是愛子當初大婚時他忙於國事,不得不缺席了許久,隻在關鍵時候匆匆趕去全了禮儀。
如今其他兒女大婚,不好越過太子這個長兄,而且秦王也不想叫愛子覺得自己的大婚典禮不如弟妹們的圓滿。
無法,隻能委屈所有兒女了。
扶蘇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我那次又不算大婚,隻是納妾而已,父親何須如此?」
他沒有正妻,納妾的典禮比不過弟妹們的大婚典禮理所應當。他日後也不會娶妻,沒有對比的對象,其實父親完全可以不顧忌這個的。
秦王政還是拒絕了:
「旁人會說你閑話的。」
有些臣子就是閑得無聊,什麽都要拿出來比一比,最愛在太子和弟妹們之間挑剔。仿佛太子隻要有一個小點上不如其餘弟妹受寵,就代表太子地位不穩,遲早會被取代。
秦王政很煩這個,但他又管不了所有人的嘴,更管不了他們心裏怎麽想的。
扶蘇見父親態度堅決,也沒有再勸。拉著父親去庫房給弟弟挑了一件新婚禮物,便算是補償了。
次日依然是扶蘇替父親參加了婚禮。
公子高並不在意父親隻來一小會兒,畢竟前些日子加冠就是這樣的。父親能來他就很滿足了,而且父親還親自給他挑選了禮物呢。
李斯作為老丈人,在席上倒是謙卑得很。
不謙卑不行,太子在旁邊杵著呢。
這傢夥一般隻在君上不在的情況下飄一飄,一旦王上和太子有一個在場,立刻會老實下去。
有人來給太子敬酒,都是李斯主動擋下的,他替太子喝了不少杯。
不過畢竟是他女兒的婚禮,而且太子身份尊貴,敢過來敬酒的人不多。大部分還是其他公子公主,想趁此機會灌醉他們的魔鬼大兄。
結果李相公也太不識趣了,居然替大兄擋酒。要不是婚禮的主人公之一是他女兒,李斯能被他們拖出去套麻袋揍一頓。
先前拉攏的那些士兵算是白拉攏了,而且他趙高還成了甕中之鱉,閉目塞聽,再沒辦法把手伸到外頭去。
這可不是什麽好跡象。
趙高思索許久,也拿不準現在是個什麽情況。是太子和敵黨的爭鋒引來了秦王出手限製彼此,還是太子為了「保護」他才撤換人手的,都不好說。
遠離朝堂中心確實安全許多,可消息也最為滯後。趙高甚至無法判斷朝中如今的局勢,不清楚當今秦王對太子的信任度到底有多高。
可現在想這個也沒用了,他一個隻能縮在陳縣的宦官,就算知道得再多也做不了任何事情。
警惕地防備了好幾天,也沒見這些士兵露出獠牙。而且除卻往外遞信之外的事情,士兵們都很配合。
趙高放下了心,認定他們是太子派來的人。可能是太子不希望他和外界有聯絡,才出手限製。
不能往外找仇人的晦氣,那就隻好把氣都撒在六國舊貴身上了。
趙高開始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貴族那邊。
新士兵按照君上的意思,默默盯著趙高的言行舉止,將這裏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上報鹹陽。
扶蘇原本的打算就是讓趙高去陳縣做得罪人的事情,事後再為了平息群憤把趙高推出來處決掉。
現在趙高怒氣上頭行事有些不管不顧,正合他意。
反正被收拾的也都是不服管教的舊貴族們,這些人無法為大秦所用,又不能全部處死,正愁怎麽處理呢。
趙高最好把他們的銳氣都磨掉,下手狠一點也不要緊。這樣還方便他們收集趙高的罪狀,以便日後翻舊帳。
哪怕是要處決趙高,也得有充足的理由才好。否則顯得他趙高好像是個什麽商鞅第二似的,他配嗎?
秦王政看看趙高的所作所為,搖了搖頭。
「地位低微時能小心蟄伏,一旦掌權卻管不住自己,能力又有限,日後也不會有什麽大作為。」
同樣是容易飄的性格,李斯的實力擺在那裏,所以李斯能當丞相。
趙高空有野心,實力卻不足。那麽他必然會被性格拖累,成就止步於此。
上輩子趙高得勢後就犯過一次重罪,差點被處決。因為受過這一番的打擊,他才重新蟄伏了下去。直到他自認為能鎮壓他的人不存在了,於是再一次囂張得意起來。
如今趙高雖然也遭遇了一次打擊,卻因為「太子的庇佑」躲了過去。而且太子還不像上輩子的始皇那般威嚴十足,趙高和太子接觸太少,對太子的了解還處在原主的「仁善」風評中。
基於這點錯誤的印象,趙高認為太子是個對外仁善的偽君子。有一定的手段,但遠不如王上有威懾力。
沒有了這層伴君如伴虎的提心弔膽,之前的打擊顯然對趙高影響不大。再加上趙高本就目光短淺,才沒有繼續在陳縣維持謹小慎微的形象。
反正周圍的士兵都是太子派來的,太子能不清楚他趙高是什麽人?根本沒必要裝模作樣。
扶蘇照例叫人把陳縣的信件都收好,和之前的證詞放到一起。
而後他看向父親:
「明日是高弟大婚,父親還是決定隻過去坐一小會兒嗎?」
秦王翻開奏摺,狀似隨意地答道:
「寡人沒那麽多空閑全程觀禮。」
其實是愛子當初大婚時他忙於國事,不得不缺席了許久,隻在關鍵時候匆匆趕去全了禮儀。
如今其他兒女大婚,不好越過太子這個長兄,而且秦王也不想叫愛子覺得自己的大婚典禮不如弟妹們的圓滿。
無法,隻能委屈所有兒女了。
扶蘇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我那次又不算大婚,隻是納妾而已,父親何須如此?」
他沒有正妻,納妾的典禮比不過弟妹們的大婚典禮理所應當。他日後也不會娶妻,沒有對比的對象,其實父親完全可以不顧忌這個的。
秦王政還是拒絕了:
「旁人會說你閑話的。」
有些臣子就是閑得無聊,什麽都要拿出來比一比,最愛在太子和弟妹們之間挑剔。仿佛太子隻要有一個小點上不如其餘弟妹受寵,就代表太子地位不穩,遲早會被取代。
秦王政很煩這個,但他又管不了所有人的嘴,更管不了他們心裏怎麽想的。
扶蘇見父親態度堅決,也沒有再勸。拉著父親去庫房給弟弟挑了一件新婚禮物,便算是補償了。
次日依然是扶蘇替父親參加了婚禮。
公子高並不在意父親隻來一小會兒,畢竟前些日子加冠就是這樣的。父親能來他就很滿足了,而且父親還親自給他挑選了禮物呢。
李斯作為老丈人,在席上倒是謙卑得很。
不謙卑不行,太子在旁邊杵著呢。
這傢夥一般隻在君上不在的情況下飄一飄,一旦王上和太子有一個在場,立刻會老實下去。
有人來給太子敬酒,都是李斯主動擋下的,他替太子喝了不少杯。
不過畢竟是他女兒的婚禮,而且太子身份尊貴,敢過來敬酒的人不多。大部分還是其他公子公主,想趁此機會灌醉他們的魔鬼大兄。
結果李相公也太不識趣了,居然替大兄擋酒。要不是婚禮的主人公之一是他女兒,李斯能被他們拖出去套麻袋揍一頓。